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57.61KB ,
资源ID:98752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752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

1、自动控制课程设计PID控制器设计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电气四班姓名:王飞飞学号:100101406指导老师:张琦老师目 录一 设计任务与要求二 系统校正的基本方法与实现步骤三 PID的控制原理与形式模型四 设计的原理五 设计方法步骤及设计校正构图六 设计总结七 致谢八 参考文献一 设计任务与要求校正对象: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设计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1)相位稳定裕量(2)最大超调量二 系统校正的基本方法与实现步骤系统校正就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合适位置加入适当的装置,以改善和提高系统性能。按照校正装置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顺馈补偿。顺馈补偿方式不能独

2、立使用,通常与其他方式同时使用而构成复合控制。顺馈补偿装置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实现全补偿,但前提是系统模型是准确的,如果所建立的系统模型有较大误差,顺馈补偿的效果一般不佳。反馈校正主要是针对系统中的敏感设备其参数可能随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给敏感设备增加局部负反馈支路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由于负反馈本身的特性,反馈校正装置通常比较简单,只有比例(硬反馈)和微分(软反馈)两种类型。串联校正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校正方式,根据校正装置是否使用独立电源,可分为有源校正装置和无源校正装置;根据校正装置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可分为相位滞后、相位超前和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根据校正

3、装置的运算功能,可分为比例(P)校正、比例微分(PD)校正、比例积分(PI)校正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装置。三 PID控制的原理与形式模型具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PID控制器。这种组合具有三种基本规律各自的特点,其运动方程为: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PID控制的结构图为:若,式(1-2)可以写成: 由此可见,当利用PI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时,除可使系统的型别提高一级外,还将提供两个负实零点。与PI控制器相比,PID控制器除了同样具有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的优点外,还多提供一个负实零点,从而在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PID控制器。

4、PID控制器各部分参数的选择,在系统现场调试中最后确定。通常,应使积分部分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低频段,以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而使微分部分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中频段,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四 设计原理校正方式的选择。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链接方式,控制系统的校正方式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四种方式。串联校正是最常用的一种校正方式,这种方式经济,且设计简单,易于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这种校正方式。串联校正方式是校正器与受控对象进行串联连接的。本设计按照要求将采用串联校正方式进行校正。校正方法的选择,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表达方式可以进行校正方法的确定。本设计要求以频域指标的形式

5、给出,因此采用基于Bode图的频域法进行校正。几种串联校正简述,串联校正可以分为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等。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

6、统相位裕度的目的。滞后-超前校正适用于对校正后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场合。施加滞后-超前校正环节,主要是利用其超前部分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其滞后部分改善系统的静态性能。以上三种不同的校正方法的一般性设计步骤如下:1) 根据静态性能指标,计算开环系统的增益。之后求取校正前系统的频率特性指标,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2) 确定校正后期望的穿越频率,具体值的选取与所选择的校正方式相适应。3) 根据待设计的校正环节的形式和转折频率,计算相关参数,进而确定校正环节。4) 得出校正后系统,检验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则从第二步重新开始。在MATLAB中基于Bode图

7、进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比较前后的频率特性,尝试选定合适的校正环节,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确定校正环节参数。最后对校正后的系统进行检验,并反复设计直至满足要求。五 设计方法步骤及设计校正构图5.1 校正前系统分析校正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设计要求:v45 t0.2s 65%校正前结构图如下:一阶校正之前的图形如下:编写程序观察其Bode图如下:sys=tf(523500,1 87.35 10470 0);figure(1);marigin(sys);hold on由上图可以看出来,系统在阶跃输入下并不太稳定输出,震荡比较大,超调量也比较大,系统的动态性能不稳定。5.2固有的校正函数分析确

8、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利用MATLAB绘画出校正装置的Bode图sys=tf(0.00025 0.033 1.056,0.031 0);figure(1);margin(sys);hold on5.3系统校正后的系统分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利用MATLAB绘画出校正之后的Bode图程序如下:sys1=tf(523500,1 87.35 10470 0);sys2=tf(0.00025 0.033 1.056,0.031 0);sys3=sys1*sys2;figwre(3);margin(sys3);hoid on六 设计总结这次实验,认识了自动控制领域最常用的PID控制,基本掌握了PID

9、控制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认识到自动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在利用MATLAB软件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新问题,而我们手头的资料有限,时间和精力有限,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在PID控制时,一旦选定了Ki和Kd后,超调量随Kp的变化并不明显,这是我无法理解的,当Kp增加时,系统仅仅提高了响应的快速性,而超调量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又如,在PD控制时,当Kd和Kp取值足够大时,便可以使响应曲线完全理想化,即响应时间趋于0,超调量趋于0,在本系统中也满足足够的稳态精度,我就会这样怀疑,并不是所有系统采用PID控制效果一定比其他控制效果要好,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寻求答案。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扩展了知识

10、面,锻炼了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安排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分析问题。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常试性地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中,并从理论的高度对设计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学习成果七致谢通过课程设计,首先对自动控制系统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了理解,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一次很好的应用。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在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在求学和研究的心态上也有不小的进步。我想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只有自己有心去学习和参与才可能有收获,这也算是这次设计给我的一点小小的感悟。以前一直觉得理论知识

11、离我们很远,经过课程设计,才发现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大大激发了我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再者我们学习的是工科,不单纯只是理论方面的的工作,还应该考虑到实际情况。总之,感谢张琦老师在设计过程中帮助我,我们宿舍同的同学帮助我,我不仅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而且学会了独立的去发现,面对,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仅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使我受益非浅。参考文献孔凡才编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三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朱仁初编 电力控制系统第一版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3陈伯时编 控制工程基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王显正编 控制理论基础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