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向书的法律效力意向书的法律效力 篇一:意向书的法律效力结构性问题 意向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2021年03月16日 意向书法律制度是一项源自英美的制度。意向书作为复杂交易、尤其是大型企业并购交易中常用的协商工具,在商事交易中被最广泛运用。随着英美外贸企业的对外扩张,加上英美投资银行在世界市场中的欧洲各国绝对优势地位,这项制度也逐渐成为交易中的标准化制度,被我国实务界中广泛运用。不过因其处于开始协商和达成最终协议的两极之间既不是毫无意义的事实文件,又欠缺正式合同的确定性和约束力,意向书在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上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本文对此作出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和与现行法规范以总结出关于意向书案例合
2、同确定性方法论的一般性规则。 一、意向书的内容与形式 意向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 传统的“意向书”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一般而言以书信的形式作出。在当前的交易实践中,大多数意向书是指双方当事人深入接触一致在诸多问题上达成并后,一方以这些一致意见为基础向另一方发出的要求接受者“确认”或“接受”的法律文件。 本文以下从广义上采用“意向书”的概念,泛指合同双方在缔结正式协议前就协商程序本身或就未来合同的内容所缔结的各种约定。 意向书的内容和形式拥有具有多样性。以并购交易并购中的意向书为例,其或者包含的内容是:其一,向出卖人陈述申述本企业或本人的基本情况;其二,表达购买的意向,包括说明自己的购买
3、报价或条件;其三,就进一步的交易强烈要求提出相应要求,如要求出卖人允许购买人对目标企业进行尽职实地调查;其四,声明保密和要求其他人保密。 4 这些不同类型示范作用的条款各有其作用,其法律效果需分别予以科学研究。为简化对法律效力问题的探讨,根据意向书内容及其与未来合同的关系,将其中的条款分为两类:实体性条款和程序性条款。 实体性条款是指那些未来将成为正式合同条款的内容。实践中有的意向书甚至了未来合同(或称“主合同”) 的全部条款。 和实体性内容相伴随的还有辅助条款,主要用来对实体性条款的效力作进一步说明,如约束力排除条款和须建分割条款等。 程序性条款是指那些直接关涉缔约过程,但不在未来服务合同中
4、反映出来的内容。程序性条款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几种调整和规范谈判程序,如约定尽职调查的执行或者信息交换的具 体方式;另一类主要规定当事人在缔约中的通知、协助等相关义务,延期其中某些义务甚至在美苏协商中止后仍有重要意义,典型的如关于保密义务外交信使的订约。以并购交易中应用的建议书为例,其中属于程序性条款的还有:缔约费用代偿条款(包括协商本身的费用、协商过程中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等) ;独占协商条款;纠纷解决条款(包括调解或者仲裁条款、管辖权条款、选择法律适用于的条款等) ;不公开条款(该条款要求并购双方在共同强烈要求公开宣布并购前,未经对方同意不得的任何特定或不特定向第三人泄露有关海外并购事
5、项的资料和信息,除非法律有强制公开的规定) ;终止条款(主要是对意向书的法律效力作出规定,如规定若买卖双方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签订买卖协议,则意向书丧失效力) 。 二、意向书程序性条款的法律效力 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否确定和当事人是否有受拘束的意思是要约乃至的成立合同两个基本要件。 具体到对意向书效力的一般性剖析上,实体性条款因为是针对未来的合同条款而定,一般也已具有确定性,因而其是否有约束力主要取决于当事人是否对此表达了明示或默示的受约束的意思;而在判断青年队程序性条款的效力时,因为当事人大多表达接受这些条款约束的意思,因此通常会遇到的问题是这些条款是否具有足够的确定性。 (一) 关于劳
6、动合同确定性的基本理论 现代合同法基于鼓励交易的考虑,在判断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时,更多侧重于考察行为人是否有愿受合同约束的硬性意思,而在确定性问题难题上采取相对宽松的态度。这在我国合同法中有明显的体现:合同法第12 条关于合同应具备条款的规定只是一项建议性规定,而第14条第1 项也只是要求要约的内容要具体而确定,并没有对“具体确定”作进一步限制。有社会学家在解释这里的“具体确定”时,认为股东会应当包括当事人、标的和数量条款。 实际上,在最新版的美国统一商法典中,数量条款也已经绝不被认为是合同的主要条款,而可以挂牌交易由当事人根据交割习惯、缔约的缔约过程以及产出与需求等因素来一般性确定。
7、 可以看出,相比我国学者的解释,合同法第14 条为合同的存在留下了更宽松的空间。 也有学者反对在合同确定性问题上采取过分宽松的立场。主要理由包括:第一,如果过于轻率地一再强调承认这类合同的约束力,容易造成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违背。 第二,从经济分析上看,当事人订立留有当事者空白的合同,事实上是通过将缔约成本“外部化”省钱给法院而节约了自己的交易成本,法院承认困局这类合同的效力还会引发恶性循环法庭越是积极积极主动地补充当事人的合同,当事人越会订明这类不完全合同。第三,过分依靠推定性法律规则来处理诉讼纠纷,容易限制合同创新或至少让当事人丧失足够的创新动力。而且,因为当事人发现并约定排除推定性条款的成
8、本很高,加上这些条款难免会常常不能适应企业交易的需要,因此基于法律推定性条款的裁决常会人为地改变完全符合当事人之间的风险分配。最后,从分工上看,法院也不适合替当事人订立合同。 笔者认为,不完全的合同效力应根据详细资料予以判断而不应简单否定。首先,签订附条件或带有未尽事项的合同,常常是当事人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需要进行交易下的要求,其核心作用本案在于为当事人从或进行接触到最终订立合同之间的投资设定依据。这些“投资”可以包括两个各方面:其一,加速未来交易可以预见进展和生产进程的股权投资,如在订立大型开始购买意向书后即可设备委托建筑师设计厂房;其二,研究是否有交易继续交易可能性的项目投资,如在并购中投
9、资进行尽职调查。从鼓励投资的角度权衡,正如施瓦茨和斯科特所强调的,在以下三方面的事项上要求确定性即已足够:当事人达成了进一步大宗交易的意向;重要职责当事人大体上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当事人明确了各自履行职责的顺序(同时履行或是先后履行) 。 其次,当事人订定有一定厘定缺漏的合同,未必会将其缔约的成本外部化给法院:一方面,若寻求司法救济,举报人要自己支付诉讼费,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司法的滥用,尤其在法院按其裁判成本足额收取时(如我国和英国) ;另一方面,当事人的诉讼也让法院作出有典型性的判决,从而使规则变明确,使作为公共物品的“法律”进一步完善(德国只是象征性地征收诉讼费,因此诉讼率很高,有学者认为
10、这是最主要原因德国法发达的重要根本原因) 。第三,正如有学者表示的,现代社会中所的合同关系与古典的合同关系是道德有区别的。如果说古典的劳动合同关系是“单事项的”、“对立性的”、“零和的”,现代社会中的合同则更多是“多事项的”、“合作性的”和“互利的”。 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当事人的意思分歧程度常常相对较弱,法律适当容忍合同的不完全性法律条文将有助于最终达成“双赢”的协议。最后,法院从当事人以往协商记录中推论合理出其真实意思并据此确定合同内容,这与替当事人合同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下文以意向书中具有代表性的独占诚信条款和协商协商条款为例加以说明。 (二) 独占协商条款 独占协商条款,又称锁定条款,是
11、指约定一方只能和发出意向书的当事人而不能和其他第三人进行协商,从而至少在协商期间排除潜在竞争者的。 与意向书中会大部分的程序性条款一样,独占协商条款具有充分的确定性,学理上才普遍承认其效力:赋予独占他人地与自己进行协商的资格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投资,因为行为人班莱班县放弃了潜在的与他人进行协商的协商机会。同样,独占的权利人通常也须为获得独占协商的资格证书付出相应的对价,如并购中投入资本进行尽职调查,又如自行投资特别强调提出某项可行性研究计划。可以看出,此类约定与其他不是双务合同没有本质区别,若法律不予保护,除了可能发生有违公平的恶果外,还会导致经济上时导至不效率的后果当事人将因为缺乏信任及法律
12、的保护而不敢进行先期的投资,最终妨碍市场交易的完成。 各国的司法实践也基本承认独占协商条款供职。在我国“山西金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锅炉修理安装公司与山西华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案”中,被告在与第三人协商并购 事项的同时,还与原告签订了包含独占协商条款的意向书,最后因与第六人订立了合同而导致对意向书的违反,被法院判决独自承担违约责任,向原告支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英国法上采取同样的见解,只是强调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在美国2021 年的一个案例中,原告与被告就2021 年到2021 的某项赛事的推广业务签订了意向书,约定原告享有90 天的独占协商权。在该独占协商年后,被告与第三人实施了接
13、触,最终和后者达成了赛事推广协议。法院认定被告违反了独揽协商条款条款,构成违约。 (三) 诚信协商条款 相比独占协商条款,诚信协商条款是否具有足够的确定性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诚信协商条款的效力,要从“尽最大努力协商”条款说起。当事人所约定的“尽最大努力协商协议”,虽然内容模糊,但通常被认为是如何有效的。 英国法上才有这样一个案例:供应商和电厂订立了一个15 年的煤供应合同,双方协议书了第一个5 年的价格,同时约定,对第二个5 年的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5 年过后,电厂认为双方没有在合同中对下一个5 年的合同定价作出明确约定,而“双方协商确定”不具有确定性,所以也不具有拘束力。枢密院裁决认
14、为:该约定约定隐含了这样第二层含义,即当事人“要尽合理的努力进行协商”。“尽合理的努力进行协商”并不要求当事人达成协议,但协商本身不能被省略。在英国的另外一个案例中,被告迈尔斯夫妇想出卖其企业和有关房产。需要进行被告与原告达成一致了包含独占协商条款与尽最大努力进行协商条款的意向书,不过与此同时其仍然继续和第三人接触。最后,被告决定不将中小企业出卖给原告,而是出卖给企业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出价和原告的出价相同。主审法院认为被告的陈述“将不与第三人进行协商”以及“没有与第三人需要进行协商”构成了不实陈述,故判决其赔偿原告700 英镑的损失。上诉法院维持原判。终审法院也一致同意地认为被告的行为
15、构成了对意向书中所包含的协议的违反,构成了违约。? 不过其进一步地认为,本案中“双方应当尽最大努力成功进行协商”的条款有效,但“诚信协商协议”有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阿克纳勋爵 (Ackner) 对此的解释是:“每一个合同当事人都有在不进行不实自白的被告情况下追求最大利益的权利。而为了追求其最大利益,应有权在缔约的过程中以退出缔约协商为威胁,以期对方能作出以下适当的让步。?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进行协商的约定不符合缔约过程投资过程本身的特质。”? 上述认为诚信协商条款可能无效的意见遭到了学者的批评。如学者尼尔认为“诚信”和“尽最大努力”这两种条款没有本质区别,阿克纳勋爵的解释不符合逻辑。 该学者援
16、引美国合同法条列(第2 版) 第205 条的法规和七条范斯沃斯的观点在美国,有相当多有力的法院普遍认为这样的条款有效 (虽然有些法院有保留 ) 。例如,在美国的一个案例 中,双方约定将“尽各种去合理的努力去缔结合同”,法院引用伊利诺斯州的法律认为“任何一方都有义务诚信地协商以达成最终的合同”,实际上是将“尽合理的努力”和“诚信地进行协商”等同起来,说明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笔者赞同上述学者的见解。在我国合同法上,诚信是一个贯彻始终的原则。? 实践中其在大多数合同中不会被明示租约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在于法律禁止其成为合同条款,或当事人主动科东俄将其排除在合同条款之外,而恰恰是其早已以推定性条款不可
17、否认的形式隐含在合同之中了。另外,合同规定在那些权利义务可以被明确约定的合同中,当事人按照合同条款的规定履行即暗合了诚信的要求,事实上也无需再一再强调“诚信”。在那些无法就权利义务内容保险合同明确约定的合同中,着重强调诚信作为合同内容就非常必要,典型的如公司董事长、高管与投资者(股东) 之间的关系当事人无法对合同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约定,或中肯阐释的成本较高,因此只能以“诚信”来替代,合法性并不因为其内容“不确定”而拒绝承认其效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向书中约定各方应“诚信”地协商的规则的效力,也是应当予以宣称的。 当然,在适用“诚信协商”条款时,法律也不宜走得太远。必须看到,双方仅就缔约的程序
18、而不是合同的最终条款订立协议的行为本身,表示一种意图保留与第三人采取协商乃至达成协议的权利的就是。因此“诚信协商”的核心内容应当是强调当事人须履行特定的缔约行为规范,而不是具体的缔约结果。在美国的一个案件中会,一位一家纽约的医生与在在田纳西州的诊所达成完全一致的协议,约定原告将到田纳西州工作,同时约定在工作1 年后,双方将就原告成为公告新诊所合伙人的事项进行协商。1 年期满后,被告的确与原告进行了协商,但双方不能就参与合伙的有关条款达成一致。后来,协商终止,原告离职。原告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人民法院便认为败诉被告未违反义务而判决原告败诉。 在美国的另一个案件 中,原告是一公司的小股东。被告
19、想购买该公司。当事人签订了一项意向书,约定状况交易的最终完成取决于被告对该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并购的“满意的调查”,同时合意当事人应当诚信地进行协商。后来在尽职查核中,被告发现该公司目前没有按期支付某些到期债务和债务税款,于是终止了协商,并在出卖人提出将以价格出售时也拒绝再继续协商。法院认为原告法官提出了充分的证据,这些证据有可能被陪审团认为是被告恶意地论据因为财务状况另外的原因而拒绝继续协商,因而拒绝接受了被告裁决要求简易判决的要求。施瓦茨和斯科特批评了法院的判决,认为判决书中被告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其投资本案义务(进行尽职调查) ,即使其因财务状况以外的原因而终止协商,法院也不应再过多要求。否
20、则会导致不效率的后果委托人被迫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或不敢开始缔约协商。 他们的核心思想是,只要双方都略为付出,翅茎都从事了意向书项下所要求的履行,即使一方基于某项其他(意向书之外) 的主要考虑退出继续协商,法律也不应再强制司法要求其订立合同。笔者认为,完全放弃对“诚信”的考量,似有不妥,但在当事人对某一事项持有保留态度时,除了表明该具体事项的结果会影响其最终的决定,也常常一般性地反映了当事人不确定不的态度,对此,法律法益充分尊重,不应过深探究当事人保留住的本意。例如当事人约定有关协议须由母公司批准后方可生效,则只要母公司未予批准即应为无效,法律不应过多探问究竟母公司为何不会不予批准(例如是全资拥有
21、源于母公司的全局性最适,还是源于当事人单纯的当事人推动) 。 篇二:意向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意向书的法律效力症结 许德风 北京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关键词: 意向书/预约/本约/诚信协商条款/独占协商条款 内容提要: 意向书通常同时包含程序性条款和实体性条款,前者主要规定当事人协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后者主要用来指用记录未来正式合同的内容。承认程序性条款的效力,有助于鼓励当事人在达成协议定出条件下探索不的可能性或加速达成协议。在程序性规定本身缺乏充足的之时确定性时,对其约束力需作出个案判断。作为一项基本强烈要求,双方当事人均须完成自己所许诺的阶段的履行。实体性条款往往伴随着排除或限制其效力围绕的附带
22、条款,通常不具有约束力,但如果可以从缔约过程或当事人履行行为中解释出愿受约束的意思,意向书本身便是具有实体约束力的合同。 意向书法律制度是一项源自欧州的制度。意向书作为繁琐交易、尤其是大型企业并购交易中尤其常用的协商工具,在商事交易中被广泛运用。随着英美企业的对外扩张,加上英美投资银行在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这项制度也逐渐成为长锁龙交易中的标准化制度,被我国实务界中广泛运用。不过因签定其处于开始协商和达成最终协议的两极之间既不全是毫无意义的事实毫无意义文件,又欠缺正式合同的确定性和约束力,意向书在法律象征意义和法律效果上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1本文对此或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进行规范的实际实例与现行法
23、规范以总结出关于意向书和合同确定持久性理论的一般性规则。 一、意向书的内容与形式 意向书并不是严格涵义上的法律概念。2传统的“意向书”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通常以书信的形式作出。在当前的交易实践中,大多数意向书诸多指双方当事人深入接触并在是问题上达成一致后,一方以这些一致意见向另一方发出的要求接受者“确认”或“接受”的法律文件。 本文以下从广义上重复使用“意向书”的概念,泛指合同双方在缔结正式协议前就协商程序本身或就未来合同的内容所达成一致意见的各种约定。3 意向书的协议书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以并购交易中的意向书为例,其通常包含的全部内容是:其一,向出卖人陈述本企业或本人的基本企业紧急状况;其
24、二,表达购买的意向,包括说明自己的购买报价或条件;其三,就进一步明确提出的交易提出相应要求,如要求出卖人购买人对目标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其四,新闻公报保密和要求对方保密。4这些不同类型的规则各有积极作用其作用,其法律效果需分别予以研究。为简化对法律效力问题的探讨,根据意向书的内容将来及其与未来合同的关系,将其中的条款分为两类:实体性条款和程序性条款。 实体性条款是指那些未来将成为法条正式合同条款的内容。实践中有的意向书甚至包括了合同(或称“主合同”) 的全部条款。5和实体性内容相伴随的还有辅助条款,主要用来对实体性条款的效力作进一步说明,如约束力排除条款约束性和合并条款等。 程序性条款是指那些直
25、接关涉缔约过程,但不在未来合同中反映出来的内容。程序性条款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调整和规范谈判程序,如约定尽职调查甲方的执行或者重要信息交换的具体方式;另一类主要规定当事人在缔约中的通知、协助等相关义务,其中某些首要义务甚至在双方协商中止后仍有重要意义,典型的如关于遵照义务的约定。以并购交易方式交易中应用的意向书为例,其中属于程序性条款的还有:缔约费用分担条款(包括协商本身的服务费、商定过程中支付给中介机构支付的费用等) ;独占协商条款;纠纷解决条款(主要包括调解或者仲裁条款、管辖权条款、可以选择法律适用的条款等) ;不公开条款(该条款要求并购双方在共同公开团结合作宣布并购前,未予对方同意不
26、得向任何特定或别人不特定的第三人泄露有关并购事项的资料和信息,除非法律有强制公开的规定) ;终止条款(主要就是对意向书不光的法律效力作出规定,如规定若买卖双方相当程度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签订买卖协议,则意向书丧失投效) 。6 二、意向书程序性条款的法律效力 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否确定和当事人是否有受拘束的意思是要约乃至合同成立的若两个基本要件。7具体到对标书效力中标者的分析上,实体性条款因为是针对未来的合同条款而定,一般已具有确定性,因而其是否有约束力主要取决于当事人是否对此表达了明示或默示的受约束的意思;而在判断程序性条款的效力时,因为当事人大多多数会表达接受这些条款约束的意思,因此通常
27、会遇到的是这些条款是否具有足够的确定性。 (一) 关于合同确定性的基本理论 现代合同法具体来说鼓励交易需要考虑的考虑,在判断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牵涉到合同关系时,更原义多侧重于考察行为人是否有愿受合同约束的意思,而在确定性问题上采取相对宽松的态度。这在我国合同法中有明显的体现:合同法第12 也须条关于合同应具备条款的规定只是一项建议性规定,而第14条第1 项规定也只是要求要约的内容要具体而确定,并没有对“具体确定”作进一步限制。有学者在解释这里的“具体确定”时,认为要约应当包括当事人、标的和数量条款。8实际上,在最新版的美国统一商法典中,数量条款也已经不再被无须认为是合同的主要条款,而可以由当事
28、人根据交易习惯、缔约的过程以及产出与需求等因素来合理确定。9可以看出,相比我国汉学家的解释,合同法第14 条为确认合同的存在留下了更宽松的空间。 也有学者反对在合同确定性问题上采取过分宽松的立场。主要理由包括:第一,如果过于轻率地承认这类合同的约束力,容易造成对当事人意指立法机构自治的违背。10第二,从经济分析上看,当事人订立留有空白的合同,事实上是通过将缔约成本“外部化”给法庭而节约了自己的交易成本,协议书法院承认这类合同的执教还会引发恶性循环法院越是积极地补充当事人的合同,当事人越会订立这类不完全合同。第三,过分依靠推定性法律规则来处理纠纷,限制合同创新或至少让当事人丧失足够的创新动力。而
29、且,因为当事人并约定排除推定性条款的成本很高,以致这些条款常常不能适应企业交易的需要,因此基于法律推定性条款的裁决常会人为法令地改变当事人之间的风险分配。最后,从分工上看,法院也不适合替当事人订立合同。 11 笔者认为,不完全合同的效力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而不应简单否定。首先,签订附条件或带有未尽事项的合同,常常是当事人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进行下才交易的要求,其核心作用在于为从进行接触到最终订立合同之间的投资设定依据。这些“投资”可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加快未来交易进展和生产工作进展进程的投资,如在仓库订立大型设备购买意向书后即可开始委托建筑师产品设计厂房;其二,研究是否有继续交易可能性的投资,如
30、在并购中投资进行尽职调查。从鼓励投资的角度综合考虑,正如赫尔曼和斯科特所强调的,在以下三的事项上要求确定性即已足够:当事人达成了进一步交易的意向;当事人大体上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当事人明确了行使职权各自履行职责的顺序(同时履行或是相继履行) 。12其次,当事人订立有一定缺漏的合同,未必会反过来说将其缔约的成本外部化给法官:一方面,若寻求司法救济,当事人要自己支付诉讼费,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限制对司法的滥用,尤其成本在法院按其裁判成本足额收取诉讼费时(如我国和英国) ;另一方面,当事人的诉讼也会让法院作出有典型性的判决,从而而使规则变明确,使作为公共物品的“法律”进一步完善(德国只是增值税象征性地征
31、收诉讼费,因此诉讼率很高,有学者认为这是德国法发达的重要原因) 。第三,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代社会中的合同关系与古典的合同关系是有区别的。如果说美学的合同关系是“单事项的”、“对立性的”、“零和的”,现代社会中才的合同则更多是“多事项的”、“合作性的”和“互利的”。13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当事人的意思分歧程度常常相对较弱,法律适当容忍合同的贝唐贝唐将有助于最终达成“双赢”的协议。14最后,法院从当事人以往协商记录中合理推论出其真实意思并据此确定合同内容,这与替当事人订立合同在上是不同的。下文以意向书中具有代表性的独占协商条款和诚信协商条款为例加以说明。 (二) 独占协商条款 独占协商条款,又称
32、锁定条款,是约定一方只能和发出意向书的对方当事人而不能和 其他第三人通过协商,从而至少在协商期间排除潜在竞争者的条款。 与意向书中大部分的程序性条款一样,全面性独占协商条款具有充分的确定性,学理上普遍否认其效力:是他人独占地与自己进行协商的资格本身可以被看作赋予一种投资,因为犯罪者行为人为此放弃了潜在的与他人进行协商的机会。同样,独占协商的权利人通常也须为获得独占协商的资格付出相应的对价,如并购中什涅进行尽职调查,又如自行投资提出某项可行性研究计划。可以看出,此类与其他双务合同没有本质区别,若法律不予保护,除了可能将发生有违公平的后果祸根外,还会导致负面效应中国经济上不效率的后果当事人将因为缺乏信任及法律的保护而不敢进行先期的投资,最终妨碍市场交易的完成。 各国的司法实践也独霸基本特征承认独占协商条款的效力。在我国“山西金盟实业管理有限公司、太原市锅炉修理安装公司与山西华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案”中,被告在与第三人协商并购其他事项的同时,还与原告签订了包含也独占协商条款的意向书,因与第三人订立了合同而导致对意向书的违反,被法院判决承担违约责任,向原告支付服务合同约定的违约金。?15英国法上采取同样的见解,只是强调微秒同理一定的时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