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99KB ,
资源ID:98526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526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外国教育史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外国教育史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docx

1、外国教育史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外国教育史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生平 约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 1632年8月出生于英格兰萨莫塞特的乡村律师家庭。1646年,进入伦敦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 165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基督教公学院,并留校任教。从中学、大学乃至工作,洛克所学的与所教的都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距甚远的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这使他感到厌倦并转向对培根新哲学及科学的追求。 1665年,洛克离开牛津大学出使德国。1666年,洛克在归国途中结识了沙夫兹伯利伯

2、爵。以后,在追随伯爵参与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期间,他担任了伯爵的家庭医生与家庭教师。1683年,洛克受政治牵连被迫逃亡荷兰。流亡期间,他又担任了友人葛拉克的家庭教师。两次任教活动,不仅使洛克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而且由于他注意将自己的哲学、政治、宗教等观点应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 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著教育漫话 (1693年)一书中,其核心是探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的教育问题。 1704年10月,洛克因病去世。 二、教育思想的政治与哲学基础 洛克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

3、影响,英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与变化。 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英国的教育革新力量分为激进与保守两个不同的派别。激进派受德国宗教改革的启示,主张由国家开办教育,普及初等国民教育。尽管激进派曾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付诸实施,但是,由于缺乏产业革命的刺激和稳定的政治局势,该派的改革计划皆以流产的方式而告终。 保守派受英国宗教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私人的事务,主张教育独立。由于保守派的观点不仅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现实利益,而且保留了英国政府不过问教育的历史传统,因而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赏。 在此期间,欧洲后期人文主义思想传入英国,后期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教育已“逐渐从学术

4、成就转到绅士风度的培养上来”,这与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教育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无论是英国王室贵族家庭传统教育的复兴,还是现代学校与公立文法学校的产生,都围绕着绅土的培养而开展教育活动。16世纪末绅士教育思想在英国形成一种教育思潮,并在整个17世纪得到了发展。洛克的教育漫话一书则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绅士教育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从封建教会教育向资产阶级世俗教育的转变,在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知道,英国在1640年发生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以资产阶级与贵族妥协的形式建立君主立宪制,从此在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就政治立场来说,洛克是代表当时英国资产阶级

5、和新贵族的利益的。他的政治观点有明显的妥协性,他既反对君主专制,又反对民主主义者所主张的共和政体,竭力维护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从他的教育观来看,他所要培养的英国绅士,是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分子。 洛克的教育思想不仅与他的政治思想相联系,而且与他的哲学观点不可分割。洛克继承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根据培根关于人的知识来源于人对客观事物的经验的唯物观点,对天赋观念进行了批判。欧洲流行天赋观念论。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只不过是对灵魂在“理念世界”所获知识的回忆。笛卡儿认为,人们关于上帝、实体、数学公理等观念,都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借助天赋观念可以推导出全部知识。笛卡儿主义者和英国剑桥学派的

6、一批柏拉图主义者都是这种理论的倡导者。洛克明确指出,天赋观念论阻塞了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洛克说: “人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心没有天赋的原则”, “观念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知识归根到底来源于经验。据此,洛克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肯定了教育的重要作用。 洛克否定了天赋道德的原则。在他看来,人们所具有的善恶观念,不是人生来所固有的,而是儿童接受教育和感化的结果。他指出,道德原则的基础是人们的实际利益。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以普遍地赞同德行,不是因为它是天赋的,而因为它是有利的”,这种观点

7、对唯心主义的道德天赋论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同时也宣扬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思想。绅士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论绅士教育 一、论教育的作用 洛克充分肯定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说: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并指出: “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这里,他显然过高地估计了教育的作用。 在指出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洛克对当时英国的学校教育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针对封建的旧学校纪律严酷、体罚盛行的现象,洛克指出:教师依靠“教鞭”来折磨儿童的肉体是与人类的本性相违背的,因为人总是尽

8、力寻求快乐而避免痛苦的。鞭打儿童,这种奴隶式的管教,只能养成儿童的“奴性”,这与英国绅士的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他说: “我们想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因为依靠一根“棍子”使儿童屈服,只能使他们养成拗性和怯懦的性格。有的父母或导师总是说: “给我一根棍子,让我好去打他”,这种作法是十分错误的。不过,洛克对“体罚”的批判是不彻底的,他认为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可以“偶尔用用”体罚的方法。 洛克早在中学、大学学习时就对古典主义的教育深感厌恶了。针对当时在学校中古典主义教育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居于统治地位的倾向,洛克指出: “现在欧洲一

9、般学校时兴的学问和教育上的照例文章,对一个绅士说来,大部分都是不必要的。”*他批评当时学校的学习,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辩论。我们所受教育,结果只会停留在学校里面,不能跳到人世间去。”因此洛克提出,绅士应该学习“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因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 总之,洛克对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进行了批判,其目的在于为创建新的资产阶级教育扫清障碍。然而,当时英国的学校仍然操纵在教会手中。所以,洛克对当时英国学校抱否定的态度。 洛克坚决主张,绅士的培养要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来进行。因为:家庭环境有利于“个别教导”;家庭中父母、导师以及上流社会人士都是儿童良好的伴侣;家庭教师更有利于儿童

10、的教育和培养。 在他看来,尽管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缺点, “但比学校教育还是好得多”。总之,采用家庭教育“是达到教育上的主要大目标的最好最安全的办法”。 二、绅士教育的目的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因为一旦绅士受到教育,上了正轨,其他的人自然很快就能走上正轨了”*。在洛克看来,绅士应该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具体来说,绅士应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精神品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 “德行”即自制力,指用理性克制各种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智慧”,即为人处世的能力,指“使得一个人有才干和远见,能去处理他的事务”的能力;“礼仪”指礼

11、貌、礼节和风度; “学问”指各种实用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技巧。 在洛克心目中,理想的绅士是“高贵的人”,这种人富于理智和才干,有高雅的风度,举止得体,能在上流社会周旋,身体健康,能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事业家”与“国家要人”。 他说的绅士显然是指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这种绅士与以往死守经文的封建教士和饱食诗书的古典文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三、论体育 洛克首先论述了精神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他认为,身体与精神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他说: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

12、也是徒然。”*在两者的关系上,他主要论述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依赖性。他认为,只有身体康健,才能服从并且执行精神的命令。在这种基础上, “使得精神保持正常,使一切举止措施都合乎一个理性动物的身份”*。 在他的心目中,绅士应该是一种身心两健的资产阶级实业家、冒险家。对追求个人利益的资产阶级来说,身心缺陷一方面影响个人的幸福:另一方面,不利于创业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洛克认为,体育是绅士教育的基础,他所说的体育实质上是指健康教育,体育的最高目标地培养“强健的身体”,而强健身体的主要标准是“能忍耐劳苦”,即指身体要能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气候,水土变化。 在洛克看来,要拥有健康的体质,必须从三方

13、面入手:一是身体锻炼要从小进行,以形成习惯。良好的身体素质主要来自从小的外部锻炼。二是身体锻炼要从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与生活习惯开始。良好的体质要从衣、食、住、行、睡、保健等方面加以注意。三是身体锻炼要顺应自然。应该让儿童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洛克关于健康教育的理论在实践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从英国的传统教育来看,洛克的体育观点是对封建经院学校那种反对体力锻炼的思想最有力的批判。他所制定的儿童保健制度,对英国资产阶级儿童的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对西方体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在理论上,他的论述迄今仍然有合理之处。我们知道,人首先是个生物体,然后才是社会体。一切心理的

14、产生都不可能脱离其生理基础。正因如此,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被作为格言流传。当然,人的心理因素也对其生理产生影响,心理活动有时可以通过生理活动表现出来。因此,身体和精神的关系是双向的。仅仅看到精神对身体的依赖,忽视心理对身体的作用,未免有失偏颇。 四,论德育 洛克否定了天赋道德的原则,他指出,社会道德及其规则, “不是天赋的”。在他看来,人们所具有的善恶观念,不是人生来就固有的,而是儿童从小接受教育与感化的结果。他要求以功利主义的原则来说明人的道德行为, “人们所以普遍地赞同德性,不因为它是天赋的,而因为它是有利的”。这种观点对唯心主义的道德天赋论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同时,也宣传了功利主

15、义思想。 在绅士教育中,他把德育置于第一位。他说: “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因此,导师的任务在于把“工作放在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它具有一种正当的心情上面。”这样做,绅士才能具有良好的德行,并使自己获得幸福。洛克的道德观,鲜明地显示了他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对为了“来世”而牺牲今生的基督教宗教道德观的反叛。 怎样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呢?洛克认为,应该防止以下两种不良的倾向: 第一种不良倾向是缺乏自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放荡不

16、羁的人,在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欲望,这不是我们的过错。我们的错处在于不能使得我们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规范与约束。他说:“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为此,他备为推崇以理智克制欲望。他指出: “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当然在于克制理智所不允许的欲望的能力”*。 第二种不良倾向是“儿童精神过于沮丧”。在他看来,这种情形较之前者更坏。放荡的青年精力充

17、沛,只要走上正规,常常能成为能干、伟大的人物。而心情沮丧的儿童的态度是懦怯的,精神是抑郁的,失去了他们应有的活力和勤奋,很不容易振作起来,极难作出什么事业。他指出,这种儿童是管教太严的结果。 放纵欲望和心情沮丧是性格中一对矛盾,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不偏不倚。洛克因此感叹道: “要避免这两方面的毛病,那是需要一种巨大的技巧的,如果谁能找出一个方法,一方面使得儿童的精神安易、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他抑制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欲望,而接近不惯的事物;他便能协调这种表面的矛盾,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 那么,英国绅士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呢?在教育漫话中,他列举了理智、礼仪、勇敢、节制等美德。 其中,他把

18、培养儿童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行为“顺从理性”的指导作为教育的核心。洛克指出,必须培养儿童不“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的思想,并且要使他们具有“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 洛克极端重视绅士的礼仪,即绅士待人接物的礼貌,礼节和风度,特别是要使人觉得青年绅士体格强健,双眼炯炯有神,举止文雅,颇有风度。他为,礼仪能使青年绅士所具有的理智、智慧等美德闪烁出它的光辉。对于一个绅士来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出生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1(早期教育。培养学生自制的能力一个重要途径是及早培养。他说; “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容易地、

19、熟练地发挥,则靠及早练习。”*使儿童的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受支配的时候就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 2(要求合理。首先,在对儿童的道德要求上,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出于个人的好恶,而不是理智;另一种是父母不能坚持要求。他提出,对儿童的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要求应该坚持。其次,对儿童的要求要宽严适时。他说: “无论需要何种严格的管理,总是儿童愈小愈需多用;一旦施用适度,获得效果之后,便应放松,改而采用比较温和的管教方法。”*也就是说,儿童年少无知时,管教要严,切忌放纵亲狎;儿童长大知理后,管束可渐渐放宽。 3(反复练习。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不在多记,而在多做。通过儿童自

20、己的反复练习,养成道德习惯,是儿童的道德行为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 4(榜样示范。父母与导师的榜样是一种教育的力量。他指出: “耳闻不如目见”,儿童是“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他反对把儿童送入普通学校学习。主张把“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作或是应该避免的习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要求导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儿童做出榜样。 5(奖惩合宜。洛克十分重视合理地运用奖励和惩罚。他说: “善有奖,恶有罚,这是理性动物的唯一的行为的动机;它们不啻是御马的缰索和鞭策,且使得一切人类去工作,去接受领导,可见奖罚的办法在儿童身上也是应该利用的。”* 在奖励和惩罚的关

21、系上,他主张多用奖励,少用惩罚,体罚更应慎重。 如何运用奖励呢?他反对社会上盛行的拿“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的做法。他说:“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否则,等于教导他们去爱奢侈、骄傲、贪婪,满足和鼓励儿童的嗜欲。 在他看来, “尊重”、 “自由”、 “称誉”、 “赞扬”等是对儿童恰当的奖励方法。 “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如果你能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你就使他们具备了一个真正的原则,这个原则就会永远发生作用,使他们走上正轨这件事情最初看去不是没有困难的;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值得去寻求

22、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寻得以后,还要实行),我认为这是教育上的一大秘诀”*。特别是当儿童没有长大,不能用自己的理智去辨别是非之前,它是一种指导儿童和鼓励儿童的正当方法。 他还提出了奖惩的几条具体方法: (1)儿童值得受人尊重或被人羞辱的时候,其他各种可爱的或可厌的事物应该伴随来到; (2)父母对儿童冷酷的时候,周围的人应表示同样冷淡的态度,即教育态度要一致; (3)父母实施惩罚后,要等儿童改正错误才可改变脸色,即教育态度应连贯; (4)为了维护儿童的名誉,不要当众宣布儿童的过失,要背着别人私地里执行,儿童应手赞扬的时候,应该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 洛克整个德育思想集中地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3、的利益,他对培养青年绅士应具备的品德和礼仪做出了比较明晰的说明,在当时英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教育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洛克的德育思想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德育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所宣扬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教育观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所继承。 五、论智育 洛克认为,智育是绅士教育中处于第二位的。在他看来,智育的目标一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为了实现智育的目标,洛克进一步讨论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 在课程内容上,洛克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指出绅士所需要的只是一切知识中“最有用处、最有结果”和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具体来说,绅土要掌握的学问分为三个部分:

24、一是实用型的知识,包括读、写、算以及速记、地理、历史、伦理、法律、天文、物理、数学、化学、解剖学等。 二是修养型的知识,包括希腊文、拉丁文、修辞、逻辑、音乐、绘画等。 三是娱乐型的技能技巧,包括跳舞、骑马、击剑、园艺、细木工、金工等。 在教学方法上,洛克主张绅士应当采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去学习。 他特别论述了劳逸结合问题。他所说的劳逸结合并非学习和休息的简单交替机、教育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等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措施:他从教育时 首先,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兴趣好的时候这一学习良机。他说: “采用这种方法,便可节省许多时间和减少疲劳: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倍,而勉强被迫去做就要花费加

25、倍的时间和劳苦。”如儿童喜欢游戏,教学可以把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使儿童学中有玩,玩中有学。 第二,学习的时候不要使儿童感到疲倦,使疲倦了的部分永远可以得到休息。无论教什么东西,不可一次塞得太多。 第三,不要把学习当作一项强加的任务或工作,这样容易使儿童感到厌恶、烦躁。应该使儿童把学习当成一件光荣的、荣誉的、快乐的和消遣的事情,或是把它当成一件作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 第四,教学要保持新异。由于儿童的心理是见异思迁的, “他们的快乐差不多全是建立在更换与变化上面的”,对同一件事很快就感到厌倦。使儿童的思想长久用在某一事情上,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痛苦。因此,教师应该用新奇的事情去打动他们。 第五,善用

26、娱乐。学生读书厌倦以后,可以做一些快乐的事情,特别是娱乐。他认为,娱乐不是懒惰,而是把疲倦了的部分舒畅一下。凡是一个善于利用生活的任何部分的人,他就应把一大部分时间用在娱乐上。他说: “把身体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秘诀之一”*。 洛克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与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界,成为许多教育思想家的出发点。他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先驱。洛克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发表后,曾经被译为法、荷、德、意、瑞典等国的文字。他所宣扬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洛克关于绅士的教育目的及其培养措施的设想,不仅为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改造传统的旧教育,创办新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他所倡导的注重体育,要求绅士具有德行和优雅的风度的思想,对英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