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153.68KB ,
资源ID:983377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337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附答案.docx

1、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附答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4% B76% C38% D7.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l

2、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 DNaCl,AgNO3,NaNO3,HCl4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5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6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

3、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铁离子 B“”表示铜离子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 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7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H2S3O9 BH2S2O7 CH2S4O13 DH2S5O168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

4、是化学变化9金属X的活动性比较强,它的氧化物为X2O3,其对应碱为其对应碱为X(OH)3X(OH)3难溶于水,而XCl3可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XCl3的是( )AX+HCl BX2O3+HClCX(OH)3+HCl DX(OH)3+MgCl210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 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1某不纯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 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

5、能是( )A镁B铜C铝D铁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3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 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

6、不溶物质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A只有 B只有 C D14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 D该金属可能是铁15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 )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16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

7、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ABCD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AABBCCDD17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A偏向左边 B仍然平衡 C偏向右边 D无法判断18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NO3 BMgO CO2 DNaCl19X、Y、Z代表三种金属,将

8、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BYXZCYZXDZYX20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2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双氧水22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B使石蕊变蓝的溶液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D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23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

9、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Mg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CTi和稀盐酸不反应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24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A BC D2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CO2验满C稀释浓硫酸 D干燥氧气26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

10、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2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28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C稀硫酸能够导电

11、,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30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ACO2 BSO2 CNH3 DNO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B【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详解】设氧化铜质量为x,则氧化镁质量为: 根据题意有: 样品中金属元素质量: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详解】设氧化铜质量为x,则氧化镁质量为: 根据题意有: 样品中金属元素质量: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B。【点睛】2C【解析】【详解】A.

12、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成盐酸液滴,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错误;B.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增多,选项错解析:C【解析】【详解】A.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成盐酸液滴,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错误;B.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增多,选项错误;C. 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可吸水潮解,也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故氢氧化钠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 氢氧化钠去除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油脂反应生成有机酸盐,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

13、乳化作用,选项错误。故选C。3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不加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进行鉴别的试题,首先应考虑能否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找出一种或两种关键物质,然后用它们作为试剂来鉴别其他物质如颜色无法鉴别,则应考虑彼此相互混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不加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进行鉴别的试题,首先应考虑能否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找出一种或两种关键物质,然后用它们作为试剂来鉴别其他物质如颜色无法鉴别,则应考虑彼此相互混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中的异同点,来加以鉴别A组中Na2SO4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和BaCl2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相同,故此组无法鉴别B组中Na2SO4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是一个沉淀,

14、两个无现象;Na2CO3作试剂时是一个沉淀,一个产生气体,一个无现象;BaCl2作试剂时是两个沉淀,一个无现象;HCl作试剂时是一个产生气体,两个无现象由以上分析可知,本组四种物质分别作试剂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所以是可以区别开来的C组中FeCl3溶液为黄色,用它作为试剂,可以鉴别出NaOH,但其他物质无法区别开,所以这组无法鉴别D组中只有AgNO3与H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他物质也无法鉴别考点:物质的鉴别,复分解反应4C【解析】【详解】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

15、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解析:C【解析】【详解】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错误。故选C。5D【解析】【详解】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解析:

16、D【解析】【详解】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所以,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稀硫酸和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用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

17、SO4+Cu,在反应前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在反应前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含有离子是亚铁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离子的变化可知,表示新增加的亚铁离子,不确定哪种是铜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详解】A、溶液中不含有铁离子,表示亚铁离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上述分析可知,表示亚铁离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说法正确

18、;故符合题意;D、由于生成的铜覆盖在铁棒上,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后铁棒质量增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的变化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即可顺利解答。7A【解析】【分析】根据选项中的化学式推测可能的硫酸分子的个数,假设给定的选项物质就是脱水所得产物,根据其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进而分析脱水的结果。【详解】A、1个分子中含有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选项中的化学式推测可能的硫酸分子的个数,假设给定的选项物质就是脱水所得产物,根据其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进而分析脱水的结果。【详解】A、1个分子中含有3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3分子的硫酸

19、,3H2SO4H2S3O9+H4O3,脱的不是水分子,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符合题意;B、1个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两分子的硫酸,2H2SO4H2S2O7+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C、1个分子中含有4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4分子的硫酸,4H2SO4H2S4O13+3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D、1个分子中含有5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5分子的硫酸,5H2SO4H2S5O16+4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明确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

20、硫酸分子的个数、确定脱的是否是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D【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解析:D【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中和反应,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正确。故选D。9D【解析】【详解】A、金属X的活动性比较强,所以

21、X可以和HCl反应制得XCl3;故A不符题意。B、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所以X2O3和HCl可以反应制得XCl3;故B不符题意。C、碱和酸解析:D【解析】【详解】A、金属X的活动性比较强,所以X可以和HCl反应制得XCl3;故A不符题意。B、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所以X2O3和HCl可以反应制得XCl3;故B不符题意。C、碱和酸发生中和反应时,不溶性碱也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不符题意。D、碱和盐反应要求反应物都溶于水,而X(OH)3难溶于水,所以X(OH)3和MgCl2不会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C【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面,故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B、铁与

22、硫酸反应置换氢气的时候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错误;C、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正确;解析:C【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面,故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B、铁与硫酸反应置换氢气的时候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错误;C、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正确;D、酸与碱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故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C 。11B【解析】【详解】如果是纯净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0.2 克,但现在因为混有杂质只产生0.18 克,可以知道混有的杂质应该是相同质量产生氢气比锌要少;根据计算,可以知解析:B【解析】【详解】

23、如果是纯净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0.2 克,但现在因为混有杂质只产生0.18 克,可以知道混有的杂质应该是相同质量产生氢气比锌要少;根据计算,可以知道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与 成正比,其中镁 ,铝,铁,都比锌要大,即相同质量的镁、铝、铁比相同质量的锌产生的氢气要多,所以如果锌中混有这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产生的氢气都要比0.2 克多,故A、C、D三项都错;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即不产生氢气,所以如果是锌中混有铜,则产生的氢气会少于0.2 克。故选B。12B【解析】【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

24、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详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解析:B【解析】【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详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A不正确;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汽化吸热,

25、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灭火方法: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13D【解析】【详解】解:、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若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氧化铜不足,铝粉没有完全反应,故错;、如果氧化解析:D【解析】【详解】解:、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若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氧化铜不足,铝粉没有完全反应,故错;、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取反应后固体(有Cu、Al2O3、CuO)加硫酸时,只有氧化铜与酸反应能观察到溶液变蓝色,故对;、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

26、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但加入足量稀硫酸没有气泡也不能一定说明氧化铜有剩余,也可能是铝粉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故错;、氧化铜与铝粉混合加热生成红色的铜,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因此无论氧化铜有无剩余,红色物质是一定出现的,故错;、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首先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然后硫酸铜与铁片反应表面就会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故对。故选D。【点睛】两物质发生反应时,充分反应后若有一种反应物剩余,则另一反应物一定完全反应;若两反应物都有剩余就不能称为充分反应。14C【解析】【详解】A、R是单质,硫酸铜是化合物,生成的铜是单

27、质,硫酸R是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B、R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铜强,故B说法正确;C、铝能与硫酸铜解析:C【解析】【详解】A、R是单质,硫酸铜是化合物,生成的铜是单质,硫酸R是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B、R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铜强,故B说法正确;C、铝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但是铝与硫酸铜反应是生成的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而这个反应生成的盐中,R显+2价,该金属不能使铝,故C说法错误;D、铁在铜的前面,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D说法正确;故选:C。15A【解析】【详解】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

28、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选A解析:A【解析】【详解】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选A。16B【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气体显碱性,酚酞遇碱显红色,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烧杯挥发解析:B【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浓氨水

29、挥发出的氨气气体显碱性,酚酞遇碱显红色,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烧杯挥发的物质使红色消失,说明是酸性物质,浓盐酸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红色褪去,选项正确,故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遇石蕊会使其变蓝,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滤纸上的指示剂不可能是石蕊,因为碱不能使它变红,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7B【解析】【详解】由于反应之前,天平保持平衡,而且,反应之后两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说明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之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B项正确。【点睛】金解析:B【解析】【详解】由于反应之前,天平保持平衡,而且,反应之后两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说明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之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B项正确。【点睛】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18A【解析】试题分析:AHNO3因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BMgO 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为金属氧化物; CO2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DNaCl是由金属阳离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AHNO3因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BMgO 有两种元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