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课题研究报告实施计划方案 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篇一: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写法 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方案和开题、结题报告的撰写要求 一、“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二、案例初中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三、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的撰写要求 四、案例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五、撰写结题报告的要求和方法 六、案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能力培养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引子: 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这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校教育科研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多
2、三少”,即:课题多,精品少;论文多,成果少;人员多,人才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一线教师,也可以归纳出许多种,其中之一就是:一个“六认真”就已经让我们教师累得筋疲力尽,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另一个原因便是我们缺乏这方面的有效培训,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还比较陌生,有的甚至连一个像样的课题方案都不知如何撰写。 为了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今天,想围绕最基础的“如何撰写小课题方案”这个话题,与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容 (一)完整的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方面 1课题的表述(课题名称) 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围) 3研
3、究的目的和意义 4研究的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的步骤 7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8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9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 其它还可以写入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等。 (二)小课题方案可以简单一些1课题的表述(课题名称) 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围) 3课题提出背景 4研究目标 5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 7成果形式 二、撰写注意点 1课题名称(课题的表述) 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 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简洁、醒目的要求。 准确,就
4、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表述准确的课题举例:“提高数学课堂听课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十分明确数学课堂的听课效率”。 表述不准确的课题举例:“情境教学优化课堂”。“情境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领域;“课堂”是一个场所,不能用“优化”与其组成动宾结构的词(应该是“优化课堂教学”);如果是“优化课堂教学”,是什么学科的课堂教学? 规,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科学,特别是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是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的题目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则不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
5、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宜改为“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表述不规举例:“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在后面加上“的研究”三字即可);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优化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为“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改为“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动手操作的研究”);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改为“音乐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研究”)。 ?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小学中年级课堂教学”连标点共26个字,不够简洁,
6、宜改为:“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入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游戏走进低年级语文课堂的研究”、“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围)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如:“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中年级数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
7、确率低的原因,与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堂教学 不少老师不懂得对关键的概念进行界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绝大部分教师对课题涵义的叙述等同于“课题提出的背景”,即“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 3课题提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8、。 如:“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涉及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而在实
9、际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不太重视计算能力的提高,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基本技能的训练,造成了学生计算能力的低下。 4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而研究目标阐述的是通过这样的研究,要达成哪些预期的效果。 如“参与式合作备课的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 (1)有效落实课改理念。 (2)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有效凝聚集体智慧。 (5)有效促进研究氛围。 (6)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再如:“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1)学生目标 a、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
10、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C、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和学习成绩。 (2)教师目标 a、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b、努力寻求能够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方法 很多老师研究目标指向不明,没有讲清想通过研究达到怎样预期的效果,学生或老师哪方面有怎样的发展、提高,有的干脆等同于“课题提出的背景”的叙述。21个方案中,9个方案的研究目标不明
11、确。 5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 6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如:“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1)前期准备阶段: 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 A对研究对
12、象进行前测,通过摸底测试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中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B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C在班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研讨总结阶段: 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7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文本形式的,如研究报告、论文、专著、个案集、研究日志、教学课例等。
13、另一类是非文本形式的,如音像制品、教具、学具等。研究成果究竟用哪种形式来呈现,必须考虑成果的容。 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初中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武穴市实验中学 导读: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目前的农村中学,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的特
14、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的提出 1、黄冈市是个农业大市和教育强市,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我市的基础教育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初中阶段,各地、各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学“学困生”,他们在心理问题所反映的问题和在学业水平上反映的差距和困难日益突出。 2、本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调查他们的心理表现、探索他们形成的原因、研究转化他们的一般方法,积累转化的一般经验。不仅为我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也为我市实施素质教育增加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容;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大举措
15、。同时也是督促我市广大教师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实践中,克服重智商、轻情商的失衡倾向,走出传统的、旧的教育误区,不断吸取一切有效的教育实践的合理核,寻找现代的、自身特有的,比较完善或最具育人效果的教育方式。使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研究成为我市广大教师最普遍、最可行的、科学而有效的教育实践。 3、实行义务教育后,我国初中教育对象已由选拔择优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不仅使学生数量增加,更主要的是学生之间差异的扩大,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而我们学校学困生比例更大,有时高达60。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我市每年的数学中考成绩中,都出现了15左右的学生处于低分,我们学校更是出现20以上的学生数学成绩处于低分。
16、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是十分关键的。 4、我们学校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能为学生提供差异性教育。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我校生源的对象:一是父母在本地上班,但工作非常繁忙的;二是父母在外务工,一年回不了一次家的;三是父母以做生意、包工程为生,一年四季也很难抽点时间跟子女在一起的。根据问卷调查,这三类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0。而这三种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庭经济条件好,但缺少家庭管教和约束,自控力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学习基础薄弱。 所以,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有利
17、于强化教师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有利于我市初中新课程改革的稳健实施;有利于我市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我市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熟知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深入剖析学困生的成因、转化学困生是我市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转化学困生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课题的认识篇二: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关于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要尽可能地把一些基本容讲清楚: 1问题描述:即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课题产生的过程,并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的什么问题。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明了、点到为
18、止。 2课题界定:即对课题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关键词要从两个方面定义,一是从涵上定义,二是从外延上定义。同时,还要对课题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出来的任务就是研究的容。 3研究概况:即在开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情况及主要成果。了解研究概况有利于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弯路,同时还有利于整合、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研究思路:即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实施步骤:即本课题研究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时间安排:即本课题
19、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5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微型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当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选择其中的部分形式作为成果形式。 附: 海安县教育科学20072009年度个人微型课题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案 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王锋 一、问题的提出 1992年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0、,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2000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从小学课程目标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到,一直以来,口算教学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容。这种被普遍关注的状况,一方面反映出它在数学教育及教育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它又似乎在人们的泛用中成了教学日常用语中含义不言自明、也无需考究的“常识”。口算是什么?好像很
21、清楚,又觉得不太清楚。在这样清楚与不太清楚之间的徘徊,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慢慢对口算的本真意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异化,往往忽视了对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这个看似基本的教学问题有着十分丰富的涵需要探讨和研究。 二、相关研究分析 1国的研究现状概述 口算发源于“日常数学”后,它融合了数学的特征与数学教育的规律。它基于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口算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口算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只有以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作为向导,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师生双方就像在黑暗中走路,只能摸索着前进。 传统的
22、口算教学往往把口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口算而教,使口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而课改初期,教师们往往设计了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导致口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新教材对口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口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另外,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忽视算理的推导,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上。而如今口算教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口算技能不够熟练。那么寻求算理与
23、算法的平衡点就成了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关键。 2研究的价值 (1)口算源于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生活的需要,生活中随处都会用到口算,强化口算教学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口算是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学心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通过口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充分激发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3)关注口算教学有利于加深教师对数学教学行为的理解,提高自我反思力,增进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口算”是指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活动计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又称心算。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是指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出发,进行建立在有意义
24、基础之上,符合小学生口算心理机制的口算解题方法的指导的教学。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是指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充分激发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 (2)通过口算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课题研究者对口算教学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改进或提升口算教学。 (4)形成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教学论文。(5)能对全校的数学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起推动和辐射作用。 五、研究容 1小学生口算的数学基础与心理机制的研究 2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3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25、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4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六、研究方法、步骤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准备阶段,查阅国主要报刊杂志,了解国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理论信息,浏览网络中相关研究容,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借鉴先进的研究经验。 (2)案例研究法。一是进行课例研究,二是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 (3)行动研究法。不断探索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不断观察、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7.22007.6)确定课题名称,进行调查分析,填写课题申报表。 (2)初步研究阶段:(2007.92008.1)
26、开题论证,通过文献查找和观察了解,研究小学生口算的数学基础与心理机制。 (3)深入研究阶段:(2008.32008.6)积累个案,探索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对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提升。 (4)总结阶段:(2008.92009.9)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成果汇编成集,申请结题。篇三: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论证) 学生厌学对策研究课题 心理疏导,助厌学学生一臂之力子课题研究论证 根据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安排,我校申报了学生厌学对策研究研究课题,根据需要,我负责心理疏导,助厌学学生一臂之力子课题研究任务。为了配合学校工作,把课题研究推向深入,特制定
27、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和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研究我校学生厌学的现象,分析原因,讨论方法,探求心理疏导对策,让学生告别厌学、远离厌学,从而让所有的学生喜学、乐学。实现教育的理想让学生愉悦的学习,实现我校的办学宗旨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论证 1、厌学的普遍性 (1)、搞清楚什么是厌学。 厌学,就是对学习感到厌烦,不愿意学习,不喜欢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
28、模式,厌学者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2)、厌学的表现。 在初中学生中,轻微的厌学,偶尔在学习中感到疲倦,难以坚持,发生懒惰的行为,但是,等到调整情绪,或者进入课堂气氛后,或经过老师的疏导,又能够重新投入学习之中,这种轻微的厌学现象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严重的厌学,是指厌学者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投入,效率低,记忆难,成绩差。严重的厌学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阅读等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不难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进而恨书、恨老师、恨学校,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
29、暴躁。虽经教育,但厌学心理难以改变,经常出现说谎、逃学、出走等行为。 2、开展学生厌学研究,进行学生心理疏导,助厌学学生一臂之力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1)、必要性 资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指最适合考试)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表明,从教育到教学都需要来一场大变革。(中新社2005年2月18日) 学生,年轻本应与活泼相伴,兴趣本应与乐学相随,生活质量本应与时俱进,科技本应给学生带来便
30、利,但是,在现实中,学生为什么在喊苦、喊累,子女与家长想到一起的时候为什么越来越少,沟通为什么越来越难。学生应该有如何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应该有如何的学习和娱乐生活。 从资料可以看出,厌学是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良现象,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承担者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却面对的是不同程度的厌学的学生,学生的种种厌学行为,不管是轻微的还是严重的,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因此,我们要具体学生进行个案分析,找出厌学心理障碍,想法设法进行心理疏导,找适合厌学学生学习的方法,施予厌学学生更多的爱,让厌学学生
31、重新树立自信,喜欢上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 (2)、有效性 针对中小学生厌学的种种现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学生厌学的心理对策,有助于丰富思想教育的涵,促进思想教育的活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效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中简单化的模式和狭隘化的格局,从而使厌学学生重塑健康的人格,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起来,走上喜学、乐学的正常轨道,让积极主动的心理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和谐地发展起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地方,而学校组织教学的最常用模式是班级授课制,尽管当前班级授课制存在种种弊端,但目前来说,还没有一种比班级授课制最好的教学模式,我们还在按照班级授课制的模式来组织学校教学。因此,学校也是解决学生厌学的最佳场所,担当此重任的就是我们的教师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