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24MB ,
资源ID:98175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175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文化名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文化名镇.docx

1、历史文化名镇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时间:2008-09-19点击:4751海南十大名镇(村)评选之历史文化名镇府城镇府城镇位于琼山区北部,距海口市中心区仅4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总人口15.3万人,下辖10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核心城区位于琼州大道以西、高登路与振兴路以北,龙昆南路以西,红城湖路以南。它是琼山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原琼山县(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琼州的首府,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琼山的中心区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的城镇。 一、历史概况 府城,是原琼山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清时期是琼州府治之地,故称府城。民国年代曾称琼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

2、期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红城,1979年后又复称府城。 府城是一块风水宝地,琼山县志形胜记:“邑治附郭土壤平衍山无险峻,清流拱其前,洋海绕其后,马鞍居于右,七星拥于左,文笔三峰耸翠秀拔,诚海邦一名区而州县之望也。”府城建城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说“今府城唐贞观五年(631年)创置”,但是州城还是县城没有明确。一说宋太祖开宝四年平南汉,五年(1972年)废崖州,以其地入琼州,移州治于今府城镇。如果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的话,那么府城建城的历史已越千年,在1036年至1377年之间。 府城的城墙,元代以前均用土夯实而成,周长不超过三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兵部侍郎孙安授广西卫指挥佥事,带

3、官兵千多人驻防琼岛,开设海南公司。他奏请朝廷升琼州为府,并允许开拓城围,同意海南军民和工商各界人士合力实施。洪武五年(1372年)海南设置卫指挥统领全岛军事,卫指挥张荣接替已调离的孙安继续筑城,带领州县官员、士兵和民工舁土砌石,从西北隅向东南隅增筑,工程浩大,历时9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共筑城围长1253丈,高2.7丈,厚2.8丈,雉堞花1843个,库铺57间,开东、南、西三个城门,共洪武十年(1378年)基本完工。东门原称朝阳门,洪武七年又改称永泰门,南叫靖南门,西叫顺化门,各门设置门楼一座,北边没有开门,但建城墙楼,叫望海楼,东、西、南北角各建一座角楼,以便巡查放哨。城池周长1283丈,

4、深3.2丈,阔4.8丈。洪武十七年(1384年),海南卫指挥桑昭在城西门外增筑土城380丈,作为子城。 成化九年(1473年),副使涂棐更题三门名,东称体仁门,西叫归义门,南曰定海门。成化十三年,佥事陈昭再次坚筑土城,又在大城外环筑栏马墙。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府李慎将子城改用石筑,未久便圯于台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参议曹天佑、琼山县知县曾仕隆重筑,参政郑廷鹄大力支持,使子城宽362丈,高1丈4尺多,比原来宽1丈1尽。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府蒋一鸣创建东门外月城,周围宽8丈,高1丈4尺。 清代以后,由于受台风暴雨侵袭,城墙多次倒塌摧败,历届朝廷官员都发动捐俸和动用公款增修或

5、分修。至咸丰五年(1855年),巡道黄钟音将原来碎石筑城,易毁坏的雉堞改用板筑,并造城门敌楼,这是府城城墙最后的一次大修。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府城扩建街道,西边城门和北边的新城一带城墙被拆除。第二年,陆军营长陈济南把北边城池填平做练兵场。此后,宏伟壮观的琼州府城垣才逐渐被拆除。如今,东门城楼楼基尚存,一段土城墙有部分遗址,城西大城仍然留有一段约110米的用大青石筑成的城墙,已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自宋代成为州治的政治中心后,一直是官衙之地。今文庄路北侧一带是主要官衙的遗址。宋熙宁六年(1073年),宋朝在琼台开设琼管安抚司署,统管全岛行政,结束了此前海南各州并列同属大陆上司的格局,

6、开创了海南行政统一的新篇。 海南归属元朝版图后,元朝在此设置琼州军民安抚司署管理行政,司署就设在前宋琼管安抚司署内。二年后,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帅分府正式成立,府址占用军民安抚司衙。司衙便向东迁移(今琼山中学东侧)。至元三十年(1293年),在元帅府之西(原琼山县政府大院)开制海南海北道肃政廉访分司,府署、安抚司署、元帅府和道署便连成了一片。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统治海南后,在前元元帅府开设琼州州署,三年,琼州升为府,府署改为州署。 清顺治九年(1652年)十月,清琼州府衙照用明琼州府衙不变。清代实行绿营兵制,琼州府设镇标总兵官,统领全岛军事,并设立中、左、右三个营,总兵官署即镇台

7、,设在今忠介路府城电影院内。 民国期间,琼崖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如琼崖绥靖处、琼崖镇守府、琼崖道、琼崖行政委员公署、广东南区善后公署等,都设置在府城的前清琼崖道衙内。 现时,府城旧官衙遗址上,已经是原琼山县人民政府大院和琼山中学。在角落深入仍堆放一些石磉、石柱和断碑残碣,可以透现出历史的痕迹。 府城古城池内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依地势和城墙,街道布局以东西向的今文庄路、忠介路为主线,其余路巷多在南部辅开,至清末民初,逐步形成了“七井八巷十三街”纵横交错的城镇交通网络。 在十三条大街中,东门街是明代通向东城门朝阳门的咽喉要道;府前街是明代府署门前的大街,今称文庄路;南门街(今称鼓楼街)是明时通向

8、城南靖南门的主要街道;靖南街是明代依南城墙而兴建的一条古道;尚书街是一条直通府署大门的小街;北帝街即今中山北路,是府城的主要街道;镇台前街,后改称忠介路,是府城古今商业集市,人流集中,居民点密布的主道,也是具有古城特色的历史街区的主要地段;县前街和县后街,是在古县衙前和后形成的两条街,是府县官员和民众到万寿宫庆祝皇帝诞辰的必经之道。丁字街,今此街被中山路所取代;马鞍街,是明清时期出售马鞍、马蹬等马具的商品街;北胜街,是官员和民众从大西门进出府城和来往海口的所必经之道;北门街,也称绣衣坊,是连接北胜街和大西门的古道。这些街道多是泥土路和石板路,年长月久,道中遗留着独轮手推车复辙的痕迹,古味很浓,

9、可惜后来都在建设中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一些古道特色。 在八条小巷中,宽度多在2米左右,多为居民点,清代以前早已形成。有府城最短最狭的蛋巷,有坡度最大的打铁巷,有最弯曲的仁和巷,有人们最崇拜的关帝巷,有按海南方言读起来最难听的巷:“臭尿巷”少史巷,有石板铺设最始终最完整的达士巷,也是全城最长的巷。有一条已被人们遗忘的双龙巷。这些巷道,有些路面还残存有石板铺设,两旁的民居有部分还保留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留存府城的古风遗韵。 上述八巷十三街,以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构成了府城的七大井块,造就了道路畅通,市井繁荣的城镇格局。这七大版块,体现了府城最基本、最有特色的历史环境风貌,保存着不少积淀古代建

10、筑这个载体中的各种真实历史信息,为保护历史待区和古代居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 府城是文化昌盛和文物荟萃之地。据琼山县志记载:“由唐迄宋,人文蔚起,至明为尤盛。人娴礼义之教,士多邹鲁之风”。唐代在府城已建起县学,宋庆历四年(1044年),全琼最高学府的琼州府儒学(即琼州学宫)创办在府城,遗址在今原琼山县印刷厂附近。此后直至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才由广东学政翁方纲迁建于试院内(今琼山中学)。1922年,琼山中学迁入琼府学宫后,仍保存学宫讲坛和部分斋舍等古建筑,后来学宫文物逐渐消失毁坏。琼山县学宫,宋时设在海口浦,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建府城后,经二次移建,六次重修,形成了“宽

11、敞明亮,规制悉备”的较好的学宫,今仅有一间殿宇留存在原琼山市供销社的东隅,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筹资维修。琼台书院,座落在府城镇中山路和文庄路交口处,是海南清代最好的学府之一,是全琼最高学府,是清代海南文人向往的杏坛胜地。它建成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创始人是分巡雷琼兵备道的焦映汉。清末维新变法,废除科举,提倡西学,书院逐改制为中学堂,附设师范班,后改办师范。期间虽几经劫难,历经沧桑,学校先后易名为琼崖中学、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广东琼台师范学校、海南琼台师范学校等,近三百年书声不断。今保存的书院奎星楼和书案、太师椅、书橱、图书、进士牌匾等,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坡书院,北宋末期开设在“

12、东坡读书处”(今苏公祠),以被贬来琼的名臣苏东坡之名而设。经元、明、清三代的停设、迁移、复设、复迁、更名、复修、复名等磨难,至今只在苏公祠内墙拱门上留下其名。雁峰书院,清乾隆三十八年(1763年)创办在原府学宫故址上,草创时称为雁峰社学,是当时府城的唯一社学。至道学三年(1823年),乡坤首倡,知县主持,集资重修,改称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将研经书院和雁峰书院合并,成立琼山县两等小学,1909年改为琼山第一高等学校,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琼山县立中学,即今琼山中学的前身。此外,在府城创办的书院还有桐墩书院、同文书院、奇甸书院、西洲书院、崇文书院、粟泉书院(以上属清代所建)等。

13、还有一些社学、义学、卫学、阴阳学、医学、射圃等,使琼山的正学昌明,科甲蝉联。这些儒教场新,有的已适时改作他用,有的却世代相沿,遗存至今,成为府城历史文化的印记。 由于府城是宋代以后全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雄伟壮观的“海南卫城池”内,建起了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府城。别具特色的古牌坊形制各异,在原琼山县(含原海口市)的337座牌坊中,府城就有113座,因而誉之为“坊林”。加上受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影响,府城的寺、观、庵、塔鳞次栉比,被称为“海南第一禅林”。还有儒教的祠堂,统称为庙宇,随处可见。如奉祀宋代苏轼、明代丘浚和海瑞的三贤祠,奉祀苏轼的苏公祠,奉祀唐代李德裕、宋代

14、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的五公祠,奉祀关羽的关帝庙,信奉佛教的开元寺、天宁寺,道教的玉皇庙,还有府城隍庙、雷庙、玄坛庙、灶君庙、孚惠伯庙等等。这些庙宇部分已经毁坏,部分由信民修葺拓新。而牌坊却已毁坏殆尽。尽管如此,古镇府城历经风霜,仍然保留不少历史街区和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文物古迹。在原琼山市46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府城就占有23处。为此,1994年1月,国务院审定琼山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府城是其核心地带,列入保护的重点区域。 二、历史街区 府城的核心区域有自古形成的“七井八巷十三街”纵横交错的城镇交通网络,人口集中,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市肆兴旺,是古城历史的印证。为了避免文字重复,以倒

15、叙式记述其来龙去脉。 (一)十三街 东门街。是明代通向东城门朝阳门(也称永泰门、体仁门)的咽喉要道。现总长350米,宽6米,早期是泥沙路,两旁少有住户。后来周边人口增多了,形成集市,车来轿往,甚为热闹,称为东门里,而路名也沿此称。后改为水泥路面。街的最东端就是遗存的东城门,西接府前街(今文庄路)。 府前街。明时,今琼山区政府招待所至琼山中学一带,是琼州府衙、府学宫所在地,府署门前大街就称为府前街。清沿明制,治所不变,府衙改为道台衙,府前街也改称道前大街。1925年府城扩建古道时,将此街命名为文庄路,以纪念琼山著名先贤、明代理学名臣、文渊阁大学士丘浚(谥号文庄)。1967年改称新华路,1983年

16、复称文庄路。此前街道狭小,宽仅6米,两旁多为土木结构的低层建筑,以简陋店铺和居民点为主。1984年底至1985年上半年拆房扩道,加宽至24米,长650米,铺设混凝土路面,种树绿化。后逐年整治和改造,成为府城的主要街道之一。 南门街。北起文庄路,南至鼓楼,长260米,宽2.5米,明时是通向城南靖南门的主要街道,故称南门街。后因道从鼓楼石拱门下通过,人们顺其自然改称鼓楼街。路面原为石板铺设,后改为混凝土,两旁多为民居,少有店铺,鼓楼又叫谯楼、文明楼,创建于明洪武五年,做巡更、报警之用,也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凭今吊古,以文会友的绝妙去处。现已破损不堪。人们期望鼓楼恢复原貌,再观“海南壮观”、“奇甸文

17、明”的好景象。 靖南街。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明代古街,因靠近城南门靖南门(也称定海门)而取名。东起鼓楼,早时曾有两块石匾刻“靖南街”和“瑞毓人文”嵌于街门口,后街门被毁,石匾裂断而搁于旁边。向西可通到万寿亭和县前街,20世纪60年代琼台师范扩建,堵塞一段,今只通至仁和巷,南依琼台师范围墙,北边才有一些居民户,平时行人稀少。全长140米、宽2米,路面是石板和水泥混杂。 尚书街(坊)。北接文庄路,南连靖南街,北高南低。凹凸不平,长240米,宽2米,石板路面。明万历年间,琼州地方官员在府署前为定安人南京礼部尚书王宏海立“学士尚书坊”,街名便顺称为尚书街,牌坊就在街中间,“文革”期间已毁,仅存半截基石于

18、府前井边。现街东侧有两处古建筑尚立期间,与古街道相辉映,一处是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清代海南唯一探花的定安人张岳崧题匾的“黄忠义公祠”,院落三进,规模宏大,是滨海南国极富特色的宗祠馆。另一处是与黄忠义公祠相邻的、创建于清道光六十年(1836年)的“邢知军书舍”,是邢氏族人为纪念万宁知军邢梦璜(文昌人)而建。 北帝街。即今中山北路的北半段,南起忠介路东口,北至镇武楼(原琼山影院之处)。何取此名,不得而知,但从明代起沿用至民用十四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府城分段改建街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逐将北帝街改称中山路,又将中山路北端城墙打开,车马直通城外。1984年下半年,拆掉从文庄路口

19、至府城中学两旁建筑物,截弯取直加宽,直通府城中学,是城区商贸繁荣的街道。1996年,中山路向南延伸,从府城中学穿膛而过,跨越美舍河,直通凤翔路,成为长约2000米,宽24米,贯通府城南北的主干道。 镇台前街。东起中山路,西至草芽巷北口,即原西城门顺化门(也称归义门)处。因今府城电影院处是清时的镇台署所在地,故称镇台前街。明时称何名,尚待查证。它是府城古今的商业集市,人流集中,居民点密布的主道。1925年,府城分段扩建道路时,为纪念明代著名的清官,“海南双壁”人物之一的海瑞,而以其谥号忠介命为路名。1928年,府城第二次扩建街道,拆除西城门改造景行街(东起西城门,西至小西门这一段),与忠介路连在

20、一起,形成了全长660米,宽10米的府城第一古道,景行街从此消失。1967年改称解放路,1983年复称忠介路。街道两旁多属清代石木结构和近代南洋骑楼式的建筑,有明代古城墙、郑氏宗祠、三城会馆等古迹,道路没有多大改变,房屋多有改造,尚有府城的古风,是历史街区的主要地段。县前街和县后街。琼山县旧县衙在府衙西南,即今琼台师范学校大门对面的琼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内。在衙前和衙后分别形成两条街,县衙之南的称县前街,之北的称县后街,明代起至今都是这么称谓。县前街向南通向万寿宫(今万寿亭巷口火雷庙处),是府县官员和民众到万寿宫庆祝皇帝诞辰的必经之道。后来形成横直两段,一段与中山路平行的称为直街,北接横街,南至

21、万寿亭巷,长70米,宽仅1.8米;一段称为横街,东起直街,西至县后街,长135米,宽2.2米。而县后街南与县前横街相连,北通忠介路,长110米,宽4米。两条街原都是石板路,今才改铺水泥混凝土。街旁有些房屋还保留不少低矮的清末民初建筑,显得简陋破旧,步行其间,仿佛古老的脚印还历历在目。 丁字街。这是一条老年人才记得起的旧街,说它是街,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它北起忠介路口,南至琼台书院门口,中间处向东接连文庄路,形成丁字形,故称丁字街。而今此街已被中山路所取代了。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琼台书院奎星楼就耸立在丁字街旁,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院里仍然书声朗朗,脍炙人口的搜书院故事给四方游客

22、留下美好的记忆。 学前街。这是今府城地图上消失的一条街。原在鼓楼前不远处的靖南门之东依城墙而行,长度约100米,位于县学宫(孔庙)前面而称之,也称“青云路”。今已完成被现代居民所取代,抹去了原街道的痕迹。 上说十一街,都是城池内的主街道。而在大西门到小西门(忠介路西端之处)之间,还有两条是出入城内外的必经之道,一条是通向南的马鞍街,一条是向北行的北胜街。 马鞍街。出大西门是景行街不远便转南而行,直至小南门,即今高登街的三合井处,全长350米,宽6米,是明代就开始形成的石板路。相传琼州官衙内有大量马匹,都集中在今琼山纺织厂一带草地饲养,然后由兵丁经此道牵到城南郊外饮水和洗涮,久而久之,此道逐渐发

23、展成为出售马鞍、马蹬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民众便称之为马鞍街,北段美称金鞍街,南段称为银鞍街。2007年改铺成石板路。 北胜街。从马鞍街北口对面直上,穿过绣衣坊后,就进入北胜街。北胜街位于府城之北,是通往海口所城及琼州海峡的要道。明时,沿海一带常有倭寇、海盗上岛进城劫掠百姓。守城官兵多次在此打击来犯之敌,取得胜利,这条街后来便称为北胜街。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琼台驿迁建于西北隅土城外,就在北胜街道旁。琼州府治下的琼台驿,除了递送公文外,还是官员习礼和迎送官员举行仪式的场所。南来北往的官员在此活动后,必经北胜街古道,或向南入大西门进城,或向北经海口所渡海上京。南起绣衣坊北至灶公庙长380米宽4

24、米的北胜街,早时是一条典型的古道,皆用雕琢工整的长方形石板铺面路面,经年累月,道中遗留着独轮手推车复辙的痕迹,深约3厘米。1986年琼山县人民政府把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前几年古道被人改成混凝土。 提到北胜街,不能不提北门街,即今绣衣坊。北门街在府城大西门外,南向马鞍街,北对北胜街,接壤小北门,人们俗称北门街。说起绣衣坊的由来,有两种传闻,一说此街坊多出售以刺绣生员、秀才的服饰为主,遂称绣衣坊;一是北门这一带读书人甚多,逢年过节,这些读书人都装束各色图案的绣衣,各显荣耀。后来便把北门街改称绣衣坊,加上此处也立有一座绣衣牌坊,故绣衣坊也称北门街,自古相传至今。360米长的绣衣坊原来也是一条有特色的

25、石板路,后来也改为混凝土路。路两旁仍保留不少古民居。 (二)八巷 蛋巷。府城最短最狭的巷,75米长,1.1米宽。清代形成,位于鼓楼街与尚书街之间,只有几户人家的门口对着巷道,因两边巷口小,中间大,似蛋形,而称为蛋巷。称后中间处盖了房,蛋状变为狭长型。 打铁巷。北接文庄路,南连靖南街,长185米,宽2米,南低北高,是坡度最大的巷。传说清时有几家铁器作护,制造家庭用品出售,打铁巷由此得名。如今“叮当叮当”打铁声已销声匿迹。但清光绪七年(1881年)传入府城的基督教,今仍有不少教徒在此巷里的府城堂会中礼拜诵经。路面为石板所铺。 仁和巷(坊)。最弯曲的巷,原从靖南街西起,向西至琼台书院,后转北接道前街

26、,四道弯,长380米,宽2米,石板路,以“仁爱和气”之意而取名,巷中最特色的有一古井“丹霞井”(东椰井),井深十余米,圆形井沿宽约1米,在石雕的井圈上,密密麻麻磨出了81道绳痕沟,最深的约有8厘米,现要再在上面挤出一条绳路打水,已无立锥之地。路面是水泥混凝土。 关帝巷。人们最崇拜的巷。南起文庄路,北至抱珥山,全长105米,宽2.4米。把珥山是府城的制高点之一,明弘治初,海南卫官兵将元时建在琼州军民安抚司之东(今琼山中学院内)的关羽庙迁建于此,后环山筑台,称琼台,并在琼台前面立琼台福地坊。关帝庙年年月月,香火不断,受人崇敬的关公被尊为保护神供奉。朝拜者便称此巷为关帝巷。1999年琼山市人民政府在

27、原址上将已毁掉的关帝殿、琼台福地坊、琼台阁、福地轩等重建,再现了当年琼台的胜景。路面是水泥混凝土。 少史巷。按海南方言读起来最难听的巷:“臭屎巷”,但它的起名颇有佳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一夏姓大户在此居住,巷名便称夏宅巷。夏家后来去向不明。后又有一户大家搬至,其户在大陆的原籍祖先当过光史官职,他们在此定居后仍保持着光史官的遗风,所以人们把此巷改称为少史巷。巷宽2米,长120米,是丁字街和县后街的通道之一。路面为水泥混凝土。 草芽巷。依西城墙而建的一条巷,是最有传奇色彩的巷。说起草芽巷,不能说吴王 典 。吴王 典 ,字国猷,号学斋,生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十四年中进士,选翰林

28、庶吉士。任国史馆、三通馆编修,四库全书副总裁和武英殿分校官,参加国史编篡,是清工海南人入翰林的第一人。父亲去世后辞官回乡,出任琼台书院主讲,致力教育事业,热心公益事业,极得乡人赞誉。吴王 典 祖父吴福,原籍琼山县十字路镇马定村,是个贫苦的农民,清康熙年间迁居府城今草芽巷附近一块野草丛生的破寺里安家,除制作豆腐谋生外,还割草卖给官衙的兵丁饲马。后来意外间在这块荒凉的官地里,挖到大批金银财宝,便成了富甲全城的大户。自从吴王 典 的祖父发了财,吴王 典 做了官,官场显赫,门庭兴盛,人来客去,车水马龙,昔日人烟稀少的荒地,便有不少人在此定居,逐渐形成热闹的街巷。由于此处原是长满青草之地,人割了草,马吃

29、了草后,又长出嫩嫩的草芽,人们便将此巷称为草芽巷,寓意常青永春。如今的草芽巷,北端口与忠介路相接,明代修建的石城墙在巷口处,向南接通后来形成的小雅巷,长250米,宽4米;小芽巷直通县后街,其间就是十多间清代建筑组成的大院吴王 典 故居。路面是水泥混凝土。 达士巷。位小西门内南隅,是石板铺设最完整的一条巷,属原琼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东起马鞍街,西至外巷(今称朱云路),长410米,宽3米,是全城最长的巷。传说很久时候,大陆一批移民迁居此地,其中有郑姓两大户人家,先祖在原籍当过将军,为耀祖光宗,把“将军第”石匾嵌于门口。至明嘉靖年间,郑宅真出了一位进士、官至江西督学副使的郑廷鹄,名声大显。据云廷鹄后人

30、于清初已将此处的土地转让给另一户不同族的郑宅。此郑宅也出了以躬行孝悌闻名远近的郑存礼“孝友公”和爱民如子的举人郑镇知县(郑存礼曾孙),由此小巷遂称“郑宅巷”。在前此后也有不少读书人和达官显贵、名贤绅士在此定居,于是清初又称达士巷。如明代誉为“岭海巨儒”钟芳的旧居遗址,清末民初琼岛文化突出承接者王国宪的故居等,都座落附近,为达士巷增添不少文化氛围。 双龙巷。这是一条已被人遗忘的巷,位于鼓楼街之东,西端与靖南街相对,向东通过今区供销社、红城日用制品厂、印刷厂至府城第一小学。清代前此巷周围有科举考场、姓氏宗祠以及文房四宝店铺等,是文运昌盛之地,不少读书致仕之人都想在这里发龙运、跳龙门、光宗耀祖,飞黄

31、腾达,于是巷取此吉祥之名。而今这些古迹已安全消失,双龙巷也随之不见了。 (三)七井 这里所说的井,不是指人们开凿取水饮用的井,而是纵横交错,组成井字形的交通网络,也是古时做买卖所称的“市井”,造就了道路畅通、市井繁荣的城镇格局。上述八巷十三街,以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构成了府城的七大井块,从东向西排序分别是: 第一井块是南门街(亦称鼓楼街)、尚书街(纵)和道前街(今文庄路,下同),靖南街(横)组成的第一版块,是繁杂的居民区。以蛋巷为横线,可再划分两个小井块。 第二井块是尚书街、打铁巷(纵)和道前街、靖南街(横)形成的第二版块。以今尚书横街为横线,也可划分为两个小井块。本牌块也是以居民点为主。

32、 打铁巷、仁和巷为为纵,道前街、靖南街为横,构成第三井块。井块内原为城隍庙、府城第一公园、琼台书院之地,今以工人文化宫为核心,是居民休闲娱乐的中心区之一。 丁字街(今中山路中段,下同)、县后街为纵,镇台前街(今忠介路,下同),少史巷为横,拼成第四井块,本版块为商业主。 第五井块是丁字街、县后街(纵)和少史街、县前街(横)组成的第五版块,是市民集中居住之地。 第六井块是县后街、草芽巷(纵)和镇台前街、小雅巷(横)组成的第六版块,中间再以草芽横巷为横切线,可划分为两个小井块,本区域也是居民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最后一井块是草芽巷、马鞍街为纵,镇台前街、唐圯巷西段和培龙市场南门(今扩展为高登西街)为横,构成第七版块。本版块以商店作坊、集留市场为主,以居民点为辅,是老城区最繁华的地域之一。这七大版块,体现了府城最基本、最有特色的历史环境风貌,保存着不少古代建筑这个载体中心各种真实历史信息。 三、历史遗产 府城除了保留颇具有特色的整体形的历史街区外,还遗留许多独具个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