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39KB ,
资源ID:98117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117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1、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论文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论文题目: 微机继电保护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回顾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进行了 分析和讨论,概述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就,指出其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展望了未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关键词继电保护运行现状发展前景Abstrack About our country electric power system protect!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cess, summarizes the relay protect!on tech no logy man age

2、me 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relay protectio n tech no logy man ageme nt advice . After a brief expla 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lay protect!on management.keywords Relay protect!on management一.我国电力系统 3二微机继电保护的主要持点 53.未來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前景 54.结束语 11一、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继电保护技术是随着电力系统的

3、发展而发展的,它 与电力系统对运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熔断器就是最初出现的简单 过电流保护,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于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 用电设备的功率、发电机的容量不断增大,发电厂、变电站和供电网的结线不断 复杂化,电力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都不断增大,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 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作用于专门的断流装置的过电流继电器。本世 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这个时期 可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自本世纪初第一代机电型感应式过流继电器(1901年)在电力系统应用以 来,继电保护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在最初的

4、二十多年里,各种新的继电 保护原理相继出现,如差动保护(1908年)、电流方向保护(1910年)、距离 保护(1923年)、高频保护(1927年),这些保护原理都是通过测量故障发生 后的稳态工频量来检测故障的。尽管以后的研究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了电力系统 的保护,但是这些保护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变,至今仍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 中起主导作用。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的要求是继电保护发展的基本动力。快速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可靠性是对继电 保护的四项基本要求。为达到这个LI标,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借助各种先进科 学技术手段作出不懈的努力。经过近白年的发展,在

5、继电保护原理完善的同时, 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元件、材料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 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微处理机式等不同的发展阶段。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 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 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 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 电器制造业。因而60年代是我国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为我国继电保护 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50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60年代中到8

6、0年代中是晶 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釆用的时代。在此期间,从70年代中,基于集成 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 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 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国内微机保护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末期,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84年 我国第一套微机距离保护样机在试运行后通过鉴定并批量生产,以后每年都有新 产品问世;1990年第二代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正式投入运行。LI前,高压线路、 低压网络、各种主电气设备都有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在系统中运行,特别是线路 保护已形成系列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

7、2000年220kV及以上系统的微 机保护率为43.99%,线路微机保护占86%,到2003年底,220kV以上系统的 微机保护已占到70.29%,线路的微机化率达到97.6%。实际运行中,微机保护 的正确动作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保护,一般比平均正常动作率高0. 20. 3个白分 点。国产微机保护经过多年的实际运行,依靠先进的原理和技术及良好的工艺已 全面超越进口保护。从80年代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全部釆用进口 保护,到现在220KV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国产化,反映了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的长 足发展和国产继电保护设备的明显优势。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是近三十年来继电保护领域最显著的进

8、展。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现在人们已普遍认可了微机保护在电网中无可替代的优 势。微机保护具有自检功能,有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数值汁算能力和记忆能力, 并且具备很强的数字通信能力,这一切都是电磁继电器、晶体管继电器所难以匹 敌的。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更高性能、更高精度的数字外围器件的采用,一直是 微机继电保护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二、 微机继电保护的主要特点微机保护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上的两个显著优势: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完备 的存贮记忆能力,以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成熟的数据采集,A/D模数变换、 数字滤波和抗干扰措施等技术,使其在速动性、可鼎性方面均优于以往传统的常 规保护,而显示了强大生命力,与

9、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微机保护有许多优点, 其主要特点如下:1) 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正确动作率高。主要表现在能 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可 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 经网络等,其运行正确率很高,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2) 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 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3) 工艺结构条件优越。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体 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4) 可靠性容易提高。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

10、化、电源波动、 使用年限的影响,不易受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方法 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5) 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短 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6) 可以进行远方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 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三、 未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前景微机保护经过近20年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取得了巨大 的成功,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电力系 统运行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

11、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 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 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其未 来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3. 1微汁算机硬件的更新和网络化发展在计算机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当属讣 算机硬件,按照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集成度每隔1824个月翻一番。其 结果是不仅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成倍增加,价格也在迅速降低。微处理机的发展主 要体现在单片化及相关功能的极大增强,片内硬件资源得到很大扩充,单片机与 DSP芯片二者技术上的融合,运算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嵌入式网络通信芯片的出

12、现及应用等方面。这些发展使硬件设计更加方便,高性价比使冗余设计成为可能, 为实现灵活化、高可琳性和模块化的通用软硕件平台创造了条件。硬件技术的不 断更新,使微机保护对技术升级的开放性有了迫切要求。网络特别是现场总线的 发展及其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充分说明,网络是模块化分布式系统中相 互联系和通信的理想方式。如基于网络技术的集中式微机保护,大量的传统导线 将被光纤取代,传统的繁琐调试维护工作将转变为检查网络通信是否正常,这是 继电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微机保护设计网络化,将为继电保护的设计和发展带 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创新,它会大大简化硬件设计、增强硬件的可幕性,使装置 真正具有了局部或整体升

13、级的可能。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圉(这是首要任 务),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 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 基础上协调动作,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样,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得到的 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大 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壽性。3. 2智能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内 的一些研究工作也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N

14、N)和模 糊控制理论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人 工神经网络(ANN)具有分布式存储信息、并行处理、自组织、自学习等特点, 其应用研究发展十分迅速,LI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非 线性优化等问题。近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出现了用人工神经网络(ANN) 来实现故障类型的判别、故障距离的测定、方向保护、主设备保护等。例如在输 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 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 法,经过大量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悄况,则在发生任 何故

15、障时都可正确判别。其它如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等也都有其独特的求解复杂 问题的能力。将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适当结合可使求解速度更快。可以预见,人工 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3. 3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始于20世 纪80年代,它可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 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能 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改善保护的性能。这种新型保护原理 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是微机保护具有生命力和不断发展的重要 内容。自适应继电保护具有改善系统

16、的响应、增强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 在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自动重合闸等领域内有着广 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影响、单相接地短路时过渡电阻的影响、 电力系统振荡的影响以及故障发展问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从而提高保护的 性能。对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研究已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 真正实现保护对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自适应,必须获得更多的系统运行和 故障信息,只有实现保护的计算机网络化,才能做到这一点。3.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改变变 电站U前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割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

17、集成的技术基础。高压、超高压变电站正面临着一场技术创新。实现继电保护和 综合自动化的紧密结合,它表现在集成与资源共事、远方控制与信息共享。以远 方终端单元(RTI;)、微机保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 费等回路纳入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控制保护屏,能够降低变电所的占地面积 和设备投资,提高二次系统的可幕性。3.5微机继电保护发展历史与现状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 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乂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 技术的发展得天独厚。在我国,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以单CPU的硬件结构

18、为主,硬件及软件的设计符合我国高压线路保护装置 的“四统一”的设计标准;第二阶段为以多个单片机并行工作的硬件结构为主, CPI;之间以通讯交换信息,总线不引出插件,利用多CPU的特点做到了后备容错, 风险分散,强化了自检和互检功能,使硬件故障可定位到插件。对保护的跳闸出 口回路具有完善的抗干扰措施及防止拒动和误动的措施。第三阶段以高性能的 16位单片机构成的硬件结构为主,具有总线不出芯片,电路简单及较先进的网络 通信结构,抗干扰能力进一步加强,完善了通信功能,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 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使得我国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一代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

19、MDP-1,特点是:釆用单CPU结 构及多路转换的ADC模数变换模式。第二代微机保护装置,它是山华北电力学院 北京研究生部首先研制的。第一套“11”型微机保护装置于1990年5月投入了 试运行。特点是:釆用多单片机并行工作,总线不引出插件,数模变换釆用VFC 方式。第三代产品是CS系列,特点是:采用不扩展的单片机,总线不引出芯片及 较先进的网络通信结构技术。3.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发展趋势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 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3. 7计算机化。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进步。现在以32位数字信号 处理器(DSP)为基础的保

20、护、控制、测量一体化微机装置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使 用。釆用32位微机芯片不仅仅在精度上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32位微机芯 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很高的工作频率和讣算速度,很大的寻址空间,丰富的指令 系统和较多的输入输出接口。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 强大的通信功能,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 网络资源的能力,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相当于一台PC机的功能。现在, 同微机保护装置大小相似的工控机在功能、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等方面已得 到了巨大的发展,成本大大降低,因此用成套工控机来做继电保护硬件装置的时 机己经成熟,这将是微机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

21、之一。3.8网络化。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己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它深刻影响着 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传统的继电保护专 业性很强,并以“事先整定,实时动作,定期检验”为其特征,很少触及到装置或 系统的经常自检,远方监控,信息共享,动态修改定值等问题。国外早就提出过系 统保护的概念,这在当时主要是指安全自动装置,但是对于继电保护同样适用。 继电保护的作用应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闱(这当然是其主要 任务),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 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时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分析,作出正确的

22、 判断使全系统协调动作。对于一般的非系统保护,实现保护装置的网络化也有很 大的好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得到与系统有关的信息越多,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 和故障距离的判断就越准确,动作的灵敬性、选择性和可靠性就越高。山此可知, 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可大大提高继电保护的性能,这是微机保护发展的必然趋 势。3. 8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导致变送器RTU的问世, 现在随着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 能的计算机,它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系统正常运行和故障时的所有信息和数据,也 可以在它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信息和数

23、据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和判断,并将结果 通过网络上传给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以完成传 统的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 等功能,亦即实现了装置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的一体化。3. 9智能化。近年来,人工智能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 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也已经开始。这些算法都有其 独特的求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如果将这些人工智能的方法适当的结合起来可使求 解的速度更快。可以预见,人匸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电力工业的发展和

24、继电保护相关科 学技术的进步都给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微机 继电保护装置结构上不断优化,功能上不断增强,应用上更为灵活,继电保护装置 的功能有了较大的延拓。世界上知名自动化系统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研发了许 多优秀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平台。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 器DSP技术的出现,使得继电保护硬件平台更加先进。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LI 前通用的CPU不同,是一种为了达到快速数学运算而具有特殊结构的微处理器。 DSP的突出特点是:运算能力强、精度高、总线速度快、乔吐量大,尤其是采用 专用硬件实现定点和浮点加乘(矩阵)运算,速度非常快。将数字信号处理器

25、 DSP应用于微机继电保护,极大地缩短了数字滤波、滤序和傅里叶变换算法的讣 算时间,不但可以完成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的功能,还可以完成以往主要111 CPU 完成的运算功能,甚至完成独立的继电保护功能。鉴于此,国内外已研制出以数 字信号处理器DSP为硬件平台的新型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促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综合自动化技术相对于常规变电所二次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设备、操作、 监视微机化。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全部微机化,其内涵中还包括系统的 功能软件化和信号数字化的内容,完全摒弃了常规变电所中各种机电式、机械式、 模拟式设备,大大提高了二次系统的可翥性和电气性能。操作、监视完全

26、微机化, 且方便地通过人机联系系统(MMI)对变电所实施监视和控制。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在综合自动 化系统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因此,系统具有较高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能够实现 高速数据传输,满足实时性要求,组态更灵活,易于扩展,可靠性大大提高,而 且大大简化了常规变电所繁杂量大的各种电缆,方便施工。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除了常规自动化功能以外,如 自动报警、报表生成、电压无功调节、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录波、事故判别与 处理等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在线自诊断功能,并实时地将其送往调度(控制)中 心,即以主动模式代替了常规变电所的被动模式,这一点是与常

27、规二次系统最显 著的区别之一。竞争的电力市场将促进新的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经济效益的驱动 下,变电站将向集成自动化方向发展。根据变电站自动化集成的程度,可将未来 的自动化系统分为协调型自动化和集成型自动化。协调型自动化仍然保留间隔内 各自独立的控制、保护等装置,各自采集数据并执行相应的输出功能,通过统一 的通信网络与站级相连,在站级建立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各个功能的协 调。而集成型自动化既在间隔级,乂在站级对各个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是现代控 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应用。所谓集成型自 动化系统是将间隔的控制、保护、故障录波、事件记录和运行支持系统的数据处

28、理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多功能数字装置内,间隔内部和间隔间以及间隔同站 级间的通信用少量的光纤总线实现,取消传统的硕线连接。总体来说,综合自动 化系统打破了传统二次系统各专业界限和设备划分原则,改变了常规保护装置不 能与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的缺陷,给变电所自动化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和内容, 代表了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更全、智 能化水平更高、系统更完善的超高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将在我国电网建 设中不断涌现,把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结束语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4个阶段。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 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

29、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 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山数字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 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参考文献1、 杨奇逊,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2、 吴斌,刘沛,陈徳树,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 (4) o3、 张宇辉,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北京:中国电力岀版社,2000.4、 葛耀中,新型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原理与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5、 葛縫中,自适应继电保护及貝前景展望,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 21 (9) : 4246.6、 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 19 (10) : 79.7、 王梅义,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技术,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