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29KB ,
资源ID:98051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051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气浮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气浮技术.docx

1、浅谈气浮技术浅谈气浮技术1. 基本概念气浮是气浮机的一种简称, 也可以作为一种专有名词使用, 即水处理中的气 浮法,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 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 形成水 -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 颗粒粘附气泡后, 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 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气浮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中通人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 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 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 随气泡一起上 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 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 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

2、然沉降或上浮难 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 1 的微小悬浮颗粒。2 气浮的基本原理2.1带气絮粒的上浮和气浮表面负荷的关系 粘附气泡的絮粒在水中上浮时,在宏观上将受到重力 G 浮力 F 等外力的影响。 带气絮粒上浮时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导出, 上浮速度取决于水和带气絮粒的 密度差,带气絮粒的直径(或特征直径)以及水的温度、流态。如果带带气絮粒 中气泡所占比例越大则带气絮粒的密度就越小; 而其特征直径则相应增大, 两者 的这种变化可使上浮速度大大提高。然而实际水流中; 带气絮粒大小不一, 而引起的阻力也不断变化, 同时在气浮中 外力还发生变化, 从而气泡形成体和上浮速度也在不断变化。 具体

3、上浮速度可按 照实验测定。 根据测定的上浮速度值可以确定气浮的表面负荷。而上浮速度的 确定须根据出水的要求确定。2.2水中絮粒向气泡粘附 如前所述,气浮处理法对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分离对象, 大体有两种类型即混 凝反应的絮凝体和颗粒单体。 气浮过程中气泡对混凝絮体和颗粒单体的结合可以 有三种方式,即气泡顶托,气泡裹携和气粒吸附。显然,它们之间的裹携和粘附 力的强弱,即气、粒(包括絮废体)结合的牢固程度与否,不仅与颗粒、絮凝体 的形状有关,更重要的受水、气、粒三相界面性质的影响。水中活性剂的含量, 水中的硬度,悬浮物的浓度, 都和气泡的粘浮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气浮运行的 好坏和此有根本的关联。在实

4、际应用中质须调整水质。2.3水中气泡的形成及其特性 形成气泡的大小和强度取决于空气释放时各种用途条件和水的表面张力大 小。(表面张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别作用在表面层相互接触部分的一对力, 它的作用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1)气泡半径越小,泡内所受附加压强越大,泡内空气分子对气泡膜的碰撞机 率也越多、越剧烈。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微细泡,气泡膜强度要保证。(2)气泡小,浮速快,对水体的扰动小,不会撞碎絮粒。并且可增大气泡和絮 粒碰撞机率。 但并非气泡越细越好, 气泡过细影响上浮速度, 因而气浮池的大小 和工程造价。 此外投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 可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加 强气泡膜牢度,

5、r 也变小。(3)向水中投加高溶解性无机盐,可使气泡膜牢度削弱,而使气泡容易破裂或 并大。2.4表面活性剂和混凝剂在气浮分离中的作用和影响(1)表面活性物质影响如水中缺少表面活性物质时, 小气泡总有突破泡壁与大泡并合的趋势, 从而 破坏气浮体稳定。此时就需要向水中投加起泡剂, 以保证气浮操作中气泡的稳定。 所谓起泡剂, 大多数是由极性一非极性分子组成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分 子结构符号一般用 0 表示,圆头端表示极性基,易溶于水,伸向水中(因为水 是强极性分子);尾端表示非极性基,为疏水基,伸人气泡。由于同号电荷的相 斥作用,从而防止气泡的兼并和破灭, 增强了泡沫稳定性, 因而多数表面活

6、性剂 也是起泡剂。对有机污染物含量不多的废水进行气浮法处理时, 气泡的分散度和泡沫的稳定性 可能时是必须的 (例如饮用水的气浮过滤) 。但是当其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后由于 表面活性物质增多, 使水的表面张力减小, 水中污染粒子严重乳化, 表面电位增 高,此时水中含有与污染粒子相同荷电性的表面活性物的作用则转向反面, 这时 尽管起泡现象强烈,泡沫形成稳定;但气一粒粘附不好,气浮效果变低。因此, 如何掌握好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含量, 便成为气浮处理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之一。(2)混凝剂投加产生的带电絮粒 对含有细分散亲水性颗粒杂质(例如纸浆、煤泥等)的工业废水,采用气浮法处 理时,除应用前述的投加电

7、解质混凝剂进行表面电中和方法外, 还可向水中投加 (或水中存在) 浮选剂, 也可使颗粒的亲水性表面改变为疏水性, 并能够与气泡 粘附。当浮选剂 (亦属二亲分子组成的表面活性物) 的极性端被吸附在亲水性颗 粒表面后,其非极性端则朝向水中, 这样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物质即转变为疏水性, 从而能够与气泡粘附,并随其上浮到水面。浮选剂的种类很多, 使用时能否起作用, 首先在于它的极性端能否附着在亲水性 污染物质表面,而其与气泡结合力的强弱,则又取决于其非极性端链的长短。 如分离洗煤废水中煤粉时所采用的浮选剂为脱酚轻油、 中油、柴油、煤油或松油 等3. 气浮工艺的形式气浮净水上艺已开发出多种形式。 按其产生

8、气泡方式可分为: 布气法气浮(包 括转子碎气法、微孔布气法,叶轮散气浮选法等)电解气浮法;生化气浮法(包 括生物产气浮法,化学产气气浮);溶解空气气浮(包括真空气浮法,压力气浮 法的全溶气式、部分溶气式及部分回流溶气式)。3.1 布气气浮布气气浮是利用机械剪切力, 将混合于水中的空气碎成细小的气泡, 以进行 气浮的方法。按粉碎气泡方法的不同,布气气浮又分为:水泵吸水管吸气浮、射 流气浮、扩散板曝气浮选以及叶轮气浮等四种。3.2 溶气气浮 根据废水中所含悬浮物的种类、性质、处理水净化程度和加压方式的不同, 基本流程有以下三种。(1)全流程溶气气浮法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是将全部废水用水泵加压, 在泵前

9、或泵后注入空气。 在溶气罐 内,空气溶解于废水中, 然后通过减压阀将废水送人气浮池。 废水中形成许多小 气泡粘附废水中的乳化油或悬浮物而逸出水面, 在水面上形成浮渣。 用刮板将浮 渣连排入浮渣槽 ,经浮渣管排出池外 , 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溢流堰和出水管排出。全流程溶气气浮法的优点: 溶气量大, 增加了油粒或悬浮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机会;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它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所需的气浮池小, 从而减少了基建投资。 但由于全部废水经过压力泵, 所以增加了含油废水的乳化程 度,而且所需的压力泵和溶气罐均较其他两种流程大, 因此投资和运转动力消耗 较大。(2) 部分溶气气浮法部分溶气气浮法是取部分废

10、水加压和溶气, 其余废水直接进入气浮池并在气浮池 中与溶气废水混合。 其特点为: 较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所需的压力泵小, 故动力 消耗低; 压力泵所造成的乳化油量较全流程溶气气浮法低: 气浮池的大小与 全流程溶气气浮法相同,但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小。(3)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是取一部分除油后出水回流进行加压和溶气, 减压后直接进 入气浮池,与来自絮凝池的含油废水混合和气浮。回流量一般为含油废水的25 %100 %。其特点为: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省;气浮过程中不促 进乳化; 矾花形成好, 出水中絮凝也少; 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 为 了提高气浮的处理效果, 往往向废水中加

11、入混凝剂或气浮剂, 投加量因水质不同 而异,一般由试验确定。(4)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主要设备。1 进气方式 加压溶气法有两种进气方式, 即泵前进气和泵后进气。 泵前进气, 这是由水泵压水管引出一支管返回吸水管, 在支管上安装水力喷射器, 省去了空 压机。废水经过水力喷射器时造成负压,将空气吸人与废水混合后,经吸水管、 水泵送人溶气罐。此法比较简便,水气混合均匀,但水泵必须采用自吸式进水, 而且要保持 1m 以上的水头。此外,其最大吸气量不能大于水泵吸水量的 10 %, 否则,水泵工作不稳定,会产生气蚀现象。 泵后进气,一般是在压水管上通人 压缩空气。 这种方法使水泵工作稳定, 而且不必要求在正

12、压下工作, 但需要由空 气压缩机供给空气。评价溶气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主要有两个即溶气效率和单位能耗。 到目前为止双 膜理论解释气体传质于液体还是比较接近于实际的。 根据双膜理论, 对于难溶气 体决定传质过程的主要阻力来自液膜, 而气膜中的传质阻力与之相比, 可以忽略 而不计。即要强化溶气过程, 除应有足够的传质推动力外, 关键在于扩大液相界面或减薄液膜厚度。但实际上在紊流剧烈的自由界面上是难以存在稳定的层流 膜。因此便出现了随机表面更新理论, 这种理论增加了表面更新速率,即在考虑 气液接触界面传质时,引入了气相、液相在单位时间内因涡流扩散而流入气、 液更新界面的传质因素,从而使理论和实际更为接

13、近。3.3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流程加压溶气气浮法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压力气气浮法应用最为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在加压条件下,空气的溶解度大,供气浮用的气泡数量多,能够确保气浮效果; 溶入的气体经骤然减压释放,产生的气泡不仅微细、粒度均匀、密集度大、而 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 细小颗粒的固液 分离;工艺过程及设备比较简单,便于管理、维护; 特别是部分回流式,处理效果显著、稳定,并能较大地节约能耗。水泵自调节池将原水提升到反应池。 絮凝剂在吸水管上(泵前)投入,并经叶轮混 合于反应池中进行絮凝,根据废水的性质不同反应池的强度和反应时间应有所调

14、整。反应后的絮凝水进入气浮池的接触区, 与来自溶气释放器释出的溶气水相混 合,此时水中的絮粒和微气泡相互碰撞粘附, 形成带气絮粒而上浮,并在分离区 进行固液分离,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机刮至排渣槽排出。 清水则由穿孔集水管 汇集至集水槽后出流。部分清水经由回流水泵加压后进入溶气罐, 在罐内与来自 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相互接触溶解,饱和溶气水从罐底通过管道输向释放器。压力溶气气浮法工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压力溶气系统、溶气释放系统及气浮 分离系统。(A)压力溶气系统。它包括水泵、空压机、压力溶气罐及其它附属设备。其中 压力溶气罐是影响溶气效果的关键设备。采用空压机供气方式的溶气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15、压力溶气系统。 气浮法所需 空气量较少,可选用功率小的空压机,并采取间歇运行方式。此外空压机供气还 可以保证水泵的压力不致有大的损朱。 一般水泵至溶气罐的压力约 0.5MPa,因 此可以节省能耗。(B)溶气释放系统。它一般是由释放器(或穿孔管、减压阀)及溶气水管路所 组成。溶气释放器的功能是将压力溶气水通过消能、 减压,使溶入水中的气体以 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速而均匀地与水中杂质相粘附。对溶气释放器的具体要求是:充分地减压消能,保证溶人水中的气体能充分地全部释放出来; ::消能要符合气体释出的规律,保证气泡的微细度,增加气泡的个数,增大与杂 质粘附的表面积,防止微气泡之间的相互碰撞而使

16、气泡扩大;-创造释气水与待处理水中絮凝体良好的粘附条件, 避免水流冲击,确保气泡能迅速均匀地与待处理水混合,提高捕捉机率;.为了迅速地消能,必须缩小水流通道,故必须要有防止水流通道堵塞的措施;构造力求简单,材质要坚固、耐腐蚀,同时要便于加工、制造与拆装,尽量减 少可动部件,确保运行稳定、可靠;:溶气释放器的主要工艺参数为:释放器前管道流速: 1ms以下,释放器的出 口流速以0.40 .5m /S为宜;冲洗时狭窄缝隙的张开度为 5mm ;每个释放 器的作用范围30100cm 。(C)气浮分离系统。它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流式、竖流式及综合式。其功 能是确保一定的容积与池的表面积,使微气泡群与水中

17、絮凝体充分混合、接触、 粘附,以保证带气絮凝体与清水分离。下面以平流式气浮池为例分析带气絮凝体上浮分离过程的运动状态。带气絮粒在接触室内通过浮力、重力与水流阻力的平衡作用后,取得了向上的升 速U上。进入分离区后,又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水流扩散后由水平推力所 产生的水平向流速U推;二是由于底部出流所产生的向下流速 U下。这两种流 速的合速度大小及方向决定了带气絮凝体或是上浮去除, 或是随水流挟出。至于其中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则视合成速度 U合在纵轴上投影的大小。 该速度影响了 气浮的处理效果。絮凝体的大小,气泡的大小,气浮池体中水流向下的速度三者 直接影响合成向上速度。合成向上的速度越大,气浮的去

18、除效率越高,气浮池体 的就越小,整个工程造价越低。要使上浮效果好,首先在池体中尽量降低 U下。它可用扩大底部出流面积或提高出水的均匀度实现, 随着底部的均匀集流、出流,水流到池未端U平约为零,这有利于上浮力较小的带气絮凝体的分离; 如要提前实现上浮去除,应尽量降低 U平,这可用扩大气浮池横断面的方式来实现。接着要处理好絮凝体的大小, 通过加药混合, 和絮凝反应来完成, 应注意控制以 下几个点,药剂的品种,投药量,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时间和混合强度,药剂的投 加点,药剂和污水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强度, 产生的絮凝体的大小。 另外还要控制 溶气系统中气泡的大小。 竖流式气浮池分离区中颗粒的运动状态与平流式

19、相似。但其水平向分速要小得 多、而且随径向距离的增加,断面迅速扩展, u 平迅速变小。特别是竖流式的流 速方向改政变不大, 絮凝体主要受到向上水流推动力的惯性作用, 颗粒的向上分 速增大,使得带气絮凝体与水体的分离条件比平流式要优越得多。 不过究竟采用 什么形式还需要对各方面的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3.4电解气浮气浮工艺流程 电解气浮法对废水进行电解, 这时在阴极产生大量的氢气泡, 氢气泡的直径很小, 仅有20100微米,它们起着气浮剂的作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粘附在氢气泡 上,随其上浮,从而达到了净化废水的目的。与此同时,在阳极上电离形成的氢 氧化物起着混凝剂的作用,有助于废水中的污泥物

20、上浮或下沉。电解气浮法的优点是: 能产生大量小气泡; 在利用可溶性阳极时, 气浮过程和混 凝过程结合进行;装置构造简单,是一种新的废水净化方法。这是最近几年在水处理领域才出现的二种工艺, 由于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 管 理方便;运行条件易于控制、装置紧凑、效果良好,因而发展很快。3.5溶气浮法的设计与计算(A) 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1 )要充分研究探讨待处理水的水质情况,分析采用气浮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 性;(2)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需处理的废水应进行必要的气浮小型试验或模型试 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溶气压力及回流比 (指溶气水量与待处理水量的 比值)。通常溶气压力采用 0.20.4MP

21、a ,回流比取 5 100% 一之间,回流 比的确定需和悬浮物的浓度联系起来。浓度高回流比大,浓度小回流比小。(3) 根据试验时选定的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絮凝时间、反应程度等,确定反 应形式及反应时间,一般沉淀反应时间较短,以 2 一 30 分钟为宜;(4) 确定气浮池的池型,应根据对处理水质的要求、净水工艺与前后处理构筑 物的衔接、 周围地形和构筑物的协调、 施工难易程度及造价等因素综合地加以考 虑。反应池宜与气浮池合建。为避免打碎絮体,应注意构筑物的衔接形式。进人 气浮池接触室的流速宜控制在 0.1m s 以内;(5)接触室必须对气泡与絮凝体提供良好的接触条件,同时宽度应考虑安装和 检修的

22、要求。水流上升流速一般取1020mm /S:,水流在室内的停留时间不 宜小于 60 秒。(6)接触室内的溶气释放器,需根据确定的回流量,溶气压力及各种型号释放 器的作用范围按下表来选定 :(7)气浮分离室需根据带气絮体上浮分离的难易程度和水质的处理要求而定。选择水流(向下)的流速,一般取 1.53.0mm /S ,即分离室的表面负荷率取5.410.8m3/(m2.h) ;(8)气浮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取 2.02.5m , 池中水流停留时间一般为1020min ; (9)气浮池的长宽比无严格要求;一般以单格宽度不超过10m ,池长不超过 15m 为宜;( 10 )气浮池的排渣一般采用刮渣机定期排除

23、。集渣槽可设置在池的一端或两端.; 刮渣机的行车速度宜控制在 5m min 以内;( 11 )气浮池集水应力求均匀,一般采用穿孔集水管,集水管的最大流速宜控制在 0.5m S 左右;(B) 设计程序1 、进行实验室或现场试验由于废水种类繁多, 即使是同类型的废水, 其水质变化也很大。 通常的设计参数 也只是经验统计值。 因此可靠的办法最好采用实验室或现场小型试验取得的结果 作为设计依据。2、确定设计方案在进行现场查勘及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主体设计( 1 )溶气方式采用全溶气式还是部分回流式;( 2)气浮池池型选用平流式还是竖流式,取圆形、方形还是矩形;( 3 )在气浮前或后是否需要用

24、预处理或后续处理构筑物,其形式怎样,如何衔 接?(4)浮渣处理与处置途径;( 5)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的初步确定及合理性分析。3、设计计算(不包括一般处理构筑物的常规计算)4 提供废水性质,详细的表格参见后面的附表。3.6溶气浮法的主要设备的设计(一)溶气释放器(1) 释气完全,在 0.15MPa 以上能释放溶气量的 99% 左右 ;(2) 能在较低压力下工作, 在 0.2MPa 以上时能取得良好的净水效果, 节约电耗:(3) 释出的气泡微细,气泡平均直径为 20-40 微米,气泡密集,附着性能良好。 (二)压力溶气罐 溶气效率达 80% 以上4.技术经济分析由于净水工艺中沉淀法沿用了多年, 人

25、们选用气浮法自然地要与沉淀法比较。 其 实,两种方法各具特点,对于轻飘易浮的杂质宜采用溶气气浮法,;对于密实沉 重的杂质宜采用沉淀法。 通常通过投药、 混合反应后形成的絮体, 当上浮速度快 于沉淀时,则选用气浮法为好。因为气浮法占地面积小(仅为沉淀法的 1 8 一1/2),池容积也小(仅为沉淀法的1/8-1/4),处理后出水水质好, 不仅浊度及SS低而且溶解氧高,排出的浮渣含水率远远低于沉淀法排出的污 泥。一般污泥体积比为1/10 1/ 2 ,这给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和处置既带来 了较大方便,又节约了费用。有些废水同时含可沉、 可浮的杂质, 单独使用气浮或沉淀效果都不理想。 此时可 将沉淀与气浮结

26、合, 发挥各自优点, 不仅会提高处理效果, 而且也节省投资和运 行费用。生产实践表明,气浮池不仅在除色、去浊上优于沉淀池,而且在降低污染水的 CoD、木质素以及提取氧等方面都显出极其独特的优点,其造价也比平流沉淀 池、斜管沉淀池、水力或机械加速澄清池低,其运行费用也略低。尽管气浮法净水因其独特优点而日露锋芒, 但要充分发挥其特点, 目前还应重点 在以下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开发。1 气泡进一步微细化。众所周知, 在相等的释气量条件下, 所产生的微气泡越细, 则气泡个数越多越密 集,粘附的絮粒也越小,净水效果也就越好,而且形成的浮渣也越稳定。因此。 研究气泡平均直径更小的溶气释放器是当前提高气浮净水

27、技术的一个途径。 它不 仅能提高现有净水对象的去除效果,而且还能开拓气浮法净水的应用范围。 2直接切割气体制造微气泡压力溶气气浮法净水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是压力溶气相对能耗较大; 第二是溶气 水量的加入增大了气浮池内的水力负荷, 给分离带来困难。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理 想办法是研制直接产生微气泡的布气装置, 通过该装置将气体切割成稳定、 微细、 密集的微气泡群, 从而极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而且不会增加气浮池容积。 尽管直 接布气法难度很大,但它是最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3固、液分离技术。为了提高固、 液分离技术, 充分发挥气浮净水的优势, 除上述气泡进一步微细化 与采用直接布气法外, 改善固、 液

28、分离效果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气浮净水的 最终目的还是体现在提高分离效果上。 如果设法将电凝聚气浮的泡、 絮同时形成 并凝聚的这个概念引人压力溶气气浮法中则有可能大大提高其分离效果。 这个概 念可称共凝聚气浮。 为了适应共凝聚气浮, 应该研制一种新型的溶气释放器, 它 应该延时释出高度密集的超微气泡, 在与投药混合后的初级反应水 (确切说, 微 絮粒尚未形成时的水) 充分混和时, 两者同时成长, 即超微气泡与微絮粒同时形 成并结合在一起,进而共同成长为带气絮粒。 这样形成的带气絮粒在上浮过程中, 不但不会受剪力影响而使气泡脱落,以至下沉,而且上浮快,浮渣稳定,耗用的 气量最少。因此说共凝聚气

29、浮是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4,如何妥善地解决粘附牢度问题也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气浮法作为一个物化法, 不仅要提高气泡质量 (如细微度、 密集度、稳定性等) , 而且还要十分重视改善絮粒的性能。如果我们能得到僧水性、吸附性强的絮粒, 则将大大有助于提高气浮净水的效果。 为此,研究供气浮用的絮凝剂和助凝剂也 是迫在眉捷的一个问题。正象沉淀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沉淀理论的研究一样, 气浮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气浮理 论的指导。更何况气浮研究的对象是液、固、气三相体系,比沉淀更复杂。对于 气泡的结构和特性、 气泡尺寸的正确选择与控制、 气泡与絮粒粘附的条件, 均须 深入研究。有些理论上的新概念与假设,尚须进一步通过实验逐个地得到验证与 确认。因此气浮净水技术远非已臻完善,众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突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