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9.34KB ,
资源ID:98038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038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弱电工程监理细则.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弱电工程监理细则.docx

1、弱电工程监理细则溧水区万科项目 工程监 理 细 则(弱电专业)一、 监理工作要点二、 监理依据三、 施工单位施工前应提交的资料四、 材料报验五、 施工工艺流程六、 技术、质量要求七、 设备安装八、 接地要求九、 工程检测要求十、质量监督方面十一、对工程支付签署质检方面的意见。十二、工程管理方面项目监理部(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建设监理处监制、总则为了确保弱电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细则,望施工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并望参与本工程的各有关单位给予支持。 对未涉及的内容及与国家标准规范、 程不符之处,以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为准。二、监理工作要点电气(含弱电)监理应以工程

2、的安全性为首要任务,必须确保建筑物和弱 电系统不受直击雷与侧雷的袭击,防火灾与触电事故的发生。第二任务是保证弱 电系统的使用功能与运行可靠性。为此弱电监理人员应根据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 确定质量控制的重点。三、监理依据: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3、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 (YD5048-97)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6、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32/181-

3、98)7、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99)8、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 (DB32/365-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 (DB32/T367-99)四、施工单位施工前应提交的资料:1、 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和特殊工 种上岗证;2、检测仪器、工具的标定证书;3、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重要工艺的施工方案、配合比试验报告 等)4、图纸会审纪要、技术核定单、材料代用文件等;5、 与南京市建工局办理质检手续、安检手续的证明;6、开工报告。五、材料报验1、 材料、设备进场后,不论进货渠道如何,均应首先由施工单位

4、进行自检。 自检内容包括查三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试验检测报告) 、目 测和必要的测量测试。进口材料还需查商检部门的检验报告。自检不合 格的产品,施工单位有权拒收、拒用。2、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 应以书面形式 (采用江苏省建委统一表格 A32 )报 监理验收。材料、设备三证、商检证明、施工单位目测、测试数据应交 监理检验,并将复印件附在 A32 表格后备存。3、 监理在对资料、实物进行核对和必要的检查后作出同意使用或不同意使用 的答复。未经同意使用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得用于本工程,亦不得存放 于现场,且必须在监理通知期限内撤离现场。六、施工工艺流程1、暗管敷设T明管、桥架敷设T电线、电缆

5、敷设T摄像机、解 码器等前端装置安装T中央监控室内设备安装与接线T调试。七、技术、质量要求:一、 缆线的敷设1.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倍;2、 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610倍;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 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 15倍。1.2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 要求,并应符合表1.2的规定。1.3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见表 1.3的规定。表1.2 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条 件位 最小净距(

6、mm)围380V 5 kV A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注80150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 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 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 并符合设计要求。表1.3 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给水管15020煤气管30020压缩空气管150201.4、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敷

7、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 PVCt。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 和大对数主干电缆或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 为 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 50%。1.5、 预埋暗管保护要求如下:(1) 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 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 径不宜超过25mm(2) 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3) 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 2 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 20m时,应设置管线

8、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1.6、 设置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保护要求如下:(1) 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 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2) 金属线槽敷设时,支架或吊架间距一般为 3m;线槽接头处、转弯处、 离开线槽两端出口 0.5m处,均应设置支、吊架。(3) 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为1m。1.7、 明配管应排列整齐、横平竖直,固定点间距离应均匀;管卡、吊架与终端、转弯中点、过路箱、分线箱或交接箱边缘的距离应为 100300mm,中间管卡、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1.71和表1.72的规定。

9、表1.71 钢管中间管卡的最大间距钢管敷设 方 式管称 钢名钢管直径(mm)1520 25324050 50 以上最大允许间距(m)吊架、支架敷设或 沿墙管卡敷设厚钢管1.52.02.53.5薄钢管1.01.52.0表1.72 硬塑料管中间管卡最大间距硬塑料管公称、直径(mm)1520254050及以上吕卡最大敷设方向间距(m)水平0.8*1.2*1.5垂直1.01.52.0注:表中“*”表示所列允许间距内穿放电话线计算,若管内穿放通信电缆时,可前进 一档选用,如:水平间距 1.2m,前进一档为0.8m,以此类推。1.8、暗管布放缆线的根数及截面利用率可参照表 1.81和表1.82所列数据表1

10、.81 暗管允许布线缆线数量暗管 规格缆线数量(根)内径 (mm)每根缆线外径(mm)3.34.65.66.17.47.99.413.515.817.815.81120.96543221一一一26.688763321一一35.11614121064311140.92018161576421152.5302622201412743262.74540363017141263377.97060504020201776690.1一一一一一一221276102.3一一一一一一3014127表1.82 管道截面利用率及布放电缆根数管道管道面积(mm j内径D(mm)内径截面积A(mm )123布放1根电缆

11、截 面利用率为53%布放2根电缆截 面利用率为31%布放3根(或3根以上电 缆)截面利用率为 40%20.934518310713826.655929617322435.197351630238940.9132270141052952.52177115467587162.731061646963124277.9479425411486191890.16413339919882565102.38268438225633307128.212984688240255194154.118760994358167504注:A=0.79D21.9、缆线终接表1.5 光纤连接损耗光纤连接损耗(dB)连接类别

12、多模单模平均值取大值平均值取大值熔接0.150.30.150.32.0、电源线应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2.1、 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8m,并应埋在冻土层以下。2.2、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 15倍,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半径的1倍。2.3、监控室内,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2) 、采用架槽时,架槽室,每隔一定距离留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 方引入。(3) 、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应从机架上方引入。(4) 、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5) 、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 0.3m

13、 ;与通讯线平 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 0.1m。(6) 、同轴电缆宜采用穿管暗敷或线槽的敷设方式。当线路附近有强电磁干 扰时,电缆应在金属管内穿。八、设备安装1、 机柜、机架安装要求如下:1.1、 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 3mm。机柜、机架安装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1.2、 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1.3、 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时,应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 进行加固。2、 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要求如下:1.1、 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1.3、 桥架及线槽

14、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 2mm;1.4、 1.4、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每 米偏差不应超过3mm;3、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和布置1.1、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1.2、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 3.1确定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表3.1火灾 探测 器的 种类地面 面积S(m2)房间 高度h(m)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屋顶坡度日日 15 15日 30A(m2)R(m)A(m2)R(m)A(m2)R(m)感烟 探测 器SW80h兰12806.7807.2808.0S80630h8203.6

15、304.9406.34、 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1、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 响。1.2、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确定梁对 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1.3、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 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 设置一只探测器。1.4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5、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 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m;探测器至

16、端 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6、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 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7、 当屋顶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应符合表 7.1的规定。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 表7.1探测器的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 d(mm)安装咼度h(m)顶棚或屋顶坡度日日 1515 日 30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h兰6302002003003005006h 兰 8702502504004006008h 兰1010030030050050070010h 兰121503503506006008008

17、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 0.31.0m,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9、 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14m。探测器至侧墙 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不应超过100m。10、 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至顶棚的距离宜为 0.1m。 相邻管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5m;管路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1.5m。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线芯的 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表11.1的规定。铜芯绝缘导线

18、和铜芯电缆的线芯最小截面面积 表11.1序号类 另U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mm2)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1.00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0.753多芯电缆0.50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 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13、 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的颜色的绝缘导线或电缆。 正极“ +” 线应为红色,负极“一”线应为蓝色。九、接地要求1、弱电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且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应采用适当截面 的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体,也可采用竖井内集中用铜排或粗铜线引到接地体。 当采用屏蔽系统时,屏蔽层应连续且宜两端接地,若存在两个接地体,其接地电位 差不应

19、大于1Vr.m.s (有效值)。屏蔽系统接地导线的截面可按表 91.1选择。表91.1 接地导线选择表名 称楼层配线设备至大楼总接地体的距离兰30m兰 100m信息点的数量(个)75,兰450工作区的面积(m2)750,乞4500选用绝缘铜导线的截面(mm2)61616502、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门;采用联合接 地体时,不应大于1门。十、工程检测要求1、综合布线电气性能测试仪按二级精度,应达到表 101.1规定的要求。表101.1 测试仪精度最低性能要求序号性能参数1100 兆赫(MHz)1随机噪声最低值65 15log(f/100)dB2剩余近端串音(NEXT)

20、55 15log(f/100)dB3平衡输出信号37 15log(f/100)dB4共模抑制37 15log(f/100)dB5动态精确度0.75dB6长度精确度 1m 4%7回损15dB注:动态精确度适用于从 OdB基准值至优于 NEXT极限值10dB的一个带宽,按60dB限制。2、在选定的某一频率上信道和基本链路衰减量应符合表 102.2和表102.3的要求,信道的衰减包括10m (跳线、设备连接线之和)及各电缆段、接插件的衰 减量的总和。表102.2 信道衰减量频率(MHz)3 类(dB)5类(dB)1.004.22.54.007.34.58.0010.26.310.0011.57.01

21、6.0014.99.220.00一10.325.00一11.431.25一12.862.50一18.5100.00一24.0注:总长度为100m以内。表102.3 基本链路衰减量频率(MHz)3 类(dB)5类(dB)1.003.22.14.006.14.08.008.85.710.0010.06.316.0013.28.220.00一9.225.00一10.331.25一11.562.50一16.7100.00一21.6注:总长度为94m以内。以上测试是以20 C为准,在3类对绞电缆时,每增加 1 C则衰减量增加1.5%, 对5类对绞电缆,则每增加 1 C会有0.4%的变化。3、近端串音是对

22、绞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对近端串音的测试,必须对每对线在两端进行测量。某一频率上,线对间近端串音应符合表 103.3和表 103.4的要求。表103.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线间)频率(MHz )3 类(dB)5类(dB)1.0039.160.04.0029.350.68.0024.345.610.0022.744.016.0019.340.620.00一39.025.00一37.431.25一35.762.5030.6100.00一27.1注:最差值限于 60dB。表103.4 基本链路近端串音(最差线间)频率(MHz )3 类(dB)5类(dB)1.0040.160.04.0030.

23、751.88.0025.947.110.0024.345.516.0021.042.320.00一40.725.00一39.131.25一37.662.5032.7100.00一29.3注:最差值限于 60dB。4、光缆布线链路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介入损耗)应不超过表104.1的规定,该指标已包括链路接头与连接插座的衰减在内表104.1 光缆布线链路的衰减布线链路长度(m)衰减(dB)单模光缆多模光缆1310 nm1550nm850nm1300nm水平1002.22.22.52.2建筑物主干5002.72.73.92.6建筑群主干15003.63.67.43.65、光缆布线链路

24、的任一接口测出的光回波损耗应大于表 105.5给出的值表105.5 最小光回波损耗类别单模光缆多模光缆波长1310 nm1550nm850nm1300nm光回波损耗26dB26dB20dB20dB6、超五类布线系统支持千兆位以太网应用时应检测以下参数:1.1、基本链路的综合综合等效远端串扰、等效远端串扰、衰减串扰比、回波损 耗。其中:综合等效远端串扰、等效远端串扰、衰减串扰比不应小于表 106.61中的规定值,回波损耗不应大于表 106.61中的规定值。检测应分别从基本链路的两个相反方向进行。表106.61 基本链路指标值延时:518 ns10MHz 时延差:45 ns频率(MHz)衰减串扰比

25、等效远端串扰综合等效远端串扰回波损耗1.058.057.054.415.04.0-47.845.042.415.08.041.438.936.315.010.039.137.034.415.016.034.132.930.315.020.031.631.028.415.025.028.929.026.414.331.2526.027.124.513.662.515.9 :21.1P 18.511.5100.07.717.014.410.1注:链路长度小于 30m或大于80m时不予考虑回波损耗2.1、 信道的综合等效远端串扰、等效远端串扰、衰减串扰比、回波损耗。其中:综合等效远端串扰、等效远端串

26、扰、衰减串扰比不应小于表 106.62中的规定值,回波损耗不应大于表 106.62中的规定值。检测应分别从基本链路的两个相反方向进行。表106.62 信道指标值延时:518 ns10MHz 时延差:45 ns频率(MHz)衰减串扰比等效远端串扰综合等效远端串扰回波损耗1.057.857.054.415.04.046.145.042.415.08.039.3P 38.9 d36.315.010.036.937.034.415.016.031.632.930.315.020.028.831.028.415.025.026.0P 29.0 126.414.031.2522.927.124.513.162.512.021.118.510.1100.0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