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1 ,大小:231.53KB ,
资源ID:97967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7967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偏差行为.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偏差行为.docx

1、偏差行为学生偏差行为辅导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偏差行为的研究概述一、偏差行为的定义偏差行为,顾名思义,指偏畸、不正确的行为,与不良适应行为(或称适应欠佳行为)、问题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及非社会行为等同时被使用。“显著有异加上有害,即是偏差行为。”也可解释为,“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适应良好的个体,通常能合乎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1、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2、有较明确的自我概念3、有满意的心理技能4、有健康的身体5、智能成熟、情绪成熟、道德成熟、社会行为成熟。6、能够接受现实。而不良适应,意指与上述标准相悖者,包括行为上的敌意、破坏、违规、攻击、不服从等问题;性格

2、上的焦虑、抑郁、攻击、依赖等特征,及带来的罪恶感、畏惧、紧张、逃避、深自苛责等问题和其他不成熟的行为。因此,偏差行为可含盖情绪障碍、性格异常、行为异常或身体、智能等因素而衍生的不良适应行为。二、为什么要研究偏差行为三、偏差行为的分类对偏差行为尚无统一的分类系统,一般都分为反社会行为和非社会行为。台湾的杨国枢把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三类:逃避性的问题行为,如偷窃、吸食药物等;违抗性的问题行为,如攻击、违规等;情绪性的问题行为,如痴心妄想、抑郁等。吴武典将学生的偏差行为分为:(一)外向性行为问题:包括:逃学、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规矩、撒谎、偷窃、打架、破坏、捣乱、伤害等。(二)内向性行为问题 包

3、括:畏缩、消极、不合作、过分依赖、作白日梦、焦虑反应、自虐、自杀行为等。(三)学业适应问题 包括:考试作弊、不做作业、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四)焦虑症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有明显的身体不适症状或强迫性行为,统称为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如:紧张、发抖、呕吐、恶心、心胸不适、全身无力,及由过度焦虑引起的强迫性思考、强迫性动作、歇斯底里等。(五)偏畸习癖,或者叫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的不健全有关。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瘾、酒瘾、药瘾、性不良适应等。(六)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地脱离现实,属于严重的心理病态,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4、。四、偏差行为的成因学生偏差行为的成因错综复杂,一般较倾向于认定是由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造成的。有的人从自然环境因素(如暴力和性犯罪多发于春夏之间和一月中之月圆之时)、社会文化因素(如经济结构、受教育水平)、个人因素(如遗传、生理及心理等)方面去探讨;有的人从古典犯罪学派、环境及地理决定论、经济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及体质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去探讨。第二节 偏差行为及其辅导原则和策略一、偏差行为的辅导原则1、找出问题的症结2、了解复杂的因果关系3、资料的搜集要累积而完整4、以协同的方式处理5、针对个案需要,整合运用个别咨询及团体辅导活动6、辅导个案要有持续性二、偏差行为的辅导策

5、略1、对不同对象的辅导措施(1)对当事人实施辅导(2)对家长实施辅导(3)改善或安排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减少环境对儿童或少年的不良影响。2、对当事人的不同反应实施不同的辅导(1)属外向性的攻击、冲动反应型:可应用明显的规范去要求或限制当事人的行为。(2)属内向性的退缩反应型:可用和蔼、亲善、关怀的态度,去导引当事人作善意的接受及反应。(3)恐惧、焦虑的反应型:可安排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下,让当事人自由自主的表达,并得到鼓励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4)属分裂及病态的反应型:先以和善、关怀的态度,引导当事人重回现实,接受现实,然后实施自我的认知与人格的重组。3、依处理情境实施不同的辅导可依实际需要进行个

6、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并视情况实施教育、训练或辅导,情形严重者还应实施治疗措施。4、自我管理策略将个案由环境的支持改变成自我支持。即经由外部练习变为自我控制、自我思考、自我指导,独立行使正确行为。这是辅导的最后目标。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第二章 偏差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一、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治疗法,是由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心人格理论创立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源于他对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的实践,而不是学院式的经典心理学派。弗洛伊德对精神异常的解释是依据其人格理论来进行的。在早期的著作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分为两部分:意识部分和无意识部分。后来弗洛伊德修订了他的两重分类法,引

7、进了著名的自我(id)、本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能的本我和理想的超我处于直接的冲突中,这种冲突常会引起一种弥漫性的恐惧,即焦虑的出现。焦虑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用语,是弗洛伊德解释各种精神疾病的主要概念。弗洛伊德提出三种焦虑:客观的、神经病的和道德的焦虑。客观的焦虑是指由害怕客观世界的真正危险引起的紧张不安;神经病的焦虑是对于因表现冲动的本能欲望而受惩罚的害怕;道德的焦虑是由于对良知的畏惧而引起的。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可以发展起许多抵抗焦虑的保护性防御,即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使用可以暂时地把内心的冲突掩盖起来,起到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但是,如果一个个体不适当地或过分地使用防御

8、机制来应付焦虑,焦虑就会变成一种创伤,并由此而引发各种精神症状。在弗洛伊德解释精神疾病的理论中,有两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人的精神异常,都与幼年时发展的不顺利所形成的经验有关。第二,弗洛伊德确信性欲在神经症中起支配作用。基于对精神异常形成原因的解释,精神分析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经过对当事人的心理分析,将压抑在其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使当事人彻底领悟自己以往的行为之所以不同于他人的原因。因此,精神分析治疗一向被视为是一种“以领悟取代压抑”的方法。二、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一)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让当事人在毫无拘束的放松情境下,尽情地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治疗师,对当

9、事人所说的一切都表示诚心接纳,无论如何荒诞都暂时不予评论,以免联想中断,如当事人表示联想困难时,应鼓励继续下去。自由联想可以释放无意识的欲望和冲动,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二)释梦弗认为,梦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愿望的一种虚假的满足,因此,梦的“故事”似乎会比表面看到的更加意味深长和错综复杂。梦有隐藏的内容和明显的内容。明显的内容是回想梦里发生的事件时所讲的实际故事。但是梦的真正含义蕴涵于隐藏的内容中,这种隐藏的内容乃是梦的隐蔽的或象征的意义。这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弗认为,隐藏的内容中被禁止的欲望是一项象征性形式表现在明显的内容中。虽然梦中出现的许多象征只是和某一特殊的做梦者的经验关联,但弗认为

10、有一些象征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因而往往具有相同的含义。(三)移情分析移情是指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当事人将其以往对别人(父母或恋人)的情感关系,以扭曲现实的形式,转移到分析师身上,使本来单纯的医师与病人的关系转变成“亲子间”或“情人间”的感情关系。移情作用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表达,虽然表面上当事人以分析师为情感对象,但事实上只是以分析师为代替者而已。两种情况:正移情、负移情。通过移情分析,根据当事人移情时的行为表现,可以了解他以往的人际关系及情感经验。从而使当事人断绝儿童般的依恋,并帮助他在生活中承担起一种较为成人化的职责。(四)抗拒分析(阻抗)抗拒的主要表现:自由联想时在谈到某些关键的时刻,就表现

11、出联想困难,出现联想中断或叙述缓慢;在谈到梦境时,当事人可能突然发现,对梦中的任何细节都回忆不起来了;约定的会谈迟到或遗忘。对分析作用产生怀疑,对分析不情愿。抗拒必定有原因,而这个原因可能就是他心理疾病的病因所在。因此,当事人在谈话中的抗拒表现,就成了治疗者特别注意的焦点。化解当事人的抗拒,让他把心中任何隐密都说出来的方法,叫做抗拒分析。抗拒分析之后,可使当事人内心中压抑的矛盾与冲突得以尽情倾诉,从而缓解其紧张的情绪,并维持分析过程顺利进行下去。(五)阐释是指分析师根据当事人的自由联想、对梦的分析、移情及抗拒等所得到的一切资料,耐心诚恳地向当事人解析,把症状的无意识隐义和动机揭露出来进入意识,

12、从而使当事人领悟其痛苦与烦恼所在。阐释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向当事人说明其心理问题之所以形成是有原因的。二是让当事人明确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自己过去的经历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后来重视引导让病人理解抗拒和移情的实质。三、实施精神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当事人的条件。(1)具有一定的理性接受能力。(2)人格具有一定的可变性。1545岁是理想年龄。2、精神分析治疗的时间几个月到几年3、精神分析的费用4、要正确处理精神分析过程中的移情现象第二节 行为治疗理论行为治疗方法是由一大批心理治疗家在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基本原理来源于学习理论,最初起源于实验心理学的实验室实验。行为主义对人类功能的观点有这样一个

13、基本假设:即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包括人如何对我们的行为做出反应,是导致大多数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行为治疗家根据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运用系统化、客观化,以数据为基础的各种方法来实施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就是运用学习原则帮助患者消除不良行为,并学会更多的适应反应模式。一、历史和现状华生的“小罗勃特”实验。Mary Cover Jones白兔恐惧症消除案例。成为系统脱敏和治疗恐惧和其他焦虑的先驱。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用操作性原则来解决人类的问题。Bandura还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这种理论包含操作性学习、经典性学习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成分。从20

14、世纪60年代末到现在,大量的行为技术得到了发展,应用和研究。这些技术包括系统脱敏、放松训练、焦虑应对训练、情绪发泄、自我控制训练、厌恶法、代币法、行为契约法、榜样示范和认知行为矫正法等。二、理论概述(一)基本理论和假设1、行为方法关注特定的行为,而不是内在、潜在的原因。2、与“正常行为”一样,适应不良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学习原则而习得。3、行为治疗者将心理和学习原则作为基本得干预方法来矫正适应不良行为。4、行为疗法会设定具体且明确界定得干预目标。5、行为治疗者会选择治疗技术来解决患者的行为问题。6、行为治疗者更关注当前的行为和社会环境。第三节 人本主义疗法第四节 认知心理疗法所谓认知疗法就是指通过

15、解说与指导的再教育方式,纠正来访者已有的对人、对己、对事物的不正确思想与观念,协助其重组认知结构,借以收到来访者自行纠正认知偏差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认知疗法修正了行为疗法忽视个体作用的缺点,强调内部认知过程,重视思维、知觉、自我评价等作为客观条件的中介对致病和治病的作用。但又不象传统的内省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那样去追究以往的经历,特别是早期的经历对目前心理状态的影响,而是关心来访者此时此地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最有影响的是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行为疗法。一、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四个基本假设:1、人常为情绪所困,而情绪困扰的原因,多半是内生自取的,很少是外因造成的。2、人有思考能力,但

16、思考用于自身问题时,则多表现出损己害己的倾向;对有关自身之事,做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身的主要原因。3、不需有事实依据,单凭想象即可形成信念,这是人类异于禽兽的独有特点。只是过多的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常常将个人带入愈想愈苦恼的困境。4、人有自毁倾向,也有自救能力。如何转化前者以推动后者的发展,正是理性情绪疗法的目的。二、心理异常的起因非理性观念。苛求、另人敬畏、挫折忍耐力和对人类价值的全盘谴责。其中苛求是最主要的一种。三、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ABCDE理论四、治疗过程(一)心理诊断阶段治疗者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探索当事人所关心的问题,将其分类,确认问题所属性质以及当事人的情绪反

17、应。在此基础上与当事人共同制定治疗所要达到的新的反应和行为目标。(二)领悟阶段帮助当事人达到下列目标:1、认识他们不适当的或异常的情绪和行为表现2、认识到这些症状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3、认识到自己是这些症状的携带者。4、寻找并认识这些症状产生的渊源。5、找出造成各种障碍的不合理信念。(三)疏通阶段挑战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力争使当事人最终认识到,1、他的这些不合理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和没有根据的。2、分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3、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四)再教育阶段巩固联系挑战不合理信念的方法,以及应对现实的方法。发展出合理的思维习惯,避免

18、重蹈覆辙。(五)适应症状焦虑等神经症,如失去宠爱引发的抑郁,极端的恐惧,性和婚姻问题,心身疾病,人格障碍,如缺乏自信。第五节 游戏治疗一、游戏治疗的概念与分类游戏治疗就是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天然而重要的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和自己的重要途径。由于孩子们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游戏因此成为他们表达内心感受,疏导内心困惑、悲愤、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手段。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学会运动,产生联想和幻想,他们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在游戏中得到解决。依据指导思想和治疗方案不同,目前游戏治疗主要分为二大类,即指导性(结构性)游戏治疗和非指导性(儿童中心)游

19、戏治疗。前者主张针对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设计不同的游戏方案,强调在治疗前对患儿心理问题的诊断。而后者强调充分地相信儿童的内在能力,深信儿童有能力自我指导和走向成熟,如同他们有能力学会走和跑一样。因而主张由儿童主导治疗过程而无须事先选择治疗方案。二、游戏治疗的历史与发展(一)心理分析式游戏治疗取向Freud是心理分析游戏治疗的先驱。 Anna and Klein是儿童精神分析的直接创立者,也是使游戏治疗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两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尽管两人都继承了Freud的衣钵,都承认游戏是儿童自由表达愿望的方式,重视对游戏的使用,但是,由于她们所持的基本理论观点有分歧,因而对于游戏治疗的具体使用存在

20、很大的差异。Anna对游戏的使用,是以她对于儿童及儿童游戏的看法为基础的。Klein 认为儿童的游戏可等同于成人的自由联想, 分析者通过观察和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性内容, 就可以接近儿童的深层潜意识, 使潜意识提升到意识之中, 从而得到修正, 并最终使自我成长,从而建立满意的对象关系。 这是Klein分析治疗的目标和任务。 Klein 认为环境的设置和玩具的使用是游戏技术的一个本质部分。 Klein 的游戏治疗与 Anna 存在明显的不同, 她不仅把游戏用于分析治疗的全过程,而且特别强调对于游戏中表现出的焦虑的解释,使儿童认识到自己对于对象的投射和认同,认识到自己的焦虑的来源。Klein 作为分

21、析者,在儿童的游戏中保持中立性只是适时地加入纯分析性的解释,所以她的游戏治疗是非指导性的。Anna则不同,她在游戏治疗中加入了积极的指导和干预,企图去指导、重新教育儿童甚至暗示儿童朝某个既定的方向发展 。不过,她们与 Freud 的一脉相承之处是,都承认游戏是儿童潜意识欲望和幻想的歪曲表达。(二)放松式游戏治疗取向Levy在20世纪30年代时开始提倡放松式游戏治疗,放松式游戏治疗是一结构式的治疗技术,主要的对象是那些曾经有过创伤经验的儿童。Solomon在1938年左右也曾经针对强性的好动儿实施放松式游戏治疗,他们两人都强调,游戏能解除有困扰的儿童心中的紧张、焦虑和不安。(三)关系式游戏治疗取

22、向Rank、Allen and Taft三人,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提倡关系式游戏治疗。这种治疗取向重视治疗者和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及此时此地的感受和行为。他们强调,单单治疗者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就具有治疗的功能(四)非指导性游戏治疗也叫儿童中心游戏治疗。代表人物是Virginia Axline。通过游戏治疗者的非指导式态度和技术,儿童内在的力量就能突破障碍,引导儿童往成长的路上前进。(五)游戏治疗与小学校园结合的取向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在小学校园成立辅导室,聘请心理、辅导等专业人员从事辅导的工作。这样就自然为游戏治疗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一批从事游戏治疗的临床工作者,Alexande

23、r and Landreth等积极提倡,游戏治疗不只是治疗有困扰儿童的有效技巧,游戏治疗也是帮助每一个儿童能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的取向。三、游戏治疗的适应症和疗效结果表明,该疗法对许多小儿心理障碍有明显疗效,如儿童精神分裂症、遗尿症、焦虑症、恐惧症、孤独症、选择性失语、抑郁症、退缩行为、攻击行为、性虐待和家庭暴力儿童、各种精神创伤和被忽视、学习困难、多动症、口吃、各种生活适应问题、情绪调整障碍及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调适不良、智能不足儿童的情绪及智力问题、自我意识不良、酗酒和吸毒等问题。在已有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中,报道较多的几个问题及其结果如下。1.各种环境适应不良: 2.攻击和反抗行为:游戏治疗对

24、攻击行为有显著疗效。3.焦虑或恐惧:缓解焦虑和恐惧性心理障碍是游戏治疗的另一主要适应证。4.情感调整障碍:情感障碍是儿童心理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类。在当今社会,情感调整障碍最多见于家庭巨变的儿童中。近年来,亲子游戏治疗被广泛用于单亲家庭和由父母被监禁所产生的亲子关系障碍。5.自我意识异常;6.智力低下、残疾或学习困难;7.精神障碍;四、儿童中心游戏疗法(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一)主要适应症1、恐怖症2、延迟的悲痛反应 3、家庭里的慢性疾病 4、责任负担过重 5、需要提高果断性 6、需要掌握问题解决技能 7、语言、听觉与视觉能力受损 8、因注意力缺陷或多动障碍而正

25、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学生 9、抑郁(轻、中度)10、社交困难 11、攻击反抗性行为(二)玩具的选择玩具是游戏治疗的主要媒介物,因此玩具的选择要非常讲究。每一种游戏室种的玩具都有其治疗上的功能和价值。玩具本身没有生命,是玩玩具的儿童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意义,不同的儿童对相同的玩具有相当不同的反应和感受。对游戏治疗者来说,玩具是打开儿童心扉的钥匙和帮助他们成长的武器。1、玩具的功能在游戏治疗中玩具的功能主要表现:a,与儿童建立正向的关系 b 让儿童表达内心不同的情感 c让儿童探索真实的经验 d让儿童测试自己的限度 e 让儿童发展正向的自我概念 f 让儿童更加了解自己 g 为儿童提供机会来修正自己一些不为人

26、所接受的行为。2、玩具选择的原则a 安全原则, b 实用原则,选择的玩具要有利于鼓励儿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要有利于儿童在使用时发挥想象力和投射作用。3、一般游戏治疗室里的玩具a 与家庭和养育有关的玩具b与攻击性有关的玩具c 表达性的与建筑玩具d其他多用途玩具(三)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的基本技术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的基本技能就是创造出一种气氛,鼓励个体在安全的疆界里发展出必需的应对技能。儿童的这种内在安全感是随着治疗者跟随儿童(或玩具)的引导而进行即刻反应而开始建立起来的。主要方法与来访者中心疗法基本一致。以下是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的四种基本技能:1、建立结构的技能在每一次咨询开始与结束时

27、,咨询师都要条理清楚地告诉儿童一些基本的疆界与限制,同时保持一种友好邀请的氛围。在建立规则结构的同时,儿童也理解了这一特殊游戏室的自由范围,而且治疗者要总是保持限制的恒定与一致。例如,在进入游戏区域时,治疗者告诉儿童,他们可以说、可以做几乎任何他们想说、想做的事情,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们不可以做,治疗者会事先让他们知道。2、共情式倾听这一技能有助于治疗者发展出对儿童行为、情感以及需要的敏感性与准确理解。治疗者需要全神贯注的倾听和观察儿童的话语、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对此进行恰当的反应,从而准确的描述儿童的情感体验。这种技能的一部分是将治疗师感受到的东西反馈给儿童,但是不能表现的有侵犯意味(侵入性)。

28、3、以儿童为中心的想象游戏治疗者根据儿童的邀请而参加儿童的想象游戏扮演某一个角色。这种参与应当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治疗者不应当有引导性,而是跟着儿童走,让儿童自己决定游戏的发展方向。4、设定限制的技能设定限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儿童意识到他们对自己、对游戏室以及对咨询师的责任。这些限定应该保持在最少的数量,由管理机构明确宣布。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要保证儿童的安全以及他人的安全(治疗师)和容易受损的玩具。一般经过三个步骤:宣布有关限制,给予警告,强化。(四)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的原则1、 治疗者应与儿童建立融洽的关系2 治疗者要完全接受儿童的现实表现3 治疗者在与儿童建立起的这种关系中,要让儿童有

29、许可的感觉,能自由表达他的全部感情。在治疗室中,儿童表达感情的深度取决于治疗者的许可态度,尤其取决于治疗者的口头表达。4 治疗者要迅速地承认并反馈儿童表达的感情,使他能洞察自己的言行。5 治疗者要始终相信儿童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让儿童负有自己选择和改变情况的责任。6 治疗者不要企图以任何方式指导儿童的言行,要让儿童领路,治疗者跟从。7 治疗者应该承认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企图加快治疗进程。8 限制儿童的某些行为。(五)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的时间规定游戏治疗的时间也应规定。如每次40分钟至1小时,每星期2至3次,共进行8个星期,有必要时再延长。(六)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的目标Axline认

30、为,通过游戏治疗,儿童学会了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在游戏治疗中,阻挡儿童能够顺利学习的障碍被抛开,自然而然,内在的潜能获得了展现的渠道,学习的效果因此就越来越好。治疗者最主要的目标并不是解决儿童的问题,而是帮助儿童成长。以下是七项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的目标:1、建立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治疗者并不能“制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给儿童,是儿童自己从与治疗者的关系中去体会出这种心理上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全没有限制的互动关系中,儿童不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2、了解并接纳儿童本人当治疗者将儿童在游戏室中所选择的任何玩具或玩法都表示热诚而真心的兴趣时,儿童会了解到他是被治疗者所接纳的。当治疗者对儿童慢半拍的速度

31、不表示奇怪和不忍耐时,儿童也会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治疗者如果能更多的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时,就会有更多的了解与接纳。3、鼓励儿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4、建立宽容的态度宽容的态度不等于完全的放任,但是在游戏室中,儿童应该能够感受到那种自己可以完全做主的自由。5、鼓励儿童自己做决定治疗者必须控制自己心中那种想要为儿童做些事的冲动,若治疗者鼓励儿童在大多数事上都做决定的话,儿童就会慢慢地学习到为自己负责的。6、帮助儿童学习如何自我控制7、鼓励儿童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想法(七)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的阶段1、开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游戏治疗的开始阶段,儿童熟悉环境并安定下来之后,与治疗者建立起比较融洽的关系。如果儿童对他人以及外部世界的信任已经受到破坏,这一阶段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短程治疗中,一般在第二和第三次后就应该结束第一阶段。2、探索性阶段治疗者不能强迫和推动儿童进入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一些自我意识,暴露内心的冲突与问题,并相信治疗师会接受他所暴露的内容而不予评判或批评。3、成长巩固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一些持久性的成长,处理那些在过去曾经给他带来痛苦的事情,使其不再产生消极影响。4、结束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从咨询关系中脱离出来,做好准备重新回到生活中去。通过使用“票据系统”可以使儿童意识到他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在游戏室继续接受治疗。这种做法能帮助儿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