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解决问题与创造性培养第一节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性质1. 问题:问题就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2. 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目标和障碍(也就是情境)。3. 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将已知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4. 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四个特点:问题的情境性、目的的指向性、认知操作序列性和经验性。5. 根据解决问题的特点,心理学家主张将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另一种是创造性问题解决。前者解决的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只需要使用现成的方法来解决,后者解决的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是通过发展新方法、新步骤实现的。
2、6. 教育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主要模式:(1) 奥苏伯尔的解决问题模式 这个模式的特点是不仅描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而且指明了解题者原有知识结构中各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指明了方向。 这个模式的问题解决要经历四个阶段: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2.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 3.填补空隙过程 4.解答后的检验(2) 格拉斯的解决问题信息加工模式 心理学家格拉斯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互相区别与联系的四个阶段: 1. 行程问题的初始表征 2. 制定计划 3. 重构问题表征 4. 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3)解决问题信息加工模式的新发展(4)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模式(也称
3、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 1. 发现问题 2. 明确问题 3. 提出假设 4. 检验假设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条件与发展1. 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1.形成问题表征 2.设计解题计划 3.执行解题计划4.监控解题过程2. 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 解题者的有关知识经验 解题者的动机水平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法则,动机过强或过弱都将会影响作业的效率。在问题解决中,中等水平的动机作用是最佳状态。 解题者对问题的分析和表征水平 解题者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也会考名词解释) 心理定势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阻碍问题的解决。 解题者的思维策略
4、它是影响问题解决过程的最直接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的速度和效率。3. 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认知心理学家格拉泽等人(1988)对此问题做出系统的概括: 有意义的知觉模式的差异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差异 程序性知识执行上的差异 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差异 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比新手要长一些 问题表征深度的差异当遇到一个新问题,专家能根据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结构表征问题,因而对问题的理解有更深的认识。新手则不能。 自我监控能力的差异4. 有效的解决问题者应具有的条件: 解决问题者应该为自己储备大量的知识经验。 解决问题者应摆脱常规思维和定势的束缚。 解决问题者应从类比和隐喻中获得帮助。
5、 解决问题者应在个体最佳动机水平上进行操作。第三节 创造性概述与创造性培养1. 创造性:是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个性特征或倾向;同时创造性既表现为能产生独特非凡的产品,又可体现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创造倾向或过程。2. 创造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3. 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形式,创造力则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时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4. 创造力:是指人们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5.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把创造力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6. “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7. 创造力是由既独立又有联系的三种维度组成的
6、。第一种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第二种是创造力智力方式维度。第三是创造力的人格维度。8.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包括: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和环境。9. 创造性思维需要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互补。10.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前进。11. 小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会出现三次相对下降的现象。第一次在6岁入学以后,这与教师的权威及学校的规范生活不无关系;第二次出现在9岁左右,儿童在结交同伴的过程中,受同伴的影响而产生行为等方面的认同。第三次约在12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儿童为取悦异性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因此,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基本
7、趋势是:小学刚入学时,儿童创造力下降,然后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四年级时变化不大,而五年级起又开始上升;六年级至初一又变化不大。总之,在小学阶段儿童创造力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变化规律。12. 小学生创造力有以下几个特点: 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 善于大胆想象和幻想。 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13. 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1 吉尔福特的研究结论是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2 创造力与智力之间有正相关趋势;3 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4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5 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6 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创造力
8、与知识经验的关系 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真正有创造力者多伴具有许多良好的品质。 创造力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关系 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环境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创造性。第四节 创造力培养与开发模式1. 吉尔福特的创造性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创造性教学主要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是操作因素或过程,而情感、个性等则是动力性因素,它们以创造性思维产生推动、促进或阻碍的影响,从而影响创造性教学。2.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两种: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3. 美国心理学家帕尼斯认为在创造新培养中应将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4. 创造性培养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设有利于儿童创
9、造力发展的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解除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 鼓励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 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注重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问(启发式教学或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解决时教师要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注意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六章 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第一节 态度和品德的性质1. 现代心理学中对态度的研究是源于社会心理学。2. 态度: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3. 态度概念的意
10、义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态度是个体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先天的。4. 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的带有评价性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情感成分:是指随着态度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5. 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间接性、针对性和概括性。6. 态度的功能:价值表现的功能、调节功能和过滤功能。7. 价值观是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8. 态度是一个人价值观内化的结果。9. 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准则去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11、10.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是道德身上的具体化。 品德是道德不断内化的结果。11.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反映,其发生、发展服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 品德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体现,其发生、发展受制于社会的发展规律,又服从于个体的发展规律。它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2. 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者的性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 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
12、围较大,而品德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 二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不同。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注意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而品德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134页图6-2也很重要)13.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第二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 瑞士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一个有序列的合逻辑的模式,这方面的发展基于以逻辑思维的出现为特征的阶段中。3.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
13、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112岁)。4. 儿童品德发展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连续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5. 也可以将儿童品德发展归纳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第二阶段是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6. 儿童的道德发展总的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7.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人的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8.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9.
14、 柯尔伯格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0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的: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中学生的: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形成了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10.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
15、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并逐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节 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心理过程与条件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的伦理。2. 依从:在社会心理学中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3.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4. 认同: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
16、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5. 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念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6. 个体的态度与品德只有到了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才会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7.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 适时的批评与鼓励 榜样与同伴作用内部条件:认知失调 态度定势 道德认知发展8. 品德不良:品德不良是指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道德品质,表现为个体经常发生一些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9. 教育心理学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教育,认为改变学生品德不良行为一般要经历以下几
17、个阶段: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和自新阶段。第四节 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品德培养1.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社会取向向自我取向转化;二是从外控取向向内控取向转化;三是从信赖取向向独立取向转化。2.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品德 有效的说服 教师可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教师在说服中,要提高说服的有效性,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要为学习者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团队约定形成良好态度与品德 清晰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唤起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通过讨论不断提高价值辨析能力 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要经历三个阶段:选择阶段,赞赏阶段和行动阶段。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还应该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