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5.17KB ,
资源ID:976606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7660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植物单宁的含量测定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植物单宁的含量测定方法.docx

1、植物单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植物单宁的含量测定方法1 植物单宁单宁(Tannins)又称单宁酸、鞣质、鞣酸。按 Bategnt 的定义,指相对分子质量为 5003000 的能沉淀蛋白质、生物碱的水溶性多酚化合物。主要应用于1医药、食品、制革、日用化学品、水处理等领域。单宁在传统医药上内服可治胃肠道出血和止痢,外用于局部止血和创面保护防止感染发炎;近年研究发现单宁还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过敏、抗氧化和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和促进免疫等作用。单宁在食品行业中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制作保健品,生产食品添加剂、风味剂等;在化妆品中主要起收敛、防晒、美白、抗皱、保湿、防腐等作用;在制革工业中,单宁是栲胶的

2、主要成分。2 单宁的含量测定经典的有皮粉法、干酪素法、氧化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现阶段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测定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原子分光光度法等。2.1 经典测定方法2.1.1 皮粉法 皮粉法是国际上公认的单宁含量测定方法,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原苏联、日本、印度和中国都采用此法作为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皮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单宁是多元酚类,分子中的酚羟基与蛋白质的酰胺键以氢键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以此使单宁沉淀下来,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根据皮粉与单宁溶液接触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震荡法和过滤法。震荡法是皮粉与单宁溶液一起震荡来脱去溶液中的单宁;过滤法是将单宁溶液流过

3、皮粉柱层以脱去单宁。通常,过滤法所测的单宁含量比震荡法高 5%7%。皮粉法所测的是单宁的绝对含量,并且不需要标样,操作简单,可用其测定中药水提液中鞣质的含量2。但皮粉法的缺点是,用重量法测定样品时,须经过过滤、干燥、称重,样品耗用量大,测定时间较长,一般样品分析需 20 h 左右,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没有选择性,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多酚也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往往使测定结果偏高;适用于单宁含量高的样品,不适合低含量和微量测定;另外皮粉试剂的供应和质量都较难保证。针对以上缺点,现在大多采用皮粉 - 分光光度法 3、磷钼钨酸 - 皮粉比色法4等,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精密度高的优点。2.1.2

4、干酪素法干酪素的主要成分是酪蛋白,为含磷蛋白。利用其能选择性地结合具有生理活性的鞣质,从而测定具有疗效鞣质的含量。干酪素法一般与分光光度法结合,鞣质在一定的 pH 条件下与Folin 试剂反应,并且鞣质含量与吸光度成正比。很多人利用干酪素法测定了金樱子、侧伯叶、大黄、旋覆花5- 8等药材中单宁的含量,此法样品取量少、简单、灵敏、快速、准确,可作为检测植物药材质量标准的可靠分析手段。2.1.3 胶体滴定法胶体滴定法,又称聚电解质滴定法,是利用一些电荷密度已知且性能比较稳定的阴、阳离子聚电解质作为标准溶液,对被测试样进行电荷测量的一种滴定方法9。1948 年日本学者寺山宏提出后,经众多研究者的不断

5、改进,已成为最简单的定量分析聚电解质的方法10- 11,并且在制革、水处理、造纸、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13。单宁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呈胶体状态,胶粒带负电荷14。胶体滴定的具体做法是15,于浸提的栲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PD(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标准溶液,以 TB(甲苯胺兰指示剂)为指示剂,用 PVSK (聚乙烯醇硫酸钾)滴定过剩的 PD。TB 指示剂带有正电荷,与 PD 不反应,最初呈现蓝绿色。随着滴定的进行,过剩的 PD 会与 PVSK 形成聚离子复合物,此时再滴入的 PVSK 与指示剂反应,产生异染现象,试样溶液立即变为红紫色,指示滴定到达终点。庞燕等16利用胶体滴定法测

6、定木麻黄树皮中的单宁,得出了在 pH 为 7 时木麻黄溶液的胶体滴定值与所含单宁含量的线性关系,相关性良好,可以据此来计算未知浓度的木麻黄提取液中单宁的含量。戴丽君等17以胶体滴定法和皮粉法分别测定了橡碗栲胶中单宁含量,两者对比发现,胶体滴定法测得的单宁含量值均小于皮粉法的测定值,但是差值不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滴定终点的判断、温差等原因引起的。2.1.4 络合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是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又称螯合滴定法。单宁分子中含有多个酚羟基可以与一个中心离子,如铜、锌、铋、铁、汞等进行络合,形成多核络合物,在一定的 pH 条件下沉淀,再通过 EDTA 反滴定过量金属离子来确定单宁的

7、含量。络合法所使用的指示剂一般为金属指示剂,指示终点到达时要求具有较深的颜色,如铬黑 T。利用 Zn2+ 只与单宁反应的特性来沉淀分析溶液中的塔拉单宁,以铬黑 T 作指示剂,用EDTA 溶液滴定剩余的 Zn2+,结果显示塔拉中单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57.3%,比皮粉法测定的结果要精确18。刘佳铭19用 Pb2+与单宁络合,以 K2CrO4 为指示剂,PAM(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终点增敏剂,测定了黑荆树栲胶中单宁的含量,较之皮粉法快速、准确。还有人研究了绿茶20、橡子21和三叶委陵菜22中单宁的络合滴定,众多研究表明络合滴定法简单、快速、误差小,并且避免了沉淀转移及洗涤的繁琐程序,还可省略空白

8、对照,对酚类物质的选择性比较好,蛋白质和抗坏血酸均不影响测定。但是金属离子与酚类物质的反应与酚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并且灵敏度较差,不适宜酚组分复杂的样品。2.1.5 氧化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没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某些氧化剂或还原剂起反应的物质。单宁是多酚类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还原性,在常温酸性溶液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由此可得到单宁的含量。用此法测定二白圆、二梭子两种青果果实中的总鞣质含量23表明,滴定终点不易观察,须多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2.1.6 Stiasny 法Stiasny 法也称甲醛缩合法,是利用单

9、宁与甲醛 - 盐酸共沸时,单宁与甲醛缩聚,基本上全部沉淀下来。其反应方程如图 1。 单宁与甲醛所产生的沉淀物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率,称为甲醛值(或称 Stiasny 值)。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用甲醛缩合的沉淀物质量与试样的质量及不溶物含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得出被测试样中单宁的含量。国内有采用甲醛缩合法测定落叶松树皮、黑荆树栲胶 24- 26中的单宁含量,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缩合单宁含量的测定方法。2.1.7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以此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

10、外光区,其中常用的是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两者的波长范围分别为 200 400 nm 和 400760 nm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朗伯 - 比尔定律,即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从中确定出最大波长,然后以此波长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 c溶液的吸光度 A,做出 A- c 工作曲线。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对应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相应的浓度。在众多单宁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常用的显色剂有邻二氮菲 -铁()、香草醛、正丁醇 - 盐酸、Folin- D

11、enis 试剂 、Folin- Ciocalteu试剂、铁氰化钾(普鲁士蓝法)、磷钼酸 - 钨酸钠、柠檬酸铁铵等27- 31。其中 Folin- 酚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的是总酚含量;香草醛法选择性测定 A 环为间苯三酚的黄烷醇,但不能区别单体和聚合体;正丁醇 - 盐酸测定的是聚原花色素(缩合单宁)的含量。武予清等32通过 Folin 酚还原法、正丁醇 - 盐酸法和香草醛法测定棉花组织中单宁的含量,比较表明 Folin 酚法测定的单宁含量值显著高于正丁醇 - 盐酸法,原因可能是此法测定出的是相对总酚含量;而香草醛法的测定结果与正丁醇 - 盐酸法差异不大,可以用于棉花中缩合单宁的含量测定。2.1.8

12、 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者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其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大约开始于 19世纪 3040 年代。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都是以朗伯 - 比尔定律为基础的。在 20 世纪 30 60 年代,是比色分析发展的繁盛时期,它广泛的应用于冶金、地质、金属材料中微量的金属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但随着光学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分光光度法逐渐代替了比色法。2.2 现代测定方法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混合的溶剂、缓冲液等流

13、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1906 年俄国植物化学家茨维特(Tswett)首次提出“色谱法”和“色谱图”的概念。1960 年中后期,液相色谱开始活跃,到 60 年代末把高压泵和化学键合固定相 用 于 液 相 色 谱 就 出 现 了HPLC;1990 年以后,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在国际和国内的迅速发展,为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分离、纯化、制备的课题,促进了它的迅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可以是液体、吸附剂、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树脂、凝胶,固

14、定相的不同,分离原理也有差异。较常用的是液 - 液分配色谱法,即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并且互不相溶,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其又包括正相液 - 液分配色谱法即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反相液 - 液分配色谱法即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在液 - 液分配色谱中尽管流动相与固定相的极性要求完全不同,但固定液仍不可避免的在流动相中有微量的溶解;并且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时的机械冲击力,会造成固定液的流失。20 世纪 70 年代末发展的化学键合固定相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现在应用很广泛。郭佳莉等33采用 Hypersil ODS(1254.0 mm,5 m) 色谱柱;检测波长 275 nm;流动相为 80%甲醇和

15、20%水;流速为 0.5 mLmin- 1 测定余甘子中单宁酸的含量,相关系数达 99.996%以上,充分显示了该法快速、方便、精确可靠的优点。2.2.2 流动注射法流动注射分析法(FIA)是丹麦科学家于 1974 年创立的一项溶液自动在线处理及测定的现代分析技术。1988 年 Ruzicka 等对流动注射分析作了定义:向流路中注入一个明确的流体带,在连续非隔离载流中分散而形成浓度梯度,从此浓度梯度中获得信息的技术。流动注射分析法是利用具有流速的试剂流的容量测定,即用聚四氟乙烯管代替烧杯和容量瓶,通过流动注射进行分析的方法。用恒流量泵使检测试剂流过内径为 0.51 mm 的聚四氟乙烯管,在中途

16、有注入部件(旋转阀)注入微升量试样,使其在混合圈中反应。检测器通常是采用装有流通池的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离子计等。李淮芬等34基于在甲醛存在的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单宁酸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反应,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测定了几种啤酒中微量的单宁酸含量。赵川等35使用经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通过偶合单宁在一支电极上的催化氧化和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建立了不可逆电对的流动注射双安培法快速检测绿茶、花茶等中的单宁含量的新方法。流动注射法还可与化学发光增强法、动力学光度法等方法结合36- 37,对被测试样的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流动注射

17、法的测量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和分析操作能自动保持一致,结果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特别适合于大批量样品分析;并且易于实现连续自动分析,使某些难以或无法实现的手工操作成为可能,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2.3 薄层扫描法层扫描法(TLCS)是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的质量检验方法。蔡毓琼等38使用岛津CS- 930 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建立了余甘子喉片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并且不须任何显色剂,加热即呈现稳定的黄褐色斑点,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2.4

1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是基于蒸汽相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测量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张颖等39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土茯苓中单宁的含量,单宁与醋酸铵溶液中的铜离子产生沉淀,离心后通过测定剩余铜离子和未加入单宁前铜离子的吸光度,两者之差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单宁浓度呈线性关系,由此得出单宁含量。此法灵敏度高、干扰较少、选择性好,可使整个操作自动化,应用日益广泛。2.2.5 其他 荧光分析法是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所发射的能反映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它作为一种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很少用于

19、单宁含量的测定。冯素玲等40基于单宁活化 Cu()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吡咯红 Y,使体系荧光猝灭,将荧光分析法与动力学结合起来测定茶叶中的痕量单宁。Claderaforteza 等 41用热透镜光谱法测定了白葡萄酒中的痕量单宁,检测限达到了 5g/L。丁亚平等利用 KBrO3 和 KBr 的氧化还原反应与茶单宁的溴代反应的速度差异,采用高灵敏示波电位动力学分析法测定了痕量的茶单宁。Mello LD 等42用生物传感器测定了蔬菜中的多酚含量。有报道称可用浊度光度法测定液体,特别是饮料(如啤酒、酒和果汁)中的单宁和类单宁化合物。3 展望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植物鞣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对

20、鞣质的研究相对较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应用领域也比较局限。单宁的经典测定方法大多数比较冗繁、精确度低;而现代测定方法中仪器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探寻一种经济、精确的单宁测定方法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1但卫华,程凤侠.制革化学及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董洁,郭立玮,文红梅,等.中药水提液中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40(11):89-90.3陈红英,林南英,谢金伦.塔拉粉中单宁含量的测定J.云南化工,2006,33(1):44-45. 4王坤,鲁静.中药材中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事,2004,18(6):361-364.5李志

21、猛,李向日.干酪素法测定不同产地金樱子中鞣质类成分的研究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 (2):230 -232.6程立方,田樱.干酪素法测定侧伯叶中鞣质含量 J. 时珍国药研究,1995,6(3):13-14. 7戴万生,赵荣华陈红波.干酪素法测定大黄鞣质类成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6):324-325. 21王天元,侯颖,赵全.橡子中单宁含量 相色谱法测定余甘子中单宁酸的含8万祺,龙凌云,裴月湖,等.旋覆花中鞣 的快速测定J.化学工程师,1996,52 量J.光谱实验室,2007,24(5):911-质的含量测定 J. 时珍国医国药, (1):17-19. 913.

22、 2007,18(11):2758-2759. 22边可君,王满辉,黄开勋,等.络合量 34李淮芬,刘传芳.流动注射化学发光9陈玉蕉,何北海.胶体滴定方法及其研 法测定三叶委陵菜鞣质含量J.中国 法测定啤酒中的单宁酸J.皖西学院究进展J.造纸化学品,2000(1):13- 药师,2001,4(4):269-270. 学报,2005,21(5):19-21. 16. 23谌立巍,陈思敏,吴小唯,等.两种青 35赵川,张君才,宋俊峰.流动注射双安10陈夫山,谢来苏,魏德津,等.用胶体 果中没食子酸和总鞣质的含量测定 培法直接测定茶中单宁J.分析化学滴定法测定聚合物的电荷J.中国造 J.内蒙古中医药

23、,2008,5:50-51. 研究简报,2002,30(2):210-213. 纸,2000(2):30-34. 24霍淑贤,卓红花,党艳华,等.甲醛缩 36李世凤,崔华,孙玉刚,等.流动注射11李翠珍,胡开堂.聚电解质的测定方 合法检验落叶松树皮栲胶单宁含量 化学发光增强法测定单宁酸J.分析法 - 胶体滴定法 J. 湖南造纸, J.林产化工通讯,1999,33(2):34- 化学研究简报,2005,29 (3):333 -2001,40(5):35-37. 35. 335. 12林芸,陈秉铨.胶体滴定法在废水处 25林云露.快速测定黑荆树栲胶单宁含 37曲祥金,周杰,尹鸿宗,等.流动注射理技

24、术中的应用 J. 水处理技术, 量方法的研究 J. 林产化工通讯,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啤酒花中的单宁1995,21(6):362-365. 1996,4:17-19. 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00,28(7):13陈浩凡,潘仕荣,胡瑜,等.胶体滴定 26陈向明,陈河如,李伟彬.甲醛缩合法 820-824. 法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J.分 快速测定缩合单宁含量的研究J.广 38蔡毓琼,王梅.薄层扫描测定余甘子析测试学报,2003,22(6):70-73. 东化工,2006,7(33):24-27. 喉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14石碧,狄莹.植物多酚M.北京:科学 27李晓文,严聃,盛灿梅

25、.邻二氮菲-铁 杂志,1997,17(5):344-345. 出版社,2000.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微量单 39张颖,张立木,杨志孝,等.原子吸收15苏小宝,庞燕,戴丽君,等.木麻黄枝 宁J.食品与机械,2006,22(2):90- 光度法间接测定土茯苓中单宁含量叶中单宁含量的快速测定J.福建林 91. 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6,23业科技,2007,34(1):79-81. 28李静,聂继云,李海飞.苹果果实单宁 (1):55-57. 16庞燕,刘月蓉,吴宗华,等.木麻黄树 Folin-Denis 测定法 J. 中国果树, 40冯素玲,汤俊明,樊静.茶叶中单宁的皮单宁的提取

26、J. 福建林业科技, 2006(5):57-59. 荧光动力学分析法研究J.光谱学与2007,34(4):51-54. 29赵晓红,刘广平,马泽芳.竹子中单宁 光谱分析,2003,23(2):322-324. 17戴丽君,苏小宝,卢玉栋,等.胶体滴 含量的测定及其对大熊猫采食量的 41Claderaforteza A,Tomasmas C,定法测定橡椀栲胶中的单宁含量J. 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 Estelaripoll J M, et al. Determination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 (5):15- (2):67-71. of tannins in whit

27、e wines by thermal-17. 30房江育,马雪泷.影响黑果枸杞缩合 lens spectrometry J.Microchemical18杨文云,李志国,吴昊,等.络合法测 单宁测定的因素分析J.食品科学, Journal,1995,52(1):28-32. 定塔拉单宁含量的研究J.西南林学 2006,22(8):105-107. 42Lucilene Domelles Mello,Maria Del院学报,1999,19(4):249-252. 31范璐,霍权恭,周展明,等.高粱中单 Pilar Taboada Sotomayor , Lauro19刘佳铭.络合滴定黑荆树栲胶

28、中单宁 宁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粮油 Tatsuo Kubota.HRP -based含量的新方法J.林产化学与工业, 学报,2001,16(2):13-17. amperometric biosensor for the1997,17(3):63-66. 32武予清,郭予元.棉花植株中的单宁 polyphenols determination in20张涛,张少文.绿茶提取物的制备及 测定方法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vegetables extract J.Sensors and其鞣质的含量测定J.中医药信息, 2000,11(2):243-245. Actuators B:Chem

29、ical,2003,96 (3):2001,18(1):41-42. 33郭佳莉,李国清,蔡英卿,等.高效液 634-645. 植物单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摘 要:单宁是多酚中高度聚合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应用于日化、食品、医药、制革等领域。简要介绍了植物单宁的性质、生理活性及应用,综述了单宁含量的经典测定方法以及现代测定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植物单宁;生理活性;应用;含量测定1 植物单宁单宁(Tannins)又称单宁酸、鞣质、鞣酸。按 Bategnt 的定义,指相对分子质量为 5003000 的能沉淀蛋白质、生物碱的水溶性多酚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果实、根及皮

30、等部位,也是树木受昆虫侵袭而生成的虫瘿的主要成分;主要应用于1医药、食品、制革、日用化学品、水处理等领域。单宁是多酚中高度聚合的化合物,为黄色或棕黄色无定形松散粉末,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有较强的吸湿性;不溶于乙醚、苯、氯仿,易溶于水、乙醇、丙酮,水溶液有涩味。单宁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水解类单宁,是多元酚酸与糖主要以酯键形成的化合物,如没食子酸单宁和鞣花酸单宁;一种是缩合类单宁,重要组成成分为黄烷醇及其衍生物,如坚木单宁、荆树皮单宁和落叶松单宁。特定分子结构的单宁具有生理活性,能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多糖、核酸等发生作用。单宁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双重性,食物中的单宁过量会产生抗营

31、养的作用,如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影响 VA 和 Vb12 的有效利用。单宁在传统医药上内服可治胃肠道出血和止痢,外用于局部止血和创面保护防止感染发炎;近年研究发现单宁还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过敏、抗氧化和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和促进免疫等作用。单宁在食品行业中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制作保健品,生产食品添加剂、风味剂等;在化妆品中主要起收敛、防晒、美白、抗皱、保湿、防腐等作用;在制革工业中,单宁是栲胶的主要成分。2 单宁的含量测定 近十多年来,植物单宁的性质和应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对单宁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单宁的定量检测方法很多,经典的有皮粉法、干酪素法、氧化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现阶段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测定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原子分光光度法等。2.1 经典测定方法2.1.1 皮粉法 皮粉法是国际上公认的单宁含量测定方法,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原苏联、日本、印度和中国都采用此法作为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皮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单宁是多元酚类,分子中的酚羟基与蛋白质的酰胺键以氢键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以此使单宁沉淀下来,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根据皮粉与单宁溶液接触方式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