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524.63KB ,
资源ID:97429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7429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复习专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复习专题.docx

1、实验复习专题河科大附中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实验一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遇甲基绿呈绿色,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实验步骤步骤器材与试剂作用与原理(1)制片将牙签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上0.9%的NaCl溶液滴载玻片烘干1 0.9%的NaCl溶液防止细胞破裂,2 维持细胞形态。3 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2)水解8%HCl中30保温5分钟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3)冲洗用蒸馏水缓流冲洗10分钟(4)染色2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5分钟甲基绿使DNA染上绿色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5)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

2、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分布: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Cu 2O沉淀。2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 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 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3蛋白质与 双缩脲 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

3、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反应产生 的颜色。)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或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滴清水放材料盖片。注意盖盖玻片时如何防止气泡产生:将盖玻片的 一

4、侧 先接触装片中央的水滴,再将盖玻片慢慢放下)五、方法步骤:(一)可溶性糖的鉴定操 作 方 法注 意 问 题解 释1. 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2.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3.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 配制、储存, 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甲、乙液分别加入

5、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4. 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溶液颜色: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用酒精灯水浴加热。缩短实验时间。(二)脂肪的鉴定操 作 方 法注 意 问 题解 释花生种子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叶薄片,将薄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吸水纸吸去装片中的水。干种子要浸泡34小时,新花生的浸泡时间则可缩短。因为浸泡时间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些,便于观察。在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或苏丹染液,染色1分钟。染色时间不宜过长。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再用吸水纸吸

6、去酒精。酒精用于洗去浮色,若不洗去,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同时,酒精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花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酒精,滴上12滴 清水 ,盖上盖玻片。滴上清水可防止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薄片最薄处,可看到细胞中有染成橘黄色或红色圆形小颗粒。装片不宜久放。时间一长,油滴会溶解在乙醇中。三、蛋白质的鉴定操 作 方 法注 意 问 题解 释制备组织样液。(浸泡、去皮研磨、过滤。)黄豆浸泡1至2天,容易研磨成浆,也可购新鲜豆浆以节约实验时间。鉴定。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溶液变紫色。A液和B液也要

7、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入1mlA液,再加入3-4滴B液。CuSO4溶液不能多加。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可用蛋清代替豆浆。蛋清要先稀释。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附:淀粉的检测和观察: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向试管内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碘液不要滴太多以免影响颜色观察实验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一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

8、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三方法步骤:第一步: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第二步:在 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 视野中央 第三步:用 转换器 换上高倍物镜问(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提示: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而明亮,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问(2)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提示: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

9、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问(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提示: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能微调。若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第四步: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四: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2.试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答: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

10、胞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3.P8图是一个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和结构模式图,大肠杆菌与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答: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实验四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步骤操作方法目的与作用(1)取材新鲜的藓类的叶菠菜叶下表皮略带一些叶肉藓类叶

11、为单层细胞下表皮容易撕取,要略带些叶肉(2)制片注意叶片不能太干了,保持有水的状态以免影响细胞活性(3)观察叶绿体呈椭圆形,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长轴)转向光源,在强光下以最小面积(短轴)转向光源。(1)取材漱口,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2)染色将口腔细胞放在健那绿液滴上(3)观察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问题1、为什么不用植物细胞来观察线粒体?植物线粒体相对较少,叶绿体颜色易掩盖线粒体被染成的蓝绿色。2、如果观察发现染色不足,如何补色?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健那绿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一实验目的:1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

12、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三方法步骤:1取一个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2在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3将漏斗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漏斗液面适当高于烧杯中的水面)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设计表格以记录。(设计

13、表格)四讨论:在B漏斗中,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答: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大 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2漏斗管内的液面升高后,膜两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情况?漏斗内高,因重力作用。3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答: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4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1. 若仅从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的角度考虑,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答 漏斗的液面最终 下降2.因为漏斗的液面高于水面,这样的液

14、面高度差造成的压强,最终使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渗出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大于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实验五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二)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人钾离子浓度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在右边画出所描述的装置示意图(1) 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钾离子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磷脂膜上没有载体,钾离子不能通过主动运输由左室进入右室。(2)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钾离子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钾离子利用缬氨霉素载体,并由电极板提供能量,通过主动运输由左室进入右室。(

15、3)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钾离子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缺少能量,不能进行主动运输 。(4)上述实验证明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到达高浓度。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二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 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 原生质层 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 大 ,当细胞不断失水时, 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 大

16、 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 原生质层 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 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二、实验材料: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呈紫 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三、实验步骤:步 骤注 意 问 题分 析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也可挑取几条水绵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步骤:滴清水放材料盖片)盖盖玻片应让盖玻片 一侧 先触及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放平。防止装

17、片产生气泡。2观察洋葱(或水绵)细胞可看到:液泡大,呈紫色,原生质层 紧贴着细胞壁。观察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 及原生质层的位置(P62的“方法步骤”)液泡含花青素,所以液泡呈紫色。(不是叶绿素等)先观察正常细胞,便于与后面的“质壁分离”起对照作用。3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从盖玻片一侧 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 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镜检。观察到:液泡由大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从各个角落 处先开始分离。此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空隙之间充满蔗糖溶液 。重复几次糖液浓度不能过高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细胞壁伸缩性小于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液泡和原生

18、质层不断收缩,所以发生质壁分离。为了使细胞浸泡于蔗糖溶液 糖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失水死亡 ,看不到质壁分离的复原。4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重复几次。镜检。观察到:液泡由小变大,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发生质壁分离的装片,不能久置,要马上滴加清水,使其复原。重复几次。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所以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为细胞失水过久,也会死亡。为了使细胞完全浸入 清水 。实验讨论答案: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

19、度相等。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实验七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一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二方法步骤: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实例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二)实验原理:1淀粉遇碘后,形成蓝色的复合物。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注:市售a-

20、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三)方法步骤:操作注意问题解释取3支试管,编上1、2、3号,然后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编上1、2、3号,然后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将1、1;2、2;3、3作为甲、乙、丙3组,分别放入沸水、热水(约600C)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不能用不同温度只处理淀粉溶液或酶溶液防止混合时,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 避免反应温度不是实验所需控制的温度 而影响实验结果。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应温度 的淀粉溶液中(如将1倒入1中;其余类推),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保持各自温度时间不能太短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一定时间在混合

21、并维持相应温度一段时间后的3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碘液不能滴加太多防止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1. 1、3 中的溶液变蓝色,因为 过高温度使酶失去活性,过低温度使酶活性降低 。而 2 中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淀粉在适宜温度下已经被酶催化分解成麦芽糖 。2.这里最后的鉴定不能使用斐林试剂,因为使用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 才显色。那会使原先在冰块中的混合液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将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麦芽糖,从而也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样就无法说明在00C时 酶的活性降低 。用表格的形式显示实验步骤序号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试管ABCabc1可溶性淀粉溶液(A、B、C)2m

22、L2mL2mL/新鲜淀粉酶溶液(a、b、c)/1mL1mL1mL2保温5min600C1000C00C600C1000C00C3将a液加入到A试管,b液加入到B试管,c液加入到C试管中,摇匀4保温5min600C1000C00C5滴入碘液,摇匀2滴2滴2滴6观察现象并记录(下表所示的实验中,鉴定时所用的是斐林试剂。这是因为,下表中,2、3号试管中的碱性及酸性已经使酶失去了活性,使用斐林试剂时的加温不会对失去活性的酶有作用;1号的淀粉已经被催化分解成还原糖,加热也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改变)实例2: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操作步骤:用表格开式显示实验步骤:(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序号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试管

23、1231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mL1mL1mL2注入蒸馏水1mL/3注入氢氧化钠溶液/1mL/4注入盐酸/1mL5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6600C水浴保温5min7加入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2mL2mL2mL8水浴加热煮沸1min9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变记录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实验八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1。P97)(09升B)一实验目的:1尝试用无水酒精 溶解色素并经过过滤方法 提取 叶绿体中色素和用纸层析法分离 色素。2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以及各自所呈现的颜色。二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

24、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 提取 色素。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快 ,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慢 。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三、实验材料:幼嫩、鲜绿的菠菜叶四、实验步骤:步 骤注 意 问 题分 析1提取色素5克绿叶剪碎,放入研钵,加SiO2、CaCO3和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若没有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但要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除去水分)加SiO2加CaCO3加无水乙醇迅速加SiO2为了加快研磨速度 。加CaCO3防止研磨时 色素 受到破坏。叶绿体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

25、等有机溶剂。减少研磨过程色素的分解 ,减少有毒性的丙酮挥发。2收集滤液漏斗基部放一单层尼龙布,研磨倒入漏斗内挤压,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用棉花塞塞住试管口。尼龙布起过滤作用。试管口用棉花塞塞紧是为防止丙酮挥发。3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滤纸,顺着纸纹剪成长10cm,宽1cm的纸条,一端剪去二个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划 铅 笔线。(不能用圆珠笔划,为什么?)干燥顺着纸纹剪成长条画铅笔线 一端剪去二个角可吸收更多的滤液。层析时,色素分离效果好。可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4划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 划出细、齐、直的一条滤液细线,干后重复三次。滤液细线越细、越齐越好。重复三次。防止色素带

26、之间 重叠 。增加色素在滤纸上的附着量,实验结果更明显。5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将3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划线一端朝下)插入层析液中,用棉塞塞紧试管口。层析液不能没及滤纸条。棉塞塞紧试管口。防止色素 溶解在层析液中 层析液中的苯、丙酮、石油醚易挥发。6观察实验结果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扩散最快的是 胡萝卜素 ,扩散最慢的是叶绿素b ,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 四种色素之所以能被分离,是因为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五:实验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答: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

27、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就不会出现四条色素带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注意点是什么?答: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注意点是:叶片要新鲜、浓绿;研磨要迅速 、充分;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注意点是:一是滤液细线要细、直 ,而且要重复划几次 ;二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 线。实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实验目的: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2学会运用 对比 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 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 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请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2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

28、麝香草酚蓝 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3橙色的重铬酸钾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三方法步骤: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实施实验 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 等分成两份 ,分别放入锥形瓶B(500mL)和锥形瓶D(500mL)中 ,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 葡萄糖 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甲: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

29、(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这是探究酵母菌进行 有氧呼吸 。A中加入的物质其作用是 吸收CO2 。C、E中还可以用 重铬酸钾 鉴定CO2的有无。如果为检测酒精的存在与否,则将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加入到C、E中吗?说明理由 不是,如果产生酒精,则酒精可能存在于B、D中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 酵母菌 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能出现 灰绿色 颜色变化的是 D 装置。甲、乙两装置中只有一个变量,即 是否通入氧气 。4乙装置的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通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做达到该目的?除去D瓶中原有的氧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