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脊轩志备课资料项脊轩志备课资料 项脊轩志备课资料 项脊轩志别解 笔者备课时查阅相关资料,许多文章都从“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入手,认为写“喜”是为了写“悲”,或者用清人梅曾亮“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来概括此文。但笔者反复研读,总觉得归有光的情感中还有一种成分没有引起注意,这就是归有光苦苦追求功名的喜与悲。捕捉字里行间隐藏的作者这种复杂心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赏析归有光这篇代表作。 先从项脊轩志这一书名的出处说起,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经居住在太仓县项脊泾,年轻的归有光不仅把“项脊”用作自己的书斋名,而且用作自己的别号归有光自称“项脊生”。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成有追念祖先的意思,另一方面我
2、们也可以看到,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意思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 项脊轩志的第三小节这样写道:“迨诸父异爨,门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作者这一段语言充满了忧虑、悲哀和厌恶的色彩,家道没落,家族不是发展壮大,向外扩张,而是内部割据。年轻的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这更加深了他要勤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会有新的气象出现。而第三小节的后半部分,老祖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当时的归有光可以说是刻
3、骨铭心,更坚定了他的志向。 在第四小节最后一句“殆有神护者”后面,编者删掉了一段,原文是: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在原来的教参和现在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都理解成“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我认为这误解了归有光原文的内容,世人不了解归有光,可能还把他看成坎井之蛙,但归有光虽身处陋室,却自谓“有奇景”,把自己比作未成名时的“蜀清”和“孔明”,并非“自我解嘲”,而是嘲笑别人“燕雀”不知“鸿鹄
4、之志”,并且,作者年纪当时也只不过十八九岁,应试的失利尚没有打击他的年少气盛,他对明天的“奇景”满怀自信。 关于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一般人认为,正文是在归有光十八九岁时所写,附记是30岁以后补写。卫新先生在语文学习2000年第5期上曾撰文归有光何时写项脊轩志专门论证了这个推理,但是附记究竟是归有光哪一年写的,卫新先生认为“根据现有的材料无法准确判断”。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写道:“附记当作于35岁迁居之前,可能是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的。”笔者认为,应该还有一种可能,即是归有光35岁终于中了举人后,整理迁居时,补写了附记。 归有光35岁才中举人,这
5、对博学多才的归有光当然是不公平的,归有光考运很糟糕,在中举人后,又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是考了多少次才中举人,但从35岁的年龄来看,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回的挫折。因此,35岁终于中得的举人,既让归有光心里不是滋味,又给了归有光新的信心和希望,甚至是“中年得子”般的欣喜,否则,就不会有考进士考到60岁的矢志不渝。从这样的猜想来看他补写项脊轩志附记时的心态,我们对文中的“喜”与“悲”就有了新的解释。 尽管尚称不上功成名就,但毕竟迈出了攀登功名的第一步,回头看看自己十八九岁时所写的文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时光让他记忆犹新,此时的归有光既怀念又感激那一段美好
6、日子;母亲和祖母的关爱与期待曾使他回想时大放悲声,今天,终于算是给了她们的在天之灵几分慰藉;昔日被人视为“坎井之蛙”的日子即将结束,归有光已看到了“奇景”的曙光。此时重读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这一句,归有光觉得不仅仅是作为书斋的项脊轩历经沧桑而不毁,作为精神支撑的项脊轩也在他心中永不言败。 嘱托“他日汝当用之”的老祖母去了,问“儿寒乎?欲食乎?”的母亲去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妻子也去了,但项脊轩依然还在,作者博取功名的壮志没变。作者在考取举人后回到故居告慰亲人,也是勉励自己。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
7、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在补写附记时是否修改了正文,但是,作者重续旧文应该有感而发,并且必将此时与彼时的情绪相衔接。我以为,情绪的内核便是归有光对功名不懈的追求。 “北向”正解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其中的“北向”,课文注释为:“窗户朝北。向,窗户。” 此注单就文中语境而论,就令人生疑。其一,如果将“又北向”的“向”解作“窗”,而作者何以在紧承的下句中不用“四向”而用“四窗”呢?其二,从“南日”的“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可知“前辟四窗”的“前”是指“北墙”,如果北墙已有“
8、窗户朝北”,而又“辟四窗”岂不多余? 原来此注忽略了“向”字词义发展的时代性。何九盈、蒋绍愚所著古汉语词汇讲话一书云:“在上古汉语中,表示窗户的词有三个:向,牖,窗。说文:在墙曰牖,在屋曰窗。又:向,北出牖也。意思是在墙上开的窗户叫做牖(古代的房子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窗就是牖),在北墙(开)的窗户叫做向。向只见于诗经豳风七月,牖在先秦之后出现的频率也低了。窗,原来是在屋顶开天窗的意思,远古时候的建筑往往从屋顶开一洞口取明。后来发展为所有的窗户都叫做窗,向、牖两个词就消失了。”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其实“又北向”的“向”应作它的引申义“朝向、向着”讲(“由朝北的方向扩大指朝任何一个方向”)
9、,该引申义与方位词东、南、西、北连用表位向时习惯于词序倒置。例如吕氏春秋季秋纪“司徒扌晋扑,北向以誓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唐柳宗元岭南节度向军堂纪“公北向,宾众南向”。本文中的“又北向”是指项脊轩的坐向而言,项脊轩是归有光居宅的“旧南阁子”,该“阁子”的南墙与其居宅毗连,即坐南向北,北墙外是“阁子”的庭园。因此“又北向”意即“项脊轩又坐南向北”。 文中有关的文化常识 涉及建筑方面的: “鸡栖于厅。”“厅”,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以会客、宴请、观赏花木。因此,室内空间较大,门窗装饰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使人置
10、身厅内就能欣赏园林景色。文中“厅”指一般说的客厅。 “室西连于中闺,先*尝一至。”“闺”,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闺”字常和女子有关,没结婚的女子称“闺女”,女子的住室称“闺房”。文中“中闺”指内室或妇女的卧室。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牖”,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后泛指窗。 涉及称谓方面的: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抚之甚厚。”“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太”或“
11、大”表示再长一辈,如太后(帝王的母亲)、大父(父亲的父亲)、大母(母亲的母亲,即祖母)。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或年长者。“先*”,已去世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曰嫔。”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指男孩15岁。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儿童时期,头发向上收起,束成小髻,称谓“总角”,于是称童年时期为“总角”。男孩成童束发为髻称“束发”,而“成童”即长到一定年龄的儿童,一般认为是15岁,故男孩15称“束发”。 涉及婚姻及其他方面的: “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女子出嫁何谓为“归”?
12、易渐:“女归,吉。”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此外,女子出嫁亦称“适”。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害否,归宁父母。”朱熹集传:“宁,安也。谓问安也。”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另外,古时诸侯朝觐毕,天子问其民安否,也叫“归宁”。“归宁”又不同于“归省”,“归省”指回家看望父母,不只限于出嫁女子。 “顷之,持一象笏至。”“象笏”,象牙手板。古臣僚上朝皆持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或记事。据明史舆服志,一品到五
13、品官员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 解说“南阁子” 南阁子,朱声琦先生高中文言文学习手册译为“南边的小阁子”,但是,“何谓阁子?”归有光妻妹尚且不知,归有光又没有回答,而教材中也不加以注释,今天的读者就更弄不清楚了。 那么,“何谓阁子”呢?“阁子”一词在古代并不常见,辞源辞海这样的大辞书上都没有“阁子”一词,归有光的妻妹不知何谓“阁子”也情有可原。现代汉语词典倒是有“阁子”一词,释为“1.小木板夹室;2.方言,阁楼”。课文中的“南阁子”显然不是“阁楼”,因为阁楼是“较高的房屋内上部架起的一层矮小的楼”,与课文内容不符,文章用的也不是方言;又因为文中有“百年老屋,尘泥渗漉”等语,可见它也不是木板房子。“
14、阁子”会不会就是“阁”呢?“阁,在古代是指四面开窗,四面坡顶的建筑,一般将底层空着,楼上作主要用途。”(中国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卜德清、唐子颖、刘培善、宋效巍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辞海中释“阁”为“我国传统楼房一种。其特点是四周设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或供佛之用”;或“特指女子卧房”。汉语大字典释“阁”为“夹室,在大屋子里隔出来的小房间”;或“宫廷中收藏图书,安置贤才或绘象表功的房子”;或“供游眺望的楼房。如亭台楼阁”。联系课文,这些解释都说不通。“阁子”不是“阁”。那又到底是什么呢?康熙字典释“”时有一句话给我们揭开了谜底,它说“今俗通呼小室为子”,后面又说
15、“阁音义通也”。原来,阁子即子,子即小室。现代汉语大词典也注“阁子”为“酒楼、茶楼等特设的小房间,也泛指小室”,可作佐证。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也注“阁子:指小屋”,这与“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相符。康熙字典所说的“今俗”是清俗,归有光是明朝人,这个俗语大概在明代流传不是很广,所以归有光的妻妹不知道。 如果我们再推究一下,这个“阁子”是什么样子呢?“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又北向,不能得日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室始洞然。”这间屋子是朝北的,古旧狭小,昏暗破漏。作者对它进行了一番整修,并在院中栽上一些兰桂竹木之后,它才变得明亮一些,幽
16、雅一些。这个阁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它原先不是用作书房用的,是给家中的仆人住的,“家有老妪,尝居于此”,“此”即指“南阁子”。文中又说,“室西连于中闺”,“轩东故尝为厨”,这里的“室”、“轩”都指“南阁子”,“中闺”课本注为“内室”,古文鉴赏大辞典注为归有光母亲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南阁子西面是内室,东面是厨房,乳母住这儿,既方便带孩子,又方便做家务,实在是最合适不过。只是后来归有光长大了,才让给他做了书房。这些都说明所谓“南阁子”实际上是最平常不过的一间小屋罢了。有人可能因为文中提到庭院、栏杆等就以为阁子是亭台楼阁一类的东西,其实,想想归有光的家世,远祖虽曾显赫,但到祖辈家道渐衰,到归有光时,归家也
17、不大可能有精美的私家园林、亭台楼阁。 “东犬西吠”注释质疑 课文把“东犬西吠”一句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不妥。如果按照注释来理解,“东”是“东家的”之义,“西”却是“对着西家”之义,“东”是做“犬”的定语的,而“西”却是做“吠”的状语,岂不文气大乱?语言艺术的美显然被破坏了。 从散文艺术的意境来看,这一注释也不甚妥。在全文中,这一段是写“亦多可悲”的;在全段中,这一层是揭示“悲”的表象的。作者从“诸父异爨”分家说起,叙写庭院的变化,反映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零落。“东犬西吠”这一细节,正是要借狗的对咬来反映分家后兄弟之间的内讧。如果按照注释来理解,只是东家的狗骚扰西家
18、,尚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意思。 我们认为“东犬西吠”应该按照“互文见义”来理解。 从字面上看,前半句只讲“东犬”,后半句只讲“西吠”,使得“东犬”不好解释;实际上需要前后“互文”补充而“见义”前半句只讲“犬”,动作义由后半句的“吠”补出;后半句只讲“吠”,主语义由前半句的“犬”补出;或许有人会说:“吠当然是犬吠了。这不是废话吗?”殊不知“东”、“西”在此也是“互文见义”,这一来“犬”也就成了“西家之犬”的意思。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对着东家咬。进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分家后兄弟之间矛盾迭出的那种意境。 实际上,大凡“东”、“西”对举时,往往都要使得所修饰的那些词语生出一层新意。
19、例如:东奔西走中“奔”、“走”同义。“东”、“西”字面上是“向东(奔)”、“向西(走)”,但由于“互文”的力量,立即凭空生出一层新意:四处(奔走)、到处(奔走)。 项脊轩志中三代女子的形象 陈晓云 短短700余字的抒情散文项脊轩志中囊括了一大批人物群体。暂且不说忠诚于归家的女仆,也不说天真好奇的诸小妹,这里单说归家三代女子的形象。 通过老妪话旧,首先描写了母亲和祖母的形象。作者八岁丧母,过早地失去了母亲的慈爱,正因为如此,作者对母亲更有深挚的眷恋之情。“某所,而母立于兹”,这是曾侍候过母亲的老妪在轩中指指点点时向作者介绍的,这自然就把作者带到十年前的小屋,勾起了作者对慈母的怀念。接着老妪又绘声
20、绘色地描述其母当年对儿女的疼爱:“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从母亲质朴而真挚的话里,读者便可以看到一个温存慈爱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母亲又是宽厚仁慈的贤良女性。老妪向作者追叙母亲的话,尚未说完,作者已潸然泪下,她自己也泣不成声了。原因在哪里,除了她有感于母亲慈爱之心外,还在于“先*(去世的母亲)抚之甚厚”。 作者的祖母对孙儿关怀备至,她念念不忘荣宗耀祖,因而望孙成龙心切。“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亲切的责备里,蕴含着高度的赏识,深深地表达了祖母对孙儿的默默疼爱和默默欣喜之情。当祖母要离去时,轻轻关门,生怕有什么干扰孙儿的学习。这小小的动作,足以表达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同时祖母看到孙儿如此发愤,想来将必能成器,喜悦之情不能自已,因此喃喃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不一会,老祖母又兴奋地拿着笏板来到轩中,满怀深情地对孙儿说:“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简短两句话,充分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儿恳切的勉励和殷切的期待之情。 作者的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同轩:有问有答,有教有学,志趣相投,乐其乐也。一个勤学好问的贤妻形象,跃入我们的脑中。 三代女子都与项脊轩有密切的联系,作者描绘了三代女子的形象,更有助于表达他对轩的深挚的眷恋之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