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第1章生命的世界_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多样性的内在联系。(2)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情感上走入生命的世界,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形成生物学观点和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重点与难点:以交流资料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多样性。以演示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共性。教学方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归纳法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一)填空1、生物的家族中包括 等。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 、 。4
2、、生物的特征有 等方面。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大猫生小猫和蜻蜓点水属于 ;小猫会呼吸属于 ;(二)选择题5、生物圈是指()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6、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B、变异的多样性、环境的多样性D、气候的多样性7、生命最基本的特征()A、生殖和发育B、生长 C、新陈代谢D、应激性8、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小鸡破壳而出 B、小鱼在水里游动C、合欢的叶子在夜幕降临时合拢起来 D、“嫦娥”绕着月球运动9、生物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A、森林和草 B、陆
3、生动物和人 C、昆虫和鸟 D、动植物、微生物和人10、森林中,有土壤、阳光、空气,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 )A 、生活环境 B、环境因素 C、生态系统 D、生态平衡11、一猪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生物的(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蘑菇 B、绿豆 C、兔 D、珊瑚礁 第二环节:课堂质疑如何区别一滴河水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生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三环节:课堂达标14、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夜来风鱼声,花落知多少
4、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5、下列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是(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16、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出“墨汁”,这一现象生命了生物( )A、能生长和繁殖 B、应激性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由细胞构成17、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A、进化现象 B、适应现象 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18、下列各项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 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 D、菜园中的全部白菜和菜青虫_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重点: 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
5、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难点讲解怎样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实验方案设计中,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一个可变因素的作用,即控制单一变量。实验设计、实施的全过程都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要有对照实验,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对照类型常见的有: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空白对照组能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相互对照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采用相互对照,能较好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学习目的1、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方法 讲述法,探
6、究法,分析法。学习过程引入新课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生态因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生态因素分类: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活动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结论:非生物因素: 。 生物因素: 。 互助:企鹅孵卵 竞争:梅花鹿在交配时 捕食:狮捕与班马共生:海葵与蟹 寄生:蛔虫与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壁虎、北极熊拟态:竹节虫 警戒色:胡蜂、河豚、夹竹桃活动2: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讨论: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 个数据的平均值?3、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第二环节
7、课堂达标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这属于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制约、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适应2、山坡阳面的玉米生长情况比阴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新鲜 B、温度高 C、阳光充足 D、水分多3、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水 、空气 、温度、土壤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阳光、水、温度、湿度5、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蝗虫啃食庄稼 、秋末有的树木纷纷落叶、蝗虫具有保护色 、鹿、兔遇到敌害时快速奔逃6、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
8、境的影响的是 ( )、蚯蚓改良土壤 、森林净化空气、多植树沙漠变绿洲 、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 ( )、一块草场 、沙漠 、生物圈 、一群羊8、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呈刺状,茎绿色且含有大量的水分,是对下列哪一因素的适应?( )A、寒冷 B、缺水 C、大风 D、强光9、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决定人口数量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决定生物的形态10、秋天凋落的枯叶之所以不是生物,主要原因是 ( )A、它已经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了 B、它已经
9、不能再生长了C、它已经没有绿色了 D、它已经不能再繁殖了11、“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紧密不分12、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生命现象 B、形态 C、遗传和变异 D、结构13、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大气14、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温度 B、土壤 C、草 D、水分15、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 )A、二氧化碳、水、昆、青蛙等 B、耕牛、农民、农业害虫等C、空气、阳光、水、
10、杂草等 D.空气、阳光、水、土壤、肥料等16.、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影响螳螂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A、蝉、黄雀 B、蝉、黄雀和其他螳螂 C、树、蝉、黄雀和其他螳螂 D、树、蝉、黄雀、其他螳螂和水、阳光等18、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19、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
11、组是( )(提示:裸地上没有植被,是最佳对照组)A、裸地B、草坪C、灌木丛D、任意一组课外阅读:植物品种最多的国家:我国的有花植物,大约有30000种。能直接或间接供人吃、穿、住、用的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其中光是能吃的就有2000多种。我国地形复杂,各种植物都可以找到生长的地方。_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学习目的: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重难点: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学习方法:阅读法和讨论法、讲解法学习过程:知识链结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达尔文 生物分类系统哈维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
12、论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循环预习解答1、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A、界 B、种C、目 D、科2、参与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个国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1、响尾蛇靠什么追寻猎物(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体温2、研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中需要几只死老鼠( )A、1 B、2 C、3 D、数量不限3、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分
13、析实验现象4、鼠妇生活的环境是( )A、干燥的 B、阴暗潮湿的 C、有光的环境 D、水中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6、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_、_、_、_等方法来研究生物科学,其中_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7、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_开始的。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_和_,_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_。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中的变量是_。第二环节 阅读解答:活动1:阅读教材P27-28后讨论:9、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惟一区别是什么? 10、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
14、响尾蛇袭击的死老鼠? 11、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第三环节 课堂达标12、下列有关响尾蛇的信息资料中,正确的是( ) A、响尾蛇没有眼,因而看不见物体 B、响尾蛇是用鼻来感受空气中的气味的 C、响尾蛇的视力极强,在夜间也能看清物体 D、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13、在实验法研究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_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 第3章 细胞第1节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明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2、能力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初步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
15、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重难点: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讨论:1、_动物和植物都是_构成的。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对光放标本观察收放 3、制作临时装片:擦、_、_、展、_、_一、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用“”表示有,用“”表示没有) 细胞结构的名称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作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 相 相同部分是: 、 、 总结: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他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第二环节 课堂达标1、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叶绿体 细胞核A B C D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细胞
16、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液泡 细胞核 叶绿体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通常是将观察的标本制成( )A、装片 B、涂片 C、切片 D、玻片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液泡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A、 B、 C、 D、5、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 Aq Bp Cd Db 第二节 细胞是生命生命活动的单位学习目的1、描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单位重点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难点 观察变形虫。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学习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说明分析法,读书指导法知识链结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学习过程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设疑讨论:(一)、人每天都要吃和喝,
17、这些营养素被身体吸收后到什么地方去了?变形虫是如何摄取食物的?1变形虫的运动和摄食是靠( ) A足 B翅 C伪足 D鳍2.人每天都要吃和喝,这些营养素被身体吸收后最终到达( )A全部排泄出去 B细胞 C肠道 D胃里(二)、人的生命如果不能从外界获得水分细胞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在生活中哪些需要的能量更大? 。(三)、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物质交换的?第二环节 课堂达标3变形虫的( )将细胞与外部环境分开,既有保护作用又能进行物质交换。4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能进入植物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植物细胞,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的作用B细胞膜的作用 C细胞质的作用D细胞核的作用 5.下列物质中,能供给细胞能量
18、的物质是( ) A水 B糖类 C无机盐 D氧气6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线粒体7植物细胞中,能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膜8细胞中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_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学习指导难点讲解1细胞大小会不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体积为什么不能无限大?请用数据例证说明。剖析:要说明上述问题需要创设数据情境进行解答。假设甲、乙两细胞皆为正方体,甲细胞边长为1 mm,乙细胞边长为4 mm。由计算结果可知,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表面积与
19、体积的比值在下降,即表面积在相对缩小,而表面积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接触面,因此说明细胞大小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当细胞体积增大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势必增加,细胞产生的废物也会增多,细胞需要加大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但是,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表面积却在相对缩小,即从表面积(如细胞膜)交换的物质不能满足体积增加的需要,从而限制了细胞的生长,所以细胞不能无限大。试题要求用数据例证说明,就一定要创设一种数据情境,设置的数据既要方便计算,又要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要说明细胞大小即体积的大小能否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问题,首先要算出几个数据,一是细胞体积的大小;二是细胞表面积的大小(即接触面)
20、;三是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即相对表面积大小。其次要弄清几个关系:体积大小要靠外界物质来填充;表面积大小决定进出细胞的物质多少。要说明细胞体积为什么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就要明确细胞生长的需要,细胞生长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又需要细胞膜(表面积)来决定物质的交换量,若细胞膜的功能不能满足需要,生长就只能停止。所以从数据计算的结果去分析能否满足这些需要,就能说明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2人的身体中大约有200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形态各异,功能也不同,但是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却一样多。你知道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吗?剖析:人体的200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都是由
21、同一个细胞即受精卵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的染色质,变为明显可见的染色体,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每个细胞就获得了与分裂前的细胞同样数量的染色体。所以,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要解释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相同数量染色体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变化的特点是数量经过复制而倍增。其次要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质是散乱的丝状物质,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的个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最后还要了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配到产
22、生的新细胞中。只有理解了上述这些变化、关系等问题,才能正确解释其中原因。议一议问题: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细菌就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的。假设一个人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条件正适宜,细菌每30分钟就分裂一次,在没有洗手等情况下,4小时后细菌细胞分裂了多少次?他手上的细菌数目又是多少?这是一道计算探究题。首先要计算出分裂了多少次,其次要知道分裂一次,细胞数目怎样变化。在此一定要注意的是,新产生的细胞也在进行分裂,计算时不是简单地累加成2n个,而是以2的n次方在倍增。1分为2,2分为4,3分为8。最后在计算时不要忘了最开始的基数。若归纳计算通用公式则为a2n,a表示最开始时的细胞数,n
23、表示细胞一共在适宜的环境中分裂的次数。课堂达标:1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A细胞体积太大太厚重了B细胞表面积相对减小,膜不能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C细胞表面积相对减小,膜能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D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交换太快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质先发生分裂,由一份分成两份 B细胞核先发生分裂,由一个分成两个 C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D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B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与繁殖有关 C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与繁殖无关 D不断补充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保
24、证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4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一般分裂5060次 B细胞要生长到一定大小后才进行分裂 C细胞可以无限分裂下去 D细胞分裂时核先复制一份5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是() A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种类增加6下列能够无限度地分裂和生长的细胞是() A神经细胞 B癌细胞 C上皮细胞 D肌肉细胞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 和 有关。_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学习指导 本节内容主要是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基本概念,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等。重点是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难点是组织
25、的形成和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活动。 关于组织的形成过程,要理解这样一条主线: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是基础,细胞分化是关键。还要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去思考,构成某种组织的细胞群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组织的形成是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人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要从构成组织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的结构特征中去区分和判断。要结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进行学习、理解和记忆。上皮组织要注意的有:有些腺体属于上皮组织,具分泌功能;上皮组织不仅分布在体表,体内一些管腔壁的内表面如血管壁、肠壁等也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结缔组织要注意的是:分布最广泛,功能很多;肌肉组织可以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
26、分别分布在骨骼上的肌肉上、心脏壁的肌肉上、胃肠等消化道壁的肌肉上;神经组织要关注它的功能。 植物体的四种主要组织,是按照它们的功能命名的,按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其结构特点就不难理解。在判断四种主要组织时,要联系结构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去思考,如各种器官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又如叶肉、果肉等富含营养物质的结构属营养组织。在几种组织的学习中,要明确以下几点: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都是由分生组织的细胞经过分化而形成的;保护组织与上皮组织功能相同,注意区分,不能混为一谈;输导组织贯穿了整个植物体。课堂达标:1人体的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在形态上完全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 A细胞不断分
27、裂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自身改变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多种不同形态的细胞 B皮肤是人体的一个最大器官 C植物营养组织的细胞都和番茄果肉细胞形态一样 D植物各种器官的表皮都属于保护组织3下列各项中,属于营养组织的是() A洋葱鳞片叶 B西瓜瓤 C蚕豆叶的表皮 D橘瓣上的丝络 4完整的苹果可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所属的组织和功能分别是() A保护组织,保护作用 B分生组织,分裂作用 C营养组织,储藏作用 D输导组织,输导作用5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唾液腺 B血液 C胃黏膜 D骨骼肌6细胞分化是指() A一个母
28、细胞分裂为两子细胞的过程 B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 C新生的子细胞逐渐长大的过程 D细胞从原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其他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第2节生物体的器官、系统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包括器官、系统两个重要概念。重点一是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是如何构成器官的;二是以人体为例,说明器官是如何进一步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以及植物的六大器官如何构成植物体等内容。 学好本节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不同组织构成器官时,要认真解剖观察鸡翅,分离出各种组织,认识到鸡翅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的,而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的。器官的概念要从三方面去理解记忆:一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
29、;二是组织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三是能完成一定的功能。此外,还要能说出大量的动物或人的器官名称。 (2)在器官构成人和动物体的系统的学习中,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构成层次关系:器官系统人或动物体。在学习系统概念时,先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再进行推广,就可理解系统的概念。和学习器官概念一样,也要注意三点:一是由多个器官组成;二是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三是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高等动物和人体有八大系统,系统之间的功能是协调配合的,使人或动物体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3)在器官构成完整的植物体的学习中,先要认识六种器官及其结构,由构成这些器官的组织说明从结构上六种器官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植物体(而不是系统)。进而学习六种器官的功能,由它们在功能上分工协作,使植物体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再一次说明六种器官构成了完整的植物体。 (4)学习本节还可以按照下列方法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各概念;用概念之间构成的关系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