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84.73KB ,
资源ID:97093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7093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2. 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3. 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

2、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作钻头B.作电极 C.冶炼金属D.作冰箱除味剂4.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5.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石墨作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6.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 D对垃圾进行分类7. 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

3、浊C木炭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8.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点燃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9. 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10. 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11. 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

4、,打开阀门,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紫色小花()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12.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3.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此说法是_的.(填“正确”或者“错误”)14.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此说法是_的. (填“正确”或者“错误”)15. 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

5、验。(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 法收集。(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16. 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 世界上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

6、不同种单质,如碳元素能形成的单质有 金刚石 、 石墨 和C60等,这几种碳单质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同”),物理性质 (填“相似”或“不同”),其原因是 ;相同的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组成水和 H2O2 (填化学式)。18.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打开K1,观察到蜡烛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地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19. 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7、F的化学式是 。(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 。(2)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3)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 (填序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A363B403C48321. 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

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以上装置AF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2)若选用装置B、D、G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组装顺序为 BGD ,则在装置G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 (填名称)。(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4)装置B、C都能用来制取氢气,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22. 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10 g加入烧杯中,再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

9、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12 3 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742.6m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m的数值为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第一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 g7 g3 g。答案及解析:1. D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由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10、书写档案时用碳素墨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不褪色,故A、B、C说法均正确。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而石墨是最软的矿物质之一,故D说法错误。2. B 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循环。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氧气能做助燃剂,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故A正确;空气中氧气过多会加快物质的氧化,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错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大,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植物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燃烧和呼吸作用能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D正确。3. C4. A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1、,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有很大差异。5. B 解析:石墨能导电,可以作电池电极;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裁玻璃;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异味。6. B 解析: 绿色化学指的是低碳环保,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符合题意,故选B。7. D 解析: 由于反应所需温度较高,为了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所以要给酒精灯加网罩,故A说法正确;木炭在反应中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故B说法正确;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反应结束后,应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熄灭

12、酒精灯,以防澄清石灰水沿导管倒吸入试管,使灼热的试管炸裂,故D说法错误。8. C 解析: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不符合除杂质原则;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9. A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装置;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D装

13、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CO2为酸性气体,所以可用浓硫酸来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选B装置。10. C 解析: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相同,但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相比,分子运动速率慢,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强,分子之间的间隔小。11. A 解析: 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浓硫酸后,通入乙瓶,干燥的紫色小花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进来的是潮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12. A 解析: CO2固体叫做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14、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而CO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故A错误。13. 错误 解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故是错误的。14. 正确 解析: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是正确的。15. (1)向上排空气(2)密度比空气的大16. (1)2CuO22CuO(2)薄铜片表面由黑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2COO22CO2 解析:(1)由图示可知,图B中的薄铜片在加热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2)图C中热的薄铜片表面黑色的CuO和集气瓶中的CO反应而变成红色,同时生成的CO2使瓶中的澄清石灰

15、水变浑浊。(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证明集气瓶中剩余的CO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17. 相似 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8. (1)燃烧得更旺,发白光 2H2O22H2O O2 (2) 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因压强增大,进入烧杯中,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19. (1) Ca(OH)2 (2)化合反应 (3) Fe3O44CO3Fe4CO2 (4) CaCO3CaOCO2解析: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C是碳酸钙,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则A、B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C能生成B,则B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

16、化碳;一氧化碳和D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E,则此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由于D和E均是黑色固体,则D可能是四氧化三铁,E可能是铁;二氧化碳和F能反应生成碳酸钙和G,且G能生成F,则F可能是氢氧化钙,G是水,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F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2)G是水,F是氢氧化钙,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3)A是一氧化碳,D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能在高温下将四氧化三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注意配平和标明反应条件。(4)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注意标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20. (1) 增大

17、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反应速率越快 (2) 不能(3) A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为403时恰好完全反应,过量的炭粉可以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解析: (1)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2)在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可能是由于炭粉与试管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致,所以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可知,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为403时恰好完全反应,为了氧化铜中的铜能够完全被还原,应使炭粉稍过量,对比题中的三组数据,应选A。21. (1) 装置B中长颈漏斗应伸到液面以下 (2) 浓硫酸 (3) A 2KMnO

18、4K2MnO4MnO2O2 b 解析:(1)组装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应伸到液面以下,否则气体会从漏斗口逸出。(2)若选用装置B、D、G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按照制取、干燥、收集的顺序进行,正确的组装顺序为BGD,CO2为酸性气体,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高锰酸钾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则应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即装置A,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通入。(4)装置B、C都能用来制取氢气,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弹簧夹,大试

19、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在压力的作用下,试管内液面下降,当液面下降到隔板下边时,固体反应物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反之,打开弹簧夹,反应开始。22. (1) 2.6 (2) 74%(3) 解:设第一次实验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3 g x yx3.33 gy1.32 g所以第一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5.4%。答:第一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4%。解析: (1)第1、2次加入盐酸后,固体质量都减少3 g,第三次加入盐酸后固体质量减少1.4 g,盐酸有剩余,碳酸钙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稀盐酸,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所以m的数值是2.6。(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4%。(3)由表中数据可知,每20 g稀盐酸和3 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可根据第一次实验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计算出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求出第一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后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