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1.82KB ,
资源ID:970560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7056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哈救助站工作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哈救助站工作总结.docx

1、哈救助站工作总结哈救助站二三年工作总结(二三年十一月五日)市民政局:2003年,我站经受了两个严峻考验,一是经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二是经受了收容遣送改救助管理的严峻考验。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处室的支持下,我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和局直属企事业单位工作会议要求为标准,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团结一心,适应形势,开拓创新,使“防非”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收容遣送改救助管理转轨工作亦得以顺利过渡,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救助新模式,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和有关部门领导及社会的认可与好评,现总结如下 : 一、防非工作有战绩4月初,“非典”疫情就已开

2、始在全国肆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站在阵地前沿各种高危疾病极易发生区的哈收遣站的全体职工却未表现出丝毫的惊惶失措,全站职工在站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力以赴,以高昂的斗志向“非典”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全站沉浸在“百人一条心,全力抗非典”的热潮之中。从哈尔滨收容遣送站防非典工作记实中可以看到:1、统一认识,落实责任。站领导班子把防非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待防非斗争,从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对亲友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引导职工增强责任意识,形成了防非人人有责的共识。4月22日,我站成立了以站长王国荣为组长、党总支书记和两名副站长为副组长的防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层层责任

3、区和制度网络,形成了领导亲自抓、分管部门有人抓、关键部位人人抓,统筹安排,齐抓共管的局面。2、领导率先,职工齐心。在这场防非斗争中,站领导班子成员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处处走在前头。从五一节至六月初从未休息过一天,赴医院、去分站、查隐患、堵漏洞,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凌晨。站领导这种不计得失、只讲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全站职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全站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条心,120名职工叫响同一个口号:“向站领导学习,齐心协力把非典挡在收遣站大门外”;45名共产党员发出同一个心声:“关键时刻上不去还算什么共产党员。”绝大部分共产党员、科长及卫生所医务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总务科服务人员五一节七天长假未休

4、息一天,一直为全站防非工作忙碌着、筹划着,做到了随叫随到、毫无怨言。非党积极份子主动请缨,写思想汇报,节假日要求参加战斗。东风分站团员青年组成突出队,他们和党员干部一起为建立东风分站留验观察区整天忙的一头汗、一脸灰、一身泥。有的同志甚至一连20几天未回家,始终战斗在防非一线上。领导率先垂范,职工齐心戮力,形成了强大的抗击“非典”攻势,构筑了一道防非的铜墙铁壁。经过数昼夜的紧张奋战,一个使用面积200余平方米,符合防非要求的留验观察区胜利建成。3、意识超前,措施得当。早在4月11日,在全国防非战役尚未进行十分激烈之时,站领导便根据形势结合站里实际情况召开了防非工作会议,提要求,定措施,明“三快”

5、(对被收容人员做到快审查、快处理、快遣送)。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制度,对被收容人员入站的体检、巡诊、遣送、重点防范、消毒、隔离观察及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4月20日着重缜密地做出了收容遣送站防非工作十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哈尔滨收容遣送站被收容人员场所预防非典工作规程及防非工作流程图,对被收容人员入站检查程序、管理程序、接触被收容人员的工作人员的管理程序都进行了严格规范。此外,我站还指定专人每日向市局报告站防治与预防非典工作情况,并与所在道外区防疫站建立联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与此同时,站里还时刻牵挂着职工的安危,为职工提供预防非典的

6、有利条件。自4月23日起,我站先后为职工发放了口罩、手套、消毒湿巾、消毒皂、毛巾等物品,还为全站职工注射了增强免疫力针剂(胸腺肽),并订做了防护服。为“确保不发生,力争不扩散”站坚持每天两次为被收容人员宿舍消毒,为他们发放口罩、毛巾等物品。站领导心系职工安危,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全站上下形成了浓厚的非典防范氛围。4、宣传到位,赢得好评。只有扎实细致的宣传,才能及时与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得到指导和支持。因此我站在防非时期,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在站内悬挂“万众一条心,共同抗非典”、“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打好防非战役”等宣传条幅共27块(条)。同时,我们还及时将防非工作情况形成快讯上报有关

7、部门,并通过大力弘扬站职工高度负责、无私奉献的防非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同心协力,打胜防非战役。由于宣传到位,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重视,市防非指挥部第三督查组多次到我站检查防非工作,均对我站防非期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与好评,田组长说:“你们收容遣送站为哈尔滨防非典工作把好了一扇大门。”徐振湖局长在检查我站防非工作时也赞许地说:“收容站防非典工作抓的扎实细致,我感到非常满意。”市民政局工作简报对我站防非工作经验进行了推广。二、转轨工作有成效7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并于8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重大制度性的变革和调整,是对福利制度的正本清源,是社会福利救济性质

8、的回归。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如何尽快跳出收容遣送的旧框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实施救助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思想上认真准备。从事了多年收容遣送工作现在要改为救助管理,干部职工们的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摒弃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方式和手段代之以热心帮助、真心救助一下子扭转过来也并非易事。为做好思想转弯,我们组织全站职工集中、系统、重点学习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全国贯彻新法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分别组织几次座谈讨论,让职工谈思想上的收获、谈收容遣送管理办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端、

9、谈如何应对形势做好工作、谈实施新法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通过反复学习讨论,使全站职工做好了从收容遣送转为救助管理的思想准备,为正式实施救助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工作上顺利过渡。6月23日接到省民政厅紧急通知后,我们立即停止了收容遣送工作,不再接收带有强制性的被收容对象,核查清理已经收容尚未离站的人员,凡不属于生活无着流浪乞讨的立即组织离站,确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的给予必要的救助,对查找不到家庭地址的呆傻人员和未成年人,经履行审批手续送福利院、儿福院安置。我们还向市政府法制办申报废止哈尔滨市收容遣送办法,并及时与市公安、卫生等部门沟通情况,避免因工作不协调而出现矛盾,妥善处理好由收遣到救助这个过

10、渡时期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第三,硬件上确保到位。6月25日始,我们摘下了悬挂多年的收容遣送站的站牌;拆除了站内各种隔离性铁门、铁栅栏、监控设备;清除了全站带有收容遣送字样的标识物、悬挂物和与新的法规相悖的规章制度;将新法规设置上墙,并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对全站进行了修缮改造,设置了能容纳120人的床铺,修建了食堂、浴池,院内新修了花坛和喷泉;购置了消毒柜、洗碗机、电风扇、电视机等。经过上述准备,8月1日上午10时,举行了“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揭牌仪式”,标志着哈尔滨市救助管理工作正式施行。2、实施救助情况1 救助数量。自8月1日开始实施救助以来截止至10月31日,共救助求助对象625名。工作中,我

11、们严格执行办法及细则,认真遵循“自愿求助,无偿受助”的原则,耐心询问了解情况,对真正有困难的对象给予帮助,对借机混饭吃、钻空子、找便宜的人给予耐心解释教育,使他们了解办法,心悦诚服地离去。竭诚服务。在开展救助工作的3个多月里,工作人员的服务热忱极高,对受助者付出了亲人般的关爱。尤其对受助者中的老年人和儿童,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无论他们是衣衫褴褛还是臭气熏天,工作人员都没有半点嫌弃。衣服脏了为他们换洗;头发长了为他们剪;生病了为他们请医送药,还端上可口的病号饭,有时还一口一口地喂到嘴里9月27日,我站接收到市红十字医院送来的一名产妇。该产妇20日在红十字医院生了一名女婴,入站后不说一句话,

12、任凭工作人员如何做工作,就是只字不露,也不管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我站专派5名女工作人员轮流为其母女伺候月子。无数遍地给婴儿换洗尿布、每天都要给婴儿喂7遍奶,不论是白天还是凌晨都及时将甘甜的奶汁喂到孩子的嘴中。不但要照顾好孩子,工作人员还要精心照顾产妇,不但做月子饭,还要亲自喂到产妇嘴里。该产妇在救助站已住了一个月,但仍然一句话不讲,其他受助人员见此情景纷纷说:“工作人员这样对待你,你就是铁石心肠也该开开玉口了。”再如,吉林市送来的女性救助人员周红艳,年龄28岁,入站后,也是一言不发,不吃饭。工作人员就像照顾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把饭喂到她的嘴里,胜似亲人般的关爱,终于使她如实地说出了家庭住址。工作

13、人员为了帮她找家人,打了64个电话,最后把她送到了亲人身边。还有,哈市道外区的谷春富,劳教释放后把房子卖掉,亲朋无人理他,将他扔到了救助站门口。谷身患重病,拉屎撒尿都不能出屋,工作人员从未嫌弃过,为他端屎端尿,擦洗身上脏物,直至伺候到他病逝。类似上述例子,在我站不胜枚举,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任劳任怨,不怕脏苦累,在救助工作中默默地奉献着主动出击。8月1日实施救助以来,来站求助者时多时少,有时一天10几人,有时2-3人。为宣传国家政策,把办法根植于广大群众中,经认真考虑,我们决定主动出击,创新形式,真正发挥出救助工作的服务职能,把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中,为救助管理工作辟出新径。我站在

14、仲秋和国庆等日子里,连续多次到哈市主要繁华街道进行大规模的街头宣传现场救助活动。在几次救助活动中,我们都带上了数千元的“礼物”,面包、火腿肠、矿泉水、衣物等物品,并将接受救助的人员一个个搀扶上车。同时我们还印制了大量的救助指南和宣传单,反复播放救助管理办法宣传词,让社会和流乞人员了解救助制度,了解救助工作。通过几次现场救助活动,收到了极佳效果,打开了救助工作的新局面。为了使救助工作更深入地开展,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我站发挥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两个救助服务队,利用周二、周五或休息日上街宣传进行巡回救助,使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两个救助服务

15、队的几次街头救助活动引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围观群众无不赞赏地说:“这样的情形是多年以来见不到的,政府真是办了件大好事,为这些流浪街头的人真是服务到家了。”救助站成立三个月以来,共出动车辆30余台次,工作人员百余名,先后对120余名救助对象实施救助,为其中10余名救助对象当场购车票帮助返籍,30余名要求救助的对象到站得到了救助,给7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现场发放食品、衣物等。各新闻媒体对我站的街头救助活动极为重视,省电视台、哈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生活报、新晚报、黑龙江晨报等多家新闻单位都多次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9月27日,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用大红字标题对我站街头救助做法给予了弘扬,并配以把帽子扔过去的

16、短评,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地方社会新闻栏目亦对此进行了报道。三、困难与建议1、甄别难。这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对刚来求助者唯一的甄别方法只能靠询问和本人自述,对说假话者一时无法辨清,待等查询清楚,已吃了,已住下了。2、返家难。救助期一过,有的赖着不走;有的没有家;有的报假地址;有的智力完好但就是不报地址,无法通知其省市来接人。有的地址清楚,但流出省市或家属、单位久拖不来接人。3、危重病人救助问题。有的部门将流落街头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有的甚至将奄奄一息的病人送救助站,如不接收,他们将人扔下就走。甚至有的根本不打招呼,趁无人注意扔下病人一走了之。还有的将在街头发现有异常

17、情况的人、有小偷小摸的儿童、逃学儿童、服毒自杀者、城市老人与子女因抚养费发生纠纷流落街头的人送来。救助站如有异议,他们就打110报警或找市政府、市长热线,说你不作为,再不就是不办任何手续,把人扔下,你爱管不管。从8月1日挂牌以来这种情况已发生10余起,有的经我们送医院救治后出院返家;有的无家可归长期滞站;有的已死亡。4、救助难。这是我们在实施救助过程中,特别是在街头现场救助中所遇到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真正的流浪乞讨者”或者“流浪乞讨经营者”根本不听劝说,也根本不愿意接受救助,有的只是贪占一些小便宜,向工作人员要点面包或衣服,拿着就走人。据知情者披露:这些人每天至少讨要到几十元甚至更多,根本

18、不可能到救助站受助。这也是导致现在哈市繁华区域以流乞为生人员有增无减的重要原因。对上述存在的困难,作为救助管理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做好我们自己应做的事。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办法,宣传救助内容,广发救助指南和宣传单,街头答疑,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建立联系网络,共同携手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理解。组建救助分站。将在南岗、道里、太平、香坊四个区建立救助分站,对求助者提供日救助。加大街头巡回救助力度。我们决心将街头救助工作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每季度将在市区繁华区域搞一次大型宣传活动,每周坚持二次街头宣传现场救助活动。拟与大专院校联合成立志愿者救助服务队,创新救助形式和手段,通过积极工作、大力宣传、真诚帮扶,使那些流浪乞讨者了解救助、接受救助、得到帮助,努力将办法的实质真正落到实处,使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真正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阳光普照满人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