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32.19KB ,
资源ID:96917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91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docx

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2010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考点解读与能力训练(课程标准实验版)宁夏固原二中 杨佰智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十五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十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十七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考点十八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点解读】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把握递进的三个观念。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活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例如,耕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较为湿润的或有足够灌溉水源的平原地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

2、、生产方式、作物熟制等也不同。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可以并且必需对不利于活动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坡地不适宜耕作,改造成梯田就可以耕作了。但是要注意,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例如,较陡的山坡也不适宜建梯田。第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举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比较稳定的

3、活动方式。但是,自然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使得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由于全球变暖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为近些年来地理学家研究的前沿领域。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以使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给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以供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全球气

4、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的。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即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又使自然资源

5、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

6、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此外,对于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需要加以科学的认识: 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只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进一步,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一)掌握分析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思路1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1)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山区地形崎

7、岖,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人口稀少,因此聚落规模小,且聚落多位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低地,因此聚落分散;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自然条件优越,人们的生产、生活便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2)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交通线路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在我国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2自然资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起主要作用的资源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资源后天性资源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

8、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和工业的布局有着决定性作用。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气候变暖,物种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袭击,一些物种将由于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生产率降低甚至灭绝。有利的一面,植物光合作用将会增强,一些植物的生产率也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2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原因:气温升高,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后果:对世界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3可能

9、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此外,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全球气候变暖,还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三)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2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不均衡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

10、灾害。3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考题例析】【例题】(2007江苏地理卷)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项选择题)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A臭氧层被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

11、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35题3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4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5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解析】1.通

12、过仔细阅读示意图,可以发现由于有大堤的保护,耕地不会被海水淹没。而港口将被淹没在海水下面,也就谈不上“有利于港口设施的建设”。由于海水倒灌,使得土壤盐碱化现象加剧。全球变暖是由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而使得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大气温度上升。2.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是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按照能量的形成和来源,将能源分为三大类:来自于太阳辐射,来自于地球内部, 来自于天体引力,风能属于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按照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的特点是干净、可再生、能源巨大,建成后收益大,但风能分散、不稳定,建设风能发电站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13、。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4.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多大风,东部沿海地区则是夏季多大风。5.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风能比较贫乏的地区主要是因为盆地地形,四周有天山、昆仑山、喀拉昆仑山等。【答案】1AB 2BC 3A 4B 5C【例题】(2008宁夏文综)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

14、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答案】(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例题】(2007上海地理)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

15、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 (灾害)侵袭。(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3)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波。【答案】 (1) 印度洋 太平洋 海啸 (2) (3)横【例题】(2008海南地理)1997年12月

16、,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1)(2)题。(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答案】(1)A (2)B【能力训练】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1,回答13题。图 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趋势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A18801900

17、年B19001940年C19401980年D19802000年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加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多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3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加 D高纬地区降水少更加干旱4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形态多呈A点状 B团聚型 C条带状 D放射式5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教广的是 A.干旱与地震 B.台风与滑坡

18、C.洪涝与干旱 D.泥石流与寒潮图2读“我国某地降水(实线)与蒸发(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图2)。完成6题。6该地为我国的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7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华北地区暴雨 北方地区寒潮东南沿海地区台风 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A. B C D8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地震9我国北方多煤,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的A整体性 B多用性 C社会性 D地域性10下列物质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煤炭、铁矿 B核电、沙漠 C化肥、森林 D机械、太阳能11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主要考虑到了A土壤

19、及气候的影响 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12下列地理现象体现关联性的是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B火山喷发-台风-干旱C寒潮-酸雨-臭氧层空洞 D台风-洪涝灾害-水土流失1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A冬春多,北部少 B夏秋多,南部少 C冬春少,西部少 D夏秋少,东部少14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B水热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矿产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15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方式会越来越多 依赖性会越来越强 利用率会越来越高A B C D图3是非洲某地区人口分

20、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618题。图316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A0500米 B500米左右C5001000米 D2000米以上地区17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C宗教圣地 D气候适宜18图中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尼罗河下游 B刚果河流域 C撒哈拉沙漠 D地中海沿岸19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

21、才可以获得再生D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地球之肺”图4图4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2022小题。20下列省区中不与该省相邻的是A河北省 B陕西省 C山东省 D河南省2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2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23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最初都是沿江沿河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有利条件是:便利的水运 丰富的水能 充足的水源 秀美的水景A. B. C. D.图5读中国雨带的季节推移图(图5),回答2425题。24通常

22、年份,当雨带位于图中、时,分别是 A45月,67月,78月前后 B56月,78月,89月前后C34月,56月,78月前后D910月,89月,78月前后25如果,雨带长期停留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读兰州市略图(图6),分析回答2628题。图626从地形上说,兰州位于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一、二阶梯过渡地带27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28从河流对城址选择的关系看,兰州属于A两条大河

23、的交汇处 B陆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C河流水运的起点 D内河航线的终点29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A地形、气候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科学技术图730要在图7中甲、乙两县城之间修一条公路,从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考虑,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 B C D3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材料二:石油占国家经济份额表国家美国西欧埃及伊朗俄罗斯份额10%8%25%42%55%国家委内瑞拉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份额68%85%96%99%99%材料三: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和未来状况 (1)从材料一可知:全球能源消费中,从1950年2050年是 占市场份额

24、较高的百年;据图回答,未来百年作为世界主导能源的是 年代(填能源类型)。 (2)我国在 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5年石油的进口量约为 。 (3)从材料三可知在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石油生产增产 (大、小),消费需求增长 ,(快、慢)我国石油资源储量 (多、少),对国际市场依赖 (强、弱)。3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近5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与中国气温变化曲线的变化大体 。(2)图中四处能代表近现代气候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3)雪线的高低,除受气温影响外,还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多项选择)A、降水量的影响 B、纬度影响 C、山坡朝向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4)l861年以来,全球平均

25、地表温度呈 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请从人为角度,试举几例(至少三点)。(5)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是长江水位的调节器,承担着蓄洪、防洪、抗旱任务,保障长江中下游沿岸人民的生活安全。围湖造田所形成的堤垸经济模式使洞庭湖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和淡水鱼基地。材料二:近百年来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迁表年份1825年l949年l985年面积6 000km24 800km22 690km2容积360亿m3293亿m3274亿m3缩减量1 240km2/(124年)2 110km2/(36年)缩减速度9.7km

26、2/年58.6km2/年(1)数据显示,近百年来洞庭湖的面积及容积的缩减量日益 ,缩减速度逐渐 。(2)试分析上述变化形成自然及人为原因,并指出它对长江防洪的不利影响。(3)解决上述问题要“山、江、湖”综合治理,具体措施有:上游: ;湖区: 。34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设计修建从B村到A村公路的和两个线路方案中, 较为合理,理由是 。(2)修建从B村到D村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村的主要原因是 。(3)因发展需要,该地拟建一人工运河以沟通、两条河流。请在图中画出运河开凿的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3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2003年67月,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遇的

27、水灾,200万公顷农田受到威胁,被水围困人口达210万,倒塌房屋15万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180亿元。 材料二:淮河流域图(图13)图13(1)淮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和 。 (2)试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气候: ;地形: ; 水系: 。 (3)沟通我国南北方的内河运输干线A是 。这条水运干线随着我国 工程东线的实施,将发挥新的作用。参考答案15 DCBBC 610 CDBDA 1115 BDCBB 1620 CDBCA2125 CDBAC 2530 BDBAC31(1)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2)1994 1亿吨 (3)小 快 少 强 32.(1)一致(2)(3)

28、ABCD(4)上升 燃烧矿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氟氯昂等制冷物质的使用产生氟氯烃等温室气体。 (5)资源条件发生变化;加剧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和给滨海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33.(1)增大 加快(上升、提高)(2)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影响: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增加长江抗洪的压力(3)植树造林 退耕还湖34(1) 地势平坦,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2)方便C村居民出行,增加线路货、客流量,提高经济效益(3)画图(1分)在该位置开凿,运河的里程短,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35(1)小麦 水稻 (2)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上中游支流多,下游河道淤塞,出海口少,泄洪不畅。(3)(京杭)大运河 南水北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