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技术方案 安徽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技 术 方 案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二一五年四月第一节 前 言一、引言安徽省市县级(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作为服务于国土管护的系统工程,为合理工作部署,规范野外工作方法,保证成果质量,制定本技术方案。二、范围技术方案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对安徽省市县级(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设计编写、样点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与样品分析、评价指标、等级划分、等级验证与适应性评价、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等内容,根据安徽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技术方案适合于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01耕地、02
2、园地、03林地、04草地、12其他土地中可转化为0104用地的土地,作为开展安徽省市县级(1:50000)农用地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的依据。三、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一)参照标准:GB/T 17296-2000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DZT0295-2016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D2005-02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3 生态地球化学评估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二)参考标准TD/T 1032-2011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NY/T 2148-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TD/T 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3、TD/T1019-2009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如工作技术方案内容与规范及工作项目设计方法技术要求不一致,以规范及批准的设计为准。第二节 目的任务及工作流程一、目的任务(一)评价目的 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是以影响土地质量的土壤、大气、灌溉水等地球化学要素及生态安全评价为主体,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为辅;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进行划分,对土地质量、潜在价值及生态风险、土地生态环境及适宜性进行评估,建立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等级数据库及档案,实现科学量化土地质量,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土地生态管护、动态管理、规划利用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二)评价任务 1、调查土壤中营养有益元素、有
4、毒有害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生物有效性,评价其对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划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 2、调查影响土地质量的大气沉降物、灌溉水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布特征,评价地球化学指标对土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划分大气沉降物环境、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3、综合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与大气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等级、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形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的影响,进行土地利用地球化学适宜性分区。 4、调查影响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结合土地利用地球化学适宜性评价,开展生态功能区划,提出特色土地资源开
5、发、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地方病防控与污染土壤治理等建议,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5、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库及档案。(三)总体工作部署以需求为导向,优先开展存在生态安全风险区域的调查工作。调查、评价工作安排以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兼顾重点生态功能区,逐步实现全面覆盖。二、评价单元(一)调查评价对象 安徽省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对象主要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01耕地、02园地、03林地、04草地、12其他土地中可转化为0104用地的土地;调查对象应兼顾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其中镇级及以上商服、住
6、宅、工矿仓储等用地应有样点控制。(二)评价单元1、评价单元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的最小单元,评价单元同县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划分的土地利用现状单元(图斑); 2、技术方案适用的土地利用类型每个图斑均要有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等级;3、当评价区位于地质背景复杂、土壤环境质量多变,同一评价单元可能具有不同地球化学质量等级的地区,应依据地质单元、或土壤母质、土壤类型等对应的地球化学背景进行评价单元(图斑)划分,以图斑内不同地球化学质量等级区作为评价单元。三、评价工作流程按照图1所示流程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工作阶段 工作内容 成果图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流程示意图第三节 设计编写设计书是土地
7、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实施的依据,应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结合区内土地自然及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及利用特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制约因素等编制。设计书除包括完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主要任务外,应在预研究基础上,围绕生态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注意的地球化学问题、土地规划利用、能够解决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制约因素问题等方面制定调查工作方案,明确解决的问题和提交的成果,充分发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作用,为省、市、县各级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地球化学依据,在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促进科学合理施肥及土壤
8、污染治理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一、设计书编写前准备工作 (一)资料收集所需收集的评价区资料种类如下:1、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发展规划(土地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城镇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及其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各种资料等;2、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及其他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资料; 3、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等资料;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区划、农用地分等定级、测土配方、耕地地力分等定级等资料; 5、土壤类型、土壤母质等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6、工矿企业及主要污染源分布等资料;7、1:5万数字地形、卫星遥感资料等资料。 (二)资料
9、分析及预研究 综合分析收集的资料,认真总结影响评价区土地质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球化学、地质学、生态环境学等各种因素,明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需求调研及实地踏勘 在收集资料和综合研究基础上,开展需求调研,了解与土地质量、生态地质环境相关及地方经济发展、土地规划利用的需求;针对影响评价区土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对评价区进行实地踏勘。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明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提交的成果,编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实施方案。 二、设计书主要内容1.概况1.1项目名称、起止时间1.2工作区范围包括工作区行政区划隶属、四至、经纬度范围或图幅及编号、面积。如为选择的
10、部分区域作为工作区,应说明选区依据。1.3矿业权登记情况重点是采矿权分布情况及对土地(尤其是农田)的影响分析,可利用二调图斑采矿用地进行统计分析。1.4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形地貌、自然(农业)气候、地表水系、交通。地形地貌涉及多个地貌单元应进行分区;自然气候应包括区内主导风向。1.5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农业资源(特色产业及名优产品等)、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包括社会经济构成,社会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等;2.区域背景分析区域背景重点阐述与土地质量质量相关的要素特征,应结合土地质量调查涉及的要素分别进行具体的关联分析;2.1区域地质背景简要说明
11、地质背景特征,重点说明影响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的地质体特征、分布;2.2区域环境背景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养分、水文地质环境、生态地质环境及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未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地区,可以根据1:5万、1:20万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资料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估;2.3区域地球化学环境重点说明影响土壤环境质量有害元素、农业有益组分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丘陵山地、岗地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复杂区,应根据不同地质背景或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对应的元素含量及区域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划分地质(或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单元,便于图斑分解和样点布置。2.4成土母质及土壤类型2.5
12、土地利用现状2.6需求调研及野外踏勘需求调研应反映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基本农田建设、城镇建设等与土地有关的规划需求,同时应反映经济发展及地方政府提出的其他本次工作能够提供帮助的需求;野外踏勘重点是在对区域背景资料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实地的调查,了解不同生态环境区土地利用、土壤、环境状况,为工作布置提供依据;2.7区域背景预研究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及存在问题,主要总结归纳与土地质量、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相关、本次工作能够解决或提供依据的生态地球化学、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等问题。2.8本次工作拟解决的问题除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定任务外,重点针对区域背景预研究的需求分析及存在问题,提出本
13、次工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并和提交的成果相对应,简要提出为保障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必须开展的调查、评价工作。3.以往工作研究程度与综合评述 包括以往土壤(土地)调查、养分调查与环境监测、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等,以及与本次评价内容有关的成果及存在问题等。3.1以往工作研究程度重点为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相关的工作程度,包括1:5万地质水工环调查、评价、研究成果,1:20万、1:5万地球化学调查、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研究成果;以往土壤(土地)调查、养分调查与环境监测、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等工作;3.2以往工作综合评述内容包括本次工作利用的资料、参考的资料分类,重点
14、本次工作利用资料的可利用程度分析,存在那些问题,采取的补充技术措施等;3.3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前述拟解决的问题,结合已有工作程度、方法技术,分析本次工作的难点和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技术思路。4.目标任务与主要内容4.1目标任务4.2主要工作内容4.3技术路线5.工作部署5.1工作部署原则5.2总体工作部署5.3具体工作布置5.3 工作进度安排6.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依据任务书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细化评价方案。 内容包括评价图斑确定原则、 样品部署、样品采集与加工、样品分析与质量监控、等级划分与统计、图件制作、评价成果应用等;6.1采用的技术规范6.2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方
15、法技术6.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6.4遥感解译方法技术6.5数据库构建与信息系统7.主要实物工作量8.经费预算9.预期成果9.1预期成果9.2成果提交时间10.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10.1项目组织管理包括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分工及职责,参加单位任务职责, 10.2项目人员配置项目组构成,参加项目人员概况及分工;参加项目人员工作时间安排;10.3保证措施10.3.1质量保障措施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岗位分工及职责,采取的具体质量保证措施;10.3.2技术保障措施包括技术力量配备,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10.3.3仪器设备保障项目必须的设备及现有状况10.3.4经济保障措施10.3.5安全及劳动保
16、护措施安全生产及保密工作措施第四节 野外调查方法技术一、土壤调查(一)样点布设1、样点布设原则(1)样点布设以代表性为首要原则,兼顾均匀性、特殊性。代表性:规定的基本密度样点应布设在网格单元内主要土地利用、主要土壤类型或地质单元最大图斑内。均匀性:在1km2范围内,以规定的基本密度形成网格,每个网格均应有样点控制,样点间保证一定间距;兼顾特殊性:当1km2范围内除了主要土地利用图斑外,尚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应适当加密布点控制,便于分类评价;除了现状或规划的耕地、园地外,可转化为耕地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加密布点控制;(2)耕地优先原则连片林地、建设用地中的耕地图斑应有样点控制;2、样点布设密度
17、根据安徽省地貌景观及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两大山区、江淮波状平原、淮北平原三类景观区,不同景观区样点布设密度为:(1)两大山区采样密度为4-9个点/km2,基本采样密度一般以4个点/km2为宜;当存在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人为污染强烈、点状污染源、重金属高背景地层、元素及污染物含量空间变异性大、富硒土壤、重点建设城镇周边等情况应加密控制。(2)淮北平原采样密度为4-9个点/km2,基本采样密度一般以4个点/km2为宜;当存在前述应加密布点情况时,应在基本采样密度基础上加密样点;(3)江淮波状平原农田区采样密度为4-16个点/km2,基本采样密度一般以9个点/km2为宜;当存在前述应加密布点情况和丘陵
18、岗地的沟谷基本农田与林地过渡地带时,应在基本采样密度基础上加密样点。3、样点布设方法(1)采用网格+图斑布点方法。以1km2为单位,以规定的基本密度形成网格,基本密度样点布设在网格内最大图斑中。(2)平原区布点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设计批准之前如未收集到土地利用现状图,可参考卫星图像预布点位,设计审批后必须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图斑对点位进行校正。(3)采样图斑小于基本密度网格,以靠近图斑中心位置布点,采样图斑大于基本密度网格的耕地、园地,同一图斑在相邻网格无样点控制,样点位置尽量靠近图斑中心位置,当相邻网格同一图斑有样点控制,同一图斑内样点空间上应相对均匀。(4)重复样不在设计图上预布,
19、由质量检查人员根据地球化学背景、土地利用现状选择,要求在测区内分布均匀,兼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质地球化学背景。(5)丘陵山地、岗地地貌区,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叠加地形、地质或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图层,对大于基本密度网格的图斑进行分割,确定评价单元,预布点应兼顾不同地球化学场、地质或土壤类型、土壤母质。丘陵山地地貌区样点布设应充分考虑分解后图斑的地形、地质或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及地球化学背景特征,样点布置应具有代表性,在土流汇聚的平畈、沟谷等土壤发育处布点。岗地应充分考虑基本密度形成的网格内地貌部位、地球化学场、地质背景特征,选择主要地貌部位、地球化学场区内的最大图斑布点。4、样点编号原则上以
20、工作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编号单元,以不出现重复,便于野外记录和样点识别为原则。建议参照1:5万区域地球化学普查编号方法编号(附录)。重复样点编号可预留大格号或者以生产样编号插入,设计评审后最终提交审批的设计点位编号图应附重复样编号表。(二)样品采集1、采样时间农田区土壤样品采集一般要求在上茬作物成熟或收获以后,下茬作物尚未施用底肥和种植以前,以反映采样地块的真实养分状况和供肥能力。根据安徽省农业种植特点,淮北地区采样时段应避开夏、秋季两个主要种植施肥期;淮河以南以10月以后水稻成熟及收割后时段采样为宜。林地应避开雨季。规范要求:一个区域的土壤养分有效态分析样品的采集,应在 1 2 周之内完成,以便
21、进行对比。 2、采样位置选择(1)在布设的采样点上,以图斑中心位置为主样点,作为定点、样品编录位置,同时向四周辐射 50 米 100 米确定子样点,等份组合成一个混合样,子样点不能超出图斑范围,子样应选择周边最大田块。(2)子样点与主样点距离、方位、布局应根据图斑形状、大小、土地利用类型、地貌现场决定。采样地块为长方形时,采用“S”形布设分样点;采样地块近似正方形时,采用“X”形或棋盘形布设分样点。图斑长度小于150米,子样点布置在主样点两侧30-40米左右;图斑长度大于150米,子样点与主样点间距50米以上。丘陵、岗地耕地图斑中有分布于沟底、山坡不同部位田块组成的,应在不同部位田块中采样子样
22、;丘陵、山地中林地图斑一般选择土流汇集的洼地等土层较厚地带沿行进路线采集子样。(3)每个子样点的采样深度及重量要求一致。采样部位应距离田埂1.5米以上。采集蔬菜地土壤混合样品时,一个混合土壤样应在同一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地或设施类型里采集。(4)采样时应避开沟渠、林带、田埂、路边、旧房基、粪堆及微地形高低不平无代表性地段。(5)野外土壤采样位置选择应特别注意问题:当同一土地利用图斑内适合采集子样和主样的部位土地利用现状与设计图斑土地利用现状不一致时,应根据图斑内实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选择点位,当图斑全部变更为非农用地则弃点,并在记录卡备注栏说明点位变更或弃点原因。子样点必须进入图斑,因此在子样点
23、处应根据主样点导航距离或者根据子样点GPS坐标在图上量算,确保子样点位于图斑内,子样点未进入图斑该样品作报废处理。道路为界图斑样点选择要求:图斑一般遇有各类道路时均由道路构成图斑边界,其中高速、国道、铁路、省道应避开明显的修路影响区域,如取土、堆土区。以道路为界的图斑,子样点应自道路一侧项远离道路方向选择子样点位。乡镇、村庄等建筑用地为界图斑样点选择要求:建筑用地周边的图斑子样采样位置选择应自建筑用地一侧项远离建筑用地一侧布设。变更点位不能超出评价图斑边界,应尽量保证主点位靠近评价图斑中心部位。3、采样方法(1)生产样品采集用于土壤重金属分析的样品,可使用竹铲、竹片直接采取样品。用铁锹挖采样坑
24、时,先挖好坑后,用竹片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土壤,再采集样品。每个样品采集完后,应清除干净采样工具上的泥土,再用于下个样品采集。大田采集耕层土壤,采样深度为 020 cm,由4 个6 个子样等量混合组成 1 件样品。果园地的土壤,采集部位为 060 cm 的毛根区,原则上由 2 个3 个子样等量混合组成 1件样品。 林地的土壤,采集深度为 020 cm,由 2 个3 个子样等量混合组成 1 件样品。采集的各分样点土壤掰碎,挑出根系、秸秆、石块、虫体等杂物,充分混合后,四分法留取1.0 kg1.5 kg 装入样品袋。样品袋一般为干净结实的棉布袋,如潮湿样品可内衬塑料袋(供无机元素和化合物测定)或
25、将样品置于玻璃瓶内(供有机化合物测定)。(2)重复样采集按照不低于2%的比例由质量检查人员按照GPS航迹记录的主样点、子样点位置采集重复样,一般与生产样品采集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3)报废、返工样品的采集报废样品进行补采应重新编录,并使用新的样袋号,不允许使用原样袋号。4、野外采样重量野外采集的样品重量应大于1000g,以保证样品代表性。(三)样点定位、标识及样品编录1、样点定位(1)野外根据设计点位坐标参照地形地物使用GPS进行定位,坐标系统采用西安80 或北京54,全部工作区各项工作采用的坐标系统应保持一致。(2)以设计的样点位置作为样品编号、记录坐标的位置,子样点采用随即编号保存在GPS
26、 中,较为特殊或重要的子样点可在备注栏记录子样点位置。2、样点标识、标记(1)采样小组野外工作手图样点标识是在当日工作完成后将完成的样点在设计点位工作手图上采用涂色等方式标识出来,当实际样点与设计样点点位变更超过100米,或样点位置变更与设计图斑不一致,应在工作手图上重新标识点位。(2)实地选择显著的标记物用油漆对工作采样、重复样、质量检查点进行标记。3、样品编录(1)土壤测量统一使用标准化土壤地球化学采样记录卡(附录)。野外用代码和简明文字记录样品的各种特征。(2)样品编录要求必须在野外现场用2H或3H铅笔填写。记录内容要正确、齐全,字迹要求工整、清晰。当发现记录有误时,只能将原记录代码划去
27、,在其下方写上正确的代码,严禁涂改;系统编录错误采用批注,严禁重新抄写。(四)样品加工根据分析项目土壤样品分为原土和过筛两类,其中测定土壤中二价铁、还原态锰、硝态氮、铵态氮的样品需用原土新鲜样品,颗粒(粒度)分析可用原土风干或原土新鲜样品。微量元素及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分析可采用风干过10目筛样品送验,根据分析指标方法技术要求,由实验室加工至所需粒度。风干过筛样品加工流程见图。1、样品晾晒野外采集的样品要求悬挂晾晒、自然风干,晾晒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搓揉,避免样品结块、霉变,干燥后的样品在加工(过筛)前用木锤敲打,使其恢复至自然粒级状态,分装需要送验的原土风干样品。2、过筛样品野外加工样品干燥
28、后,用10目尼龙筛过筛。凡能过筛的样品应充分过筛,不能因为已过筛部分的重量满足要求而把还能过筛的样品丢弃;当过筛样品不足时,不准加入未过筛的粗粒物质或人为迫使较大粒级的样品过筛。3、样品缩分及样品重量过筛后样品充分混匀,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送验样重量为微量元素分析150g,有效态分析每个指标不低于100g;副样不低于300g,可装于聚乙烯瓶内长期封存。(副样保留问题?)。4、送验样要求送验样应按照设计大格及样号顺序排序编制送样单及样品排序,不准按照采样袋号排序送验。二、大气环境质量调查大气环境质量调查采用大气干湿沉降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一)评价单元划分1、淮北平原、江淮波状平原以正方形网格
29、按照基本样点密度划分评价单元。2、两大山区根据环状山脊,按照基本样点密度划分评价单元,一般一个评价单元为一个独立的汇水盆地。(二)样点布设1、样点布设密度大气干湿沉降物接收点布设基本密度按照两大山区、江淮波状平原、淮北平原三类景观区分别部署。(1)两大山区样点密度按照100200 km2布设1个点,基本样点密度一般以1个点/160km2为宜;当存在面积小于160 km2的环形山峰形成的独立(汇水)盆地、或农田集中区、开阔山谷区等,应根据圈定的相对独立小气候区确定评价单元面积。(2)淮北平原样点密度按照50150 km2布设1个点,基本采样密度一般以1个点/80km2为宜;(3)江淮波状平原样点
30、密度按照50100 km2布设1个点,基本采样密度一般以1个点/50km2为宜。(4)针对城镇近郊区、城镇工业区、矿集区等污染源区,大气污染严重或空气质量较差地区,大气干湿沉降物样点可适当加密,或单独布设样点对污染源附近进行控制。2、样点布设方法(1)点位设计充分收集区内城镇及工矿企业等污染源分布、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气候及多年主导风向等资料,划分评价单元。大气干湿沉降物样点应布设在评价区主要连片耕地区内或相近地区,在评价单元内尽量居中布设。污染区、污染源控制样点一般布置在源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口方向。(2)野外样点位置选择基本网度样点布置选位一般应避开道路扬尘、餐饮等局部因素明显影响地区;
31、 大气干湿沉降物样点应布设在评价区主要农作物种植地块内或相近地区。接尘缸一般应放置距地面 10 m 15 m处,如放置屋顶平台上,采样口应距平台 1 m 1.5 m,以避免平台扬尘的影响。3、接尘缸选择及清洗北方地区采样器可选择口径 15cm,南方地区可选择口径 40cm接尘缸。接尘缸大小根据雨季最大降雨量,以不满溢为准,必要时在雨季接尘缸将满溢时及时采集液态样品单独保留,多余液态样品称重后舍弃,保证液态样品不漫溢。接尘缸和缸盖等采样器具在使用前,用 10 %(V/V) HCl 浸泡 24 h 后,再用纯水洗净,试剂为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洗干净的接尘缸用缸盖盖好,携至采样点后,取下盖安装。4、样点日常维护接尘缸应安装防护网,防止杂物落入缸内;寒冷季节,应防止冻裂接尘缸;在夏季多雨季节,应注意缸内积水情况,为防水满溢出,应及时更换新缸或采集样品;在燃放烟花爆竹的节日、婚庆、丧事期间,需用清洁的缸盖将接尘缸盖好。燃放烟花爆竹结束后,再把盖拿掉,继续接干湿沉降物。(二)样品采集方法1、采样时间原则上,大气干湿沉降物接尘缸放置一年,回收一年的液、固样品。在大气污染严重地区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