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琥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琥珀的特点。2通过独立学习,能从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简单完整地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3通过小组合作、主题探究交流等方式,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初识“琥珀”特点1展示琥珀,板书“琥珀”,猜测一下:“琥珀”这两个字跟什么有关?学习几个谐玉字,如珍珠、琉璃2、对于“琥珀”你有哪些了解?3、你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一起去看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作家栢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谁
2、来介绍一下作者。二、初读课文,感受“琥珀”特点1、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自由朗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划出最能说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句子。(3)思考围绕“琥珀”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学生自由学习。3、交流(1) 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全班齐读。拂拭 澎湃 渗出 松脂黏稠 晌午 飒飒 掸掸翅膀翻腾怒吼 前俯后仰 注意:黏、飒飒、掸掸的读音。 掸掸翅膀的理解。(2)交流“琥珀”特点的句子课文中描写“琥珀”的句子,你找到了吗?指名读句子。自己再读读这个句子,脑海中想象一下这块琥珀的样子。三、再读课文,梳理“琥珀”形成的要素1这么珍贵的琥珀到底有哪些形成要素呢?快速找到琥珀形
3、成的几个因素,写下来。六要素课文信息时间地点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带着问题来观看琥珀形成的视频。自己快速浏览112自然段,完成表格并交流分享。2. 展示:先交流汇报其中一个要素的学习情况。四、推测依据,感知科普文的思维严密性。1、刚才我们一起跟随作者了解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其实,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是作者想象推测出来的,但实际上又是有依据的。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依据。2、集体交流。汇报“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因素和“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的依据。具体交流讨论 “故事发生在约摸一万年前”和“场景”的依据。(1) 搜集信息:从作者推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夏天,这是为什么呢?从
4、课文里找找原因。(2) 汇报反馈:汇报,预设集中反馈三处。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股松脂的香味。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3) 搜集信息:从作者推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夏天,这是为什么呢?从课文里找找原因。(4) 汇报反馈:汇报,预设集中反馈。这块琥珀是一个渔民的儿子在海滩上发现的,这是想象海水渐渐逼近森林,最后淹没了森林的依据。(5)搜集信息:从作者推测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这是为什么呢?从课文里找找原因。学生会找到并给出依据是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化石,需要这么长时
5、间。向学生追问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预设集中反馈四点。松树林。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时间漫长。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苍蝇和蜘蛛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学生可以找到“蜘蛛刚扑过去,忽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让学生体会“刚、突然、刚好、一齐”词语的好处,能体现这个“巧合”。(6)搜集信息:从作者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松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这是为什么呢?从课文里找找原因。如果不是刚好这么巧,那两个小东西就不会“仍旧好好地躺”在“透明
6、的琥珀里”了。3、就这样,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后来又发生了变化。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片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海沙下面。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小结:所以经过漫长的时间,陆沉水漫,松树的腐烂和泥沙的掩埋。最后形成了松脂球化石,也就是琥珀。
7、五课后小结1. 推荐学生课后阅读乌拉波拉故事集琥珀选自乌拉波拉故事集,而琥珀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还有好多有趣的科学小故事藏在这本书里。有兴趣的小朋友们可以课后去读一读。2.课后拓展经过千年万年的磨练,每一块琥珀都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谁来推测下老师手上的这块琥珀又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写一写你的故事并分享。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食物链的故事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也非常快,可是后来,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吃
8、光了。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美国从这个教训中知道了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除了毒、抓、杀之外,人们还采取轰的办法。一见麻雀的影子,就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食歉收,接着,饥饿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1)画线句子中“轰”的
9、意思是( ) A.形容打雷、放炮、爆炸等巨大的声音。B.(雷)鸣;(炮)击;(火药)爆炸。C.赶;驱逐。(2)文章列举了_和_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灭绝一种生物保护另一种生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_。 (3)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请用文章的话回答。 (4)对于人类这种干涉自然界生物链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呢? 【答案】 (1)C(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4)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10、(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C;(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4)示例: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
11、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 j)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
12、,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 晕)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sh s)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得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系_(x j)着 (昏 晕)_暗似_(sh s)乎 (稍 捎)_微(2)文中怎样描写小船的小?用波浪线划出。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 (4)解释划线的字。 颜色各异_ 变化多端_
13、或浓或谈_(5)读句子完成填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话采用了_的修辞方法。无论花朵的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句话采用了_的修辞方法。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这句采用_的说明方法。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这话采用了_的说明方法。(6)写四个描写大海的四字词。 _、_、_、_(7)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答案】 (1)j;昏;s;稍(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3)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sh s)
14、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4)不同;头绪;有的(5)设问;拟人;打比方;列数字(6)汹涌澎湃;大浪滔天;滔滔不绝;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奔腾不息)(7)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在内洞里面拉
15、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解析】【分析】(1)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
16、起来。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颜色各异:形容颜色各不相同,颜色繁多。异:不同。变化多端: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端:头绪 。或浓或谈:有的是淡的,有的是浓的或:有的。 (5) 现提出问题(怎样小的小船呢?)然后紧接着回答(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话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把“花朵的叶子”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洞口”比作“桥洞”,这句采用打比
17、方的说明方法。“一千或是八百人”。这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6)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7)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往往事先拟好文稿,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解说词帮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加深感受,发挥视觉作用的同时发挥听觉作用。解说词是视觉感受的补充。 故答案为:(1)j、昏、s、稍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3)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sh s)乎都
18、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4)不同、头绪、有的 (5)设问、拟人、打比方、列数字 (6)汹涌澎湃、大浪滔天、滔滔不绝、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奔腾不息) (7) 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在内洞
19、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设问、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
20、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7)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解说词的能力。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节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农带着随从,攀上了高山。他亲自采摘各种花草,放到嘴里尝,并把尝到的结果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
21、地转,一头栽倒。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随从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他的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才把毒气解了。随从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劝他下山回去。他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就这样,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随从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随从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
22、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选自中华传统美德简明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1)“苦思冥想”的意思是_。它的近义词有_、_等。 (2)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_ (3)下面说法,有错误的是( )。 A.神农氏为了让百姓有吃的,能看病,就亲上山自品尝了一百种草药。B.神农氏利用灵芝草救了自己一命。C.“神农架”这个名字是用来纪念神农氏的。(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神农氏为说些什么呢? 【答案】 (1)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2)我们不能回去。(3)A(4)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
23、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苦思冥想: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根据其意思,苦思冥想的近义词可以是“ 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静思默想”中其中两个。(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 “品尝了一百种”是一个概数,泛指品尝之多。(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尽心地思索和想象;示例: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24、;我们不能回去。A;示例: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偷秋(节选)月亮挂到中天时,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
25、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了。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选自勇气改变世界,印刷工业出版社)(
26、1)解释词语。不知疲倦:_蹑手蹑脚:_(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一清二楚_渴望_劳碌_(3)文中表现孩子们偷秋后心情的词语是_,体现了他们_的心情。(4)孩子们偷秋后“甜甜地睡熟了”是因为( ) A.他们偷到了东西,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B.因为这些东西都很好吃。C.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他们的梦想。(5)短文中的“偷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传递了庄户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2)模模糊糊;失望;悠闲(3)兴高采烈;高兴(4)C(5)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
27、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
28、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模模糊糊;失望;悠闲;兴高采烈;高兴;C;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