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4 ,大小:73.04KB ,
资源ID:96653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65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1、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考试题库及答案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考试题一、填空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 )字以上3、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学习方法。 4、新课程标准根据(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5、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 )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6、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 )、(韵母 )、( 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7、第二学段,会使用(字典 )( 词典),有初步的

2、独立识字能力。 8、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9、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 明显错误 )的词句。10、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又是一个人( 语文素养)的体现。11、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12、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赠别)和选拔的功能。二、选择(每小题4分,共20分)1、词的分类有( B ) A、主语、谓语、宾语等 B、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C、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B )的能力。 A、感受、理解

3、、欣赏 B、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3、语文教学应在( C )的过程中进行。 A、以教师为主体 B、以学生为主体 C、师生平等对话 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于1、2年级学生,课标规定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 )2、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3、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4、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5、“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6、“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

4、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四、把下列名句、谚语等补充完整。(4分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五、填字成成语 (左)顾(右)盼 (南)辕(北)辙 (求)同存(异) 惊(天)动(地 )自己写出以上形势的成语2个:大惊小怪、眼高手低、 六、简答题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2、新课程标准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5、。答:新课程标准根据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3、简要举例九年义务教育第一、二阶段语文必背诗文作者篇目的具体内容至少两首。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七、论述题。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答:(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论述第一条如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6、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八、作文任选一题。题目:1、扩写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 要求:展开想象,符合诗歌内容,健康;字数在600字左右;2、写一篇简短关于语文的教育教学论文试题一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分) 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分)(1)语文是最重要

7、的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是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 应当是对话的中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观察、思考、表现 、评价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 Rn 和hng

8、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女和 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 击 和 从长计议。(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和曹植的合称。(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颂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辨析题(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另外) 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勉强 ) 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

9、跑? (尚且)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居然竟然 ) 默写题(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 滥 调 ) (以儆效尤 )(虚无缥 缈) (再接再厉 )(按部就班 ) (颠扑不破) (床架屋叠)(枕戈 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判断题(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10、。() 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语文课程标准30问 戴宝云1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53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

11、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实施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0年6月是研制阶段,200年到2004年是实验阶段,2004年到2005年是推广阶段。2001年,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贯彻新的课程标准,使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到2002年,各个地级市都要有一个实验区,占人学学生人数的10-15。到2003年,将有30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到2005年,全国所有的一、三、七年级(指初一)的学生都将进入实验,使用新的课程标准

12、和新教材。对新的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改革不是哪个人要改,哪个专家要改,而是不改不行了。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适度超前才行。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4语文课程标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

13、订的?它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新体系。据专家介绍,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其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落实。 5“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

14、哪些区别?“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规定了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础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过程达到这一要求。(2)“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了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提出了多元化评价建议,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生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6语文课程标准是如何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 语文课程

15、标准十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表现在: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化为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上发生了重大变化。7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学科性质定位的变化,结束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长期争论。以往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定性更多立足于语言的角度,语文课程标准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

16、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8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理解“人文素养”

17、、“科学素养”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什么是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表现在:(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是要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10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在给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之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

18、语文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一个“工具性”或“人文性”是无法概括语文这一复杂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处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中。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

19、提倡和推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11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

20、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中,为什么将“语言文字”改为“语文”?以往的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表述是这样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句话在课程标准里改成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虽然只是将“语言文字”改成“语文”,但其内涵不一样了。“语言文字”主要是就这一套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而言的,“语文”就不同了。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

21、综合素养,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3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其内涵?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它的内涵。一是语文是民族的根,也是学生做人的本。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就是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要通过教“语文”培育现代的中国人。二是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过程。语文充满形象与情感,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他们求知的渴望、钻研的精神、学习的劲头也就越强烈,效率也就越高。 14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

22、能?语文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程标准”,为什么要淡化“训练”?二十世纪末,人们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忽视学生的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当然,造成语文教学的种种失误,并不都是“训练”的错,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原本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逐渐演变成单纯的“题海战术”,再加上大量死板的、质量低劣的“标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1、正确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

23、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什么?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3)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 (4)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

24、文性的统一,其内涵是什么?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四个问题是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必要的构成部分,是与学习者休戚相关的。其中,“应学什么”的逻辑前提是“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不是先验地预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这也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

25、念。2、明确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语文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3、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四大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26、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知道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27、5、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语文新课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理念,它包括两层意思:第一,“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怎样才算“正确把握”。 按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因此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8、”。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

29、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即它的民族性。比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6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复习题选、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四条。这四条讲了两个内容:一是目标的提

30、出,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提出;二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与评价等。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

31、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7、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

32、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