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二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平凡的世界专练含答案平凡的世界专练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兔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他一边走,一边揪了一把苦艾凑得鼻子上去闻。这苦涩而清香的艾叶味,使他不由想起小时候的端阳节,他和福堂哥总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拔好多艾草,别在门上,别在全家人的耳朵上,然后再揭开喷香的粽子锅唉,从那时到现在,不觉得几十年就过去了。
2、记得文化革命开始时,他刚三十出头,正是风华茂盛之时结果这好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前几年虽然恢复了工作,但也等于仍然在油锅里受煎熬。直到不久前“四人帮”被打倒后,他才好像一下子又变年轻了。只要国家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畅快!他多年来一直处在实际工作中,因此非常清楚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他常想,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田
3、福军被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他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
4、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就是的”“口粮哩?”“扣了!”“为什么扣了?”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
5、“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让给他们分粮,我”“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队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
6、去盘粮食。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蜒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此刻,
7、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通过写田福军当时的感觉,表露出作为基层领导的他发现百姓生活艰难情况后的难过和愧疚之情。B.看到田福军和队长扛着粮食回来时,老汉一家人哭成了一堆,这既是因为感到暂时有希望了,更是对他们的帮助充满了感动。C.队长一家人吃糠团子,生活极其困难;老汉一家
8、人缺少口粮,家中老人已奄奄一息,这些都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的艰难状况。D.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再补,旨在表现他一心为民,不顾个人得失。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快到端阳节时,山鸡和野鸡鸣叫、苜蓿盛开、麦穗泛黄的乡村景色,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赋予了人物活动的空间。B.文中“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的细致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女孩子因为过度饥饿而产生的绝望心理。C.小说词语选用准确,“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中“闯进”一词写出了老汉行为的鲁莽,让读者体会到当时民风粗犷。D.文章多次运用细节描写,生
9、动展示了当时农村百姓生活的艰难,为塑造田福军的形象作铺垫,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8.小说在叙事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9.路遥在另一部作品人生中曾说过:“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请结合这句话的内涵,分析文中田福军这一人物形象。(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
10、确结论。(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楚叙事的方式,叙事的方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以及补叙;其次,小说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只有这些方面弄清楚了才能结合题干要求作出正确答案。(4)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把握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11、、心理和细节描写,然后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解答】(1)B.递进分析错误。老汉一家哭成一堆的主要原因是终于可以活命了,而非选项所强调的得到帮助后感动地哭了。故选:B。(2)C.曲解文意。作者使用“闯进”一词是为了让读者体会到老汉内心想见到干部解决饥饿问题的焦急,而非“让读者体会到当时民风粗犷”。故选:C。(3)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他一边走,一边揪了一把苦艾凑得鼻子上去闻。”“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这些句子中的“他”都是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叙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显得客观冷静。 文章
12、第二段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插入的是田福军的回忆和心理活动,从他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文革”前后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这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面对“文化革命”带来的破坏,田福军认为“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这展现出田福军作为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动脑筋想新办法”则是表现出他工作方式的灵活,“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表现出他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的决心和信心,由此可以看出田福军对农村、农民的感情,体现了田福军的强烈责任感。 采用多种表现手法。由原文“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大地上
13、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可知,文章开篇采用了环境描写。“他常想,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运用的是心理描写,描写了田福军的心理活动。“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运用的动作描写,描写了田福军的
14、一系列动作。叙事中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展开叙述,更好地塑造了田福军这一人物形象。(4)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考生要先理解“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这段话的内涵,然后结合这句话的内涵分析田福军的形象。“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的特点-矛盾和选择的综合体,并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这一综合体-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然后到文中找到田福军面临的矛盾和做出的选择,如第二段“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
15、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由此可知,田福军面临的矛盾是“文革”结束,当时农民吃饭问题依旧解决不了,对此田福军做出的选择是“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这是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而他毅然选择投入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之中,这表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如“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这又是田福军面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
16、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勇于担当,公而忘私的勇气和魄力。答案:(1)B(2)C(3)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以旁观者身份来叙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显得客观冷静。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第二段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同时体现了田福军的强烈责任感。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叙事中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展开叙述,更好地塑造了田福军这一人物形象。(4)人在面临矛盾做出选择时,勇敢的人可以舍弃个人利益,选择维护集体利益,哪怕会因此承
17、受一定的后果。“文革”结束,当时农民吃饭问题依旧解决不了,但他毅然投入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中去,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面对饥饿问题,他不顾个人后果,违反上级规定开仓放粮,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勇于担当,公而忘私的勇气和魄力。【点评】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考生要从小说中勾画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解题思路可以分为四步:一、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二、画出小说
18、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没过多少日子,孙少安所承包的石圪节乡砖瓦厂就开始盈利了。孙少安成了全乡经济活动的首要人物。正在孙少安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朋友胡永合突然到石圪节来找他。永合是叫他一同去省里和电视台“洽谈”合资拍三国演义的事。孙少安这才想起,几个月前他曾给永合应承过这么一档子事。这也许是一件相当没把握的事,他根本摸不着深浅。但是他既然给这家伙应承了下来,就不好推辞。再说,这个有恩于自己的人,他怎么能不讲信义?经胡永合又一番
19、鼓动之后,少安的心再一次热起来。两人商定,去省城时,再拐到大牙湾煤矿捎带着看看少安的弟弟少f兄弟两人也好久没见了。哥哥意外地来到煤矿,使少平大吃一惊。少平详细询问了哥哥去省城要办的事。少安说完后,少平鲅起了眉头。“你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些事呢?”少平不解地问他哥。“农民也不能光当个土财主,应该参加文化上的事嘛!”少安用胡永合的话回答弟弟。“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你的事业才刚开始,只賺下那么一点钱,就东跑西颠搞这些事,实在有点不自量力!”少平不客气地说。少安被弟弟说得一愣。他原来还以为有文化的弟弟会支持他搞文化事业,没想到他当头给自己浇了一盆子凉水。“钱是不多。”他嘟囔说,
20、“咱穷惯了,一有这么多钱,心里倒有些慌。一来我抹不开永合的情面,二来想疏点财就疏点財,反正没这社会的变化,咱也不会有这么多钱”“思路完全正确!”少平欠起身,“钱来自社会,到一定的时候,就有必要将一部分再给予社会,哪怕是无偿地奉献给社会。是啊,我们需要钱,越多越好。可是我们又不能让钱把人拿住。否则我们仍然可能活得痛苦。我们既要活得富裕,又应该活得有意义。赚钱既是目的,也是充实我们生活的一种途径。如果这样看待金钱,就不会成为金钱的奴仆。归根结底,最值钱的是我们活得要有意义不过,钱可不能乱扔!”“乱扔?我想电视台赔不了钱!说不定还能賺点再说,还挂个名字”少安这才道出了最深层次的心里话。少平明白哥哥的
21、真实心理,他叹了口气说:“你现在还没必要拿钱买个虚名。再说,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而要是白扔一两万块钱给电视台,你还不如拿这钱给咱双水村办个什么事”“拿一两万块钱白给村里人办事?”“那又怎样?你不是也准备白扔给人家电视台吗?”“我还准备赚它电视台的钱呢!”“赚不了呢?”“那只怪运气不好!”少平笑了:“说来说去,你这个财主看来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想给社会疏点財”“要是白给村里人办事,还不如把这钱咱们一家人分了!”“两回事,哥哥,你对家里人都已尽了责任。至于我,我赚的钱我够用。不够用我也不愿使用你的钱。我以前就说过,最好的兄弟首先应该是朋友,然后才是弟兄。”孙少安难以理解弟弟这
22、些“高论”。不过,他也开始认真地检讨起他此次的省城之行是否适当少安踌躇了半天,终于决定听从弟弟的劝告,准备半路回头了。孙少安觉得,这一夜过得很愉快。是的,每次他都能从弟弟这里受到许多启发。第二天早晨,当胡永合听少安说他因为祖母突然病重要返回家时,气得嘴张了半天,不知该说什么是好。既然是这样,他总不能把这个孙少安用绳子捆到省城去!一九八五年的春天,孙少安个人掏腰包出资一万五千元重建的双水村小学,现在眼看就要最后竣工了。当年拦河打坝震坏的校舍窑洞,已经被一排气势宏伟的新窑洞所替代。当年的学校橾场也扩大了一倍。铁栏式大门上面,拱形铁架上“双水村小学”五个铁字,被红油漆刷得耀眼夺目。(有删改)7.下列
23、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写孙少安承包的乡砖瓦厂开始盈利,并成了全乡经济活动的首要人物,为下文他准备合资拍电视以及后来重建学校做了铺垫。B.孙少安去省城时再拐到大牙湾煤矿见孙少平,其目的是要征求一下弟弟对他投资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看法。C.“最好的兄弟首先应该是朋友,然后才是弟兄”,这句话表明了孙少平的观点:兄弟是平等的,应当相互提醒,真诚交心。D.“一排气势宏伟的新窑洞”“被红油漆刷得耀眼夺目”等内容既交代了新学校的特点,也蕴藏着人们对孙少安无声的敬意。8.文中孙少安和孙少平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麻描写
24、的作用。(6分)答7B(“征求一下弟弟对他投资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看法”的说法有误)8.(1)孙少安:有雄心,有气魄,精明能干。承包了乡里的砖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全乡首要的经济人物。讲信义,重情谊,豪爽大方。明知投拍三国演义不太靠谱,因为答应过胡永合,所以应承同意下来。有爱心,有担当,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在弟弟的启发下,决定自己出钱重建学校。爱虚荣,想出名。想在电视上出出名。(3分,每条1分,答出三条即可,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2)孙少平:遇事冷静,头脑清醒。如劝哥哥放弃不靠谱的拍电视的想法。人格独立,有高尚的价值追求。如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要哥哥的钱。心地善良,有
25、社会责任感。如劝哥哥为村里办事。善于言谈。如说服哥哥放弃投资拍电视。(3分,每条1分,答出三条即可,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9.(1)从故事和结构层面看,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对兄弟二人的对话描写,引出少安要“合资拍三国演义”以及到后来“打消了拍三国演义的想法”等内容。(2)从人物层面看,有助于人物形象塑造,突出了人物性格。通过兄弟二人的对话矛盾交锋,表现了两人不同的性格,如少安想出名的虚荣和少平的高尚价值观,展示了两人不同的内心世界。(3)从主题层面看,深化了小说主旨,丰富了思想内涵。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了平凡的少安少平却有不平凡的胸怀,深化了“青年要有社会责任感”、“农村青年成长进步”等方面的小说主旨。(6分,每条2分,答出三条即可,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