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115.91KB ,
资源ID:96509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509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选河北省大名县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选河北省大名县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1、精选河北省大名县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名一中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40小题,共60分)1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A. 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 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C. 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 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2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人殉现象仍相当普遍,战国时期上有余风,其中以秦国人殉之风最为兴盛,东周列国与秦国人殉较为接近的是保存了东

2、夷人习俗的齐国,但人殉规模还是比秦国稍逊一筹,而齐国一山之隔的鲁国,人殉现象就很少。这表明A. 经济发展是人殉制得以维持的关键 B. 生存环境和社会阶段影响社会习俗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 D. 周礼文化与儒家思想决定社会习俗3“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神话皇帝的权威 C. 暴露皇帝的过失 D. 挽回不良的影响4唐代科举要求严格,程序亦多,士人经礼部考试合格,须再经吏

3、部考核后,方能授官。及第至授官期间,士人多先充任藩府小职,熟习吏事及知悉民情,积累行政经验。这一做法A. 保留九品中正制的痕迹 B. 导致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 有助于提高官员的能力 D. 保证了考试程序的公正5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这表明宋代A. 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 B. 官场争斗十分激烈C.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 D. 文臣注重道德操守6“(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

4、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 B. 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C. 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割据隐患 D.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7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8雅典的公

5、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意在阐明雅典A.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 民众思想深受束缚C. 政治生活特色鲜明 D. 民主制的衰落根源9据古代雅典若作诉美狄阿斯记载:美狄阿斯在公共场合同德摩斯提尼发生了争执,并打了德摩斯提尼一巴掌。对此,德摩斯提尼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而是提起诉讼,对美狄阿斯进行控告。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A. 公民争执须通过司法解决 B. 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C. 司法诉

6、讼彰显了公民权利 D. 司法审判会上持公平正义10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A. 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 B. 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C. 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 D. 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11战国李悝法经是战国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订法律的蓝本。有盗贼网捕杂律具律六篇。而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权和监护权、所有权和占有权、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及补充条款。若将这两者比较。罗马法A. 能更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7、B. 重视证据和程序的实施确保司法公正C. 能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D. 蕴含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12哈里狄金森认为,16世纪前英国议会召开的次数很少且不定期。但16世纪后,随着议会召开的次数日益增多,议员们的政治认同感也越强,至17世纪,王权和议会权力的冲突一直时断时续,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后,王权和议会才达成稳定妥协。从世界现代化的视角看,英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演变过程揭示了A. 英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过程 B. 工业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C. 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D. 英国政局的动荡不安13英国革命期间,议会中有人说:“如果我们击溃了国王99次,他和他的后代依然是国王;而

8、如果国王击败我们,哪怕是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我们的子孙一定要沦为奴隶。”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这说明当时英国A. 希望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B. 君主立宪制有群众基础C. 欲为革命披上合法外衣 D.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14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A. 反复

9、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 B. 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C. 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件现民主 D. 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15与世界其他国家整齐划一的观范车牌不同,美国车牌异彩纷呈,州与州互不相同。如威斯康星州:“Americana Dairyland(美国的牛奶场);明尼苏达州:“10000lakes”(万湖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文化的多元化 B. 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C. 地理的差异性 D. 各州宜传自己的优势161871年德意志通过对外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在随后的短短30年内,德国在工业生产上赶上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了灾难。现代化领导力“错位”

10、指的是A. 德国的工业资产阶级 B. 德国的商业资产阶级C. 德国的容克地主、贵族 D. 德国的自由派贵族17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A. 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 B. 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C. 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 D. 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18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

11、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 出于政治独立和争夺霸权的需要 B. 兼顾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C. 具有民众认同与政治威权的基础 D. 适应了德国政治民主化发展趋势19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 是一项特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 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 D. 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

12、志20太平天国规定: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留足各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农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费用,由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国库供养。该项政策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体现了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C.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D. 推动了当时军事斗争的胜利21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 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

13、一步发展 D. 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22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 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 B. 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 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 D. 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23清末新政中曾出台大清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

14、人之分不得株连。”该规定最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A. 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 B. 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财产私有权C. 表明近代人权意识的影响扩大 D. 体现民主自由原则的法律认同24五四运动爆发后,直系军阔吴佩孚发给大总统徐世昌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这说明吴佩孚A. 同情并支持学生的进步思想 B. 表面支持实质反对学生行为C. 施压北洋政府实现争权夺利 D. 欺编舆论积聚政治升迁资本251931年9月25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针对学生的救国运

15、动,提出了“七项要点”,要求“学生应努力学业不得罢课”,严令“学生一切行动应遵中央旨意,遵守中央及政府颁定法规”。这说明A. 国民政府教育政策调整依循既有的统治套路 B. 国民政府注重社会人才培养以应对民族危机C. 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致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D. 中共的统一战线方针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同26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D. 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27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

16、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A. 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B. 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C. 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D. 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28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A. 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 B.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17、解放区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9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C.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 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30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拍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入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

18、是政治行为的根源B. 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C. 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方式的不同D. 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31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到2010年,“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这一变化反映了A. 农村经济的发展 B. 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城乡人口的变化32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

19、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 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33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A. 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

20、平坐 B. 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C. 赞同“一国两制”的方针 D. 拒绝承认“九二共识”34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 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35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反

21、映出A. 美苏冷战重点转向亚洲 B. 国际关系格局面临重大转变C. 中国崛起影响美苏外交战略 D.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361950年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他们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共产党”而受监禁、驱逐。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A.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 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C. 美国对亚洲采取敌视政策 D. 两极格局在政治领域凸显37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

22、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 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 德意与法国激烈争夺欧共体领导权38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1973年它才成为欧共同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A. 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B. 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C. 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39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

23、,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A. 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B. 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C. 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D. 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40“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 B. 中国的崛起挑战

24、了美国的霸权地位C. 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 D. 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二、主观题(3小题共40分)41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法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材料二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

25、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材料三序列内容第11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4、545条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国家征收私人财产只能根据

26、公益的理由,并以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为条件。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法国民法典(1804年)(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挥的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5分)(3)材料三的法律条文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法律走在西方前列的原因。(5分)42宰相是中国古代辅政首脑的统称,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下列材

27、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江苏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西汉114712117唐6349672144272010两宋208284821981514明792841571961012材料二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西汉咸阳(4)、沛县(7)唐朝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两宋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衢县(3)明晋江(6)、余姚(3)、湖州(3)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

28、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材料三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李俊中国宰相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分)(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6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矛湘,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

29、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 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材料二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材料三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

30、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的原因,谈谈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8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的特点,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6分)参考答案1A【解析】宗法制是用来区分尊

31、卑,亲疏,贵贱的政治制度,排除B 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排除C,选A;D没有揭示材料的实质,排除。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一般知识。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支柱,前者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表现为尊卑有序。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而实施。礼乐制度是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故选A。2B【解析】材料“秦国人殉之风最为兴盛”“与秦国人殉较为接近的是保存了东夷人习俗的齐国,但人殉规模还是比秦国稍逊一筹,而齐国一山之隔的鲁国,人殉现象就很少”可以看出,社会习俗受到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殉制度逐渐被废除,故A项错误;C项材料中无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