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0.96KB ,
资源ID:96400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40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docx

1、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目 录一、互联网特征与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特征1(一)互联网特征1(二)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性2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3(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3(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4三、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采取的措施6(一)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6(二)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7(三)实施互联网道德规范至关重要7(四)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帮助孩子利用互联网媒体7(五)学校和公共图书馆提供只用于青少年上网的场所7(六)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8(七)政府要引导加强互联网建设、软件开发与市场管理8(八)丰富青少年的网外文体活动8 参考文

2、献9内容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以其无可抵挡的魅力对人类特别是青少年有着双重的影响,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迫在眉睫。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优势有目共睹,但由于他们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使得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极大,且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应对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并使之降到最低程度,要求政府、社会、家庭和青少年个人要达成共识。 关键词:互联网 青少年 影响 措施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被称第四大媒体。网络具有传统媒体的多种功能,又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正以一往无前的态势影响着人类社会。网络社会人们不将担心信息的贫乏,令人担忧的是

3、大量庞杂无用的甚至有害的信息使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青少年已占网民中的大多数,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如果长期接触不良的网络信息,则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一、互联网特征与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特征当今,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踏入网络时代。网络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网络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网络社会是人类在网络上的体现,而人们已身处网络时代,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同时又体现为一种生活环境的网络,其具有的基本特征如下:(一)互联网特征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生代,全球第四

4、大媒体的互联网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征: 互联网具有新颖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超时空性、信息传播的高速性、无限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这些特点既可成为优点,又可成为缺点。如互联网的新颖性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甚至使他们沉迷其中;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使人类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在网络世界,发布、传播、接受和使用都变得极为随意和便捷,但也容易带来无序、混乱、危机;互联网的虚拟性给人们提供了隐身的平台,在互联网中,人们的身份、活动的工具等等都是数字化的符号标志,鲜有真实性的意义,但互联网的虚拟化导致了网络犯罪感的虚无化,进而使互联网犯罪增加迅速;互联网的超时空性使用户有更多的自主性,也使互联网

5、犯罪手段更隐蔽,更难以控制。互联网是前所未有最大的信息库,丰富的互联网信息开阔了青少年的眼界,但伴随着信息爆炸、信息污染,各种冗余信息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性,互联网上黄毒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二)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性 青少年好奇心极强而自制力较差,往往会在网络上通过各种途径观看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的暴力、色情信息等来满足他们好奇心及对刺激的渴望,也会沉迷于惊险、刺激的互联网游戏中。 青少年个体意识逐步形成,逆反心理强烈,竭尽全力摆脱家长、教师的管教,自己管理自己,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看问题常常带有明显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缺乏正缺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

6、响。 青少年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有了互联网,青少年可以在网上聊天、恋爱,但由于他们比较单纯,没有成年人那样理智和冷静,往往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激情,以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青少年追求时髦,在青少年中流传着“没进过聊天室就是老土”,网络精英也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青少年互联网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网上复杂状况及危险性认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提

7、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第一,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互联网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性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

8、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

9、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五,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使其潜质和潜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第六,互联网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第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10、。互联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并存,许多以黄色、暴力、政治反动等为内容的灰色信息,完全暴露在青少年学生面前,由于青少年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因此有的学生上了黄色网站之后,对一些不堪入目的图片想入非非,甚至产生真实体验的迫切愿望;有的学生看了暴力内容之后,就产生在校内校外试一试的想法并付诸实施;有的学生进了政治反动网站之后,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偏激、反叛的看法。长此以往,对于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第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是最

11、渴望能与同龄伙伴交流。然而,现实社会对这一渴求的供给与满足非常不够,一旦接触网络,他们就可以任意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通过上网制造出来的虚拟来弥补,从而造成他们人格社会化的严重不足。更由于不能有效地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极易形成心理错位以及行动失调等问题,甚至失去与现实社会的亲和力。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第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者性侵

12、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及暴力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第四,互联网容易使青少年形成网络双重人格。青少年心理发展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由于身体的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经常与成人进行反抗和抵触,同时在心理上闭锁倾向加强,不愿意向别人倾诉。但是他们依

13、然有依赖性,成长阶段遇到的困难希望有人来帮助、关心,孤独和寂寞时急需得到有效的心理引导。对于父母的逆反、对教师的反抗、对同学的不信任,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网络。极度的敏感令他们不能完全相信他人,对自我的保护也令他们必须进行起码的防御。但是,如果态度上已经超出了寻求理解和防御的程度,长期下去就会增加出现网络双重人格的机率。 三、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目前,网络虽然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人们前所未有的难题,但从根本上讲,网络毕竟是人类信息技术的一次重大发明,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而且网络本身的发展速度也说明它是适应社会需要和人类生存需要的。在网络时代,应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教育、引

14、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杠杆。 (一)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设置青少年喜爱的栏目,用声、光、色、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寓乐的内容引导青少年远离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还对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二)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互联网面前保持良知、坚定信念、把握正确方向,提高筛选信息的自觉性。(三)实施互联网道德规范至关重要在信息时代,传统的道德规范

15、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对青少年德育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大量道德失衡的行为。因此,实施互联网道德规范至关重要。学校应当制定适合本学校的青少年互联网道德规范,“要求青少年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骗他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于虚拟时空 ”。使青少年自觉地履行互联网规范,培养出自觉的互联网意志,道德责任。(四)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帮助孩子利用互联网媒体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帮助孩子利用互联网媒体,使它变成一个学习的工具和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时要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将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五)学校和公共图

16、书馆提供只用于青少年上网的场所学校和公共图书馆提供只用于青少年上网的场所,进行内容分级,以年龄为基础的内容分级,这样既保证了成年人接近的权利,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青少年与不适合他们的内容相隔绝。网络是双刃剑,绝对不能因噎废食,由于互联网有消极的一面就拒绝一代人、放弃一代人,这个后果是很可怕的。(六)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是发展利用互联网的能力,避免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可以促使青少年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更好的利用网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准。(七)政府要引导加强互联网建设、软件开发与市场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加强互联网建设、软件开发与市场管理,满足青年

17、对互联网的需要的同时积极做好防范措施,内容分级过滤势在必行,建立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人们对青少年上网的恐惧主要是担心网上不良的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为了解决网络上有害信息的问题,应尽快指定和完善互联网法律,用以规范网络行为。(八)丰富青少年的网外文体活动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种麻醉功能,用它的工具理性改变着受众。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外的生活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网上育人与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一要大力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二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总之,互联网与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我们要正确,积极的引导青少年上网,使他们在网络这个知识海洋里自由的遨游,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参考文献1王格芳: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2赖荣昌:“信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信息与电脑,2007年第6期;3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华网,2005年07月21日; 4孙月圣: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济南出版社,2005年10月; 5彭纪南:“因特网引发的社会问题探要”,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6沙江:“互联网络与青少年”,开放教育与研究,2001年第5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