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6 ,大小:76.55KB ,
资源ID:96356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356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1、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测量 测量单元,数学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13页 第二课时:45页, 第三课时:6页, 第4课时:7页“量一量实践活动”。 测量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 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

2、位的重要性。2、体会厘米的含义, 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3、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说一说你发现什么?(2)引导学

3、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用手比一比,再找一找身边有哪些长是1厘米的物品。 2厘米3厘米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1 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2 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三、观察直尺1、观察自己的直尺, 在观察、交流中认识厘米。介绍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长度单位以及如何用字母表示。2、认识厘米和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四、测量橡皮的长学生试着测量橡

4、皮的长在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指导学生会正确使用直尺测量 。五、测量铅笔的长1、向估计一下,再测量。 2、交流:估测和测量结果 。六、练一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3、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感。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1复习:1厘米有多长2、测量课桌面的长3、同桌合作,用不同工具测量课桌面的长。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交流的基础上,认识“米”以及

5、“米”用字母如何表示。二、认识米1、观察米尺 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米有多长。体会1米 的实际长度。2、继续观察米尺讨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1米=100厘米 或1m=100cm3、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关系的过程。2、知道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3、在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

6、,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加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知道1米=10 分米 1分米=10厘米教学难点: 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关系的过程。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回忆、展示1米和1厘米的长度。2、通过观察,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二、体验探究1、认识分米:认识分米以及用字母dm表示;在尺子上找出厘米的长度,接着说明厘米就是分米;用手比划一下分米有多长;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长度是分米的物品。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的关系。(1) 观察直尺得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米1

7、0分米 最后得出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分米100厘米(3)小练习。三、实践应用1、巩固练习。2、本课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单元 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育目标: 1、 经历自主探索两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 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加、减法估算的过程,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会进行100以内加、减法估算。 3、 能运用100以内加减的技能解决简单问题,学会简单的数学思考。 4、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能与他人交流

8、自己的算法和思考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广泛应用。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简单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以及百以内加、减法及其混合运算的复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安排了四课时。第1课时,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先呈现了付有数学信息的情境图,要求学生列式并自己试着算一算,介绍了笔算加法;第2课时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设计了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先呈现的是竖式 ,然后才呈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第3课时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及复习,结合加收旧电池,进行估算的练习,在验证估算结

9、果的过程中复习计算方法;第4课时为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安排了设计乘车方案的内容,情境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图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信息,设计不同的乘车方案,并能分辨出哪一种乘车方案最合理。 两位数减两位数也安排了四课时。第1课时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呈现了北京申奥的情境,计算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列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并呈现了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第2课时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材是以摆一摆 ,算一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先呈现了竖式,然后才讨论算法的多样化;第3课时为两位数减两位数

10、的估算及复习,以小明还有多少张邮票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在检验枯算结果准确性时复习了计算方法;第4课时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猜猜看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加减混合安排了三课时。第1课时为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教材设计了小红和小玲进行拍球比赛,每人拍了三次,计算每个人拍球的总数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过程,并体验算法多样化;第2课时三个数连减的计算,设计了一百元买两件物品还剩多少元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第3课时为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设计了松鼠采松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学习

1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计算方法。 单元最后安排了复习,对学过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进行整理和综合练习。 “套圈游戏”是一节玩中学数学的实践活动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做套圈游戏,每人投三次,分别记录每人套中的分数。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和用数表示事物的合理性,能够根据实验活动中得到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2 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3 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4 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1、口算53+20= 36+40= 28+30= 57+20= 7

12、6+3= 43+2= 65+4= 31+6=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8 35 72 63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少年合唱团(1)、观察情境图,估计有多少人。 在学生交流估计结果的基础上,以老师的身份告诉男女生人数,并提出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利用以前的计算技能自主解答。(2)、列出算式 23+22=(3)、讨论算法。(4)、集体交流算法,逐一演示如下: 、23+20=43 43+2=45、3+2=5 20+20=40 5+40=45、23+2=25 25+20=45、20+22=42 3+42=45 对学生的想法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肯定 2、(1)师适时重点说明竖式计算,强调计算时

13、相同数位上得数要对齐。 板书: 23+22=45 23 + 2245 (2)、尝试练习(选择你认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4+32= 53+26= 62+35=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说计算步骤(3)、小结三、反馈练习1、练一练第1题2、练一练第2题3、练一练第3题口算4、身边的数学四、全班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怎样计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息。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

14、次备课一、 摆一摆,数一数1、学生先在桌面上摆出36根小棒成一排,再摆出18根小棒成两排。2、学生说自己的摆法,并根据以上信息提问题。3、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如何列式? 36+18=4、请学生摆小棒的出结果,交流。二、算一算,说一说师:请同学们利用上节课学的竖式计算求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1、 请几位同学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试着用竖式计算。2、 交流:列竖式注意什么?如何笔算加法?3、 开展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三、 体验算法多样化36+18= 还可以怎样算?以小组讨论多种算法。四、试一试 (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34+47= 27+63= 51+48=五、练一练 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检

15、查学生进位的掌握情况。六、总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加法估计的过程。2、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能发现加法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3、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体验估算在生活和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1、口算13+9= 17+8= 32+5= 15+7=2、计算51 57 40 +18 +39 +463、提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二、新授1、 教师介绍知识窗“电池的危害”引出组织回收旧电池的活动,进行环保教育。出示情境图,请同学观察,从中知道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提出什么问题?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回收了多少节呢? 列式: 25

16、+48=(1)、估算 现在请同学估计一下,大约回收了多少节旧电池? 学生交流,并说明自己想法。(2)、交流多种算法。竖试计算,验证。2、出示例题二十几加三十几结果可能是多少?(1)、开展小组讨论(2)、交流反馈结果3、练一练出示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先估计计算结果,然后再计算,看看自己估算的对不对,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三、巩固练习小蝌蚪找妈妈。1、引导学生看清题意。2、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四、小结。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2、综合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学思考。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丰富用数学解决问题

17、的活动经验。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你们去过秋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呢?二、创设情境,设计乘车方案1、旅游故事引入,出示情境图,了解活动的人数和乘车情况。2、提出制定乘车方案的要求。(1)、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乘车方案。(2)、全班汇报交流设计方案。(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设计,只要合理,教师就应给与肯定);“议一议”可以在充分交流乘车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3)、教师提出“在这些的设计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三、练一练1、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在计算。2、组织学生做送信游戏。四、自主小天地学生自主编题,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

18、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会正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3、激发学生爱祖国情感和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息。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口算二、探究新知1、师生谈话,引出北京申奥的话题。2、观察北京申奥的情景图,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1)、出示投票结果: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3、学生列式计算。(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根据“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引导学生列式估算。(2)尝试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最后组织全班集体交流算法,集中反馈。(3)重点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总结竖

19、式计算应注意的事项。2、尝试练习出示:36-14= 79-48= 85-65= 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说说计算步骤。 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学生独立完成2、练一练第2题。(1)、情境导入激趣。(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3、身边的数学四、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两位数减两位数该怎样算?要注意什么?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再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会选择自己欢的计算方法。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息。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

20、备课一、提出问题42-27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解决问题1、摆小棒,列算式2、动手操作,用小棒表示计算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同桌合作摆小棒,先摆42根小棒,然后去掉27根,求还剩多少根?3.引导学生在小组之内交流。4、师组织学生进行反馈汇报。5、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在小组之内交流。重点: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的算理。以及十位上被借走了1怎么办?(难点)6、组织全班学生反馈,总结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十在减。三、体验算法多样化师:42-27还可以怎样算?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2、

21、反馈。3、小结。四、巩固练习完成试一试题目54-2884-6791-32让学生自主完成在交流,重点了解学生的竖式笔算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五、课堂作业1、 练一练1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然后同桌互相交流。2、 练一练2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 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减法估算的过程。2、 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发现减法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3、培养估算的意识,体验估算在生活和计算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1、口算2、竖式计算3、提问题: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收集邮票 出示情景图,获

22、取数学信息。提问题:小明还有多少张邮票?列式计算:80-28=2、估算请同学估算一下,小明还有多少邮票?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交流3、验证算法 请学生用竖式独立验算,师巡视后反馈。(反馈时,可让学生说说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4、练一练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估算的结果,再说出最后结果。三、巩固复习1、鸭子又几只?(1)引导学生看清题意。(2)生独立反馈完成,小组交流。 2、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计算,并连线,后集体交流反馈。3、夺红旗 小组比赛,看谁做得快。四、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今天学习的内容,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第

23、八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过程,体验算法法多样化。2、 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的书的连加,学会灵活的进行计算中的错误。3、在与学生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1、板演(竖式计算)18+24= 42+27=2、口算 20+40+30= 10+40+20= 3+20+6=二、学习新课1、创设情境:拍球比赛 师出示情景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如何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呢? 27+34+33 29+40+27请学生先估计以下小红和小玲个自拍了几下。2、计算求证学生汇报自己计算的过程。启发:用竖式计算如何算

24、?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先出示征求的算法第一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3、试一试用竖式计算出小玲共拍了几下,指名板演。三、练一练 1、奥运会奖牌。(第一题) 2、练一练第二题四、总结 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过程,体验算法法多样化。2、 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的书的连加,学会灵活的进行计算中的错误。3、在与学生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 1、口算 (说一说口算顺序) 8+4+3= 13-4-5= 62-20= 2、笔算 38+34+12= 52+12+8=二

25、、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1)从图中获取相应的数学信息。 (2)谈购物计划:我有100元钱,想买一盒巧克力和一个书包,请帮忙算算还生多少钱?该怎么列式? 100-55-26 为什么这样列式?2、估计一下应找回多少元?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动手计算,寻求方法。启发性提问:(1)这是一到什么样的两步试题? (2)根据刚学过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通过巡视,板书以下几种情况。4、请同学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购物计划并计算。5、试一试出示:74-30-18 62-13-27 指两名板书,其余在本上做。 小结性提问:(1)计算连减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计算连减两步式题

26、,应注意什么?三、练一练四、总结 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动画或图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情景引入:(1)以动画片或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教材中“现在有多少个松果”的情景图。(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二、探究、交流1、小组讨论如何列出算式。先自己动脑筋想,再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或小组听。2、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3、交流算法(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做法。(2)教师加强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三、实践与应用1、

27、试一试,行不行计算:403753384765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练一练,看谁棒先估计一下结果,再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计算。733946 425066432750 9680353、帮一帮,找书包可以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看那组找的对,找的快。4、做一做,算乘客(1)出示情景图和题目内容。要求学生读题,初步弄清楚题中的条件和问题。(2)模拟表演(3)独立解答(4)交流解题策略、列式和算法。四、拓展与延伸1、体验成功2、数学冲浪你能用12、13、16、17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编成一个加减混合算式吗?试试看。能编出几个?再计算出来。课后与同伴交流。请家长评价。第十一课时

28、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习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及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3、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回顾与整理1、基本计算复习(1)、第一题的第1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结果、交流算法。(2)、第一题的第2小题,仍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结果、交流算法。2、生活中的数学(1)、卖西瓜。(加法计算)出示情景图,说图意,提问题,解决问题。(2)、赏花(减法计算)处理方式同前。(3)、购物(开放的问题)A出示情景图B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C提问题解答D交流做法(4)、养兔(连加连减混合运算问题)处理方式同“购物”。(5)、排队问题(身边的数学)3、数字接龙(扩展的连减问题)4、谈收获(知识的整理)二、实践与应用1、计时练习,看谁做得对,做的快。(1)计时计算比赛(2)同桌检查结果(3)评选本节课计算小能手2、个性化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3、小游戏,谁的帽子。(1)提前准备好游戏用品(2)游戏判断四、拓展与延伸自主小天地(1)组两位数(2)计算(3)找规律(4)交流自己的发现第十二课时教学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