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等温线分布规律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等温线分布规律一、单选题读世界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1对图中等温线的描述及其理由成立的是( )A 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B 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由-20向-15变化是因为处于夏季,海洋气温低,越远离海洋气温越高C 两条等温线在60附近均向南弯曲,是地形原因导致D 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温低,是因为寒流的影响2图示时刻8小时后,P地( )A 旭日冉冉升起 B 夕阳徐徐落入地平面C 日上三竿 D 夜幕深沉【答案】1C2D【解析】1-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A错;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
2、由-20向-15变化其实反映的是纬度的变化,太阳辐射的不同, B错;两条等温线在60附近均向南弯曲,因为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的原因,C对。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温低,其实反映的是纬度高所以气温低,D错。2本题关键是通过等温线的数值判断图时时刻的季节,北冰洋在夏季有相当部分的海域是可以通航的,所以可以判断,不可能是夏半年,应为冬半年。再利用晨昏线,进而可以判断为北半球冬至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弧PO是晨线,QO是昏线,昼长160分钟。可以判断, 8小时后夜幕深沉。选择D。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温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海水表面水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
3、数值abcd)。3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实线所示,该现象发生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是A 巴西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C 西风漂流 D 加那利寒流4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且c=17所示,那么其沿岸可能会形成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答案】3A4C【解析】3由题干可知,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且向南温度降低,说明其是南半球,且温度比同纬度海水温度高,是受暖流影响的原因,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应是巴西暖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由题干,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c=17,可看出等温线向北弯曲,且温度升高,应为南半球中低
4、纬度大陆西岸,且温度比同纬度海水温度低,受到寒流的影响,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C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中高纬度,A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大陆内部,受洋流影响小,B错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大陆东岸,D错误。故选C。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5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 甲、乙两地均为河谷C 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 甲为河谷,乙为山地6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土壤盐碱化 B 土地沙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污染【答案】5B6C【解析】5甲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说明温度高,此地为汾河河谷;乙地处于渭河谷地,地势
5、低,气温高。选择B。6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河流信息,可以判断图中所示地区为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选择C。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a、n、b是纬度且a、n,n、b都相差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下列正确的是( )A a=n+1,b=n-1 B a=n-1,b=n+1C a= b -1 D b=a-28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 14时 B 12时C 9时 D 6时9该日( )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
6、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答案】7B8C9A【解析】7读图,图中纬度差是1,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说明此时图示区是夏季,根据图示等温线变化规律,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示区位于南半球。根据a、n,n、b都相差1,判断,a=n-1 b=n+1,B对。8图中的等温线陆地与海洋为一直线,说明同纬度温度相同。根据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14时,12时,陆地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6时低于同纬度的海洋,A、B、D错。9时,陆地气温回升,但回升时间较短,最可能与海洋温度相同,C对。9图示区为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早,日落晚。结合前面分析,甲地纬度低于乙地,所以昼长时间较
7、短,日落早于乙地,A对,B错。材料中只有丙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 值,不能判断纬度值,所以不能判断甲乙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C、D错。10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为七月份等温线为一月份等温线为夏季等温线为冬季等温线A B C D 【答案】B【解析】该区域位于纬度为30附近大陆西岸,说明气候类型应为地中海气候或者沙漠气候,由题目可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故为地中海气候,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到南北纬40,S在30以南,故为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此时陆地上气温较低,凸向低纬度,为7月份等温线,为
8、南半球冬季,故选B。下图是我国沿26N的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26N附近有我国众多大型城市分布,如福州、赣州、贵阳、昆明等。完成下面小题。11地比地气温高的原因是A 地海拔低,气温高B 地受暖气团控制时间长C 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晴天多D 地降水多,大气的保温效应好12有关图中各处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处日较差大于处B 处年较差小于处C 7月,处等温线向北凸出D 1月,处等温线向北突出【答案】11B12B【解析】11由图示经纬度可知地是昆明,地在云贵高原东部,1月地受暖气团控制时间长气温高;地受准静止锋影响多雨、温度低。选B正确。12图示处在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大,日较差小于处,A错;处是海拔
9、较高,受高原气候影响,年较差小于处,B正确;图示处温度较处低,可能是山地;7月和1月都较周边地区温度低,等温线没有明显的向南或向北突出,C、D错。选B正确。13读某时我国某地近地面(a)、500米(b)、1000米(c)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图。若此时该天气系统正向西北方向移动经过我国南方地区时,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 阴雨连绵 B 狂风暴雨 C 大风扬沙 D 晴朗干燥【答案】A【解析】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可以推断,该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锋线附近气压、温差、湿度、天气状况差异最大。由材料可知,该锋面系统位于我国,且向西北移动,锋面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东南方向为势力强劲的暖气团,暖气团
10、推动冷气团运动,该锋面系统为暖锋,暖锋移动速度慢,一般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故A项正确。B、C项都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D项是高压系统(反气旋)控制下出现的天气状况。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能根据不同高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来判读出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注意三幅等温线图中等温线密集区域,且密集等温线的方向差异,进而判读出此天气系统为暖锋。下图示意某地某月平均气温7等温线分布位置变化,该变化受近百余年以来气候变暖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位于南半球 B 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C P河的流量稳定 D 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15影响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洋流
11、、地形 B 洋流、河流 C 海陆分布、地形 D 纬度、地形16图示月份对应的季节A 长江流域进入汛期 B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C 华北平原麦浪滚滚 D 非洲南端好望角正风平浪静【答案】14B15A16D【解析】受近百余年以来气候变暖影响,该地某月平均气温7等温线应向高纬移动。从图中对比,的等温线较1905年的偏北,所以该地是北半球。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分析,该地是北纬30度左右的大陆西岸。14该地位于北半球;北部地处地中海气候区,植被为常绿硬叶林;降水季节变化大,P河流量不稳定;A、C、D错误。沿海地区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营养物质丰富,渔业资源丰富,B项正确。15甲、乙两处等温线
12、都向低纬弯曲,说明该地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低。甲处有寒流经过,乙处为山地,所以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地形,A项正确。16当北半球亚热带区域月均温是7C时,当地正处于冬季。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华北平原小麦正处于越冬期,A、B、C错误。非洲南端好望角正处于夏季,因当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风平浪静,D项正确。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该山地北坡属于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迎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18图中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13、 高山针叶林 D 高寒荒漠【答案】17 B 18 D 【解析】17由图中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分析,北坡与南坡相比,等温线海拔偏低,热量条件较差,故为阴坡;北坡雪线海拔偏高,同海拔降雪量小于南坡,为背风坡;故B项正确。18图中间位于雪线以下,气温较低,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临近雪线的自然带为高寒荒漠,故D项正确。读下列所示1、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图示可以反映在该区域()A 纬度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因B 表现出明显的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地形地势对该地自然特征影响大D 河流运输优势促进人口集聚2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青海湖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是()A 盐化工 B 煤
14、炭开采 C 农产品加工 D 高新科技【答案】19B20D【解析】19图中等温线的延伸并非与纬线平行,排除A;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但气温年较差呈现出从东(东南)向西(西北)变大的趋势,河流由东南向西北也越来越少,区域整体降水也较少,这是因为区域位于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导致的,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据此B对C错。该区域河流水量小、落差大,运输优势不明显,D错。20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优美,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应以保护原生态环境为基础,必须注意保护湖区不受污染和破坏,发展盐化工会造成水质污染,不合适;发展煤炭开采会破坏表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不适合;这里的主要农业为牧业,并非种植业,农
15、产品加工不适合;高新科技产业污染小,对环境的影响微弱,且利润高,是这里的发展方向,选D。读“我国某地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1甲乙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A 山地、盆地 B 盆地、山地 C 河谷、山地 D 山地、高原2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000m1667m B 1333mm C 1333m1667m D 1667mm23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A 2 B 4 C 2 D 0【答案】21B22B23D【解析】21考查地形类型。根据等温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甲地中间温度高四周低,说明地势较低,地形为盆地;乙地等温线中间温度低四周高,说明地势较高,应该为山地,故B项正
16、确。22根据两地的气温差异推算出相对高度。甲的温度大于4C小于6C,乙的温度大于-6C小于-4C,甲乙两地的相对温差为大于8C小于12C,根据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C,可以算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333mm,故B项正确。23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可知,丙地气温可能是-2C0C或者是2C4C,结合选项只有D项符合温度的范围,故D项正确。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A 东南 B 西北C 东北 D 西南25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A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B 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C 印度半
17、岛盛行东北季风D 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24 B25C【解析】据图判断,甲地对应的高空气压较高,35N纬线对应的高空气压较低。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态相反,此时近地面甲地是低压,35N纬线的近地面是高压,受向右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地风向最可能为西南,选D。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结合图中纬度,则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北移,北半球是夏季。此时,华北平原冬小麦正值收获季节,A错。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B对;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C错。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在秋季,D错。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降雪等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 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
18、于周边地区主要是地形因素C P地等温线向北弯曲主要是河流因素D 图示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水土流失27关于图示地区环境问题描述错误的是A 图示地区西北部土地荒漠化严重B 图示地区东南部水土流失严重C 图示地区西南部面临河源湿地萎缩威胁D 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凌汛【答案】26D27C【解析】26图中降雪等日数数值东南和西北部较大,中部较小,故A错;而Q处年降雪日数大,是因处在山地的迎风坡,所以降雪日数多,故B错。P地等温线向北弯曲表明气温较高,是因西部山地对寒冷气流的阻挡,故C错;图示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所以不合理的灌溉易导致土地盐碱化,故D正确。27图示西北部地区气候干
19、燥,多大风,土地荒漠化严重;图示东南部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图中河流是黄河,冬季结冰,因该河段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所以有凌汛;而图示西南部的河源,已得到有效的保护,没有萎缩现象。本题要求选错误的说法,只能选C。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28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A 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 90N、赤道低气压带C 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 60S、赤道低气压带29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答案】28 A 29 D 【解
20、析】28结合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气压分布,在 50N 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 60S 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A。292.结合上题分析,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应为亚洲高压,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夏季夏威夷高压在海洋上势力强盛,A错;气压带、风带冬季南移夏季北移,B错;此时北半球大陆气温较海洋上低,故等温线“凸高为低”,即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凸,C错;北半球冬季南亚盛行东北季风,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北美洲部分地区及某月等温线分布图。材料二洛杉矶和休斯敦降水分布图。(1)图中等温线反应的月份为几月?(1月或7月),简述判断的依据
21、。图中A处等温线出现小范围闭合,虚线框内等温线向南弯曲,判断两处分别受何种地形影响。(2)与休斯敦相比,洛杉矶降水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1月。 中纬度气温较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大陆气温低于海洋)。盆地、山地。(2)特点:洛杉矶年降水量少于休斯敦且集中在冬半年。原因:洛杉矶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年降水较少。冬季西风带南移,洛杉矶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北美洲部分地区及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和洛杉矶和休斯敦降水分布图为材料,考查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和降水的成因。(1)读材料一图,根据等温线数值可知,中纬度气温较低,图中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22、,说明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北半球是冬季,常用1月表示。图中A处等温线出现小范围闭合,根据等温线递变规律,A处气温比周围高,说明地势比周围低,是盆地地形。虚线圈内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气温比两侧低,海拔比两侧高,是山地地形。(2)读材料二图,与休斯敦相比,洛杉矶年降水量少于休斯敦,且降水集中在冬半年。主要原因是洛杉矶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年降水量比休斯敦少。冬季西风带南移,洛杉矶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降水集中在冬半年。31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和。(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
23、析其影响因素。(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或“”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答案】(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3)(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解析】(1)根据等温线形态,甲图陆地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凸,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表示北半球的夏季。乙是南美洲,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北凸,说明陆地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所示季节是冬季。(2)甲图中等温线受沿岸寒流影响,在海洋上水温比两侧低。陆地上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
24、比同纬度海洋低。(3)在甲图中洋流名称是加利福尼亚寒流,箭头方向是沿海岸向下。乙图中洋流是秘鲁寒流,箭头的运动方向是沿海岸向北运动。(4)甲图中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受沿岸寒流影响,沿岸地区呈现降温、减湿的现象。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表为江西赣州某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赣州某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年份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1982年55%19.8%4.9%15.4%4.9%40%44.1%6.2%1.3%8.4%(1)判断M处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别指出影响图示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3)比较图中赣州和韶关
25、受寒潮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4)说明赣州某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1)类型:山脉。理由:位于河流的分水岭处;7月气温比周围地区低。(2)1月:纬度位置(太阳辐射)。7月:地形地势。(3)赣州纬度较高,受山脉阻挡,冬季风停滞不前,受寒潮影响大;韶关纬度较低,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寒潮影响小。(4)特点:耕地、荒地的比重下降,林地、草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的比重上升。影响:水土流失减缓;局地气候有所改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减小,空气湿度增加);河流含沙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减小,洪涝威胁减轻;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江西赣州某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为
26、材料,考查地形类型,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寒潮影响的差异,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1)题,根据水系分布和7月均温判断M处的地形类型。第(2)题,受太阳辐射影响,1月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第(3)题,结合纬度位置、东西向山脉(南岭)对寒潮影响的南北差异分析。第(4)题,根据表格信息归纳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根据整体性原理分析对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影响。33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图中甲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因素是_。(2)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说明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潜力及农业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27、。【答案】(1)地形(或海拔)(2)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3)可以发展林业、种植业、海水养殖等; 坡地开垦的时候要注意对植被的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海水养殖应注意防止对海水的污染。【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区域等温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1)结合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为福建附近地区,故甲位于武夷山区,故地势高,气温较低。(2)结合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为福建附近地区,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流速等
28、方面分析。(3)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多低山丘陵,且海洋较广阔,故适宜发展利用山区地形条件,发展大农业;利用海域广阔发展水产养殖业;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山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和海洋水产养殖业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下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
29、的差异。(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曲线,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所以气温较高。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位于黄河谷地,海拔低,气温比同纬度两侧高。【点睛】根据曲线对应的月份,判断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30、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原因是位于黄河谷地,海拔低,气温比同纬度两侧高。35读我国某区域的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分别简析人为原因。【答案】(1)位于宁夏平原,冬季风的背风坡,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2)山地迎风坡,降雪多;山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3)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和开矿,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灌溉【解析】(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这是宁夏平原及其附近地区,P处位于宁夏平原,因地势低,故气温偏高。(2)Q处为贺兰山,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处于东、北、西三个方向而来的气流的的迎风坡,降水几率高,多降雪,故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3)该地居于内陆,气候干旱,水源限制了区域发展,在土地利用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