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29KB ,
资源ID:96062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062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史视角下海洋海防问题 2.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史视角下海洋海防问题 2.docx

1、中国史视角下海洋海防问题 2中国史视角下的海洋海防问题背景资料:1。2005年7月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纪念郑和下西洋,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郑和远航的遗产和精神,深化海洋意识和海权思想,加强海洋竞争力,同时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和平崛起中把中国推向繁荣富强。 2。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是2002年5月15日从青岛启航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此前已访问了新加坡、埃及、土耳其、乌克兰、希腊和葡萄牙。海军舰艇编队环球航行成功体现中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一、选择题1、中国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中国B张骞沟通了“丝绸之路”C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甘英出使大秦,

2、到达波斯湾2、下列反映唐朝时期我国进一步走向海洋的史实有中国商船到达波斯湾 唐朝高僧到印度研究佛学 唐朝建造“海上霸王” 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AB C D3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过程,并在15世纪初创造过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A.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 资本主义经济在江南地区萌芽C.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 科学技术的进步4明朝中期,倭寇活动猖獗,其原因除明朝的海防松弛外,还有:A. 缺乏地主抗倭组织 B. 奸商与倭寇勾结 C.明朝军队缺乏训练 D. 明朝抗倭将领无能5、郑和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绝唱”,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郑和时代的

3、明朝是我国古代国力最强盛的时代B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转折点C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海洋时代的要求D以政治为目的的不计经济效益的航海活动是不能持久的6近代历史上外国的军事力量第一次进入渤海是在: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洋务运动期间 D. 中日甲午战争中7首先破坏了中国海防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8“凡大法国兵船往来游弋,保护商船,所过中国通商各口,均以友谊接待。”中法近代交往史上的这一不平等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司法主权 B.关税主权、贸易主权C.领海主权、内河航行主权 D.领土主权、

4、关税主权9.近代中国最早对海洋方面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认识的是A. 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10对中国海防近代化贡献最大的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袁世凯11、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之诫。”这表明A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B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西方列强C建立强大海防,资之与列强妥协条件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12洋务派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

5、军事力量过于强大 B中国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薄弱C中国近代海军起步晚,时间短 D其目的是维持腐朽的封建制度13清政府先后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和1885年设立台湾省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海防以维护国家统一 B加速台湾地区经济发展C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D防止西方殖民者侵扰台湾14.近代中国海军发展最终失败的根源是A.近代海军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B.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破坏C.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落后D.“用之自守尚有余”的海防观念的束缚15日本政府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界或割让他国”,其真实意图是A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和外交 B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C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D

6、排斥其他列强,企图独占中国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引自永乐实录材料二: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的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引自台湾外记材料三: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内规定:“中国政府海关之统一制度,通用于各通商口岸”,“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咸丰九年(1859),英人李泰国被清廷任命为第一

7、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引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指出15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后期我国政府沿海管辖措施的变化经历。(2)结合所学知识各自分析说明1404年“禁民下海”和1644年颁布“迁海令”的出发点。扼要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郑和船队无疑是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外交使团与商队,但同时,它又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武装力量,追随郑和远航前后近30年的数以万计的人员,绝大部分的身份都是“下番官兵”,是军人。郑和本人也是武将军职“总兵官”。这是一支真正的无敌舰队。它如果以战为业,那会是所向披靡的。当代一位美国学者

8、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 “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引自刘志达和冯蕾郑和远航:伟大的和平使者材料二.19世纪是一个海洋的时代,世界各大强国无不加强海军纷纷向外扩张。日本在明治三年(1869年)五月即订下“二十年海军扩张计划”,按部就班,逐步实施,而将其海军纳入正轨。十五年(1882年),又提出“八年造舰计划”,将其舰艇大加扩充。在海军经费方面也相应地不断增多,为了扩充海军经费,其政府并发行”海军公债”,追加海军预算,征课华族累进税,鼓励陆海军及驻外人员捐献每月部份所得。甚至明治天皇亦先后拨出宫中用费60余万元,充作海军经费,

9、以示倡导。日本旨在对外扩张,故其海军战略亦具积极性和攻击性。引自王家俭甲午海战挫败的几点反思 资料材料三。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走上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对这条道路最简明的解读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决心走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引自曾庆红在联合国亚太经委会第60届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2004年4月)请回答:(1)郑和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但它没有“以战为业”,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重要原因。

10、(2)依据材料二概要指出日本在海军建设方面的特点。并分析说明日本这时大力加强海军建设的历史背景。(3)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日本的海军建设对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海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4)结合上述材料及当今我国的国情和外交政策,说明中国现在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认为:海运“其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材料二: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材料三:李鸿章认为:“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材料四:孙中山认为:“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人方以为我争,我岂能付之不问乎?。”材料五

11、:江泽民认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回答:(1)分析说明以上五个人物观点的共同之处。(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海洋观有什么不同?(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当时哪一种海洋观占主导地位?为什么?(4)对材料四和材料五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19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摘自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

12、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离。”摘自清史稿材料四. 2002年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的编队,满载五大洲十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回到青岛。至此,在世界环球航行的史册上将首次并永远地刻下“中国”的名字,506名官兵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摘自人民网(2002年9月27日)(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结合所学有关史实说明这些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最终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2)分析材料

13、二指出江苏巡抚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联系所学有关史实概要指出清政府为此所采取的重大措施。(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指出,中国海军在甲午一役惨败于日本的根本原因。并说明甲午一役对我国的海疆主权所造成的进一步伤害。(4)分析材料四,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环球航行圆满成功说明了什么?(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0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 汉武帝以后,汉朝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

14、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材料三、 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高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船队,由郑和率领,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材料四、18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根据材料一、二、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明三朝“海上丝绸之路”所到的大的最远地区。(2)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拓展的历史意义。(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

15、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4)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海洋的重视与利用问题的认识。21我国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多次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在如何预防侵略的问题上,19世纪70年代清朝政府内部出现分歧,历史上称为“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是“海防”论的代表,他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材料二:晚清学者姚文栋认为“海防之策亦须仿长江水师体制,联络沿海各省水师为一支,特设总督一员,以专其责。略分三道,各

16、设一提督。燕齐为一道,江浙为一道,闽粤为一道,建造总督行辕于天津上海广州三处,长年周历操防,京东万里足资镇压。”摘自姚文栋筹边沦九篇沦江防海防(1)明清时期,我国在边疆问题上出现了内边防务与外边防务并存的局面。简述当时“外边防务”的表现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防”、“塞防”之争出现的历史原因。你认为李鸿章的重“海防”观点有无合理之处并扼要说明你的依据。(3)姚文栋的“海防之策”与清朝筹建海军的实际活动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出清朝筹备海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清政府的“海防”活动持续了几十年,最终结果如何?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5 CACB

17、D 6-10ABCAC 11-15BDAAD16.(1) 从15世纪起,明朝政府“禁民下海”,严格禁止海外贸易与海外交往。 从17世纪中期起,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并“禁民下海”,禁止海上贸易。从19世纪中期起,清政府建立海关制度,派外国人管理中国的沿海贸易。(2)出发点: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影响: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但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17.(1)其目的是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本身倡导不

18、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长期实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儒家“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封建自然经济的属性。(2)特点:有长远规划,并不断完善加快;经费来源广,发展海军的意识强;海军建设以对外扩张为目的。背景:为争夺海洋,世界各大强国不断加强海军建设;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推行军事改革,努力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3)刺激了中国的海防建设,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北洋海军的力量;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消灭了北洋海军。从此,中国陷入了有海无防的时期。(4)中国人民自古爱好和平,具有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传统;中华民族遭受日本等列强侵略,饱受强权欺压

19、;和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安定的和平环境;在外交上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8.(1)都十分重视海洋问题。(2)魏源从经济角度认识海洋,提倡海运;左宗棠从国防角度认识海洋,主张海防。(3)海防论占主导地位。因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从沿海入侵中国,迫于反侵略军事斗争的需要,所以对海洋的考虑首先从军事角度,而不是从经济角度。(4)孙中山和江泽民都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问题。今天,我们不仅要增强我国的海上实力,保证我国海权不受侵犯,保卫海防,处理好与海上邻国的关系,而且要开发海洋国土,追求经济利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要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

20、,搞好可持续发展。19.(1)问题:清朝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占香港岛,迫使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开放;美国依据望厦条约取得军舰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的权利;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到破坏。(2)奏议正确。举措:创办北洋舰队等海军,修建旅顺、威海卫海军基地,成立海军衙门。(3)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进一步伤害:威海卫军港遭日军毁灭,旅顺、大连被日军占领;渤海、黄海海防丧失,清朝都城门户洞开。(4)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强盛;海军力量日益强大,有效地保卫海防安全。(5)认识:清王朝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新中国的成立,洗刷了近代以来“有海无

21、防”的耻辱,维护了国家领海主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势日盛,海军舰艇编队环球航行成功体现中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20(1)最远到达地区:汉:印度半岛南端;唐朝:西达波斯湾,东至日本;明朝: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条件: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领先;航海技术先进;统治者政策开放。意义:从水路沟通了东西两大外交圈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中国同欧亚非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3)政策:中国推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影响:中国,维持了自然经济的稳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认识:海洋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着内在的联系,重视和利用海洋,国家就富强兴盛,反之则衰弱;得海权者兴,失

22、海权者衰;增强海洋意识,向海洋进军,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时代的呼唤。21(1)明清时期,先后出现了倭寇、荷兰、葡萄牙、沙俄入侵我国。戚继光抗倭,稳定了东南海疆,康熙两次亲征雅克萨,击败了沙俄侵略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主要原因:明清时期,我国社会制度、科技水平、社会生产力已经落后于西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向外扩张。(2)原因:19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造成边疆新危机。依据:近代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侵略战争都是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的,有必要加强对东南沿海地区的防卫;在边疆新危机中,西方列强的侵略指向我国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有必要加强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防卫。(3)姚文栋主张同时兼顾北方和东南沿海的防务;清朝在筹建海军中突出了对渤海地区的防务。主要目的:防卫东南沿海尤其是保护京师地区的安全。(4)结果: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海军力量基本上消亡。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消极抵抗的错误战略方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