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9.92KB ,
资源ID:95927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927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观课议课教案毛劲.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观课议课教案毛劲.docx

1、观课议课教案毛劲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观课议课授 课 教 案普定县实验学校:毛 劲2012年7月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观课议课授 课 教 案普定县实验学校:毛 劲2012年7月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观课议课普定县实验学校:毛 劲【学习内容】一、观课议课的背景与基础(1)聚焦课堂:关注师生课堂生命质量(2)为什么观课议课:对听课评课反思(3)什么是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比较(4)观课议课基础:案例学习与其他二、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1)观课议课目标:有效教学与合理教学(2)观课议课发展教师:途径与可能(3)观课议课基本要求:策略与方法三、观课议课的环节与流程(1)协商主题:观课前的对话与交流(2)观察分析:观课中的

2、任务和要求(3)平等对话:议课质量的前提和保障(4)规划改进:观课议课的目标和效果四、观课议课的视角与方法(1)以人为本:追求教学主体合理性(2)全面发展:追求教学目的合理性(3)善假于物:追求教学工具合理性五、观课议课的准备和工具(1)观课议课的准备(2)课堂观察的工具【学习目标】理解观课议课主要说明观课议课试图针对和解决课堂教学研究的突出问题,什么是“观”,什么是“议”,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磨课的区别和联系。 准备观课议课主要讨论进教室之前的准备,包括树立“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新观念,建立和谐共进的同伴关系,把观课议课作为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等。有效观课讨论进了教室干什么,进教室如何收获更

3、多、成长更快,以及如何在观课时帮助同伴等问题。有效议课讨论走出教室坐在一起以什么方式交流,交流什么,交流什么问题;以谋求认识关系、开辟可能、开创未来的议课效果。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讨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幸福生活的关系,介绍有效成长,成为最具成长力教师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解读观课议课】一、观课议课的背景与基础(一)什么是观课?“观课”与“听课”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观课”又称“课堂观察”。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不含

4、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和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过程中观课双方(即观课者、授课者)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观课与听课比较,虽然听课也涵盖了观察,但“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我们所谓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活动、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二)什么是议课?“议课”与“评课”两者之

5、间有什么区别?议课是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对于案例讨论,一般流程是:第一、由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问题,使议课建立在课堂真实的问题情境基础上。第二、听取授课教师对问题中的困惑和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一方面是把执教者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揭示出来供大家研究和剖析,另一方面是帮助执教者梳理和澄清背后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使参与者梳理出“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第三、听取案例提供者的意见和看法,一般情况下,观课者提出这个问题意味着他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这时需要通过询问和提供机会让他说出来,让他能在表达中梳理和实现。第四、议课参与者围绕问题和意见彼此之间相互

6、质询、讨论和交流,以达成对困惑和问题、彼此的观念和做法的理解。“议”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采取行动改变其中的相应环节,旨在诊断、发展。议课与评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

7、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评课需要在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是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观课”、“议课”(一)怎样观课及有效观课走进教室:(1)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2)根据议课主题需要选择座位(3)避免干扰正常教学(4)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观课用心灵感悟课堂:(1)在观课中主动思考:思考课堂上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进行“获得

8、教学经验之思”;置身其中,同在共行,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2)围绕主题构造教学问题,形成教学案例(3)了解情况、促进教学而不影响教学(4)发挥教学想象力有效观课应注重把握以下方面的问题:树立观课的五种意识:1对话意识,对话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对话者首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其次,对话强调对他者的尊重,在对话中要看到他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成为对话者。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实现真实的倾听和切磋。2、欣赏意识,观课是以对授

9、课者这个主体的尊重为基础的。授课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是艺术性的劳动。在这过程中,授课主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带着尊重、欣赏的意识,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课主体的优点,体会到授课者的成功的喜悦,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感觉到其中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暴露出的问题。如果观课者怀有不以为然的态度,观课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3、交流意识,观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观课活动主题、教师情况、教学预设、学情程度等,也可以了解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观课。有了这些交流的基础,观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层面。观课前后都应该有交流,并且观课前交流的作用往往是超过观课后交流

10、的,但目前其作用却被我们忽视。4、分享意识,观课者要把授课者的工作成效视同己出,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观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观课者处于被动听课的境地。5、援助意识,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观”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观课的效益最大化。让观课成为学习教学的过程:请各位老师想一想:什么样的情况下您听课最认真,收获最多?我的回答是:在我接下来就要上这一课题内容的情况下,

11、我一定会高度集中精力,不放过每一个有意义的细节,并且会让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借鉴,我该怎样吸收和改造,这种情况下我听课收获最多。提高观课效益,需要的就是这种“接下来我要上这节课”,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的状态。 这种状态和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深入地沉浸其中,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准备这节课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基础,一方面是万一要让自己教,自己不会手忙脚乱;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在议课时空谈理论,使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的基础上。做好观课的四个环节:1、观课要有较好的收获,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观课前的准备、观课中的表现和观课

12、后的交流探讨。2、观课前的准备,要反对匆匆忙忙不作任何准备的观课,提倡观课者做有准备的观课。观课准备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一般性的准备。观课前了解了解情况,如熟悉教材、教案、练习册,设想一下如何上好这堂课。甚至可以了解一下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班风班貌等。第二、是自己先上上这堂课。备好课之后,找个班级自己试着上一下,对这堂课的总体把握会较清楚。这两个层次的工作综合起来,观课准备是较充分的。第三、要以前两个层次作为基础,在征求授课教师的意见后,形成探讨的问题或主题,带着问题或主题去观课。3、观课中的表现,观课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应具备三种角色:授课者角色、学习者

13、角色和观课者角色,而且要根据情况随时实现这三种角色的转换。(1)授课者角色。观课者观课时,对授课者课堂的出色表现或是不足之处要客观分析,不能不顾现实情况无限设想授课者的能力而做出不恰当的判断。要设想自己就是授课者,面临课堂的某种情况时可能的处理办法,或能达到的程度,才能使判断准确,充分肯定授课者的优点,使观课有收获。(2)学习者角色。观课者有时也可设想自己为学生,课堂上要怎样学习才能有较高的课堂效率。如今,学生的个别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地为学生设身处地,重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真正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因此学习者的角色也是观课者时时要扮演的角色。(3)观课者角色。既然是观课

14、,观课者角度还要贯穿于观课过程。“旁观者清”,“观课者”角度有利于冷静地对待课堂上的一切。观课者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认真观察,注意搜集课堂上所能捕捉到的信息,特别是可视线索,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因为这些现实没有“重来”的机会;二是记录,最简单的记录方式是笔录,有条件可以利用录像机技术做记录,还可以采用录音技术进行声音记录,但各种方法都有利弊,要综合使用;三是要注重深入的分析思考,以比较高的视角俯视课堂,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4、观课后的交流反思 ,观课后交流的焦点是课题内容、教学处理过程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但观课者、被观课者不要急于找结论,应对原先计划的内容展开探讨。

15、观课之后的交流反思应该有以下追求:通过交流反思,要使一堂课有新的建构。一堂课上下来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树立“问题是我们的朋友”的理念,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敞开问题,直面问题,但切忌把讨论会变成批评会。因此交流反思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与其问“你觉得这一堂课怎么样”,不如问“针对事前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你(我)想先谈哪(这)一个环节(部分)”,罗列观课的有关资料,再仔细讨论,集思广益。比如,观课和授课教师都有兴趣探讨学生能否掌握某一个课题,那么,交流反思重心就要放在:授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从“课题”的哪一方面入手,向学生提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是谁回答了什么问题,教师分别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16、观课者拿出当时的这些情况,提出自己当初的设想,突出现在的思考,与授课者一同探究、研讨,直至“重构”和“重建”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在观课的互动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重构”和“重建”,这是观课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目的。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某个问题有质的突破。交流反思要处在“观课”的具体情境下,观授双方都“审视”自己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一种突破问题的贯通感,才能提升自己的理念,实现双赢。教师不论作为授课者还是观课者,都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方式的观课及其交流中,不断地审视和反思已有的经验,整合自身教学中那些带有不确定性的思维或技能,把新的理论和方法内

17、化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中的生动写照。这样追求教学的交流反思,是以教师的成长为宗旨。站在做课教师的角度想一想(陈大伟教授的观课) 这是四年级的“小数除法”的课堂教学案例:老师通过生活中的故事引入小数除法的学习。老师提出的生活情境是“在甲商店买 5袋牛奶需要 11.5元。在乙商店,同样的牛奶买 5送 1,需要 12.9元。学会精打细算,你认为哪一家的牛奶更便宜?用什么办法计算?” 其时,老师已经引导学生得出“ 11.5 5”和“ 12.9 6”的计算方法,并将算式写在黑板上了,同学们只需要实践和探讨小数除法中小数点如何正确对位就能完成任务。 同学们开始动手了,我站起来观察采用的方法和思路。

18、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列竖式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而且绝大多数都能正确计算。但也有不同的思路和算法:比如有的将“ 11.5元”改写成“ 115角”,变成整数除法,然后再把“ 23角”换成“ 2.3元”;也有的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十倍我身边的同学的方法最为特殊,他在作业本上这样写: “ 11.5 5 2.3 11.5 2.3 13.8 13.8 12.9 乙店便宜。” 仔细想一想,我真想为这位同学叫好:老师和其他同学想的是比较每一袋的价钱,他比较的是在两个商场同时买 6袋所需要的价钱,而且这种方法是在老师已经明确只需要计算“ 11.5 5”和“ 12.9 6”的情况下自己想出来的! 看到我在观察这

19、位同学,上课老师也过来仔细琢磨了这位同学的做法,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等着观察授课教师如何处理这个同学的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该交流了,这个同学十分兴奋,不断说“我还有”希望老师给自己机会。老师请了几位同学上讲台,主要是用“将 11.5元改写成 115角,变成整数除法,然后再把 23角换成 2.3元”的方法过渡,然后开始讲解小数除法中小数点的对位规则,始终都没有让这位渴望发言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做法。 议课时,我要 和授课老师交流,我在想:我该怎么看?又该怎么说? 一种方法是对她进行批评和帮助:这个学生不仅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创造性,而且又在积极要求表达,你“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必须关注学生的需

20、要”,“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是评课,一种写句号的方法。 另外一种是询问和讨论,用问号的方法。这里需要询问:“你为什么不给他机会呢?”但议课的询问往往需要在问别人之前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选择?”“我为什么不会给这个同学机会?”也就是说,询问之前就需要转换角度,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和处境去理解授课教师。站在授课老师的角度去理解,她就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就会用去一定的时间;如果这里浪费了时间,对小数除法规则和方法的教学我处理时间不够怎么办?先不管他。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认为,授课老师的行为选择其实也有相当合理的成分。再想一想我自己,我发现,我自己过去在上课时也

21、常常遇到同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没有处理好类似的问题。 想明白这些,我就知道,授课教师的做法就不应该成为被责备的教学行为,而是变成了我们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样的思考带来了后面的议课进程: 陈教授:某老师,课堂上曾经出现这样的现象(描述课堂故事片段,此处略),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不给这个学生上讲台说明的机会呢? 授课教师:我也很想让他来给大家说一说,但后来一想,他的做法是很独特而且具有创造性,但是越独特的东西越不容易被理解,我站在他身边都看了一阵才明白他的思路。让他上去讲,他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讲明白吗?其他同学又是否能够听明白呢?我怕他把时间用多了,结果大家还是不懂。毕竟,我这一节

22、课的主要任务是小数除法的规则和方法。 陈教授:你想得很好,我也可能这样处理。在学生计算的时候,我发现你没有站在讲台上,而是在教室里巡视,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我想知道,你在巡视时,注意到没有,有多少学生还不会列式计算小数除法? 授课教师:就我看到的,应该说没有不会算的,只是算的方法有差异。 陈教授:在同学们计算的时候,我也起身观察了八位同学,发现他们都会做了。从我们看到的情况,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在老师没有讲“小数除法规则和方法”以前,学生大多已经会了? 授课老师:可以这样说。 陈老师,你的意思是后面的小数除法的对位规则可以不讲了? 陈教授:也不是不讲,我觉得可以少讲,精讲,节约出时间来。 授课教

23、师:你还是认为应该让那一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他的思路和方法? 陈教授:其实你课堂上的想法很好,这就是必须首先保证大多数同学完成当堂必须掌握的学习任务。但在这里,从我们看到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规则和方法。这样就可以少讲了,节约出时间以后,就有了处理那一位同学创造性想法的条件。你担心他一时讲不清楚只是我们的想法,说不定他上去很快就能讲清楚。 授课教师:看来,在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行为方面,我还需要努力。 陈老师,这涉及到了如何处理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我想听一听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做法。 陈教授:最简单的说法是精心预设和灵活变通并行不悖。我觉得,从关注生

24、成的角度,课前精心预设应该包括精心为课堂的生成预留空间,也就是预设时,在时间上就不能安排太满,任务不能安排太紧,在思路、方法和结论上都不要太凝固。在课中,教师的行为一般认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组织和管理学生活动的行为,比如激发兴趣、指引学生注意等;一类是指向教学内容的行为,比如讲解、实验等。我自己认为,课堂上教师的行为还应该包括认识和调控自我行为的行为。关注生成就是教师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及时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以改变自己预定的原有设计,以更好地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授课教师:具体到课堂上,在学生生成出一个问题以后,你会怎么处理? 陈教授:我想,首先是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包括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是

25、否和教学内容产生关联,是否对学生发展有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有问题而没有学生,不能眼中无人,比如:对于积极参与、热情开朗的同学,失去一次机会对他可能不算什么;而对于性格内向、很难举手的同学,尽管他的问题可能价值不大,但他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个事件本身意义重大,我们就一定要给他机会。其次是难度判断,比如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价值判断和难度判断的结果是得出“处理这个问题值不值”、“该不该处理这个问题”的结论。有了这样结论以后,第三个所要思考的是是当堂处理,还是延后处理,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处理。这里,有一个东西必须坚持,那就是,同学们所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6、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授课教师:听起来很麻烦,课堂上可没有这么多时间。 陈教授:所以,处理好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反应应该是及时的,但及时有效的反应的来源却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不过,我个人认为,也有一个比较简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慢慢教,想想啊!”“教育是慢的艺术!” (二)怎样议课及有效议课议课:用对话理解教学表达是一种实现!倾听是一种关怀! 议课要善于倾听、理解和成全教师 听一听下面这个故事,不知道您有什么想法? 在圣诞节,一个美国男人兴冲冲乘飞机往家赶,一路上幻想着团聚的喜悦情景。恰恰老天变脸,这架飞机在空中遭遇猛烈的暴风雨,飞机随

27、时随地有坠毁的可能,空姐惊恐万状地吩咐乘客写好遗嘱后来,飞机终于平安着陆。 这个美国男人回到家后异常兴奋,不停地向妻子描述后飞机上遇到的险情,并且满屋子转着、叫着、喊着然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对他经历的惊险没有丝毫兴趣,男人叫喊了一阵,发现没有人听他倾诉,死里逃生的巨大喜悦与被冷落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妻子去准备蛋糕的时候,这个美国男人爬到阁楼上,用上吊这种古老的方式结束了从险情中捡回的宝贵生命。 我所获得的启示是: 当一个人的表达不被倾听或没有人倾听时,活着比死亡更难受;表达是一种实现,倾听是一种关怀。 人是需要表达的, 表达是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方式,失去了表达,可能导致生存与生活意义的迷失,

28、因为表达的不仅仅是思想,而且是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剥夺表达就是对参与者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蔑视,而提供表达则为他人是提供实现和实证的机会,是成就别人。基于这样的理解, 我们提倡观课议课从倾听开始: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关怀,我们需要通过倾听来成就表达者,帮助表达者实现自己。要传递关爱和理解,倾听就不是做做样子,而是专注于对方的话语,适时做出回应,不仅认真倾听对方所说的话,还要努力去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思,这样,议课中的倾听就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探询和发现。 怎样议课:“是什么”(本体论)“为什么”(价值论)“怎样做”(方法论) “议”不是写句号的过程,它强调运用问号质疑、探询和发现,课堂

29、具有无限丰富性和生成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多种可能性。在课堂面前我们需要 “我未必正确”、“即使我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恭和尊重;“议”以参与者的自我解放为手段;“议”以发展教师的教学自由和幸福生活为目标。有效议课应做到:1、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1)介绍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与分解等)以增进观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课题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2)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以避免参与者带着约定俗成的观念和想法来观察和研究课堂。(3)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对象和时机。2、在对话中提升教师 对话的目的在于探讨和揭示。评课往往就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评点,议课

30、要围绕教的行为、学的行为,通过对话探究,一方面,揭示参与者背后的教育理想追求以及个人的教育动机,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教好(或不好)”的结论,而是探讨“我们想听一听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是怎样想的”?在对话中更新彼此教育观念,获得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议课主张以学论教,实施有效教学,所以,议课需要从学生学习的状况入手:“我们注意到学生,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们注意到学生对此,我们有这样的看法”是常见的话语结构,“要达到这样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办”是将对话引向深入的关键。这样,议课就不再是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以外显的行为为抓手,讨论教育观念和教学效果。就像担担子,担子是担着的是行为,但两头挂着两

31、个筐,它一头系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另一头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观课议课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行为改善和教学效益提高的整体提升。 3、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所有参与者都有平等的质询权利,没有谁的意见有被免于质询和被讨论的特权,所有的意见都必须面对实践的拷量;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又要求在观摩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形成“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 3、在议课中发现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作为未来行动的一种假设)假设的内容(关于内容、

32、关于目标、关于方法、关于条件和环境、关于学生、关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假设的方法(如何获得关于教、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假设的选择性(需要成为行动的思想)假设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假设的待研究性(教师的研究性生活方式)行动以后对假设的反思和建构案例分析(陈大伟教授的议课)教学片段: 在教学位置时,我设计了一个找座位的游戏每个同学根据抽到的卡片上的数对找自己的位置。为了让学生知道要确定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必须清楚他(她)所在的行数和列数,我设下了带有困惑的三张卡片:( 5 , ),( , 3),( , )。本想抽到这三张卡片的同学肯定会为找不到座位而苦恼,没想到学生“机智过人”,他们竟然轻而易举地都“找”到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