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7 ,大小:2.22MB ,
资源ID:95878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878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川 城市特色营造与环境保护 0818.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川 城市特色营造与环境保护 0818.docx

1、汉川 城市特色营造与环境保护 0818专题研究之六:汉川市城市宜居与城市特色规划1.前言城市特色是由纷繁的具体因素组合而成的城市形象的积极状态,它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一定时空的聚集。城市特色的营造,包括构成城市环境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等多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城市特色的营造就是对城市的空间、自然、人文、历史等众多资源条件的继承与发展或保护与开发。地处江汉平原边缘的湖北省汉川市,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在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市空间格局等方面能为城市特色的营造提供非常丰富的素材,具有提升城市形象的良好潜质。2.概况2.1 现状资源情况2.1.1生态湿地

2、资源汉川市水系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位于中部的汈汊湖面积14万亩,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过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湖泊:汉川境内地势低洼,湖泊星罗棋布。历代因江河横溢,有的湖泊早已淤成平陆。解放后因水利建设和围湖造田,有的面积缩小,有的全部开垦为农田。现存水面在3000亩以上的湖泊有:汈汊湖、东西汊湖、白石湖、老观湖、黄龙潭、包湖。其中汈汊湖水面面积50平方公里,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2.1.2 生物资源汉川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

3、分明。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对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汉川市现有耕地97.5万亩,农作物品种586个;林地24.6万亩,森林覆盖率16.0。植被群落中,乔木主要有麻栎、黄檀、楸树、樟树、苦楝、白榆、山槐、皂夹、朴树、马尾松、枫杨、旱柳、池杉、水杉、泡桐、意杨、加拿大杨、刺槐等;小乔木及灌木有女贞、化香、山楂、棠梨、黄荆、蔓头果、野蔷薇;其它的藤本及草本植被有拔契、紫藤、爬墙虎、狗尾草等。 汉川市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河湖荒滩草场21.5万亩,宜于放牧。位于中部的汈汊湖,是最大的内陆封闭

4、性湖泊,水域辽阔,其间蕴藏有丰富的水生资源。水生动物中有各种淡水鱼类和野禽类,如龟、鳖、虾、蟹、螺、蚌、野鸭等,水生植物中有莲、藕、芡实、菱角、茭白、蒿草、蒲草等,这些动植物有的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有的是优质的轻材料,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2.1.3文化及历史遗迹汉川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和繁衍,汉川建县始于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即公元561年,治甑山下,故名甑山县,距今已有1447年的历史。历史的沉淀使原始社会晚期属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汉川境内广为存在,在汉川市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处,发现西周时期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唐宋时代的文化遗存。人杰地

5、灵的汉川名贤辈出,人才荟萃。风光名胜底蕴深厚,汉川市有明清八景,刘家隔镇的“三台”、“六景”、“七十二街巷”。民间传说、歌谣和谚语绚丽多彩,再现了汉川悠久的文明史,影印了不同时期经典的人和事,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声音。文学艺术资源丰富灿烂,在汉川文艺风采和神韵中,汉川善书、楹联和乡土诗词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奇葩。汉川是一块凝聚着血泪,沉淀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土地,近代、现代,一批红色名人、文化名人更是层出不穷。汉川是天汉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是天汉中心县委、天汉地委的所在地。据统计,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共有5000多名汉川英烈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汉川里有上自西周下至晚清的历史文

6、化,有曾是三国古战场的三国文化,有以率先响应辛亥首义和一批红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有以湖水煮湖鱼为特色的饮食文化,有以善书、天狮子、蚌壳精为亮点的民间文化,还有萦绕于斯的荆楚文化等。2.1.4旅游资源 汉川境内河湖众多,全国最大的内陆型封闭式湖泊汈汊湖风光秀美,投资近亿元修建了汈汊湖牌坊,水上游乐园、钓鱼台等。白石湖处于群山环抱之中,黄龙湖集山、水、园、岛、滩于一体,仙女山、泐山等小山连片集中,景观独特,仙女庙、天主教堂等,每逢节假日朝圣的人群络绎不绝。城市四级旅游资源主要的景点中汈汊湖、白石湖和黄龙湖为本规划近期开发的重点景源,卜省山古墓群和汉川公园分值也较高,可作为中远期开发的辅助性旅游资

7、源,打造城市旅游、文化旅游系列产品,丰富其它景区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开发旅游产品的内涵。同时,全市三级旅游资源有4个,可作为近期汉川市旅游业发展的辅助性旅游资源。2.1.5 自然景观资源(1)汈汊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汈汊湖现有水面面积86.6平方公里,水资源是其最主要的资源优势。汈汊湖是湖北省第一个大型封闭式淡水湖泊养殖基地,全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农业部确定的唯一的淡水水域渔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汈汊湖目前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其渔业是汈汊湖发展的依靠。汈汊湖湖区烟波浩淼,杨柳婆娑,芦苇丛生,荷莲接天,鸥鸣鸭逐,鱼翔浅底,生态环境资源保持完好。(2)沉湖农业观光园沉湖位于汉川市境西南,沉湖湿地连绵

8、几十平方公里的人造森林形成了天然的森林氧吧,自然植被良好,林中栖息着40余种野生鸟类,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黄嘴鸥等。依托沉湖的人造森林和棉粮基地 ,可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3)白石湖风景区白石湖又名百汉湖,位于汉川市境东南的马口,水面20平方公里,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湖中有一块陆地弯曲狭长名为蛇岛。其与对岸的乌龟山相对,有一巨石露出水面,形成二龙戏珠,湖光山色,鬼斧神工,吸引着不少游人探访。(4)黄龙湖风景区黄龙湖地处汉川马鞍乡,东与武汉野生动物园和嵩阳山庄相邻,西与汉江相通,湖水面积5000亩,最深处5米,是罕见的野生天然水湖。黄龙湖湖面开阔,地理得天独厚,有山、有水、有园、有岛、有

9、滩。泐山位于汉川市南河乡,距城区12公里,分别有青龙山、象山、石镜山等8座山头,面积5000多亩,海拔61155米,森林覆盖率为9 5以上。山上林海涛涛,风景秀丽,山下田园一片,景色如画,是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泐山上的观音泉东西两个泉眼一浊一清,不溢不涸,传为奇谈;黄槿洞幽静美妙,让人如临仙境。黄龙湖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可与白石湖风景区相结合,形成以白石湖为龙头,以黄龙湖、沥山、梅子洞、上色湖为载体的休闲度假区。汉川市旅游景点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景点名称位置占地面积(亩)年收入(纯利)职工人数(人)保护及利用状况1汈汊湖绿色生态旅游公司汈汊湖汈莲街1号300050万10部分开发2仙女山公园城区仙女大

10、道40010万28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3汉川博物馆城区2保持原始状态4梅子洞马口3000保持原始状态5泐山南河2500保持原始状态6黄龙湖马鞍4740保持原始状态7湖撇林公园沉湖1400保持原始状态8白石湖渔场马口3450保持原始状态9春秋阁二河1一九九二年整修10霍城遗址城区7保持原始状态11神灵台遗址二河1.2保持原始状态2.1.6城区绿地现状汉川城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22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20万人(2008年底)。公园绿地已形成大型集中型公园绿地一处即仙女山公园,位于老城区中部仙女山,现状占地面积约28.47公顷。山上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山顶最高处为97.5米。目前园内景点有仙女庙、

11、望江亭、眺湖亭、山顶迴廊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街旁绿地24处, 总占地面积40.98公顷。河渠绿化有汉江沿岸绿化和泵站河沿岸绿化共61.0公顷。马口城区目前无集中大型公园绿地,街旁绿地较缺乏,绿地主要为道路绿化。汉川市城区现状公园绿地一览表分 类名 称位 置占地面积(m2)备 注一.城市公园1.仙女山公园仙女山284680小计284680二.带状公园1.汉江河沿河景观带汉江河3900002.泵站沿河景观带泵站河220000小计610000三.街旁绿地1.城隍景点城隍转盘120002.市标景点市标167403.芳华广场景点文化桥40004.万紫迎晖景点文化桥20005.桂雨飘香景点文化桥26006

12、.千雪映台景点文化桥24007.三角洲景点西湖路80008.紫云街景观带紫云街38009.七一桥头景点仙女大道9446010.沈家湾绿地沈家湾230011.文化街街头绿地文化街32012.西湖路带状绿地西湖路120013.北街街头绿地山后三路93014.毛家堤绿地白云大酒店210015.白云景点欢乐街190016.校军街街头绿地校军街190017.工会景点新西街370018.三水厂景点霍城大道260019.川马桥景点沿河大道460020.农行景点农行180021.红星桥景点新河大道520022.新河收费站三角洲绿化新河收费站400023.泵站三角岛绿地泵站三角岛16685024.霍城荷园霍城6

13、4350小计409750合计13044303. 宜居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分析“宜居城市”的概念于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首次提出,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城市化进程、文化水平、生活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它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深层次扩展,国内中小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深刻的转型阶段,在实现城市产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积极探寻一条合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安全性和舒适度的科学规划模式。由于当前国内关于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探索区域协调发展与宜居城市建设统筹兼顾的新路径,对新时期城市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3.1 宜居城市的

14、内涵“宜居城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它强调的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与居民的个人属性,即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从“宜居城市”的内涵来看,不仅要看城市发展的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是要看城市是否能够满足居民在不同层次上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最基本要求,如安全性、健康性、生活便利性和出行便捷度等,较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则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更高要求,如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个人的发展机会等。因此,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宜居建设的重点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受,而不能单纯出自政

15、府的主观意愿。3.1.1 宜居城市发展趋势分析(1) 宜居城市评价标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宜居城市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一个宜居的巨系统,目前国际上尚无通行的宜居城市评价标准,从近年来国外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城市社会安定度;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城市文化的支持力;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宜人度。3.1.2 国外宜居城市规划趋势国外的宜居城市建设起步较早,经验相对成熟,对国内宜居城市建设有诸多启示,根据对欧美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世界宜居城市总体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注重宜居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环境是

16、评价一个城市宜居性最基本的要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它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必须的自然要素,并以此调控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演化方向;另一方面,它不断维持自身的自然净化能力、还原能力、生产能力、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高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支持和平衡功能。如加拿大的温哥华在城市设计中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规划强调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突出“以人为本”、创造宽松的“生态型”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 (2)注重城市生活的舒适度生活舒适度主要包括居住水平、居民消费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17、的内容,居住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宜居环境的主观满意程度。涉及到居民生活服务的设施,如商业、服务业、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设施,其内容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其分布与组织直接影响城市区域内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如美国的西雅图,将都市区按建设密度从大到小分为“都市中心集合”、“核心型都市集合“、“居住型都市集合”和“社区中心点”四大类,每类按照各自的特点分别进行规划,每一类型单元都尽可能建立完善的交通、能源、供水和排水、邮电通讯、环保和防灾设施等市政公用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为城市生产与居民正常生活的保证。(3)注重城市功能的适当

18、混合,以减少通勤交通压力现代化的宜居城市强调城市混合功能布局,避免居住区与工业、办公等用地的完全远距离分离,减少城市中远距离的通勤交通和钟摆式交通。在规划中分析各种功能性质用地的外部性,合理地确定城市用地的兼容性,加强无污染的小企业与居住区,商业与居住区,办公与居住区的结合,促进城市居民就近就业。在考虑到增加相邻用地的外部正效应,减少相邻地块的外部负效应的前提下,对地块的性质和建筑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定位,增加整体地块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4)注重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贯彻这一原则就意味着以城市的主体一居民大众

19、的需要为本源与中心。城市的一切环境条件和公用设施,都要按照居民的居住生活、社会生活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来精心设计与配置,扩大其在功能上的现代化内涵。强调社区的人文环境和居住区的文化氛围,注重营造亲切宜人的氛围。在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人居框架内,日益重视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各类居民参与不同活动事件的不同需求。美国西雅图在社区规划中遵循自上而下、协调合作、平衡利益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了专门的规划程序和格式,以保证每个不同的社区在规划上的同一性。(5)注重文化支持力建设城市文化支持力主要体现在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所形成的城市文化环境的发达程度上,主要包括文化教育设施、城市文

20、化氛围等方面内容。建设宜居城市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的原则,谋求历史传统、地城文化、民族特色与现代化前景的延续与融合。如阿根廷的巴利洛切的博物馆、剧院和电影院,按人均比例计算,在阿根廷处于较高水平,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吸引人们移居的一个重要因素。(6)注重全方位实现城市安定度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三个方面。充分就业可以使城市居民获得正当、持续的经济来源,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其次,社会保障是城市社会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能够调节贫富悬殊,维持社会公平,特别是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

21、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同时,宜居城市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异常变动和突发事件干扰,给市民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以此才能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满足居民安居乐业的需要。国外典型案例城市宜居特色宜居城市塑造的方法手段1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通过减少了土地消耗和机动车交通,确保良好的城市环境(1)在城市中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各社区应合于步行(2)提供多样化交通选择,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3)在城市开发中减少了土地消耗和机动车交通,同时也减少了空气污染。2瑞士苏黎士交通通畅,出行便捷(1)制定了公交优先的政策,即路面优先、信号优先和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全市公交车辆进行

22、统一调度。(2)彰显人性化。苏黎世的公交车站安装了扬声器,以便在交通堵塞或车辆出现故障不能准时到达时,及时通知旅客。扬声器也是指挥调度系统的一部分,其人性化的设置令人惊叹。(3)一票多用,出行方便。3美国夏洛茨维尔就业机会充足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弗吉尼亚大学在高科技方面与企业的研究合作,还为夏洛茨维尔市带来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使经济健康发展。4德国戈斯拉尔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5新加坡居者有其屋(1)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2)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3)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

23、低房价原则;(4)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6美国西雅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综合特征按建设密度从大到小分为“都市中心集合”、“核心型都市集合“、“居住型都市集合”和“社区中心点”四大类,每类按照各自的特点分别进行规划,7澳大利亚墨尔本突出地域文化特色(1)不仅景色优美,而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2)建筑、有轨电车、歌剧院、画廊、博物馆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和街道构成了城市典雅。的风格与特色。3.2 问题评析上轮总规实施以来,汉川为开发城市旅游资源,充分展现城市山水特色,重点强化了物质形态特色的营造,一些公共绿化景观资源得到有效控制。但从目前城市整体特色来看,城市特色的彰显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

24、题:(1)城市现有山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汉川主城范围内沟渠纵横、湖泊众多,是营造城市山水特色资源的有利素材,然而,这些资源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合理的利用。(2)城市空间管制措施滞后。汉川市自上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编制了城市蓝线和绿线的规划管制办法,对城市特色资源的控制起了积极作用,但从全局上缺少对全市性特色资源和开放空间的宏观把握。(3)历史文化遗迹点多面散,未成体系地加以组织。汉川历史文化遗迹较为丰富,但分布较散。从类别和性质来看,各种遗迹年代跨度大,时代上无缺环,但目前尚缺少系统的整理与开发,如加以合理的组织归纳可形成较完整的体系。(4)休憩和开放空间不足。全市人均公园绿地

25、面积偏低,仅为3.92平方米/人,低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的国家标准,同时,城市文化、体育、公共设施不足,环境配套设施缺乏。(5)城市特色要素体系感不强。目前主城内的湖泊、山体、广场及开敞空间等城市特色要素分布零散,自成一体,缺少系统性与层次性。(6)城市缺少标志性景观要素。沿街建筑风格简单幼稚,缺少本地特征和独创精神,人文性不够鲜明,沿江滩地未作为景观要素而得到开发利用。(7)城市滨水地区设计手法单一落后,沿江及沿湖地区的不合理开发严重影响了滨水特色的展现,改变了城市原有的自然形态,同时也破坏了历史遗迹资源。(8)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视不足,本土化、乡土化物种保护和利用不够,城区绿化植

26、物还不够丰富,行道树乔木树种偏少。城区园林绿化造景植物不够多样化,古树名木数量较少。3.2 汉川宜居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汉川城市空间快速扩展,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其城市建设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汉川宜居城市目标的实现。3.2.1 生态体系不完备,城市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汉川尚未建立起均衡的城市园林绿地格局,未能形成有机的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主城区内集中式的大型公园绿地只有仙女山公园一处,缺少服务于市民的居住区公园。城市防护林带不完整,有些地段缺失,没有形成网络。防护林带树种较单调,以意杨和水杉为主,没有很好地

27、发挥其防护作用。同时,城区对自然地形的保护利用不够,没有充分利用汉川城区河渠众多、水系丰富的特点形成滨水景观绿带,水乡园林城市的特色不突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城市绿化管理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上一轮汉川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点、线、面、楔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以河渠、园地、农田林网等防护隔离绿地组成绿楔,伸入城市内部。随着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展,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防护绿地已逐渐被其他功能用地所侵占,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功能的发挥。3.2.2产业空间的盲目扩张导致城市生活舒适度的下降在城市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阶段,为了吸引具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汉川,汉川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低廉的土地价格极大地

28、促进了产业用地的开发,以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以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由于其具备较为完善的一级政府职能,能够制定较为优厚的招商政策,而且基础设施的配套成熟,使新河开发区对成规模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目前有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入驻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工业用地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工业用地人均指标达到44.0平方米,超过国家人均工业用地标准76%。这种粗放式的用地方式导致土地集约使用程度低,单位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其直接后果是城市环境质量遭到破坏和城市品质日益下降。同时,汉川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在空间意义上几乎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下,旧城改造中人口过密,新区住宅建设遍地开花,城市规划在居住用地规划方

29、面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却没有采取任何及时的调整,缺乏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城市环境质量未得到根本改善。如在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新的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未能形成配套,基本的通勤交通未得到妥善处理,导致城市的职住分离,通勤交通的压力日渐凸显。城市开发热点集中在城北、北桥、华一等组团,且新增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城北新区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城市主要居住功能区和产业区的分离导致了各种功能用地间“通勤现象”的产生。3.2.3交通设施建设缺乏人本关怀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是现代宜居城市的必要硬件条件,也城市宜居性人本关怀的重要体现。目前,汉川市的道路设计、建设与交通管理在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方面

30、仍存在较大不足。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近年刚开始起步,新修的一些道路部分考虑了无障碍设计,但设计和建设的水平较低。城区内部干路网建设滞后,除城北新区内霍城大道、人民路、仙女大道、拥军路等主要干道及老荷沙公路对新河开发区发挥重要的交通组织作用外,城区内主要干道还未有按照上轮城市总体规划形成。现有道路交叉口百余个,大部分为小型平交路口,均存在机非、机人相互干扰的情况,路口平均延误大多在60秒以上,通行能力低,行人过街安全性较差。人行过街天桥数量较少,行人和自行车通道未成系统。中心城区许多街巷道路的交通潜力未能充分发掘,使交通的可达性差,居民出行不便;“断堵头”及“瓶颈路”造成已建道路交通功能未能正常发挥。3.2.4城市居民缺乏社区认同感由于近年来汉川居住用地开发缺乏有序的引导和组织,使得以居住用地为载体的城市社区建设较为滞后,居民对城市社区的认同感较差。据调查显示,汉川市近四成居民表示不太喜欢自己所在的社区,体现出城镇居民对所在社区缺乏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镇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有待加强。在1200名被访对象中,只有12.3%的人表示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没有参加过的比例高达49.3%,而认为社区从未组织过文化体育活动的占31.6%,多数居民对发挥社区教育培训功能缺乏认知。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和谐社区,社区和谐的关键是社区居民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和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