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2019年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3.所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须上交答题卷。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A. 传承了商朝
2、的统治体系B. 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C. 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D. 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之道”指的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对地方统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征服其他部落,让其臣服;一种是更换原有首领,进行分封;一种是开辟荒地后进行分封,再分封的过程中,分封的诸侯将周朝的典章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等带到地方,进而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力,D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制与周朝的内外服制度不一样,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分封的诸侯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B选项错误。诸侯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级,C选项说法错误。【点睛】分封制的影响体现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
3、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2.历史存留的一些信息或者碎片,承载着文明进步的脚印。下表所列中国古代文明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大司马五经博士水排直道明码标价小篆中书门下四书米芾风力
4、水车西游记便民图纂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杜氏发明水排;小篆是秦朝官方字体;中书门下、米芾是宋朝的代表;风力水车西游记便民图纂是在明时期出现的。出现时间排序为,B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排除ACD选项。3.秦汉时期,关中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铁犁牛耕使用都江堰工程修筑井渠的出现丝绸之路繁荣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相关知识可知,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根据材料可知,关中地区耕地占全国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百分之三十,财富
5、占全国百分之六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和开发早、水利工程兴修、生产工具的使用、统治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等因素有关。结合选项可知铁犁牛耕使用和井渠的出现是促进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都江堰工程位于成都平原,与材料地点不符,排除。丝绸之路繁荣鼎盛时期是在国力强大的唐朝,排除,结合上述分析排除ABD选项。【点睛】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和开发早、水利工程兴修、生产工具的使用、统治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等因素有关。4.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楚辞的杰出代表。下列选项中与离骚文学创作手法(风格)相似的是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
6、贯汝,莫我肯顾。”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 “众里寻他千XX,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屈原的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选项是李白的作品,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诗经的作品,诗经属于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排除。C选项是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属于宋词豪放派代表,排除。D选项是马致远作品,天净沙秋思采用蒙太奇手法,渲染出凄凉悲苦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孤独、悲凉之感。与题干不符,排除。【点睛】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
7、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5.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唐宋诸代的诏敕,宰相一定要盖章,没有盖章,就不成诏书;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清代就更超越了这限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 唐宋相权与皇权制约平衡B. 明代相权和皇权合二为一C. 清代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D. 皇权呈现不断加强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到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再到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D选项符合题意。唐宋相权
8、与皇权制约平衡说法错误,皇帝制度典型的特点是皇权至上,A选项排除。明代相权和皇权合二为一,说法片面,不能体现材料其他方面,B选项排除。自明废丞相,丞相制度从中国历史消失,清朝不存在相权,C选项排除。【点睛】从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到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再到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自明以后再无丞相。清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6.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顶峰。下图为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其中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是A. B.
9、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发明造纸术是西汉前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4世纪传入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2世纪先传入非洲后传入欧洲,16世纪传入美洲,19世纪传入大洋洲,属于造纸术的传播途径。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也是这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埃及,欧洲,属于活字印刷术传播途径。指南针最早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属于指南针传播途径。唐末发明火药,火药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 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属于火药的传播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
10、现提供重要条件,C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排除ABD选项。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较之宋代更是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下列选项中关于明清商业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 商业区“千街错绣”,灯火连昼B. 远离城镇稍远之处出现“草市”C.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D.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往往“千街错绣”“灯火连昼”,富商们往往“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A选项符合题意。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草市,B选项排除。汉武帝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C选项排除。鸦片战争后,贸易
11、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D选项排除。【点睛】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江南地区兴起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农村中自由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现象逐步众多。8.下表是中国主要出口物的数据变化(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农村社会摘编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A. 市镇经济开始应运而生B. 已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C. 商品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D. 商贸型农业成为农村生产主导【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711893年,以茶叶、蚕丝、大豆、棉花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出口大规模增加,说明中国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12、B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市镇经济就已经开始兴起,A选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商贸型农业成为农村生产主导,D选项排除。【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体现在: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有一事件)
13、“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有一事件”指A. 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被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打败,促使国人进一步反思,发现只学西方器物是不够的,开始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从此开始,C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导致中国的民族群体意义觉醒,A选项排除。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未触动中华民族的群体觉醒,B选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
14、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民族觉醒无关,D选项排除。【点睛】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10.国旗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旗,对其政治理念的变化理解正确是A.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B. 满族独尊驱逐鞑虏C. 君权共享民族平等D. 朕即国家
15、五族共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黄龙旗体现的政治理念是皇权至上,朕即国家。五色旗是借鉴西方国家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而设计的标志,“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旗体现的政治理念是五族共和,民主平等。D选项符合题意。黄龙旗属于清晚期的旗帜,此时清朝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A选项排除。五色旗体现的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驱除鞑虏属于三民主义内容,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黄龙旗体现的政治理念是皇权至上,君权独尊。君权共享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11.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
16、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A. “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B. “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C. 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D. 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胡适指出调和的含义及例子可知,胡适认为革新家的责任认定一个方向走去,不要回头讲调和,体现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认为新思潮指
17、的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叫做“评判态度”,也就是鼓励独立和思考,反对迷信和盲从。A选项错误。材料认为调和是人的一种惰性,是一种保守态度,这种态度阻碍了新文化运动发展,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的必要性,D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2.大公报曾载“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一些“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与观瞻”的时代服装开始被推广。这种现象始于A. 鸦片战争B. 新文化运动C. 辛亥革命D. 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带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这时期体现新旧交替的特点
18、,C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时期西装并未流行,A选项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服装呈现多元化特点,D选项排除。13.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追求人性和自由的左翼文艺团体相继自动解散。“国防文学”“国防戏剧”、“国防电影”等口号逐渐为多数人所接受。与这一现象同时期出现的是A. 中共提出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出中国B.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C.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 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上升为主要矛盾。结合选项可知,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
19、12月17日召开,B选项符合题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通电全国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A选项排除。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选项排除。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D选项排除。【点睛】1935年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上升为主要矛盾。14.毛泽东是“正事写史,余事写诗”的诗人史学家和史学家诗人,他的诗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困苦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程,其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B. 横渡
20、长江,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C. 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大反攻的序幕D.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至4月23日,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解放军占领南京,B选项符合题意。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不属于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背景,A选项排除。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大反攻的序幕,与占领南京无关,C选项排除。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发生在占领南京之后,D选项排除。【点睛】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致电渡江前线指挥中心,立刻发动渡江战役,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4月23日,人民解
21、放军登上总统府大楼,撤下象征国民党统治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宣告南京解放。15.数据背后有历史。仔细阅读表格,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是A. 为“三大改造”开始奠定了基础B.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C. 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标题及数据可知,重工业基建投资比例在占到一半以上,说明一五计划期间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D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基本上同步进行,A选项说法错误。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B选项排除。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属于一
22、五计划的意义,C选项排除。16.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下图是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周恩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B. 参加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国际会议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结合材料1971年11月8日时间和选项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A选项排除。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
23、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国际会议,B选项排除。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选项排除。17.美国历史学者马文佩里认为:雅典曾被恰如其分地形容为一个由业余人员组成的政府。下列内容能佐证上述观点有全体公民的直接民主自然法精神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雅典曾被恰如其分地形容为一个由业余人员组成的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方式和抽签选举与轮流坐庄的原则,导致雅典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B选项符合题意。自然法是罗马时期西塞罗提出的,排除。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4、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保障机制,与材料无关,排除。根据上述分析排除ACD选项。【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性。18.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指数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不应求B.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 大西洋沿
25、岸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4751597年,英国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升,说明物价不断上升,结合相关知识可知,此时期属于英国殖民扩张,进行早期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大量金银引入导致物价上涨,C选项符合题意。生产萎缩使产品供不应求不符合这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A选项排除。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对消费价格指数影响较小,B选项排除。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D选项错误。19.下列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能正确反映发展趋势是重要事件发展趋势A1787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
26、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C社会契约论出版、船山遗书理性化、科学化D新兴城市的出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理性化、城市化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世界发展趋势是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A选项符合题意。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无法体现全球化趋势,B选项排除。社会契约论出版、船山遗书无法体现科学化,C选项排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内容之一,无法体现理性化、城市化,D选项排除。20.1921年,英国规定了高进口税,此后,法
27、、德、意等国也提高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税率;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狂潮,经济大危机爆发;1930年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各国纷纷效仿。据此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最终形成B. 新重商主义政策出台C. 最终破裂D. 自由主义原则遭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主义原则体现在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发展,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根据材料英法德意美等国家相继提高关税可知,自由主义原则遭到破坏,D选项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选项排除。新重商主义政策,是一种扩大商品输出的主张,实际上就是扩
28、大市场需求,防止经济衰退,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政策,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B选项排除。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破裂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21.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思想自由的新要求,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整个世界。下列主张或者作品无法体现“理性”精神的有A. 十日谈B. 社会契约和分权制衡C.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 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体现的是人文主义,A选项符合题意。社会契约和分权制衡体现的是理性主义,B选项排除。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作品,体现的是一种理性思考的
29、精神,C选项排除。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体现的是一种理性,D选项排除。22.1880年-1914年间,美国增长率在6倍以上的20个行业中,13个是新兴部门。这些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17.6倍,相当于整个制造业增长率的4倍。如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A. 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B. 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C. 科学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D. 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
30、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可知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不能支撑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的观点,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福特汽车主要是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与新科技应用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科学技术改变企业布局,C选项排除。23.下图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军军官和一个苏军下级军官面面相觑的历史照片,双方眼神之间传递着“友情”。这个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 慕尼黑协议签订时B. 德国入侵波兰后C. 苏德战争爆发后D. 雅尔塔会议召开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
31、识可知,1939年8月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随后德国闪击波兰,波兰被苏德分区占领,二战爆发,结合材料“纳粹德军军官和一个苏军下级军官面面相觑的历史照片,双方眼神之间传递着“友情”可知B选项符合题意。慕尼黑协议标志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与苏联无关,A选项排除。苏德战争爆发后,双方处于敌对状态,C选项排除。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在1945年召开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与德国无关,D选项排除。24.下表是欧洲一体化大事记(部分),对该表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