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1.25MB ,
资源ID:956730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673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地理科试卷完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顶理论上温差达1.8 B. A是鞍部,CD是山谷C. H在南坡上,阳光充足 D. AB河径流量小于EF河2. 上图中,有攀岩爱好者计划从崖底攀至崖顶,此高差可能为( )A. 107米 B. 195米 C. 292米 D. 60

2、3米【答案】1. D 2. C【解析】【分析】考查等高线的判读。【1题详解】山脊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图示等高距是200米,甲山海拔1150米,乙山海拔1320米,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170米,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因此甲乙两地理论上的温差应当相差0.176等于1.02。A错误。CD是山脊,B错误。结合指向标,H在东南坡上,位于河谷附近,阳光不够亮足,C错误。结合风向,EF地在迎风坡河谷,AB地在背风坡河谷,因此AB河径流量小于EF河,D正确。【2题详解】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高差公式,(n-1)d小于等于H小于(n+1)d,高差

3、范围是200-600米,运动员从崖底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2 9 8米,C对。A、B、D错。【点睛】陡崖相对高度的算法d(n-1)H(n+1)d;其中d:等高距,n:等高线相交条数,中间H是陡崖的相对高度,注意H不能等于d(n+1),只能小于。而最大高度应该是小于d(n+1)+1,大于d(n+1)-1。3.叠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下图是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下列图中能够示意该地被侵蚀部分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侵蚀前与侵蚀后等高线图叠加,侵蚀前海拔减去侵蚀后的海拔,得到被侵蚀的部分。选B正确。考点:考

4、查信息提取能力。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 该岛南、北两端相距约( )A. 180千米 B. 260千米 C. 370千米 D. 450千米5. 关于该岛的地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中南部高四周低C.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D. 北部高南部低6. 甲图中P为湖泊,下图中正确反映湖泊与河流关系的图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4. D 5. B 6. A【解析】【分析】考察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题详解】区域定位可以知道该图表示的是印度洋斯里兰卡岛屿,南北两端相距了四个纬度,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一度就相差111千米,因此南北

5、两端大致相差1114约等于450千米,正确答案D。【5题详解】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河流的流向大致是有中南部流向四周,并且中南部有该岛与最高峰。因此该区域的地势特征大致是中南部高四周低。正确答案选B。【6题详解】该区域的河流与湖泊,均为外流河与外流湖,因此该点的湖泊河流流向应当是自海拔高处经过湖泊流到下游,河流与等高线的走向是相反的,注入湖泊并流出湖泊,有进有出,正确答案选A。B只出不进,C只进不出,D没有出,只有进,BCD均错误。【点睛】外流湖特征是有河流注入,并且也有河流从湖泊流出河流,不一定非要流向海洋,注意区分外流河与外流湖的不同点。下图所示,为某国西部海岸地区可观

6、赏“倒沙入海”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倒沙入海的形成( )A. 反映了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河流泥沙含量大B. 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C. 主要与当地高原广布的地形有关D. 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8. 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 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B. 倒沙入海,营养物质丰富C. 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D. 沿海地势低平,利于筑巢【答案】7. B 8.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7题详解】图示地区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为

7、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又由于此处吹离岸风,故而形成这种奇景。故选B。当地气候干旱,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与当地高原广布的地形无关,无法判断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ACD错误。【8题详解】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地处东南信风带内,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盛行离岸风,且此处有本格拉寒流(上升流)经过,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火烈鸟以捕食鱼类为主,鱼类丰富吸引火烈鸟聚集。故选A。倒沙入海并不一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主要是洋流的影响,和气候地势无关,BCD错误。【点睛】考察区域定位能力和区域特征的掌握与分析,从图中的经纬度和国家轮廓特征可以判断该国是非洲的纳米比亚,可以通过排除的方法完整做题,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8、信息“滚滚流沙飞泻入海”表明流沙是被离岸风吹拂入海的,蔚蓝海洋与火烈鸟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沙漠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干旱。动物(鱼类、鸟类)的集聚主要是为了食物,根据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可判断该地区鱼类资源丰富,利于火烈鸟的觅食。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 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0.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 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C. 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 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11.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

9、述,正确的是( )A. 甲粮食商品率高 B. 乙机械化水平低C. 丙水利工程量大 D. 丁市场适应性强【答案】9. C 10. B 11. D【解析】【分析】考查农业低于类型。【9题详解】读图,甲图是恒河三角洲,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机械化水平低,属于传统农业。乙图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区和棉花带,生产集中,高度专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丙图是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丁图是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为主,投入资金技术多,也属于现代农业。正确答案选C,A B D错误。【10题详解】甲图平原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多洪涝灾害,水源充足。乙图平原土壤肥沃,亚

10、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丙图平原草场茂密,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丁处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河流少,水量小。世界黑土分布区只有三块,我国东北黑土地,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正确答案选B, A C D错误【11题详解】甲地水稻种植业是自给农业 ,商品率低。乙地在美国,机械化水平高。丙地降水少,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水利工程量小。丁地是混合农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和种植面积,可以根据市场自主调节,市场适应性强。正确答案选D, ABC错误。【点睛】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一定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尤其是地形和气候特征息息相关,潘帕斯草原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墨累达令盆地典

11、型的混合农业,同时受到水资源的限制,该区域实行了东水西调工程。美国中央大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下图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的歧阜县,因房舍外貌酷似双掌相合,就取名为合掌屋。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0,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捆扎或者采用较黏性的木头接合房屋架构,屋顶所铺的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合掌屋宇穿插其间的花草植物、小溪流水、水田水车等错落有致,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自然环境对形成合掌屋构造特点的影响是( )合掌屋屋顶坡度达60,有利于积雪滑落避免积雪;合掌屋全部采用木材建造, 是因为当地森林茂密;合掌屋不用钉子,只用绳子

12、捆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是为了环保;合掌屋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是受地形影响A. B. C. D. 13. 根据合掌屋的建筑特点,当地人每年要进行一次防灾演练,该防灾演练最可能是( )A. 防火灾演练 B. 防泥石流演练 C. 防地震演练 D. 防洪水演练【答案】12. C 13. A【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环境对人类聚落的影响和地域文化。【12题详解】屋顶的坡度达60度,说明屋顶坡度特别大,该区域冬季降雪较多,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让积雪尽快滑落,避免压塌房屋,同时,该区域全部采用木材建造,因日本森林生长茂密,可以就地取材,房屋不用钉子,是因为便于拆装组合,以木头为主,跟

13、环保关系不大,房屋穿插花草植物,山间流水,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村落,说明受地形影响较大,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选C。【13题详解】当地进行一次防灾演练,该去有可能或者是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森林火灾,该区森林生长茂密,并且房屋建筑多余,木材为主,因此进行的演练,主要是防火灾演练,正确答案选A ,B C D错误,跟泥石流、地震以及洪水演练关系不大。【点睛】气候会影响房屋,尤其是房顶的构造。该地的地形会影响建筑的布局,而建筑的材料,主要是受当地的气候以及植被等影响。荷兰国土面积为4.1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80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以温室农

14、业生产为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一跃成为全球农业强国之一。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工业化的生产特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 荷兰利用玻璃温室克服本国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水源不足国土面积小,耕地资源不足;气候湿润,太阳辐射较弱纬度较高,热量不足A. B. C. D. 15. 荷兰玻璃温室(如图右)采用连栋方式,高达10米,面积达10公顷。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温室连栋设计,抗风性能差温室连栋设计,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温室高度大,有利于作物吊

15、挂生长温室高度大,有利于作物分层种植温室高、面积大,不利于生产机械化A. B. C. D. 【答案】14. C 15. D【解析】分析】考查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14题详解】荷兰利用玻璃温室,荷兰玻璃温室面积达1.1万公顷,说明主要是国土面积小,耕地资源不足。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说明克服了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不易成熟,气候湿润,太阳辐射较弱等条件。荷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均匀并没有水源不足的缺点。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选C。【15题详解】有材料可知,荷兰玻璃温室采用连栋方式,

16、高达10米,面积达10公顷,说明温室高度大,有利于作物吊挂生长和作物分层种植。连栋面积大,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降低生产成本。温室高、面积大,有利于生产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正确,错误,选D。【点睛】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引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工业化的生产特点。通过光、热、水、肥自动控制生物的生长过程,摆脱自然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W质量标准化和机械化。农产品生产数量和周期受市场影响等,不依赖自然条件,体现出农业具有机械化特征。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图示风

17、向盛行时( )A. 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 B. 罗马进入多雨季节C.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顺时针流动 D. 塔里木河水量日变化最大17. 图中地的风( )A. 可能发展成为台风 B. 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C. 给巴西高原带来降水 D. 与影响南亚西南季风成因相同18. 图中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 B. C. D. 【答案】16. B 17. D 18. A【解析】【分析】考察气压带风带,以及高压低压对于气候的影响。【16题详解】根据盛行风向及位置可判断地为亚洲高压,地为阿留申低压,图示季节应为北半球的冬季。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为春小麦,春小麦在秋季收获,选项A错误。罗马是地中海气候,

18、北半球冬季恰逢雨季,选项B正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冬季为逆时针,选项错误。塔里木河水量日变化最大的时候为夏季,而不是冬季。选项D错误。【17题详解】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可能发展成为台风。东北信风的向北移动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为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其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一样,都是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地位于西风带上,邻近大西洋,终年受西风影响。给巴西高原带来降水。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18题详解】地为亚洲高压,地为阿留申低压,图示季节应为北半球的冬季。气压最高的是陆地高压,即亚洲高压,正确答案选A。【点睛】该图表示的是风向

19、示意图,风的形成一定是有高压指向低压,因此根据风的方向,我们可以判断各地的高低气压状况以及风带,进而确定该区域的季节以及气候特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 P点可能位于( )A. 欧洲西部沿海 B. 非洲西南部沿海C. 澳大利亚的西南部沿海 D. 南美洲西南部沿海20. P点气候类型可能是(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19. D 20. C【解析】【分析】考察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19题详解】有图可知,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如果越往北纬度越高,说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而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大多数位于北纬36度到60度,因此A

20、错误,如果越往南纬度越高,说明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大致是南纬30度以南的区域,因此正确答案选D。非洲西南部纬度最高为30度,30度以南区没有陆地存在,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也没有陆地存在,因此B C错误。【20题详解】读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600万厘米,可以量出图中30度到P点的图上距离大致为2厘米,实地距离为1320千米,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千米,则P点和30纬度相差大约12个纬度,因此P点应当位于南纬42度附近的区域或北纬18度附近的区域。如果是北纬18度附近的西部沿海为热带气候类型,选项中没有热带气候,故排除;故P点应当位于南纬42度以南的区域,南纬4

21、2度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C。【点睛】该题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并且要学会地图的判读以及经纬网距离的计算。下图为第四纪早期和现代北半球冰川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1. 与第四纪早期相比,现代( )A. 全球海平面低 B. 北极栖居动物活动范围小C. 大陆海岸线长 D. 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更广阔22. 下列地理现象与第四纪冰川关联度最小是( )A. 广阔无垠的内蒙古高原 B. 北美东北部海岸线曲折C. 北欧平原地区广布的湖泊 D.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岸的峡湾【答案】21. B 22. A【解析】【分析】考查气候变化的影响。【21题详解】有图中可以

22、看出,与第四季早期冰川相比,现代北半球冰川面积明显缩小,因此,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此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范围缩小,动物活动范围变小,全球海平面应该是升高,大陆海岸线缩短,热带雨林分布的面积减小,会影响其生长速度。正确答案选B ,A C D错误。【22题详解】北美东北部海岸线曲折、 北欧平原地区广布的湖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岸的峡湾都是第四纪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形成的,因此都相关,内蒙古高原和冰川关联不大,和风力有关,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点睛】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特里斯坦岛(下图)位于板块交界处,

23、被称为全世界最偏远且有人居住的岛,岛上只有265位居民,经济落后,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 当地食品需要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 B. 气候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C. 土地资源不足,生产规模小 D. 自然灾害较多,农业受灾严重24. 该岛招聘启事,要求农夫懂温室蔬菜培育,还要懂得照顾牛羊,这样的农夫最可能是面向哪个国家( )A. 越南 B. 英国 C. 巴西 D. 秘鲁25. 下列关于该岛的推断,最可信的是( )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进口水果、蔬菜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航空全年多刮西南风且风力强劲该岛气候较为湿润A. B. C. D. 【答案】23

24、. A 24. B 25. C【解析】【分析】考察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3题详解】当地食品需要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位置偏远,经济落后,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A对。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土地资源充足,C错。与两侧大陆对照,气候适宜放牧,乳畜产品丰富,B错。位于板块交界处,自然灾害较多,农业落后,受灾少,D错。【24题详解】该岛招聘启事,要求农夫懂温室蔬菜培育,温室培育说明该国纬度较高,热量不足。还要懂得照顾牛羊,说明从事过畜牧业生产。这样的农夫最可能是面向英国,B对。越南、巴西、秘鲁都是纬度较低的国家,热量充足,温室蔬菜培育农业较少,A、C、D错。【25题详解】根据图示位置,该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25、多火山喷发活动。岛上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是喷出岩,曾对。空运价格太高,进口水果、蔬菜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不是航空,错。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全年多刮西北风,且风力强劲,国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岛气候较为湿润,对。C对,A、B、D错。【点睛】该岛位置偏远,经济落后,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要求农夫懂温室蔬菜培育,说明劳动力素质高。还要懂得照顾牛羊,说明从拿过畜牧业生产。这样的农夫最可能是面向发达国家。该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喷发活动,岛上喷出岩多气孔。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问题。野外火灾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既要有火源,又要有可燃物,同时还需要地形

26、和气象等助燃条件。不同区域森林火灾多发的时节不同。每年秋季,来自内陆荒漠的圣安娜风扫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它以助长所经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但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认识到部分野火具有生态效益,因此,他们采用受控的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的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下图是洛杉矶地形示意图。(1)简析秋季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火势猛烈的自然原因。(2)从土壤的角度,分析林区野火对耐火植物生长起到的积极作用。(3)说出实施受控火烧时应具备的气象条件。(4)近年来受控火烧防火行为受到部分人群反对。请你举例说明反对的

27、人群及理由。(举一例即可)【答案】(1)地夏季炎热干燥(只答“地中海气候”错误);秋季林区积累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秋季来自内陆荒漠干燥的圣安娜风,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升温(背风坡焚风);干热气流又顺峡谷穿行,加大风速(狭管效应),助长了火势。(任答3点)(2)枯枝落叶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耐火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火烧可以提高表层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言之有理可得分) (3)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4)环境保护者: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大气污染;减少森林资源。(举例参考)附近居民或政府官员或消防人员等:受控火

28、烧若意外失控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增加工作负担。【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大气、土壤,农业区位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紧扣着世界自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热点,以洛杉矶附近林区的野火为背景命题材料新颖题目,设计巧妙,综合性强合理突出,考察了自然地理有关的内容完全符合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实践突出,对地理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标准改革方向一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详解】(1)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对于气候的影响这方面去回答。读图可知,美国洛杉矶位于北纬30度到北纬40度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秋季又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他们属于易燃物。夏

29、季炎热干燥,同时有材料可知,秋季来自内陆荒漠的圣安娜风翻阅高大山脉后,盛行下沉气流,随海拔的降低温度逐渐升高,因此气流又干又热。该区域的地形以峡谷为主,风力较大,峡管效应强,对火起了推力因素。(2)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土壤对于植被的影响。可以从土壤的肥力,土壤的病虫害已经结构,甚至是表层的温度等方面去分析。耐火植物的特性必定可以忍受高温,因此该地区经常发生森林火灾,耐火植物可以免受或者是较少受到被火烧灭绝的危险,促进其生长繁殖和更新换代。同时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和水分。大火在燃烧过程之后会产生无机盐,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根部的吸收,并且火在燃烧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病虫害。(3)所谓受

30、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的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有材料可以知道,因此所具备的气象条件,应当是风力叫小,无风或者是微风,不容易蔓延,同时火焰较小,说明具有一定的湿度或者是湿度较大,温度较低。(4)受控火烧对气象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极易容易蔓延,成为森林大火,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给救援造成难度与困扰,这是政府官员和消防员代表,甚至是增加空气污染林区的大火。对于耐火植物来说,有利于提高其生长繁殖以及更新换代能力,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林区植被来说,容易被燃烧至死亡,从而导致物种灭绝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甚至是破坏了森林资源。这是环保主义者的想法。【点睛】本题难度较大,关键在于材料和信息的解读以及基

31、础知识的扎实和迁移能力。土壤对于植被的影响。可以从土壤的肥力,土壤的病虫害已经结构,甚至是表层的温度等方面去分析。拓展延伸: 1.首先突然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能否生长2:土壤的含水量对植物的根部呼吸影响大,比说嬉水植物就对含水量大的土壤无所谓3:土壤的保肥力:对植物的快速吸收及其生长4:土壤的疏松度:对根系深浅的植物也有影响.2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如图中班达海2018年12月1日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7.50,东经128.7。材料三:新几内亚的最高峰是查亚峰,该岛中部高原南坡年雨量经常超过7620毫米,是全球最潮湿地区之一,也是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1)简析甲地成为全球最潮湿地区的主要原因。(2)简析班达海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地震最容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