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68MB ,
资源ID:95630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63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榆林镇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榆林镇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docx

1、榆林镇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榆林镇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榆林镇十二五规划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它不但表现在城镇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城镇体系的完善、也包括生产要素的聚集、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等城镇现代化和集约化过程。加快城镇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我镇经济总体实力、实现榆林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省及集安市针对统筹推进城镇化总体部署,特制定集安市榆林镇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期为 -2020年。第一章 发展

2、现状第一节 成就显著近年来,榆林镇在集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采取得力措施,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城镇面貌显著变化,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初步构成了以榆林镇区为中心的城镇体系框架,镇村一体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条 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到 末,榆林镇总人口为12412人,其中,镇区人口3050人,城镇化率为32.03%,比 增长4个百分点。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0.73平方公里,比 增加了0.2平方公里。城镇化开始步入快速增长期。表1:集安市榆林镇人口及幅员面积一览表行政区划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幅员面积(平方

3、公里)地沟村15033945.12迎水村13704222.21大甸子村10362418.12向阳村7715414.21复兴村23204563.72样子沟村5431521.2治安村15901056.49镇区(含朱仙村、榆林村)214190943.27合计112741138284.34图1 集安市榆林镇地理位置第二条 城镇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加强。近几年,加大了人参产业、医药工业、农特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城镇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 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08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6438万元,林业收入968万元,牧业收入1

4、257万元,工业收入228万元、建筑业收入514万元、运输业397万元、餐饮业660万元、服务业收入303万元、其它30 万元; 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785万元,4年平均增长15.9%。到 末农民人均纯收入5389元达到, 农民人均纯收入2988元,4年平均增长20.7%;到 末榆林镇全口径财政收入578万元, 财政收入228万元,4年平均增长17.6%。第三条 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榆林镇不断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在镇区道路、给排水、供热、住房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引水入镇工程实现功能化、和景观化,镇区交通状况大大改进。到 镇区内有自来水罐两处。有460户使用了自来水,镇区日供

5、水能力达到500吨,集中供热能力为3600平方米。新建高标准镇区休闲广场1处、镇区体育健身广场1处,并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镇区主街路新建花池12处,建镇区绿化带5000延长米,形成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效果,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进。第四条 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改造,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做好全面普及学龄前儿童教育工作,提高初中教育普及率。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中小学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加强医疗卫生的投入, 新建医院综合楼1200平方米, 新增CT

6、机、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婴儿抢救台。镇区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镇区市话装机量为1100门,程控交换机容量为1280门,电话普及率为52部/百人,宽带用户13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大约96%。积极兴建农民文化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全镇的文化体育生活。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负增长。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保持了社会稳定。第五条 城镇特色明显。围绕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人参种植-加工-销售一体、旅游业蓬勃发展、商贸流通便捷的特色小城镇,为镇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条 生态环境建设明显改进。近年来,榆林镇始终把生态立镇作为发展的基

7、础,镇区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镇区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成立了专业的保洁队伍,做到当日垃圾当日清理,建设垃圾填埋场2座,日处理垃圾5吨。 ,栽植各类花草45800株,铺设绿地16430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树60500株,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平方米,安装路灯50盏。优良空气天数增加到330天左右,功能区噪声均达到国家标准,饮用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第二节 存在问题榆林镇城镇化在进程加快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就总体而言,榆林镇城镇化水平较低,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当前榆林镇城镇化率与我市其它大乡镇相比比较低,与全省东部山区其它市县乡镇相比,城镇化率更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

8、个方面:一是城镇规模小实力弱。 末,榆林镇镇区人口仅有3050人,外来人口比上年度增加1%,暂住比较多。规模小影响了镇区功能的发挥,导致城镇整体实力偏弱;二是城镇化动力不足。一方面,城镇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对外来人口的吸纳功能差;另一方面,农民生活相对宽裕、休闲,满足于小富即安,农民进城意识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特别是集中供热、管网排水不完善等问题,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四是城镇化体制机制障碍仍待破除,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还不完善。第三节 城镇化面临的形势第一条 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1.1发展机遇未来十年,榆林镇城镇化面临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家将城镇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加以推进

9、,继续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在资金、政策和项目上进一步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发展,把统筹城镇化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另外,榆林镇作为岭南区域农贸集散中心城镇的作用日显突出。这些都为榆林镇加快城镇化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也是榆林镇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榆林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如经济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单一等问题,都需要经过城镇化来加以解决。1.2良好基础集安市榆林镇地处鸭绿江畔,地处东经125度55分,北纬40度59分,属亚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为947毫米,日照时数为2

10、284小时,年平均气温6.5,四季分明,无霜期149天,土质肥沃,自然生态良好,是绿色种植管理的示范展示区。资源丰富、区位独特、生态良好、适宜人居,为榆林城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位 集安市榆林镇镇区交通便利,集丹公路经过镇区,榆花线北接通化市,与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隔江相望。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榆林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人参、中小药材等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榆林是驰名中外的新开河人参主产地之一,还具有吉林省最大的溶洞景观琉璃洞。榆林镇具有六大资源,水利资源、山珍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特产资源、旅游资源。矿

11、产资源:榆林镇现已探明有重晶石、石墨、硅、铁等十余种矿藏,尚未开发利用,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水利资源:榆林镇境内有河流5条,小支流20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鸭绿江、榆林河、治安河、样子沟河等4条,水域面积1500亩,年径流量为1.62亿立方米。界河鸭绿江建有一座装机40万千瓦的渭源水电站。山珍资源:榆林镇山林资源丰富,总面积226111公顷,内产蘑菇、猴腿、刺嫩芽、山木耳、山芹菜等几十种山野菜和食用菌,年产量在50吨左右,山珍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新引进恒兴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山野菜加工。林木资源:榆林镇林地面积22611公顷,森林覆盖率80%,活立木蓄积量89.2万立方米,有松、椴、桦、楸、杨等1

12、4多个树种,自然林17632公顷,人工林3449公顷,其中速生丰产林5397亩,红松阔叶林5111亩。当前,榆林镇建有木材加工厂两处,加工成品桌椅并出口创汇的有宏发木业有限公司,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旅游资源:榆林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较有名的有地沟老虎哨景区和治安溶洞景观。治安溶洞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特产资源:榆林镇有人参鹿茸、五味子、林下参等十余种中药材及林蛙、芋头、板栗、葡萄等特产。榆林镇栽培人参历史悠久。近年来,按照“适度发展园参,大力发展林下参,平地栽参”的发展思路,对人参产业进行了优化调整。全镇园参种植面积控制在4万帘左右,林下参种植面积达8000亩,平地栽参600亩。人参及其它特

13、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榆林镇的支柱产业。第二条 面临的挑战榆林镇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外部两方面。外部:在全国、全省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背景下,周边乡镇,特别是毗邻麻线乡区位优势明显,竞争将更加激烈,扩容难度增大;同时资源匮乏,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匮乏制约了榆林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人口扩容难度大,榆林镇现有人口规模过小是限制其城镇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靠外来人口机械转移来解决;土地制约明显,榆林镇地处集安市岭南东部,主要以山地为主,城镇化发展受到土地的制约。第二章 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原则第一节 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镇富民为主题,以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

14、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巩固提升壮大人参、农特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工矿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积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产业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加快产业、人口生产要素集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城镇承载和带动功能,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榆林镇建设成为充满发展活力、人民富庶、环境优美的新型现代化中心集镇。第二节 遵循原则坚持“三化”统筹。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突出城镇化的工业化空间载体和农业现代化增长的作用,以城镇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依托,以城镇人口的聚集为实现

15、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真正将三化融为统一整体,互动互促,协调发展。坚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榆林镇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资源特色、区位特色、人文历史特色,以特立镇,树立城镇品牌,提高品位,塑造特色鲜明的榆林镇城镇形象。坚持突出重点。以镇区为重点,全力做大做强,突出城镇化人口、产业聚集主要载体和统领作用。巩固岭南中心集镇地位,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重点倾斜。坚持人口本地转移为主,域外转移为辅。榆林镇本地人口资源有限,单纯依赖本地农民转移很难满足城镇化人口规模的扩张,榆林镇人口城镇化的重点要以本地农民转移为主,域外转移为辅,经过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城镇风貌和宜人的气候环境及产业发展,吸引本地及域外居民到镇区兴业落户,以扩大城镇规模。第三节 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到 ,城镇人口4700人,其中镇区人口达到4200人,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0.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2%,力争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到 ,城镇人口5500人,其中镇区人口达到5000人,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1%,力争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坐标)到2020年,城镇人口8000人,其中镇区人口达到7600人,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5%。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 ,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