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57.86KB ,
资源ID:955711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571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识字写字汉字基础知识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识字写字汉字基础知识汇总.docx

1、识字写字汉字基础知识汇总【识字写字】汉字基础知识汇总汉字的历史地位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源文字,是汉族人民独立创造、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字符号体系。公元前1300年以前,中国人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金文和甲骨文。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仍然作为记录汉语的主要文字工具被广泛应用着。汉字是人类文字的活化石,是一种自源文字的完整标本。它在世界文字史上的地位没有哪一种文字可以代替。联合国六种工作语文汉字和汉语一起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文之一。其他五种语文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表意兼标音的文字”,造字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字义。喝水的“beizi”,“仓

2、颉甲”着眼于它是一种器皿,于是用“皿”作形旁;“仓颉乙”着眼于它当时使用的材料,于是用“木”作形旁。汉字中充当标音符号的又是现成的汉字,造字者也可以挑选同音或近音的汉字来出任声旁。于是记录同一个语素“ku”(下衣)的形声字,“仓颉甲”选用了声旁“库”,“仓颉乙”选用了声旁“夸”;再加上多数汉字是多部件字,造字者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确定该字的结构方式。记录家禽“”的形声字,“仓颉甲”组合成左“我”右“鸟”,“仓颉乙”倒了个个儿,组合成左“鸟”右“我”,“仓颉丙”又把“我”放到“鸟”的上头,组成了上下结构。异体纷呈是汉字字数众多的另一个原因。汉字学分类汉字学可以分为三部分:历史汉字学、现代汉字学和

3、外族汉字学。外族汉字学研究汉字流传到汉族以外的各民族中以后的发展。汉字研究的地位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是世界文字中并存的、代表着两种发展趋势的文字系统,它们各有其特点,又各有其发展规律,而汉字又是表意文字的代表;所以,研究汉字的构形特点和使用规律,不仅是中国文字学的课题,而且是世界文字学的课题。汉字的传播路线在历史上,汉字除了自身发展演变以外,它的传播路线有三条:一条向南和西南,传播到广西壮族和越南京族,稍晚又传播到四川、贵州、云南和湖南等省的苗、瑶(yo)、布依、侗(dn)、白、哈尼、水、傈僳(ls)等少数民族。一条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一条向北和西北,传播到宋代的契丹(qdn)、女真和西夏。

4、汉字传播到非汉语的民族和国家,成为各种汉字式的文字。据专家统计,汉语的汉字和非汉语的汉字式文字一共有20种,有的现在仍是正式应用的文字,有的早已成为过去,有的正在消亡。汉字的字数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谁也答不上来。原因何在? 因为汉字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字数太多,又绵延不绝地使用了几千年。有些汉字后来不用了,成了“死字”,但不必像“死人”那样要去注销户口,而且,它们在古书中依然保存着;有些新的汉字又创造出来,它们也不必像新生婴儿那样要去申报户口,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汉字总共有多少字,这一直是一笔糊涂账。遇到这个难题的时候,很多人常用的办法是列举历代字书的收字量。1990年出齐

5、的汉语大字典收了54678字。但同一时代经常用到的只有七八千字,一般人掌握的也只有三四千字。历代积累的汉字总数数以万计。近年出版的汉字字典收字总数从五万多逼近八万多。但历代日常书面语常用的汉字一般都控制在三四千字。这是字数繁多的汉字千百年来能为人们接受、成为汉族人民记录汉语的主要文字工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为这样,选取当代的常用字作为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重点,是历代历朝整理和教学汉字的一个重点内容。历史上的三字经千字文都是用当时的常用字编写的识字课本。历代积累的汉字总数数以万计。近年出版的汉字字典收字总数从五万多逼近八万多。但历代日常书面语常用的汉字一般都控制在三四千字。这是字数繁多的汉字千百年

6、来能为人们接受、成为汉族人民记录汉语的主要文字工具的一个重要原因。急就篇古代的字书,包括识字课本,主要是按字义用韵语编排的。以现存的急就篇为例。它的开头五句是:“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全书正文分为三部分:一是姓氏名字,二是器用百物,三是政治职官。说文解字东汉初年,不少人根据当时通行的、已经不再象形的隶书字形随意演绎汉字字义,曲解经书,什么“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不一而足,甚至引用这些错误的说解歪曲法律条文的内容。为了阐明字义、消除乱释字义的不良影响,许慎用了22年的时间编著了中国文字学的宝典说文解字,对汉字的规范、

7、字义的说解、字序的排列和字典的编纂都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说文解字的字数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公元121年成书,收9353字,另有重文1163字,共收10516字。史记的字数司马迁的史记,全书518284字,只用了4987个不同的汉字。玉篇我国第一部以楷书为收字对象的字典玉篇,由顾野王编著,是南北朝负有整理汉字重任的代表性字书。今本玉篇卷末还附有“分毫字样”,共收形体近似、容易混淆的字248个。玉篇的字数南朝梁顾野王编著的玉篇, 公元543年成书, 收16917字。广韵的字数宋朝陈彭年等编著的广韵,公元1008年成书,收26194字。集韵的字数宋朝丁度等编著的集韵,公元1039年成书,收53

8、525字。康熙字典的字数清朝张玉书等编著的康熙字典,公元1716年成书,收47043字。桃花扇的字数孔尚任的桃花扇的字数全书80121字,只用了3315个不同的汉字。红楼梦的字数曹雪芹的红楼梦,前80回501113字,只用了3264个不同的汉字;后40回237132字,只用了2589个不同的字;全书738245字,只用了3384个不同的汉字。中华大字典的字数民国陆费逵等编著的中华大字典,1915年成书,收44908字。宋元以来俗字谱的字数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收集了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出现的6240个俗字,其中绝大多数是简体字。倪焕之的字数叶圣陶的倪焕之,全书138000字,只用

9、了3039个不同的汉字。骆驼祥子的字数老舍的骆驼祥子,全书总字数107360字,其中,光是“的”就出现了4423次,“他”就出现了2573次,“不”就出现了2417次。“的、他、不”三个字加起来的出现次数竟高达9413次,几乎占了全书总字数的9%。也就是说几乎每10个字里就有1个“的”或“他”或“不”。可见,汉字字数繁多的缺点被常用字高频化这一规律缓解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全书107360字,只用了2413个不同的汉字。三里湾的字数赵树理的三里湾,全书124000字,只用了2069个不同的汉字。毛泽东选集的字数毛泽东选集(14卷),全书660273字,只用了2981个不同的汉字。汉语大字典的字数

10、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1990年出齐,收54678字。“O” 应收入字典“零”用现代汉字表达还可以写作圆圆的O,比阿拉伯数字的0圆多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收了,但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常用字表通用字表都没收。于光远呼吁应该收,陈原认为“恰当之至”。当然,还需规定它的笔顺和部首。汉字的三类符号汉字的符号有三类:(1)图形体,如金文、甲骨文、大篆、小篆;(2)笔画体,如隶书、楷书;(3)流线体,如草书、行书。六书汉字发展到隶书,已经谈不上古人造字的“精意”了。刘复(半农)诘问:“若说简笔字不合于六书,则太阳并不是方的(日),狗并不是两条腿(犬),试问楷书之合于六书者安在?”绝大多数汉字都是由古代

11、汉字一脉相承演变来的,都可以沿用传统的“六书”分析它们的造字法。用“六书”分析现代汉字的造字法必须追溯到古代字形,因而我们称之为动态溯源。“六书”即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书是造字的方法,后二书是用字的方法。“指事”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汉代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前半句说,一眼看去就可以大致认识;后半句说,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的字义。如“左”“右”“亦”“刃”等。“会意”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汉代许慎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hu)。”意思是比合字形所画的事物,就可以看出字形所指的字义。它跟“象形”的区别在于“会”。有了这个“会”“意”的过程,字形就能记录比较

12、抽象的字义。以形会意的如“从”,以义会意的如“歪”。“象形”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汉代许慎的定义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lq)。”意思是按照物体的外形描摹出字形。它跟“指事”的区别在于它的字形记录的就是所画的那个物。如“人”“牛”“日”“月”等。“形声”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汉代许慎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p)相成。”意思是以事物的类型作为形旁的名称,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比拟字音,组合而成形声字。如“疤”“桐”“沪”“狮”等。汉字字体指什么汉字字体指不同时代、不同用途(鼎彝、碑版、书册、信札等)、不同书写工具(笔、刀等)、不同书写方法(笔写、刀刻、范铸等)、不同地区所形成的汉字书写的大

13、类别和总风格。研究汉字字体风格特征和演变规律是汉字字体学的任务。金文殷商金文,其规范美、装饰美、象形美远远超过甲骨文,加上字大、笔画厚重,大大增加了欣赏性。“金文”是古代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铸刻在钟、鼎、壶、爵、戈、剑等所有铜器上的汉字字体的总称。先秦称铜为金,所以把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的象形味道比较浓,是我国商代晚期和周代早期汉字的正体。如“”(人) “”(象)。司母戊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殷商前期器物。鼎重875公斤,为出土青铜器之最。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toti)纹,增加了器物威武凝重之感。大鼎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

14、这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鼎。甲骨文西周甲骨文,在书法上,细如粟米,近似微雕。有人说,西周甲骨是微雕艺术之祖,也是蝇头小楷之祖。在看到的甲骨文前后有三百多年,它的刻写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以殷商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为背景,另一方面又按书法美学的自身规律演变发展。甲骨文结体长方,已为以后汉字形体定下格局。后世书法上称道的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管领引带、天覆地载等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中已大体具备。“甲骨文”是古代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汉字字体的总称。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日常的占卜(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使用的书写工具又是坚硬的划刀和龟甲兽骨,所

15、以,它的字迹比同时期的另一种字体金文显得潦草。甲骨文是我国商代晚期和周代早期汉字的俗体,离开现今已经有三千四五百年。如(人)?(象)。小篆小篆字形修长,线条匀称,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小篆的形体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它的书体艺术的历史流变,以秦篆、唐篆和清篆为三大阶段,尤以清篆为篆书艺术的高峰。“小篆”是古代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又称“秦篆”,是秦代通行的规范汉字。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汉字逐渐演变而成的。它在结束战国时代“文字异形”进而实现汉字“书同文”(统一规范)中起了重要作用。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字形进一步趋于规整匀称,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字体。如“”(人) “”(象)。隶书

16、隶书的笔画形态比小篆丰富多变,因为隶书更多地保留了毛笔书写的自然形态。毛笔带来的隶书笔画的粗细、方圆和藏锋露锋等形态,是毛笔特性和指腕运动节奏综合的结果,既丰富了笔画线条的视觉形态,又明显提高了书写的节奏感。隶书的书写艺术高峰有两座,一是汉隶,一是清隶。至今,汉隶仍是隶书艺术没能逾越的高峰。“隶书”是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早期的隶书是人们为了适应繁忙的书面交际的需要,用毛笔快速书写篆书时自然而然形成的。从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称为“隶变”。隶变彻底消除了篆书中遗存的图画意味,使汉字从书写风格到文字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成为汉字演进史上的一个大转折。隶变是汉字史上古今汉字的分水

17、岭。如“”“”。楷书“楷书”是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又称“正书”或“真书”。楷书与隶书的区别主要在行笔风格的不同,而在结构方面变化不大。“楷书”的原意应该是有法度的、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如“”“”。草书“草书”是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草书到汉代才形成。古隶的正体演变成为“八分书”,古隶的俗体则演变成为草书。草书把汉字的复杂结构简易化,运笔连续化,字与字之间也往往呼应乃至相连,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性高于实用性的字体。如 “”“”。草书是社会要求快速书写的产物。草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省笔,一是连笔。草化的省笔和连笔,强化并丰富了汉字点画线条化的表现能力。草书一旦草到不能辨识的地

18、步就成了天书,也就无所谓艺术性。任何书体都应该以识读为基础。无识读性的书体几乎都无生命力。这应该是中国书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行书行书是草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一种中介书体。行书的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识的实用目的。通俗易识是行书的文化个性,雅俗共赏是行书的艺术个性。这两性决定了行书的盛行不衰。行书始终是世俗、实用和艺术相交融的一种书体,这是它始终盛行于篆、隶、楷、草诸体消长之间的根本原因。“行书”是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它产生在东汉晚期。行书近于楷书而不像楷书那样拘谨端庄,近于草书而又没有草书那样恣放潦草。它的笔

19、画连绵适度而又清晰易认,成为适应性最强、应用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字体。如“”“”。汉字的手写体汉字的手写体指汉字在日常书写时用的字体,是跟印刷体相对而言的。现代汉字的手写体以楷书作为规范,但为了提高速度,人们在书写时往往多用行书。行书兼有草书与楷书的长处,它不像楷书那么规矩、刻板,又不会像有些草书那样随意勾连、不易辨认。汉字的印刷体印刷体指汉字在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上出现的字体形式。目前经常用到的印刷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四种。宋体宋体是印刷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字体。由于它起源于宋朝精印本字体,故称为“宋体”。又由于现今的宋体成形于明朝,日本称之为“明朝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横

20、细竖粗,结体端正,刚柔相济,疏密适中,给读者以醒目舒适的感觉。长时间阅读这种字体最省视力,所以,书籍报刊的正文一般都用宋体。如:新华写字字典。仿宋体仿宋体是印刷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横笔和竖笔的粗细十分接近,且都纤细。仿宋体显得清秀、明晰,多用来排印文章中的引文、书籍的序跋、图版的说明、诗词的正文等。如:新华写字字典。楷体楷体是印刷体中常用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形体跟手写体基本一致,笔迹挺秀、美观,便于初学文化的读者认读,因而多用来排印识字课本、儿童读物和通俗书刊。如:新华写字字典。黑体黑体是印刷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笔画粗重、横竖一致,显得醒目、有力,多用于标题和正文

21、中需要强调的地方。如:新华写字字典。笔画根据用坐标小格测定,汉字中没有真正死平死直的笔画。笔画中都有些弯曲,横画都有些斜上。这大约是人用右手执笔的原因。所谓一笔和一画,指的是写字时从落笔到提笔的过程中写出的点或线。现代汉字现有的笔画是在长期书写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我们今天分析现代汉字的笔画,无论是笔画数、笔画形状、笔画与相邻笔画的关系或书写时笔画出现的先后顺序,都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提供的规范字形为依据。笔画是构成现代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现代汉字中只有极少数字的字形结构单位是笔画、部件和整字三者合一的,如“一”“乙”。大多数汉字都不是由

22、一个笔画构成的。7000个通用字中9画12画的字最多。3500个常用字中笔画最多的是“矗”24画,通用字中笔画最多的是“齉”36画。笔画数要能准确计算一个字的笔画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统计的对象必须是规范字形(如“鬼”,规范字形是9笔,旧字形是10笔;“象”,规范字形是11笔,旧字形是12笔),二是要遵守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至少有两条:在同一笔画上,笔尖只能走一次,不能走回路;横笔的笔向只能从左到右,竖笔、撇笔、捺笔的笔向只能从上到下)。做到了这两点,一般字的笔画数都能准确地数出来。多少画的字比较多现代汉字中,9画到12画的字比较多,这是现代汉字字形既要便于区别,又要字形简易,兼顾“明”和

23、“简”的结果。笔形笔画形状简称笔形。现代汉字的笔形可以分为基本笔形(有的称平笔笔形)和派生笔形(有的称折笔笔形)。现代汉字的基本笔画形状现代汉字的基本笔画形状有六种:横()、竖()、撇(丿)、点(丶)、捺()、提()。现代汉字的字形特点现代汉字的笔画形状中以横和竖出现的次数最多,这就决定了现代汉字的方块形式和以直线为主很少弧线的特点。笔画组合左右结构的字,如果两部分是相向的,如“卯、好”等,要注意组织好笔画,使全字出现内聚的视觉效果。如“好”,起笔由右上向左下运笔,一开始就出现往右边顾盼的姿势;笔三笔“横”不要太平,略微向上挑;第四笔先向右上仰,再向左下出锋;第五笔以弯钩的形态包住左边。这样,

24、左右两部分的笔意都聚向字心。汉字,少的只有一画,多的有几十画,但是都能用同一大小的框格去范围它。只要安排得当,笔画少的,不嫌空旷;笔画多的,不觉拥挤。前者如同一个人独自生活在宽敞的宅院中,伸手舒脚,俯仰自如,但仍须谨慎自律,不可越轨;后者酷似一个拥挤的部落,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各人有各人分工,布局平稳,互让互补,繁密中不显出局促。笔画与笔画在左上角相接时,要分作两笔,如:厂、几、口、日。联撇的字,下撇的头要对着上撇的胸,如“形、须、彤”等。上下结构的字,如果上下两部分的偏旁部件相同,应该力求两部分的笔画形状有所变化。一般是上半部的笔画收缩,下半部的笔画伸延,如“炎”的第四笔捺收缩成点,而最后一笔

25、仍是伸延的捺,从而收到下面托住上面的效果。笔画与笔画在右下角相接时,要分作两笔,如:由、自、口、田。笔画与笔画在左下角相接时,有两种情况:全包围结构的字,分作两笔,如:回、田、囚、四;不是全包围结构的字,连为一笔,如:山、区、臣、画。笔画与笔画在右上角相接时,连作一笔,如:司、刁、句、月。“七、己、光、毛”等部件作左偏旁时,它们的末笔竖弯钩要改作竖提,如:切沏、改凯、辉耀、橇撬。“工、土、马、王”等部件作左偏旁时,它们的末笔横要改作提,如:巧功项劲、地坏坦塔、驭驼骏骗、玩球瑙璜。笔画数和笔画形状都相同,只因为笔画的组合形式不同就可以构成不同的字形,比如“八人入”“刀力”“田由甲申”“工土干”。

26、可见,笔画组合的形式在现代汉字中也是构成不同字形的重要手段。笔画形状有时要受到左右邻笔笔形的制约。为了保持全字的紧凑匀称,有的笔画在特定场合要改变形状,如“车”作左偏旁时,末笔横要改为提。笔画组合的形式现代汉字的笔画组合形式有三类:相离,如“二八川小”;相接,如“匕工乍刀厂口凹己”;相交,如“十丈九车”。笔顺书写汉字时下笔先后的顺序叫做笔顺。在汉字中,笔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笔画的走向,比如横是从左到右,竖是从上到下;二是笔画出现的先后次序,比如“山”由三笔构成,这三个笔画出现的先后次序为:竖(中间)、竖折、竖(右部)。笔势和笔序合起来称为笔顺。点,在字的上面或左上角,先写(丶亠广);在字的

27、右上角或里面,后写(一戈,一瓦)。有些部件的笔顺会随着笔画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如“车”作部件出现在左侧位置时,第三笔横改为提,同时变笔顺一车为一车。笔顺的作用写字讲究笔顺,可以提高书写的速度。书写就是不断落笔和提笔的过程。加快书写速度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增加运笔的连贯性,书写时做到笔断意连;二是缩短上下两笔之间的“路程”。要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一定要做到笔顺合理。随着汉字信息处理的发展和普及,笔顺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如在汉字编码中,笔顺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元素。讲究笔顺也是出于检索的需要。成千上万个汉字,为了便于查检,总要排列出一个顺序。人们经常用到的汉字排序法有部首法、音序法、笔画顺序法等。

28、由于汉字中同部首、同音节、同笔数笔形的字较多,单用一种排序法往往不能做到字字定位,于是经常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另一种甚至另几种方法作为辅助。笔顺就是在查字法中经常被用到的一种辅助方法。如果不掌握笔顺,就不能较快地在众多笔画数相同的汉字中查到想找的字。写字讲究笔顺,才能把字写得好看。每个字,不管它有多少笔画、多少部件,都要均匀地分布在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框架里。要把每一个字写得方正平稳、布局得当,重要的一条也是要注意笔画的走向和顺序。为了把“山”字均衡地分布在一个方块平面里,应先写中间一竖,为全字的布局确定一条基准线,然后再写左边的竖折和右边的竖,使它们跟基准线对应。这样才能使全字显得端庄匀称、紧凑内

29、聚。遵循笔顺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书写汉字时能顺应手腕的生理机能和汉字的构形原理,使书写顺手快速,使写出的字形平衡稳定、匀称内聚、笔断意不断。笔顺的基本规则现代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有7条: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关门。部件“饿”字中的“我”是表音部件,有人硬要讲成:“我要吃(食),因为我饿”,把“我”曲解为表意部件。这样一来,“俄”“娥”“鹅”“峨”就会被类推成“我的人”“我的女儿”“我的鸟”“我的山”,岂不把学生引入歧途!部件是现代汉字字形中具有独立组字能力的构字单位,它大于或等于笔画,小于或等于整字。绝大多数部件都大于笔画,如“勹”“扌”“讠”“灬”

30、等。也有少数部件是等于笔画的,如:“一”是笔画(横),又是部件(如“旦”由“日”和“一”两个部件构成);“丨”是笔画(竖),又是部件(如“引”由“弓”和“丨”两个部件构成)。不少部件都小于整字,如:“彡”“氵”“忄”“宀”等。但也有不少部件是等于整字的,如:构成“扣”的两个部件,“扌”小于整字,“口”等于整字;构成“泳”的两个部件,“氵”小于整字,“永”等于整字;构成“好”字的两个部件,“女”“子”都是整字;构成“碧”字的三个部件,“王”“白”“石”都是整字;构成“器”字的五个部件,“口”“口”“犬”“口”“口”都是整字。构字能力最强的10个部件现代汉字中构字能力最强的10个部件是:口、一、艹

31、、木、人、日、氵、亻、八、土。部件组合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左边笔画少、体形短,右边笔画多、体形长,写的时候,要使左右两部分的上面基本取平,以避免全字显得下坠,传统术语叫“上平”,如“竭、琛、煌”等。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一边的笔画少、结构单位小或窄,就应该让另一边。比如右边的结构小,它所占的空间就要相应地小,这样,笔画少的一边很紧凑,笔画多的一边也不局促,字的整体又显得主次分明、眉目清楚,传统术语叫“让左”,如“即、却、勃”等。反之,左边就应该让右边,传统术语叫“让右”,如“济、冯、侍”等。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右边笔画少、体形短,左边笔画多、体形长,写的时候,要使左右两部分的下面基本取平,以避免全字显得不稳,传统术语叫“下平”如“歌、勒、就”等。上下结构的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