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二轮历史模块4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对应学生用书第102页)(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1)考情盘点:经济领域命题多选取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古今重大问题进行考查。既包含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包含公职人员、普通民众的薪酬、赋税等方面的改革。政治领域侧重于立法、政治制度的创新、军事机制的调整等问题。(2)预测考查:试题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尤其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以及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的理念,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2
2、018年改革部分知识点试题的命制。(3)考查方式: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向一综合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例1(2018全国卷)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
3、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
4、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时间节点和历程的信息,结合时间节点联系所学知识进行作答。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77年”和所学知识可得出“文化大革命”对科技的破坏和对科技人才的摧残;由“1981年”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再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国家科委成为机构”“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拨乱反正政策、社会风
5、气、高考人才选拔、科技制度以及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的推动等角度分析。答案:(1)“文化大革命”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6分)(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9分)考向二运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陌生的改革事件例2(2018全国卷)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
6、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汉武帝纪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三方面信息,针对设问进行对应性思考和概括。第(1)问,可根据汉武帝改革前由皇帝纪年和诸侯
7、王之年纪事的混乱状况发展为由中央统一纪年、确立年号制度的状况,即由混乱无序到统一。第(2)问,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调用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维护国家统一”相关内容,并结合材料中的世界影响概括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和对其他国家的积极影响。答案:(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6分)(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9分)考向三以“史鉴功能”为切入点,隐性考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例3(2018全国卷)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
8、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辨析材料中对
9、湖南保卫局设立前后的相关叙述,结合设问从不同角度分析相应问题。第(1)问,既要注意外部因素,也要注意我国自身以及湖南当地的因素,回答时可根据材料中湖南保卫局设立前和设立时的叙述分别从西方的影响、清末治安的状况、地方官的重视以及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等角度分析。第(2)问,需要结合材料从西方和日本的影响、创办主体等角度回答。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8分)(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7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汉武帝即位之初,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
10、往来繁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富商大贾常常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由中央统一在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输送;又置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开支用度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此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作用。(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汉武帝即位之初,政府各部门常常抢
11、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繁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可知,政府各部门抢购物资易引起社会矛盾激化以及运输不便且成本高昂,这是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重要前提;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常常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可知,富商大贾的囤积居奇和操纵物价也是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重要背景。第(2)问,首先,从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背景出发作答,这些政策不仅有利于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和平抑物价,而且有利于运输成本的减少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其次,根据材料“此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可知,有利于百姓负担的减轻和国库收入的增加;最后,由中央政府统一推行均输平准政策有利于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有利
12、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1)政府各部门抢购物资,易引起矛盾;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运输不便且成本高。(6分) (2)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平抑了物价;减轻百姓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减少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国家经营,增加了国库收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面对不断加紧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始了长达10年的清末教育改革。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书院为学堂,诏书中明确指出造就“究心经济,力戒浮嚣”,“博通时务,讲求实学”之人。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其办学宗旨为,“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吏
13、之学为基”。1904年颁布的初等小学章程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或花虹或匾额”。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学务的正式教育行政机构。在建立的近代学制体系中,有普通教育,也有专门教育,有高等教育,也有简易识字教育,有正规教育,也有业余教育。 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据估计,到辛亥革命前夜,新式学堂学生约有200万左右,留学生2万上下,1905年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即以留日学生为主体。 摘编自马泽民论清末教育改革的实用特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4、识,分析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面对不断加紧的民族危机”可知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根据材料“诏书中明确指出造就博通时务,讲求实学之人”可知强调实用性;根据材料“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吏之学为基”可知保守性与先进性并存;根据材料“在建立的近代学制体系中,有普通教育,也有专门教育,有高等教育,也有简易识字教育,有正规教育,也有业余教育”可知鼓励民间开设学堂及学制具有多层次性。 第(2)问,应该从积极和不足两个方面来作答,根据清末新政中关于教育改革的措施,我们可以得出其积极影响:其一,初步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其二,培养了先进人才;其三,推动了中国社会
15、的近代化;其四,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至于其不足之处,根据材料“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吏之学为基”可以得出未能摆脱“中体西用”等思想的束缚,未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答案:(1)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强调实用性(适应近代化的需要);保守性与先进性并存;鼓励民间开设学堂;学制具有多层次性。(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积极影响:初步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培养了先进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加速了清朝的灭亡。(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局限性:未能摆脱“中体西用”等思想的束缚,未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3分)3阅读
16、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对于退休制度建立的目的,其指出在于“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职员”“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后,我国退休制度建立起来。由于“文化大革命”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中央又于1978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使退休制度得以恢复。 20世纪50年代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年龄要
17、求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除因工致残外,因病提前退休中男性必须达到50周岁,女性必须达到45周岁。20世纪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 摘编自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管制制度优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退休制度建立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布和施行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根据材料中“目的,其指出在于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
18、力的工人、职员”得出保护年老劳动者利益需要;根据材料中“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出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根据材料“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得出,有关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制定实施。 第(2)问,根据材料中“由于文化大革命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得出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根据材料“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得出内容相对僵化;根据材料“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得出主要以暂行办法为准则。答案:(1)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保护年老劳动者利益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有关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制
19、定实施。(9分)(言之有理即可) (2)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内容相对僵化;主要以暂行办法为准则。(6分)(言之有理即可)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和土地贵族的利益而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每夸脱低于80先令时,禁止进口外国谷物。这一规定引起社会上的不满,工人阶层在高物价下生活困苦,工业原料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使英国工厂主比其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一个“反谷物法同盟”,他们出版书刊、小册子,散发传单,召开群
20、众会议,进行宣传演说,因此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定支持者。他们最有效的策略是通过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经过多年斗争,1846年议会通过了废除谷物法法案。 摘编自刘成英国废除谷物法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谷物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影响。(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一个反谷物法同盟”得出工业资产阶级领导;根据材料“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定支持者”得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根据材料“通过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经过多年斗争”得出采
21、取和平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根据材料“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并结合所学得出顺应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 第(2)问,根据材料“为了维护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和土地贵族的利益”“使英国工厂主比其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的地位”得出沉重打击了土地贵族势力,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根据材料“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得出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工人阶层在高物价下生活困苦”得出降低生活成本,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根据材料“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得出顺应工业革命的要求,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1)顺应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采取和平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沉重打击了土地贵族势力,壮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降低生活成本,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顺应工业革命的要求,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