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42.11KB ,
资源ID:95264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264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docx

1、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附件2: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试行)第一版二零一五年十月目 次1 总 则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第一版制定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适用于上述七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今后将逐步扩展其他种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1.0.3 绿色建材评价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

2、,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2 定 义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 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2.0.3 保温材料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用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包括有机保温、无机保温建筑材料。2.0.4 砌体材料 m

3、asonry material由烧结或非烧结生产工艺制成的实(空)心或多孔直角六面体块状建筑材料和产品,包括除复合砌块外的所有砌体材料。2.0.5 预拌混凝土 premixed concrete由水泥、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包括常规品和特质品。2.0.6 建筑节能玻璃 building energy-saving glass由普通平板玻璃经过深加工后,用于建筑透明围护结构用的玻璃制品,包括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等。2.0.7 陶瓷砖 ceram

4、ic tile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实心或空心板状建筑用陶瓷制品,包含建筑陶瓷砖、陶瓷板、陶板、瓷板等。2.0.8 卫生陶瓷 sanitary pottery由粘土或其他无机物质经混炼、成形、高温烧制而成的用作卫生设施的陶瓷制品,包括便器、水箱、洗面器等。2.0.9 预拌砂浆 premixed mortar由水泥、砂、水、粉煤灰及其他矿物掺合料和根据需要添加的保水增稠材料、外加剂组分按一定比例,在集中搅拌站(厂)计量、拌制后,用搅拌运输车运至使用地点,放入专用容器储存,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的砂浆拌合物,包括普通砂浆、特种砂浆、石膏砂浆等。3 术 语3.0.

5、1 废水 waste water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清洗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时产生的含有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砂等组分的可以回收利用的悬浊液。3.0.2 污水 effluent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不能够回收利用的水的总称。3.0.3 报废混凝土 scrapped concrete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检验过程中收集下来,已经无法直接调制后降低设计等级使用的剩余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体。3.0.4 光热比 light to solar gain ratio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与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3.0.5一般显色指数 general color rendering inde

6、x光源对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第18种标准颜色样品显色指数的平均值。3.0.6 低质原料 low quality raw material铁、钛和锰等着色元素含量较高,以及各种工业尾矿、废渣、废料等用作陶瓷生产的原料。 3.0.7 灰料 ash material指在预拌砂浆各工段,通过收尘、清扫所收集的材料。3.0.8 环境产品声明(EPD) 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提供基于预设参数的量化环境数据的环境声明,必要时包括附加环境信息。3.0.9 单位产品能耗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在统计期内生产每单

7、位产品消耗的能源,折算成标准煤。3.0.10 单位产品碳排放 carbon emission per unit product 在统计期内生产每单位产品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折算成二氧化碳。3.0.11 碳足迹 carbon footprint用以量化过程、过程系统或产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参数,以表现它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4 基 本 规 定4.0.1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总得分按照式4.0.1-1和式4.0.1-2计算。Q总 = Q评 + Q加 (4.0.1-1)Q评 =wi Qi (4.0.1-

8、2)式中:Q总总分;Q评评分项得分;Q加加分项得分;wi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i 评分项各指标得分。4.0.2 控制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污水、噪声排放,工作场所环境、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评分项是从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五个方面对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加分项是重点考虑建材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环境影响水平、技术创新和性能等。4.0.3 评分项指标节能是指单位产品能耗、原材料运输能耗、管理体系等要求;减排是指生产厂区污染物排放、产品认证或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等要求;安全是指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产品性能的指标;便利是指施工性能、应用区域适用性和经济性等要求;可循环

9、是指生产、使用过程中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性能指标。 4.0.4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4.0.5 绿色建材等级由评价总得分确定,低到高分为“”、“”和“”三个等级。等级划分见表4.0.5。表4.0.5 绿色建材等级划分等级分值(Q总)区间60Q总7070Q总85Q总855 砌 体 材 料5.1 控 制 项5.1.1 生产企业应符合表5.1.1的要求,且不得以耕地粘土为主要原材料。表5.1.1 生产基本要求项目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三级;或满足地方排放标准的最低要求污水排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噪声

10、排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工作场所环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有害因素GBZ 2.2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三级管理体系完备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注:大气污染物、污水、噪声排放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验收批复的要求。5.1.2 具备详细、可行的应用技术文件。5.1.3基本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5.1.4放射性应满足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5.2 评 分 项5.2.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见表5.2.1。表5.2.1评分项各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具体条

11、文权重节能0.235.2.2 单位产品生产能耗或碳排放0.105.2.3 原材料运输能耗0.055.2.4 单位产品淡水消耗0.055.2.5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0.03减排0.105.2.6 厂区大气污染物和污水排放0.055.2.7 产品认证或评价、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报告0.05安全0.325.2.8 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0.025.2.9 干燥收缩率、吸水率0.105.2.10 抗冻性0.105.2.11 抗压强度、块体密度0.10便利0.205.2.12 易施工性0.055.2.13 尺寸精度0.055.2.14 适用性与经济性0.10可循环0.155.2.15 回收和再利用0

12、.055.2.16 废弃物利用0.10 节 能5.2.2 单位产品能耗按照表5.2.2评分。表5.2.2 单位产品能耗评分规则类别评分规则60分100分加气混凝土18kgce/m3E20kgce/m3E18kgce/m3灰砂砖17kgce/m3E18.4kgce/m3E17kgce/m3烧结类符合GB 30526准入值的规定符合GB 30526先进值的规定水泥制品三年能耗持续改进或提交碳排放报告,由专家评分5.2.3 原材料运输能耗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但总分不超过100分:1 累计运输半径不大于200km的原材料重量比例不小于60%但小于70%,得40分;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60分

13、;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80分;不小于90%,得100分;2 200km以外的原材料采用铁路、轮船运输的重量比例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2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40分;不小于90%,得60分。5.2.4 单位产品淡水消耗评分规则如下:1 不大于400kg /m但大于350kg /m,得20分;2 不大于350kg /m但大于300kg /m,得40分;3 不大于300kg /m但大于200kg /m,得60分;4 不大于200kg /m但大于100kg /m,得80分;5 不大于100kg /m,得100分。5.2.5 通过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得100

14、分。 减 排5.2.6 厂区大气污染物、污水排放评分为以下两条之和:1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表2规定的二级或地方排放标准的最高要求,得50分;2 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规定的一级,得50分。5.2.7 通过产品认证或评价,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报告。评分为以下各条得分之和:1 通过产品认证或评价,总分40分,由专家评分;2 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总分30分,由专家评分;3 提交产品碳足迹报告,总分30分,由专家评分。 安 全5.2.8 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规定的二级,得80分;符合一级,得10

15、0分。5.2.9 非烧结类砌体材料的干燥收缩指标和烧结类砌体材料的吸水率指标按照表5.2.9评分。表5.2.9 非烧结类砌体材料的干燥收缩指标和烧结类砌体材料的吸水率评分表非烧结类砌体材料干燥收缩指标烧结类砌体材料的吸水率分值不大于0.70mm/m但大于0.60mm/m不大于25%但大于20%60分不大于0.60mm/m但大于0.40mm/m不大于20%但大于15%80分不大于0.40mm/m不大于15%100分5.2.10 抗冻性指标(按照相应产品标准进行冻融试验)评分规则如下:表5.2.10 抗冻性指标要求评分表项目要求分值非烧结烧结类抗压强度损失率不大于15%但大于10%30分不大于10

16、%但大于5%40分不大于5%50分质量损失率不大于4.5%但大于3%30分60分不大于3%但大于2%40分80分不大于2%50分100分注:烧结类产品如标准中规定以外观来判断抗冻性,符合标准要求的得100分。5.2.11 抗压强度和非承重类产品的块体密度按照表5.2.11评分。表5.2.11 抗压强度与块体密度评分表项目要求分值承重类非承重类实测强度与设计强度的比值不小于1.0但小于1.0540分20分不小于1.05但小于1.1060分30分不小于1.10但小于1.1580分40分不小于1.15100分50分设计密度与实测密度的比值不小于1.0但小于1.0520分不小于1.05但小于1.103

17、0分不小于1.10但小于1.1540分不小于1.1550分 便 利5.2.12施工性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1 标准化设计,符合建筑模数要求,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2 根据建筑要求尺寸订制预制,减少现场切割,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5.2.13 尺寸偏差低于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允许偏差指标值25%以上,得100分。5.2.14 适用性与经济性评分为以下两条之和:1 与应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产业配套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2 与应用区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可 循 环5.2.15 回收和再利用评分规则如下:1 可再生利用,但需要经过复杂的拆除、回收

18、和加工过程,得30分;2 可再生利用,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拆除、回收和加工过程,得60分;3 拆卸后即可回收利用,简单方便,无需二次加工,得100分。5.2.16 废弃物利用评分规则如下:1 不小于30%但小于40%,得40分;2 不小于40%但小于50%,得60分;3 不小于50%但小于60%,得80分;4 不小于60%但小于80%,得90分;5 不小于80%,得100分。6 保 温 材 料6.1 控 制 项6.1.1 生产企业应符合表6.1.1的要求。表6.1.1 生产基本要求项目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三级;或满足地方排放标准的最低要求污水排放污水综合排放标

19、准GB 8978噪声排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工作场所环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有害因素GBZ 2.2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三级管理体系完备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注:大气污染物、污水、噪声排放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要求。6.1.2 生产企业应具备详细、可行的应用技术文件。6.1.3 基本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6.1.4 燃烧性能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规定的B2级的要求。6.1.5 满足耐久、安全、易修复的使用功

20、能。6.2 评 分 项 6.2.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见表6.2.1。表6.2.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具体条文权重节能0.346.2.2 单位产品生产能耗或碳排放0.106.2.3 原材料运输能耗0.056.2.4 导热系数0.166.2.5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0.03减排0.156.2.6 厂区大气污染物和污水排放0.056.2.7 不使用氟氯烃发泡剂和六溴环十二烷阻燃剂0.056.2.8 产品认证或评价、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报告0.05安全0.236.2.9 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0.026.2.10 燃烧性能0.156.2.11 结构连接安全性0.06便利0.206.2.12 施

21、工性0.106.2.13 施工过程的环境影响0.056.2.14 适用性与经济性0.05可循环0.086.2.15 回收再利用0.036.2.16 无机保温材料固体废弃物利用0.05注:有机保温材料6.2.16条的权重叠加到6.2.15条中。 节 能6.2.2 单位产品生产能耗评分规则如下:1 岩棉、矿渣棉单位产品能耗符合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83准入值的规定,得80分;符合先进值的规定,得100分; 2 其他保温材料生产企业近三年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持续改进或提供单位产品碳排放报告,总分100分,由专家评分。6.2.3 原材料运输能耗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但总分不超

22、过100分:1 累计运输半径不大于500km的原材料重量比例不小于60%但小于70%,得40分;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6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80分;不小于90%,得100分;2 500km以外的原材料采用铁路、轮船运输的重量比例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2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40分;不小于90%,得60分。6.2.4 导热系数按照表6.2.4进行评分。表6.2.4 导热系数评分表导热系数 ,W/(mK)分值0.0600.06510分0.0550.06020分0.0500.05530分0.0450.05040分0.0400.04550分0.0350.04060

23、分0.0300.03570分0.0250.03080分0.0200.02590分0.020100分6.2.5 通过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得100分。 减 排6.2.6 厂区大气污染物和污水排放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1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表2规定的二级或地方排放标准的最高要求,得50分;2 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规定的一级,得50分。6.2.7 生产不使用氟氯烃发泡剂,得50分;不使用六溴环十二烷阻燃剂,得50分。6.2.8 通过产品认证或评价,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报告。评分为以下各条得分之和:1 通过产品认证或评价,总分40

24、分,由专家评分;2 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总分30分,由专家评分;3 提交产品碳足迹报告,总分30分,由专家评分。 安 全6.2.9 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规定的二级,得80分;符合一级,得100分。6.2.10 燃烧性能按所达到的最高防火等级评分:1 符合B1级的要求,得60分;2 符合A级的要求,得100分。6.2.11 确保自身强度和结构连接安全,得100分。 便 利6.2.12 施工性评分为以下各条得分之和: 1 保温材料尺寸稳定性不大于1%但大于0.5%,得20分;不大于0.5%,得30分;2 保温材料进行模块化设计或产品尺寸成套

25、化配置,减少现场切割,总分40分,由专家评分; 3 可预制装配化施工或保温装饰一体化施工,总分30分,由专家评分。6.2.13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分为以下两条之和:1 施工过程无粉尘、微纤污染,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2 施工过程无有机溶剂污染,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6.2.14 适用性与经济性评分为以下两条之和:1 与应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产业配套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2 与应用区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可 循 环6.2.15 回收和再利用评分规则如下: 1 可再生利用,但需要经过复杂的拆除、回收和加工过程,得30分;2 可再生利用,只

26、需要经过简单的拆除、回收和加工过程,得60分;3 拆卸后即可回收利用,简单方便,无需二次加工,得100分。6.2.16 固体废弃物在产品所用原材料中的重量比例达到5%,得30分;达到10%,得50分;达到15%,得70分;达到25%,得100分。7 预 拌 混 凝 土7.1 控 制 项7.1.1 生产企业应符合表7.1.1的要求。表7.1.1 生产基本要求项目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三级;或满足地方排放标准的最低要求污水排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工作场所环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

27、素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有害因素GBZ 2.2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三级管理体系完备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注:大气污染物、污水、噪声排放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要求。7.1.2 企业生产和管理应满足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 328的要求或当地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7.1.3 生产企业应具备详细、可行的应用技术文件。7.1.4基本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要求。7.2 评 分 项7.2.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见表7.2.1。表7.2.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具体条文权重

28、节能0.267.2.2 原材料运输能耗0.057.2.3 单位产品能耗或碳排放0.067.2.4 强度等级0.107.2.5 能源、测量管理体系认证0.05减排0.137.2.6 厂区大气污染物、污水排放0.087.2.7 产品认证或评价、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报告0.05安全0.277.2.8 标准差0.107.2.9 抗渗等级、抗氯离子渗透等级、抗碳化等级、抗冻等级0.157.2.10 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0.02便利0.107.2.11 施工性能、自密实混凝土0.057.2.12 适用性与经济性0.05可循环0.247.2.13 报废混凝土产生率0.067.2.14 报废混凝土回收

29、利用率0.067.2.15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比例0.067.2.16 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比例0.06 节 能7.2.2 原材料运输能耗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但总分不超过100分:1 累计运输半径不大于200km的原材料重量比例不小于60%但小于70%,得40分;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6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80分;不小于90%,得100分;2 200km以外的原材料采用铁路、轮船运输的重量比例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2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40分;不小于90%,得60分。7.2.3 近三年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或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持续改进,总分100分,由专家评分。7.2.4 强度等级应与设计强度等级一致,得100分。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