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55.53KB ,
资源ID:951950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195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六章1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六章1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docx

1、第六章1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第六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6.1 施工测量概述施工测量也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根据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设计尺寸,计算出各部分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或方位角)、高差等数据,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这项工作又称“放样”。6.1.1 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建立施工控制网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放样。检查、验收。变形观测。6.1.2 施工测量的特点施工测量与一般测图工作相比具有如

2、下特点:目的不同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放样到实地。精度要求不同高层低层,钢结构钢混结构,装配式非装配式,细部放样整体放样施工测量工序与工程施工的工序密切相关。受施工干扰工程多、交叉频、地面变动大,测量标志易破坏。6.1.3 施工测量的原则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检核是测量工作的灵魂。6.1.4 施工测量的精度 取决于工程的性质、规模、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由工程设计人员提出的建筑限差或按工程施工规范来确定。 建筑限差一般是指工程竣工后的最低精度要求容许误差。设建筑限差为,工程竣工后的中误差M应为的一半,即M/2工程竣工后的中误差M由测量中误差m10和施工中误差m20组成,而测量中误差又由

3、控制测量中误差m11和细部放样中误差m12两部分组成,则 M2=m112+m122+m202 测量精度要比施工精度高。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为: 工业场地:施工测量的细部放样精度高于控制测量,取: 桥梁和水利枢纽:应使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误差,相对于施工放样来说小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若上式括号中第二项0.1,即控制点误差的影响占测量误差总影响的10%,即可忽略不计,则, 综上所述,对于工业场地: 对于桥梁和水利枢纽工程: 6.2施工控制测量6.2.1 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在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网可分首级网格和加密网,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4、基本水准点四等水准测量;为连续性生产车间、地下管道放样的基本水准点三等水准测量。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施工水准点直接放样建筑物的高程。应靠近建筑物。为放样方便,每栋较大的建筑物附近,要布设0.000水准点。6.2.2 施工场地平面控制测量6.3放样的基本工作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距离、测角度和测高差。放样的基本工作与之相似放样已知的水平距离、已知的水平角和已知的高程。6.3.1 放样已知水平距离用钢尺放样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是从地面一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测设出给定的水平距离以定出第二个端点的工作。根据测设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一般测设方法和精确测设方法。一

5、般方法用钢尺直接丈量,为检核应往返丈量,取平均或在地面上,由已知点A开始,沿给定方向,用钢尺量出已知水平距离D定出B点。为了校核与提高测设精度,在起点A处改变读数,按同法量已知距离D定出B点。由于量距有误差,B与B两点一般不重合,其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则取两点的中点作为最终位置。用光电测距仪放样已知水平距离先用跟踪法放出另外一端点,再精确测定其长度,最后进行改正。图107用光电测距仪测设已知水平距离与用钢尺测设方法大致相同。(1)如图10-2所示,光电测距仪安置于A点,反光镜沿已知方向AB移动,使仪器显示的距离大致等于待测设距离D,定出B点,测出B点反光镜的竖直角及斜距,计算出水平距离D。

6、(2)再计算出D与需要测设的水平距离D之间的改正数D=D-D。(3)根据D的符号在实地沿已知方向用钢尺由B点量D定出B点,AB即为测设的水平距离D。现代的全站仪瞄准位于B点附近的棱镜后,能够直接显示出全站仪与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D,因此,可以通过前后移动棱镜使其水平距离D等于待测设的已知水平距离D时,即可定出B点。为了检核,将反光镜安置在B点,测量ABH的水平距离,若不符合要求,则再次改正,直至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止。 6.3.2 放样已知水平角根据水平角的已知数据和一个已知方向,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放样在地面上。按测设精度要求不同分为一般方法和精确方法。 一般方法如图10-8所示。1.当测设水平角精

7、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此法,即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方法。2.如图10-8所示,设OA为地面上已有方向,欲测设水平角,在O点安置经纬仪,以盘左位置瞄准A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3.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值,在视线方向定出B1点。4.然后用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定出B2点,取B1和B2中点B,则AOB即为测设的角。该方法也称为盘左盘右分中法。精确方法如图109所示,先按一般方法放样出B1点。反复观测水平角AOB1若干个测回,准确求其平均 值1,并计算出=-1。计算改正距离:从B1点沿OB1的垂直方向量出BB1,定出B点,则AOB应 是要放样的已知水平角。如为正,则沿OB1垂直方向向外量取;反

8、之向内量取。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 =36。,设测得 1=35。59 42”,计算修正值C1C 。解: = - 1=18” C1C=85tan0。0 18” =0.0074m 7mm 得:点位修正值为7mm(向外) 6.3.3 放样已知高程根据已知水准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某设计高程的工作 ,称为高程放样。如图10-10所示。1.水准仪法放样设计室内地坪高程为21.500m,HA20.950m,将室内地坪高程放样到B桩上。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在A点竖立水准尺,测得后视读数为a=1.675m。在B点处设置木桩,在B点地面上竖立水准尺,测得前视读 数为b=1.332m。计算:视线高H

9、i=HA+a=20.950+1.675=22.625m B点的地面高程 HBHi-b=22.625-1.332放样点的高程位置C=设计高程HB C21.500-(22.625-1.332)=0.207m与水准尺0.207m处对齐,在木桩上划一道红线,此线位置就是室内地坪的位置。 在地下坑道施工中,高程点位通常设置在坑道顶部。通常规定当高程点位于坑道顶部时,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均应倒立在高程点上。 如图10-6所示,A为已知高程HA的水准点,B为待测设高程为HB的位置,由于HB = HA +a+b,则在B点应有的标尺读数b= HB -(HA +a)。因此,将水准尺倒立并紧靠B点木桩上下移动,直

10、到尺上读数为b时,在尺底画出设计高程HB的位置。 同样,对于多个测站的情况,也可以采用类似分析和解决方法。如图10-7所示,A为已知高程HA的水准点,C为待测设高程为HC的点位,由于HC =HA-a-b1+b2+c,则在C点应有的标尺读数C= HC-(HA-a-b1+b2)。 在深基坑内或在较高的楼层面上放样高程时,水准尺的长度不够,这时,可在坑底或楼层面上设置临时水准点,然后将地面高程点传递到临时水准点上,再放样所需高程。如图10-11所示。B点的标高为:HBHAa1-(b1-a2)-b2 (10-12)测设B点的高程 HBHAhAB=(a1-b1)+(a2-b2)得 b2=a2+(a1-b

11、1)-hAB 用逐渐打入木桩或在木桩上划线的方法,使立在B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2,即可确定B点的设计高程。检核。2.全站仪无仪器高作业法放样 对一些高低起伏较大的工程放样,如大型体育馆的网架、桥梁构件、厂房及机场屋架等,用水准仪放样就比较困难,这时用全站仪无仪器高作业直接放样高程。 如下图,为了放样B、C、D.目标点的高程,在O处架设全站仪,后视已知点A(设目标高为l,当目标采用反射片时l=0),测得OA的距离S1和垂直角1,从而计算O点全站仪中心的高程为: H0=HA+l-h1然后测得OB的距离S2和垂直角2,并顾及上式,从而计算出B点的高程为:HB=H0+ h2 l=HA- h1 + h2

12、将测得的HB与设计值比较,指挥并放样出高程B点。从上式知:此方法不需要测定仪器高,因而用无仪器高作业法同样具有很高的放样精度。注:当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50时,以上高差就应该考虑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影响,即 h=Dtan+(1-k)D2/2R其中,D为水平距离;为垂直角;k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0.14;R为地球曲率半径R=6370Km。 6.5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定出一条直线,其坡度值等于已给定的设计坡度。在交通线路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和敷设地下管线等项工作中经常涉及到该问题。 如图10-15所示,设地面上A点的高程为HA,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要求从A点

13、沿AB方向测设一条设计坡度为的直线AB,即在AB方向上定出1、2、3、4、B各桩点,使其各个桩顶面连线的坡度等于设计坡度。 具体测设时,先根据设计坡度和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高程。 HB=HA-D计算B点高程时,注意坡度的正、负,在图10-15中应取负值。然后,按照前面10-3节所述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把B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到木桩上,则AB两点的连线的坡度等于已知设计坡度。为了在AB间加密1、2、3、4等点,在A点安置水准仪时,使一个脚螺旋在AB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大致与AB线垂直,量取仪器高i,用望远镜照准B点水准尺,旋转在AB方向上的脚螺旋,使B点桩上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i,此时仪器的

14、视线即为设计坡度线。在AB中间各点打上木桩,并在桩上立尺使读数皆为i,这样的各桩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坡度线。当设计坡度较大时,可利用经纬仪定出中间各点。 3测设坡度线测设方法有水平视线法和倾斜视线法两种。水平视线法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各桩点的设计高程 第1点的设计高程第2点的设计高程B点的设计高程或 (用于计算检核)沿AB方向,按规定间距d标定出中间1、2、3、n、各点;安置水准仪于水准点5附近,读后视读数a,并计算视线高程Hi;根据各桩的设计高程,计算各桩点上水准尺的应读前视数。在各桩处立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当水准仪对准应读前视数时,水准尺零端对应位置即为测设出的高程标志线。倾斜视线法倾斜

15、视线法是根据视线与设计坡度相同时,其竖直距离相等的原理,确定设计坡度线上各点高程位置的一种方法。当地面坡度较大,且设计坡度与地面自然坡度较一致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先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将坡度线两端点的设计高程标志标定在地面木桩上;将水准仪安置在A点上,并量取仪器高i。安置时,使一对脚螺旋位于AB方向上,另一个脚螺旋连线大致与AB方向垂直;旋转AB方向上的一个脚螺旋或微倾螺旋,使视线在B尺上的读数为仪器高i。此时,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指挥测设中间1、2、3、各桩的高程标志线。当中间各桩读数均为i时,各桩顶连线就是设计坡度线。2测设水平面测设水平面又称为抄平。 如图7-14所示,设待测设水平面的

16、高程为H设。测设时,可先在地面按一定的边长测设方格网,用木桩标定各方格网点(进行室内楼地面找平时,常在对应点上做灰饼)。然后在场地与已知点A之间安置水准仪,读取A尺上的后视读数a,计算出仪器的视线高为: HiHAa依次在各木桩上立尺,使各木桩顶的尺上读数都等于 bHiH设此时,各桩顶就构成一个测设的水平面。6.4 点的平面位置放样 点的平面位置放样常用方法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和直角坐标法。6.4.1 直角坐标法 当在施工现场有相互垂直的主轴线或方格网线时,可用直角坐标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2后视323方向线,量20m和100m得P、M两点;置经纬仪于P点,后视2或3点中的较远点,正

17、倒镜转动90取平均值,得PC方向线,沿此方向量20m和40m,得A、C两点;检测。直角坐标法只量距和直角,数据直观,计算简单,工作方便,因此,应用较广泛。6.4.2 极坐标法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当已知点与放样点之间的距离较近,且便于量距时,常用极坐标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如图1013所示。计算放样数据DAP和(BAP)。 6.4.3 角度交会法当放样地区地形限制或量距困难时,常采用角度交会法放样点位。如图10-14所示。根据控制点A、B、C和放样点P的坐标计算1、2、3、4角值。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B点根据1盘左盘右取平均放样出AP方向线,在AP方向线P点附近打两小木桩,桩

18、顶钉小钉,如1、2两点。将每的小钉用细线拉紧,拉出三条线,得三个交点,这三个交点构成误差三角形。当误差三角形边长不超过4cm时,取其重心作为所求P点的位置,若误差三角形的边长超限,则应重新放样。6.4.4 距离交会法当建筑场地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点离放样点不超过一整尺段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首先根据P点的设计坐标和控制点A、B的坐标,先计算放样数据D1、D2。放样时,用钢尺分别以控制点A、B为圆心,以D1、D2为半径,在地面上画弧,交出P点。距离交会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仪器,但精度较低,在施工中放样细部时,常用此法。6.4.5 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本质是极坐标法,适合于种类地形,且精度高,操作简便

19、,在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放样前,将全站仪置于放样模式,向全站仪输入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再输入放样点坐标。准备工作完成后,用望远镜照准棱镜,按坐标放样功能键,则可立即显示当前棱镜位置与放样点位置的坐标差。根据坐标差值,移动棱镜位置,直至坐标差值为零,这时,棱镜所对应的位置就是放样点的位置。6.4.6 GPS RTK 放样法6.4.7 铅垂线放样 挂垂球得铅垂线 精度差,稳定性差(易受风力影响),操作费力。 经纬仪+弯管目镜 用专用仪器铅垂仪投测铅垂线(P308图) 能向上、下瞄出精确的铅垂视线 能向上、下投射出精确的铅垂激光束6.5 归化法放样1.归化法放样点位:(1)距离交会归

20、化法: 为了放祥P点位置(图5-6(a)先根据P点设计坐标及控制点坐标计算边长S1、S2。测设时在A、B量取S1、S2的距离,相交即为放样点P,此时交会点的误差为式中, 为放样距离S1,S2的误差,它们与距离长短有关, 为标定特定点时的误差。 用测距仪进行距离交会时,同样先计算放祥数据S1及S2,并计算交会角 。放样时测距仪置于过渡点P上,棱镜置于巳知点A、B上,测得P至A、B的距离为S1、S2。然后可计算S1S1S1和S2S2S2当S较大时,可近似地先求一个过渡点,重新测量距离。当S较小时,可绘制归化图纸。其方法是在图纸上适当位置绘制一个过渡点P,画夹角为 的两条直线,并在P作线段S1、S2

21、,然后作平行PA及PB的两条平行线,其交点为P点位置,如图5-6(b)所示。利用归化图纸可在实地上找到P点位置。2 角度交会归化法 用两个方向进行前方交会放样时,应计算放样元素1、2及辅助量S1、S2。在图5-7(a)中,先放样过渡点P,然后观测 ,并计算角度差 当较小时,PP间距小于0.5m,可用图解法由P点求P点位置。其方法是在白纸上刺出P,画两条直线使夹角为(图5-7(b),用箭头指明PA及PB方向,并按下式计算位移量1及2。 然后以1:1的比例作PA、PB的平行线,其间距为l与 2,其符号由1与2决定,它们的交点即为P点点位。 将图纸上的P点与实地过渡点重合,并使图纸上PA方向与实地方向重合,另一方向作为校核,这时图上P点的位置就是实地的设计位置,这种方法也称角差位移图解法。3.归化法放样直线1.测小角归化法 在图5-10中,设已知点A、B间长度为L,现要求在距A点为Sl的距离,在方向线上放样P点,即A、P、B在一条直线上。有两种归化法放样直线:一是置经纬仪于A点,设过渡点P到A的概赂距离APSl,观测BAP,计算得 ,在实地移动PP求得P点,因测角误差而使P点偏离直线的误差为 。2.测大角归化法:置经纬仪于P点观测角,设180o-,这时 ,因测角误差m而使P点偏离AB直线的误差为 。 设mm,则 可见,后一种方法精度较高,宜采用逐点向前搬站的方法进行定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