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政污泥干化常见市政污泥处理手段及设备概论: 市政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之一,不论是城市工业运转还是家庭生活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污泥,最终进入城市下水系统。市政污泥中往往富集了各种有害物质,因而对其无害化处理往往是将其深埋之前必须做的一道工序。 本文通过阅读整理当前学术界的一些文献,分析了污泥的基本组成,展示了目前我国市政污泥的常见预处理手段,脱水手段以及干燥手段,对比了两种污泥处置手段,并讨论了其利弊。最后对比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差距提出了自己个人一点建议。关键词: 市政污泥 无害化 资源化 微波 预处理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
2、量,势必要增加城镇污水处理企业以及改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截止“十一五”末期,全国城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993座,总处理能力已经超过每日1亿立方米。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近年来污水处理技术的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污泥产量也大幅度增加,我国经济在地域上的发展不平衡,也造成了各地城镇污泥产量的明显差异。就当前而言污泥的产量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据统计,东部十一个省市的污泥产生量占全国污泥总量的63.87%,中部八个省的污泥产量占到20.9%。但是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一些省市污泥产量不断增加,全国城市污泥年平均增长率为16.82%,而中西部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3.29%和2
3、1.83%。相关资料表明,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280亿立方米,湿污泥产量突破2000万吨。我国污水处理场所产生的80%的污泥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污泥是按废物相态特征分类的一类废弃物。污泥的相态特征首先是固液混合,即污泥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且所含的固体和液体依然保持各自的相态特征,这一点可以区别于含结晶水的无机盐和细胞组织含水的生物质(如新鲜的动、植物体等)。其次,污泥的固液组成比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无外加作用力的条件下,其固液比例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构成了污泥应按其特殊的混合相态进行处理的依据。如果一种废弃物尽管产生时有固液相混合的特征,但排出后能自发地进行较彻底的固液
4、分离,如矿物浮选排出液,在重力作用下,可自发地分离成尾矿砂和选矿液,则两者可分别按固体废物或液体废物进行处理。最后,污泥中所含的液体通常是水,这既是由于地球上水是丰度最大的液体所导致的,也由于水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液体。二、市政污泥概况1.污泥的基本特性 污泥(sludge)通常是指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含水固体沉淀物质。其物质组成包括:(1)水分:含水量达95左右或更高;(2)挥发性物质和灰分:前者是有机杂质,后者是无机杂质;(3)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这些病原体大量存在于生活污水、医院污水、食品工业废水和制革工业废水等的污泥中;(4)有毒物质:如氰、汞、铬或某些难分
5、解的有毒有机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将污染物与污水分离,在完成污水的净化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污泥。这些污泥中含有各种污染物质,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处理处置,仍然会污染环境,同时。污泥又是一种特殊的废物,若经适当处理,可以成为资源加以利用。因此,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是目前环境工程和给排水专业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水处理和固废处理领域共同的课题,是给水厂及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的重点方向,也是业内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发展重点。2.污泥的基本分类2.1城市污水厂污泥 城市物流系统中有难以胜数的用水环节,使用后的水大多转化为含不同种类与浓度污染物的污水。城市所产生的污水基本可以按来源分为两类:工业污水,来自城市的工
6、业部门,污染特征由相应的产业技术、过程决定;城市污水,来自城市的居民区,商业服务业等非工业部门,其污染特征与具体的来源(如商业、居住区)关系较小,也就是说,不同来源的城市污水共性是它的主要方面。 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也是按来源分别安排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城市污水。在实行城市排水合流制的城市或区域,一部分城市降雨产生的径流排水也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处理;同时,部分城市的工业污水也汇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但接人前均有对工业污水预处理的要求,使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圬水的污染特征接近于城市污水(如对含重金属工业污水,应预处理去除其中大部分重金属污染后,方能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
7、厂在对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部分污染物转化为可沉降物质排出,这股排出的物流是以固液混合为特征的所谓城市污水厂污泥。 2.2城市给水污泥 现代城市使用的大部分水是以管网分配形式供应的所谓自来水给水,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给水水源(原水),均仅能在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后,才能达到给水的水质要求。原水的净化在专门的给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完成,主要的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将原水中的颗粒物、胶体和部分可溶态杂质转化为可沉降或可滤除的颗粒或胶体物质)和过滤(与沉淀一同完成对上述颗粒和胶体的最终去除),被去除的颗粒和胶体构成了城市给水污泥的固相部分,用于从沉淀池和滤池中排除这些固相物的水则构成了该污泥中的液相部
8、分。2.3城市水体疏浚淤泥 城市水体指的是主要汇水区域为城市建成区的自然或人工水体(河道、湖、塘等)。城市水体除了具有景观、航运等功能外,主要的功能是城市排水的通道与调蓄容量的组成部分。由于汇水区的特征,城市水体可能受纳的水流包括城市地表径流、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等。这些水流中所夹带的颗粒物、胶体,在一定的水力、水文条件下成为城市水体的沉积物,同时上述水流中的可溶性物质在一定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中也会生成可沉降物质,转化为水体沉积物。 水体沉积物的积累将威胁到城市水体正常功能的维持,因此,城市水体有持续性的养护(疏浚)的需要,疏浚后的水体沉积物即为固水混合的城市水体疏浚淤(底)泥。 即使不考虑城
9、市污水和工业污水进入城市水体对其沉积物的生成的加速影响,因城市汇水区的下垫面状况与农业或自然生态体系的不同,以不透水性与粗糙度低的表面为主,地面沉积物易被径流夹带,下垫面的不透水性又放大了径流的强度;加之径流主要以管道流方式汇入水体,缺乏非城市河道岸区植被带对径流中颗粒物的滤除缓冲,所以,城市水体的沉积物生成率高于农业或自然生态体系中的水体,城市水体的疏浚养护需求带有明显的城市特征,其疏浚淤泥成为城市污泥的构成之一。2.4城市排水沟道污泥 现代城市排水方式是以管道化为特征的。按排水对象和排水体系设置原则(排水体制)的不同,城市排水沟管道可分为污水沟道、雨水沟道和合流排水沟道三种。按水流在沟道内
10、流动动力的不同选择,排水沟道也可分为重力式和压力式两种类型。无论何种城市排水对象,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可沉降的颗粒物和胶体,同时排水中的某些可溶性物质也有在排水沟道内的环境条件及生物作用下产生可沉降物质的可能,这些可沉降物质在一定的沟道水力条件下,会沉积于沟道内,成为影响沟道正常排水功能的因素。为了维持城市排水沟道的正常功能,需定期对沟道系统进行养护,此过程所产生的沟道污泥也成为城市污泥中的一种。2.5城市建筑工地泥浆 城市建筑工地泥浆是城市建筑废弃物的一种,主要产生于城市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如混凝土灌注桩基施工)和建筑地质勘查(勘探井钻挖)过程中。尽管就严格的意义上讲,建筑活动是一种产业生产活动
11、,但城市建筑活动的区域分布(随机地出现于整个城市区域)和排出废物特征(不同建筑工地产生的废弃物特征基本是相同的),均更多地带有城市的共性,因此,城市建筑废弃物一般作为城市垃圾(固体废物)的一种,当然城市建筑工地泥浆也应是构成城市污泥的一个部分。3.污泥的组成分析 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措施选择的依据是城市污泥的性质(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泥的组成则是其性质表现的基础。城市污泥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基本组成描述体系见图1.3.1其主要组成特点如下:3.1污泥的有机组成 污泥有机物的组成首先是它的元素组成,一般按碳(C)、氢(H)、氧(O)、氮(N)、硫(S)、氯(C1)六种元素的构成关系(如质量分数)
12、来考察污泥的有机元素组成。 污泥有机物另一种组成描述方式是化学组成(或化合物组成、分子结构组成),由于污泥有机物分子结构组成状况十分复杂,因此应按其与污染控制与利用有关的各个方面来描述其化学组成。其中包含:毒害性有机物组成;有机生物质组成;有机宫能化合物组成;微生物组成。 毒害性有机物组成,描述的是污泥中的毒害性有机物含量,所谓的毒害性有机物是按其对环境生态体系中的生物毒性达到一定的程度来定义的,各国均已公布的所谓环境优先控制物质目录中可找到相应的特定物质。污泥中主要的毒害性有机物有PCIj6、PAHs等。 有机生物质组成,是按有机物的生物活性及生物质结构类别对污泥有机物组成进行的描述。前者可
13、将污泥有机物划分为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难降解性两大类;后者则以可溶性糖类、纤维素、木质素、脂肪、蛋白质等生物质分子结构特征为组分分类依据,对污泥有机质进行组成描述。这两种生物质组成描述方式,能有效地提供污泥有机质的生物可转化性依据。 有机官能化合物组成,是按官能团分类对污泥有机物组成进行描述的方法,一般包含的物质种类有:醇、酸、酯、醚、芳香化合物、各种烃类等。此组成状况与污泥有机物的化学稳定性相关。微生物组成,描述污泥的微生物组成主要是为了揭示污泥的卫生学安全性,用于描述的组成指标则应是相关致病、有害的生物含量(如各种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有害昆虫卵等)。由于污泥所可能含有的各种微生物种类繁多
14、,为使组成描述更为高效,一般采用所谓生物指示物种的含量来描述污泥的微生物组成。我国一般采用大肠菌值、粪大肠杆菌菌落数和蛔虫卵等生物指标;国外为能间接地检查病毒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多将生物生命特征与病毒相似的沙门氏菌列入组成分析范围。3.2污泥无机物的组成 污泥的无机物组成也是按其与污染控制与利用有关的各个方面来进行描述的,其中包含:毒害性无机物组成;植物养分组成;无机矿物组成等三个主要的方面。 污泥的毒害性无机物组成,是按其毒害性元素的含量对污泥进行组成描述的,无机毒害性元素主要包含:砷(As)、镉(Cd)、铬(Cr)、汞(吨)、铅(Pb)、铜(Cu)、锌(Zn)和镍(Ni)8种元素。考虑到无机
15、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除了按固相总含量进行组成分析外,还可按各毒害元素的生物水溶态、酸性水溶态和络合可交换态的比例进行相关元素含量的描述。 污泥植物养分组成,是按氮(N)、磷(P)、钾(K)3种植物生长需求的宏量元素含量对污泥组成进行的描述,既是污泥肥料利用价值的分析,也是对污泥进入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的分析。对污泥植物养分组成的分析,除了总量外也必须考虑其化合状态,因此氮可分为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q)、硝酸盐氮(NOi)和有机氮(O吧N)四类;磷一般分为颗粒磷和溶解性磷两类;钾则按速效和非速效分为两类。污泥的无机矿物组成,主要是铁(Fe),铝(A1)、钙(Ca)、硅(S)兀素的氧化物
16、和氢氧化物。这些污泥中的无机矿物通常对环境而言是惰性的,但它们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影响可溶性比例)以及污泥制建材的适用性有较大影响。3.3污泥的流动相组成 污泥流动相主要由水及溶于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污泥中的水溶性污染物组成与城市污水中的相似,但一般浓度稍高,如污泥机械脱水上清液的溶解性COD在数百至数干的范围,比城市污水高数倍。值得注意的是,污泥中水的存在状态组成。Vilind等认为污泥中的水有自由水分、间隙水分、表面水分和结合水分4种存在状态。自由水分是污泥中流动不受限制的水分;间隙水分以毛细管力受污泥固体限制;表面水分以吸附力与固体结合;结合水则是固体的一部分。污泥中水的
17、存在状态是污泥可脱水性的依据,利用机械应力脱除污泥水分的极限部分是全部自由水分和一部分间隙水分,其他存在状态的水分只能以热力干燥等方式才能脱除。4.污泥的基本性质 正确把握污泥的性质是科学合理地进行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应用的前提条件,只有根据污泥的性质,才能正确选择有效的处理工艺和资源化设施。4.1 物理特性 污泥是由水中悬浮固体经不同方式胶结凝聚而成的,结构松散,形状不规则,比表面积与孔隙率极高(孔隙率常大于99),含水量高,脱水性差。外观上具有类似绒毛的分支与网状结构。4.2化学特性 生物污泥以微生物为主体,同时包括混入生活污水的泥沙、纤维、动植物残体等固体颗粒以及可能吸附的有机物、金属、病菌
18、、虫卵等物质。污泥中也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及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能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机质。4.3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性质污泥中的水分有四种形态:表面吸附水、间隙水、毛细结合水和内部结合水。毛细结合水又分为裂隙水、空隙水和楔形水。表面张力作用吸附的水分为表面吸附水。 间隙水一般要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6585,这部分水是污泥浓缩的主要对象。毛细结合水:浓缩作用不能将毛细结合水分离,分离毛细结合水需要有较高的机械作用力和能量,如真空过滤、压力过滤、离心分离和挤压等方法可去除这部分水分。各类毛细结合水约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525。 内部结合水:指包含在污泥微生物细胞体内的水
19、分,含量多少与污泥中微生物细胞体所占的比例有关。去除这部分水分必须破坏细胞膜,使细胞液渗出,由内部结合水变为外部液体。内部结合水一般只占污泥总含水量的10左右。4.4生物利用特性 一般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为含水量在7599不等的固体或流体状物质。其中的固体成分主要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及絮凝所用药剂等组成,是一种以有机成分为主,组分复杂的混合物。污泥中包含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有机质、氮(N)、磷(P)、钾(K)和各种微量元素,见表4-1。4.5热值特性 除了污泥中的营养元素可以作为生物处理的基础外,污泥还具有一定的燃烧热值特性,见表12。污泥的燃烧热值特性表明,干污泥具有较高的热值,
20、该特性也为污泥的干化焚烧及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5污泥的环境影响 污泥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铜、锌、铬、汞等重金属以及盐类、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中主要污染物质简单介绍如下。5.1有机污染物 污泥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有苯、氯酚、多氯联苯(PCBs)、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PCDF)等。污泥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不易降解、毒性残留长,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与土壤中将造成环境污染。5.2病原微生物 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经过处理会进入污泥,污泥中病原体对
21、人类或动物的污染途径包括:(1)直接与污泥接触;(2)通过食物链与污泥直接接触;(3)水源被病原体污染;(4)病原体首先污染了土壤,然后污染水体。5.3 重金属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70一90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吸附或沉淀而转移到污泥中。一部分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的废水,如镉、铬;另一部分重金属来源于家庭生活的管道系统,如铜、锌等。5.4其他危害 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还包括污泥盐分的污染和氮、磷等养分的污染。污泥含盐量较高时,会明显提高土壤电导率,破坏植物养分平衡,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甚至对植物根系造成直接的伤害。在降雨量较大,且土质疏松的地区大量施用富含氮、磷等的污泥之后,当有机物的分
22、解速度大于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速度时,氮、磷等养分就有可能随水流失而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或进入地下引起地下水的污染。三、市政污泥处理探索1.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的需求 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的需求,首先,可以从其产生量方面来考虑,表31给出了1990年日本全国几类大宗固体废物流的产生量状况,就总的产生量而言,固体废物中的污泥类废物量比其他固体废物量大;可见在现代人类社会物流体系所产生的废物中,城市污泥所占有的比重,当然也相应地反映了它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程度。 再从污染物的浓度方面考虑,尽管污泥由于含水率高,单位量的污泥中所含的污染物可能低于相近来源的固体废物;但与水相污染物流相比,其污染物
23、浓度却要高得多,如城市污水厂所排除的剩余污泥(含水率99),其有机物含量达到7 000吣几以上,10倍于一般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此外,从污染物的扩散、迁移性方面考虑,污泥通常有比其他固体废物大得多的可流动性,因此,更容易由扩散、迁移过程形成更大范围的环境影响。二、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体系计划管理原则 污泥一般归属于固体废物类别,目前认为符合固体废物管理可持续化战略的管理原则体系是综合化的固体废物管理原理,该原理要求对固体废物管理的体系应按层次化原则进行计划。综合化固体废物管理的层次化原则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优先层次:源减量控制,要求从产生源削减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并降低废物流的毒害性水平。
24、第二优先层次:循环资源化,即将废物以原材质,仅进行简单的物理处理后循环应用于人类物流体系中的生产原料供应。 第三优先层次:转化资源化,即将废物由化学、生物过程转化后,用于物料或能源的回收与利用。 第四层次:无害化处置,对于经前述层次处理和利用剩余的废物,应采用对自然环境不产生危害的方式进行处置,达到对废物的环境影响有效控制的目标。对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体系的层次化计划管理程序及各计划层次可能考虑的措施,如图1-1所示。图1-1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计划管理程序2.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原则2.1充分认识污泥的污染与资源双重性 城市污泥重要的组成特征是其所含物质的污染与资源双重性。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为例
25、,其所含的有机质、植物养分当直接排入水体时,将是对水体质量有威胁的污染物质,但当以适当的形式施于农用时,却是有土壤结构调理和肥分作用的农用肥料。其他的城市污泥也均有类似的特征。在选择处理与利用技术时,首先应尽量使处理技术为资源化利用服务。同样以城市污水厂污泥农用为例,生污泥的农用会带来致病微生物的传播,生污泥中新鲜有机质代谢还会造成土壤缺氧等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问题,因此,需要采用能使污泥有机质稳定化,并使污泥能够达到卫生无害化的前处理手段来保障资源化的实现,如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高温堆肥化处理等。对污泥污染与资源双重性认识的另一个技术原则是在资源化利用时注意控制可能的污染影响,污泥毕竟含较多
26、的污染物,不适当的利用有可能导致相应的污染,必须注意防范。以城市污水厂消化污泥农用为例,如施用量过大或季节选择不当,污泥中的植物养分会在土壤中过度积累,最终会以硝酸盐氮的形式由径流夹带污染地下与地表水体。2.2源控制分流毒害物质 城市污泥中毒害性物质的来源往往是可以辨别并予以控制的,但一旦毒害物质进入污泥废物流,则会对其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带来极大的危害。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为例,仅接受城市污水的污水厂的污泥含重金属量低,也较少含有有机毒害性物质,它在被农田利用或燃烧制能源时,均很少会产生毒害性物质扩散的危害。但我国大部分城市污水厂均不同程度地接受工业污水,使污水厂污泥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等毒害物质,不
27、仅农用时易进入食物链,进行燃烧处理时,也有挥发进入大气环境的威胁,严重损害了污泥资源化利用渠道的安全性。控制这些毒害性物质最经济可行的方法是源控制,如对城市污水厂污泥而言,严格执行工业污水的预处理接管要求或不接人工业污水将可大幅度地降低其中的重金属含量(欧共体国家的实践表明,其下降幅度可达90以上),使污泥的资源化前景大为改善。2.3优先采用污泥脱水技术 尽管污泥的固水混合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极大部分污泥还是能以机械或热力方法进行有效脱水处理的,如城市给水污泥机械脱水后含水率可从97一99降至75一85,体积减量率可达25倍;城市污水厂污泥机械脱水后,可以热干燥方法继续脱水干化至含水率为10以下
28、,生产可储存的工业锅炉辅助燃料或农用肥料。 污泥脱水可大幅度减少污泥后续处理与利用中的物料输送处理量,也能根本性地提高其利用价值(如上述干化城市污水厂污泥),因此是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体系中应优先采用的关键技术。3.污泥的预处理 城市污泥的预处理,顾名思义,其处理的目的是为后续的污泥处理和利用过程提供更为适宜的物流特性条件。由于污泥的高含水率特性,不仅会因污泥体积、质量大,造成后续物流输送困难、处理设备容量大、经济性差的问题,而且绝大部分的污泥最终处理和利用过程也与过高含水率的物流不相容。因此,污泥的预处理技术中脱除污泥水分(脱水)的方法(技术单元)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污泥的脱水方法按其有效的
29、水分脱除对象可分为:浓缩、脱水、干化、干燥和焚烧等不同的类型。其中,浓缩仅对自由水分的脱除有效,主要利用的是重力场和低强度离心力场的作用进行脱水;脱水(机械方法)对自由水分和部分间隙水分的脱除有效,主要是利用人工压应力场和高强度离心力场的作用进行脱水;干化指的是用各种污泥自然干化场、塘进行的脱水操作,按操作方式和历时的不同,其脱水机制复合厂重力场和太阳辐射热致水分挥发两个方面的作用;干燥指的是利用人工热源,主要通过热致水分蒸发汽化作用,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的过程,主要用于脱除污泥中的间隙水分、吸附水分和部分内部水分;与上述各种脱水过程基本不引入化学过程不同,焚烧利用污泥固相可燃物的热化学反应,使
30、之释放大量化学能提供水分汽化的能量,同时破坏固相物质的持水结构来实现脱水目的,它对各种结合状态水分的去除均有效,但城市污泥处理与利用其复杂化学过程的特点,使其一般不作为污泥预处理方法应用。各种污泥脱水方法及其脱水效果如表31所示。 污泥的另一类预处理技术是调理,污泥调理的实质是改变污泥固相颗粒的形态特征。对城市污水厂污泥和给水污泥,其固相颗粒有胶质状絮体的特征,絮体的形成可源于有机碎屑颗粒和黏土颗粒的自絮凝(污水厂初沉污泥)或由产胶质物微生物(或称为絮体微生物,如丝状菌、胶团黏液菌等)分泌的胞外物质与其他悬浮颗粒物絮凝而成,也可由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如给水处理中加入的铝盐等)与水中的悬浮
31、颗粒絮凝而成。胶质絮体结构松散,比表面积和空隙率极高,使絮体颗粒中能包含比例很高的间隙水分和吸附水分,因此污泥固相的胶质絮体特征是污泥难以有效脱水的基本依据。污泥的调理就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通过压缩絮体的体积(使絮体密度提高)、改变絮体的亲水性、代谢絮体中的胶质物质等途径,使絮体中的间隙和吸附水分减少,从而有利于污泥脱水的预处理。 由于污泥调理对污泥管理而言,并无独立存在的价值,因此调理通常与相应的脱水技术环节联合应用,通过提高污泥的脱水效率,来体现调理的作用。同时,城市污泥中的城市建筑工地泥浆几乎不含絮体颗粒,城市水体疏浚淤泥和城市排水沟道清捞污泥中絮体颗粒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通常
32、也无需在脱水操作中应用调理方法,污泥调理的主要对象是城市污水厂污泥和给水污泥。 从污泥预处理方法的作用定义(即改善污泥后续处理利用的物性特征)来看,污泥的稳定化处理也属于预处理技术的范畴。污泥的稳定化一般指的是以降低污泥生物反应活性(易腐性)和减少污泥有害微生物含量(卫生无害化)为目的的处理技术环节,其中应包含污泥的生物消化、堆肥化、热化学分解(焚烧、热解)等多种技术方法,但由于这些方法的技术复杂性和同时兼有的其他处理功能,一般并不作为污泥的预处理方法来定义。典型的污泥稳定化方法是石灰稳定化和辐射处理。城市污泥产生时的特性及处理的最终要求均各不相同,对处理环节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当然相关的技术发展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相比而言,污水厂污泥对处理技术的需求较强烈,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更完善,因此本章对预处理技术的介绍,除注明外,均是以污水厂污泥为对象的。3.1浓缩 污泥浓缩就是通过去除污泥颗粒间的自由水分,以达到减容的目的,从而减轻污泥后续处理、处置和利用设备、设施的压力。由于剩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