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41.03KB ,
资源ID:95124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12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第四次修改.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第四次修改.docx

1、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第四次修改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第一节 心力衰竭【定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一种渐进性疾病。(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少尿;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水肿。(三)治疗1.强心、利尿药物治疗。2.运动锻炼。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一)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1.呼吸困难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 2.咳嗽

2、 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常于夜间开始,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咳减轻或消失。3.咳痰 白色泡沫状痰,偶可见痰中带血丝,甚至大咯血。4.疲倦、乏力、头晕、心悸 由于心排出量降低,血液灌注不足,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5.自理能力 急性期由于呼吸困难导致自理能力受限,协助病人进行生活护理(一)右心衰竭 以体循环淤血表现为主。1.消化道症状 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症状。2.劳力性呼吸困难。【护理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 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2.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有关。3.活动无耐力 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4.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3、与长时间卧床、水肿、营养不良有关。6.焦虑 与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呈加重趋势、担心预后有关。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食欲下降有关。【护理措施】(一)减轻心脏负荷1.休息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之后根据心功能分级情况决定休息原则。2.饮食 低盐、清淡、易消化、富营养饮食,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3.排便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二)缓解呼吸困难1.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2.舒适体位床头抬高,取半卧位,缓解呼吸困难。3.低流量吸氧24升/分,必要时可用面罩或储氧面罩吸氧。(三)控制体液量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证出入平衡,防止加重心脏负担。2.每

4、日定时测体重。3.严格控制钠和水的摄入。(四)应用洋地黄药物指导1.给药前数脉搏,小于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暂停服药并报知医师。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乏力、黄绿视、心率失常等中毒表现。3.不应随便补服、漏服药物。(五)病情观察 观察发绀、尿量、体重情况。1.吸氧有无改善发绀。2.用利尿剂后记录尿量、注意低钾。3.近期体重有无明显降低。(六)急危重症观察与护理洋地黄中毒1.立即停用洋地黄。2.低血钾者可口服或静脉补钾,停用排钾利尿剂。 3.纠正心律失常 快速性可用利多卡因,一般禁用电复律,因易致心室颤动;缓慢性可用阿托品或安置临时起搏器。 【健康指导】1.饮食与活动 饮食清淡易消化,根据心功能

5、状态进行体力活动锻炼。 2.预防病情加重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行为及诱发因素。 3.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教育家属给予病人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学会正确的宣泄方式。4.保证充足的睡眠。5.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保持床铺、衣物干燥、平整,防止皮肤破损。6.定时门诊随访。【护理结局评价】1.病人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2.能说出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和利用利尿剂的注意事项,水肿减轻或消失。3.疲乏、气急、虚弱感消失,活动时无不适,活动耐力增加。4.心功能改善。5.未发生皮肤破损和洋地黄中毒。第二节 心律失常【定义】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

6、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按其发生后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部分可治愈。(二)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晕厥。(三)治疗1.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射频消融术。3.起搏器安置术。(四)预后心律失常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并发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或射频消融术可使部分心律失常病人获得根治或极大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但亦有部分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可演变为心室颤动而猝死。【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1.心率、心律变化 快速型心律失常与缓慢型心律失常,根据发病特点观察心率、心律;2.血压 心律失常

7、多会影响血压,观察血压变化非常重要,过低或过高均影响疾病转归; 3.治疗效果 如心率显著减慢的病人可予阿托品、异丙肾等药物或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其他心律失常病人可予遵医嘱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治疗后效果;4.自理能力评估 严重心律失常影响活动,限制部分自理能力,协助病人进行生活护理。【护理问题】1.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2.潜在并发症:猝死3.有受伤的危险 与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晕厥有关。【护理措施】 1.体位与休息 嘱病人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与睡眠。2.给氧 伴呼吸困难、发绀等缺

8、氧表现时,给予2-4升/分氧气吸入。3.心电监护,做好记录;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用药反应。4.测脉搏时要在1分钟以上。5.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 6.制定活动计划 在心律失常发作的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在控制期及缓解期鼓励病人正常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健康指导】(一)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说明继续遵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药。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有异常及时就诊。(二)避免诱因嘱病人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酒,避

9、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避免饱餐。避免劳累、感染,防止诱发心力衰竭。(三)饮食嘱病人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心动过缓病人避免排便时过度屏气。(四)家庭护理教会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对反复发作严重心律失常,教会家属心肺复苏以备应急。【护理结局评价】1.症状改善,心律失常消失。2.活动耐力增加,无不适症状。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恐惧情绪减轻。第三节 心搏骤停 【定义】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心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即出现

10、意识丧失。如及时救治可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二)临床表现1.意识丧失,伴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2.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皮肤苍白或发绀。6.二便失禁。(三)治疗初级心肺复苏术及进一步高级心肺复苏。(四)预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所致的心搏骤停,预后良好;相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或室内阻滞引起的心搏骤停往往预后不良。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搏骤停,即时死亡率高达59%-89%,心肺复苏往往不易成功,即使复苏成功,亦难以维持稳定的血流

11、动力学状态。【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1.神志 突发的意识丧失。2.颈动脉 触诊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有无搏动。3呼吸 将耳朵贴近病人口鼻附近,感觉和倾听有无呼吸。4.瞳孔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5.心电图 出现室颤、逸博、心电机械分离或呈一条线。6.24小时尿量情况 尿量减少或失禁。7.皮肤色泽 苍白、发绀、青紫或出现花斑。【护理措施】(一)恢复有效血循环1.先叩击心前区2-3次,如无心跳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注意心脏按压正确的部位、深度、频率、姿势的要求,保证按压的有效。2.心电监测发现心室颤动时,给予非同步电复律。首选200焦耳电量,保证除颤的成功率。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洛

12、贝林、尼可刹米等抢救药品,执行口头遗嘱必须遵照复述无误后再执行的制度进行抢救。(二)呼吸停止时立即通畅气道及人工呼吸1.将病人头后仰,抬高下颌,清除口腔异物。2.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吹气16-20次,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要以30:2交替施行。3.15分钟仍不恢复自主呼吸,尽快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三)复苏后期处理1.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情况并记录,及早发现心律失常,抓住治疗的时机。2.积极进行脑复苏 头部冰帽降温,用脱水剂防治脑水肿。3.加强基础护理 每日口腔护理2次,防止菌群失调导致的感染;定时翻身,防止圧疮发生。【健康指导】1.避免诱因,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疾病。2.遵医嘱用药,并

13、定期复查,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3.建议病人与家人一起居住,不宜独居。【护理结局评价】1.复苏成功2.情绪稳定3.有效遏制恶性猝死事件发生。第四节 高血压【定义】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主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二)临床表现大多起病缓慢、渐进、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可自行缓解,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的较重症状。(三)治疗治疗目标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膳食

14、、减轻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健康心态及戒烟。药物治疗包括五大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四)预后原发性高血压属慢性病,发展缓慢,如得到合理正确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易发生靶器官损害。一旦发生高血压脑病或恶性高血压,则预后差,死亡原因以脑血管病常见,其次为心力衰竭和肾衰竭。【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一)血压波动理想血压为小于120/80mmHg;正常血压为小于130/85mmHg;正常高值为130139/85mmHg;大于140/90mmHg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诊断明确后,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及高危,分别表示10年内发生

15、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为30%。(三)并存临床疾病心脏、脑、肾脏、血管病变。 【护理问题】1.疼痛 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 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护理措施】(一)用药护理 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避免随意漏服、补服药物注意用药后血压情况以及有无副作用。(二)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头痛时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动作要慢。(三)避免受伤规律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加强病室设施完善,保障病人安全。(四)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 1.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

16、、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2.告知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宜慢,避免洗澡水过热,不宜大量饮酒。3.在直立性低血压发生时应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五)急危重症观察与护理高血压危象1.建立静脉通道,迅速降压,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方式,常用硝普钠、硝酸甘油。2.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或利尿剂。3.必要时使用镇静剂。4.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5.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6.心电血压监护,监测血压变化。7.协助生活护理。【健康指导】(一)疾病知识指导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教会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告知正确使用水银式及电子血压

17、计不同的注意事项。(二)饮食1.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低于5克。2.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3.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不提倡完全素食。4.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5.戒烟限酒。6.控制体重。(三)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 告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不可根据自觉症状随意改药、停药、以免导致血压波动。(四)合理安排运动量 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五)定期复诊(六)根据危险度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护理结局评价】1.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2.未出现头痛头晕等不

18、适;3.病人遵医嘱用药,未出现不良反应;4.靶器官损害未加重;5.体位性低血压及高血压急症未出现;第五节 心绞痛【定义】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 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可放射性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缓解。(二)临床表现阵发性胸骨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逐渐加重,有明显诱因,3-5分钟内消失,经休息后口含硝酸酯制剂后可缓解。心绞痛发作时还会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三)治疗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含服硝酸酯制剂。缓解期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药物治疗可选用硝酸酯

19、制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对符合适应症的病人可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不适合介入的应根据病情选择做冠脉搭桥术。(四)预后大多数心绞痛病人发病后仍能从事一般性体力工作,且能存活很多年。部分心绞痛病人有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控制冠心病进展的重要方面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1.疼痛 为压迫、发闷、烧灼感,但不尖锐。2.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3.部位 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楚。 4.持续时间 常逐渐加重,3-5分钟内消失,可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

20、一天内多次发作。5.服药后缓解状况 是否缓解,或仍有加重。【护理问题】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2.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3.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及用药知识。5.焦虑 与心绞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护理措施】1.休息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休息片刻;必要时卧床休息。2.吸氧 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升/分。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3.心电监护 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并详细记录;观察病人发作时心电变化及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4.用药护理 心绞痛发作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药后注意胸痛变化,必要时重复使用。观察可

21、能出现的副作用。 5.制定活动计划 缓解期不需卧床休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可卧床休息。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鼓励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适当运动有利于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指导】1.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戒烟,减轻精神压力。2.避免诱发因素 合理安排日常活动;3.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教会病人发作时缓解方法。4.坚持服用药物 随身携带保存在深色密封玻璃瓶内的硝酸甘油类药物,以备急用。5.定期门诊复查。【护理结局评价】1.疼痛缓解,可从事一般体力工作。2.控制病情进展,未发生心肌梗死。3.病人治疗依从性好,对控制疾病充满信心。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22、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所致。【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上占绝大多数。冬春两季发病较多。心前区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二)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人有先兆表现;胸骨后剧烈疼痛为最早、最突出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C;胃肠道症状可伴恶性、呕吐;常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增高。(三)治疗 一般治疗需卧床休息1周,心电监测及吸氧。解除疼痛可用哌替啶、吗啡。再灌注心肌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及急诊PCI。(四)预后

23、 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恰当有关。但随着治疗技术的进展,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病史率已经大大下降,采用监护治疗后由过去的30%左右降至15%左右,采用溶栓治疗后进一步降至8%左右,住院90分钟内实施介入治疗后降至4%左右。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是数小时内如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律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者,病死率尤高。【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一)疼痛 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程度重,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长,休息和服药多不缓解。(二)全身症状 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体温可升高至38C左右,持续约一周。

24、(三)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恶性、呕吐、上腹胀痛。(四)心律失常24小时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室性期前收缩,前壁心梗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五)低血压和休克疼痛缓解,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伴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为休克表现。(六)心理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七)自理能力由于疾病限制,绝对卧床,限制自理能力,协助病人进行生活护理。【护理问题】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2.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3.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4.潜在

25、并发症:心律失常、心理衰竭。5.自理缺陷 与医源性限制有关。6.恐惧 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有关。7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8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搏骤停。【护理措施】1.合理饮食 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少量多餐。2.合理休息 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3.疼痛护理 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4.心电监护 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尤其注意心律失常的出现,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处理。5.吸氧 氧流量12升/分,增加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6.溶栓治疗的护理 溶栓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溶栓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及药物效果;

26、溶栓后注意有无出血及心律失常。7.指导病人采取通便措施 合理饮食;腹部按摩;常规使用缓泻剂。8.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如无并发症24小时后允许坐床边椅,进食、活动;57天后病室内行走、散步;在帮助下洗澡、如厕、上下一层楼梯;如有并发症,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健康指导】1.饮食调节 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2.戒烟 是心梗后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3.心理指导 指导保持乐观、平和心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告诉家属要积极配合支持,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4.康复指导 建议出院后康复训练,适当运动可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运动中以达到病人最大心率的60%65%的

27、低强度长期锻炼时安全有效的。5.用药指导 指导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教会病人定时测脉搏,定期门诊随诊。【护理结局评价】1.病人主诉疼痛症状消失。2.活动过程无并发症,活动耐力增强。3.未发生便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4.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定义】心脏瓣膜病是指由于炎症、缺血坏死、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风湿性瓣膜病多发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二尖瓣最常受累,约占70%。(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重度二尖瓣狭窄病人常有“二尖瓣面容”。并发症以心房颤动最常见,

28、晚期常并发心力衰竭,甚至急性水肿。(三)治疗抗感染、强心、利尿药物治疗,必要时外科行换瓣术。(四)预后各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程长短不一,有的可长期处于代偿期而无明显症状,有的则病情进展迅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 1.呼吸困难 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狭窄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 2.注意有无咳嗽、咯血、生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血性痰或血丝痰,急性肺水肿时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3.心衰、心律失常的并发症的观察。4.栓塞 20%的病人可发生体循环栓塞,脑动脉栓塞最多见。5.自理能力 急性期由于心功能差自理能力受

29、限,协助病人进行生活护理。【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 与风湿活动、并发感染有关。2.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栓塞。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4.无能性家庭应对 与家属长期照顾病人导致体力、精神、经济负担过重有关。5.焦虑 与担心预后、工作、生活与前途有关【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测量体温,注意热型,观察有无风湿活动的表现。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并记录降温效果。2.饮食护理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活动指导 心功能代偿期可适当进行体力锻炼,以不感心悸气急为度;心功能不全时根据心功能活动分级安排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0、减轻心脏负担,以利于心功能的恢复。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勤换衣裤,保持干燥、清洁;坚持锻炼,增强抗病能力。5.保持口腔卫生,如有咽喉疼痛时,可用单盐水漱口,每日2-3次。6.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及抗风湿药物,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告诉病人及家属病程进展特点,鼓励树立信心,做好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准备;有手术适应症者应尽早择期手术。 2.预防感染 改善居住环境中潮湿、阴暗等不良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日常生活中适当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3.避免诱因 在拔牙、内镜检查等手术操作前,告诉医生自己有风心病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指导病人坚持按医嘱服药重要性,定期门诊复查。【护理结局评价】1.病人不适症状明显缓解。2.生活达到自理。3.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增强。4.未出现并发症。第八节 心肌疾病【定义】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二)临床表现本病起病缓慢,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的症状,部分病人可发生栓塞或猝死。(三)治疗治疗原则为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