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26KB ,
资源ID:950613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061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战例研究三所里穿插迂回战斗.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战例研究三所里穿插迂回战斗.docx

1、战例研究三所里穿插迂回战斗战例研究:三所里穿插迂回战斗一、研究意义从古至今,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在的信息化战争,在无数的战例、战史中都蕴含了无穷的智慧。通过战例研究,对历史上各种战例进行判断和分析,能够加深指挥员对战术理论的理解,提高指挥素养。一是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三所里穿插迂回战斗过程中,汲取了前几次顾虑多、困难大的教训,充分发挥了38军优良的战斗作风,以113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二是促进作战理论和战法创新。通过对此战例的研究,我们对穿插迂回作战的方法有了一个直观深刻的影响,对下步研究作战行动技巧,并为如何把作战理论应用于

2、实践提供了经验和方法。三是提高指挥员谋略水平和修养。很多实践经验证明,通过系统地研究战例、战史,对提高战术指挥员的谋略水平和修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熟读孙子兵法,巧妙运用“离间”思想,不战而攻下巴格达,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二、战例概况(一)战争背景1950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第二次战役,目的是把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从清川江边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迫使其转人防御,扭转朝鲜战局。第38军第113师奉命向三所里方句穿插迁回,阻断退路,歼灭退却之敌。1.志愿军决心分割歼灭“联合国军”为了扭转朝鲜战局,把“联合国军”从清川江边赶同

3、到“三八线”以南,志愿军决心利用“联合国军”骄傲狂妄的弱点,正面示弱,节节抗击,将“联合国军”诱至纳清亭、五峰山、新兴洞、丰田里、直上一线,首先以第38、第42军歼灭德川、宁远地区韩军第2军主力,从其右翼打开战役缺口,而后向军隅里、顺川、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配合正面4个军分割歼灭“联合国军”。按照战役计划,第38军于11月25日黄昏,由中草洞、巨门洞地区,向德川地区的韩军第7师发起了进攻,至26日14时,完成了对其合围,经激战4小时,歼其5000余名并攻占德川,与友邻第42军在“联合国军”右翼打开了战役缺口。为不失时机地发起连续进攻,第38军奉命向军隅里、三所里实施战役迂同,协同第40军歼灭

4、院里、球场洞之美军第2师。第38军决心:以第112, 114师向戛日岭、凤鸣里、军隅里急进,以第113师主力沿安山洞、船街里向三所里方向实施迂回,断其退路,并以第113师第339团1个营进至安州、肃川间执行破路、炸桥任务,以第339团主力留德川地区打扫战场,而后归建。“联合国军”在遭打击后,为防止志愿军向其侧后迁回,急令美军第7骑兵师由军隅里南下顺川保障侧后,令土耳其旅由军隅里东进戛口岭担任掩护任务。2.志愿军第113师的战斗决心和部署第113师于27日11时受领穿插迁回任务后,师党委进行了简短研究,认为完成穿插迂回任务的关键在于按时插到指定位置。根据对敌情和地形的分析,第113师判断穿插迁回

5、途中在安山洞等地可能遭到袭扰,在沙屯可能遇到阻击。据此,师确定:如遇敌连以下兵力阻止前进时,以尖兵连歼灭或驱逐之;如遇敌1个营兵力阻止前进时,以前卫营驱逐之,不能很快驱逐时,后续部队则在前卫营掩护下,迅速通过;如遇敌1个营以上兵力阻止前进,短时间不易驱逐,而地形条件又许可时,则以一部兵力予以牵制,主力另选道路绕过。总之,从全局出发,不与其恋战,按时插到指定地点。接近三所里时,如未被“联合国军”占领,即迅速占领阵地,构筑工事,作好阻其南逃、北援的准备;如已被其占领,即以前卫营和另1个连歼灭之,强占三所里,并构筑工事,作好阻击准备;如发现其正在撤退中,则以先头部队迅速展开,夺占要点,断其退路,等待

6、主力到达。各级前卫和尖兵分队都组织两套,以便互相掩护前进。前卫第331团的前卫第2营组织2个尖兵连,在沿途遇阻扰时,第一尖兵连以勇猛动作将其驱逐,第二尖兵连即接替第一尖兵连继续前进;师二梯队第337团也作好担任前卫的组织准备。各级主要火器均提前随第一梯队跟进,以便及时支援作战。各级指挥员的位置都向前靠,由副职干部带通信工具与下一级指挥员一起行动,以便随时掌握和处置情况。3.志愿军第113师战前准备受领穿插迂回任务后,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第113师一面通知各团迅速准备行动,一面由师首长分头到各团传达任务,并在战前准备的基础上,立即投人紧张的组织准备工作。各级干部边走边动员,进行了充分的政治思想动

7、员工作。在动员中,特别强调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在四面被围的情况下,进行紧张激烈的战斗;同时分析了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讲明穿插任务完成好坏对全局的影响,号召全师“不怕牺牲,勇猛穿插,坚决完成任务。”经过动员,部队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为了行动迅速,部队进行了彻底轻装,骡马、背包和其他笨重装备统一由师集中组织留守;重机枪、迫击炮改用人扛,并多带弹药;每人带足6天的熟粮。此外,各级均建立了收容组织。连以副指导员带卫生员、文书等5人负责连的收容工作,营以副教导员负责全营的收容工作,团以担架连收容全团沿途战斗中的伤员,师以1个担架连组织轻便收容所,以保证部队边走边打,连续作战。 (二)战斗经过11月

8、27日16时,第113师按第338团、师直、第337团、第339团第3营的顺序,由青龙里、当洞、松荫里地域出发,沿途在上新里、安山洞、船街里、沙屯遇到小分队袭扰,均被尖兵排驱散,前进较顺利。部队进到松洞附近时,天已快亮。师召开了临时会议,决定不顾疲劳,不畏“联合国军”飞机袭扰,继续勇猛穿插,争取尽快到达指定位置。1.抢占三所里,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8 日晨,先头第338团经70公里行军后进至新兴站附近,即命令前卫第2营沿小路经街上站占领三所里以北高地,以第9连沿大同江向三所里以南迁回。8时,第2营第4连(尖兵连)分三路向美军猛扑,歼其一部,占领了三所里,残部西逃。此时,美军几辆卡车由南驶过江北,

9、被第4连击毁。后面美军约1个加强连的兵力继续北进时,第4、第9连将其阻止,随后即在三所里以南公路两侧占领阵地,抗击美军北援。与此同时,第2营主力越过街上站,先头到达凤德站,发现美军约1个连的兵力乘车数辆由北南逃,该营即以突然火力将其汽车击毁,歼其一部,余部企图占领街上站西北公路附近小高地,被第3营第8连所阻。此时,第2营迅速占领三所里、凤德站地区,第3营占领街上站南北地区,第1营占领重德岘地区为团预备队,团指进到阳地站西南高地。师指挥所进到冷进站地区。为确实控制三所里,堵住南逃美军,师决定:第338团于三所里地域构筑工事,阻击美军;第337团进到慕圣站附近,为师预备队;师指挥所进到阳地站。10

10、时许,南逃美军约1个营附坦克10辆,向第338团进攻。美军以坦克向第8连阵地射击,步兵向凤德站方向迂回,在凤德站以北高地与第338团第2营第5连接触,第5连随即展开阻击,连续打退其5次冲击。与此同时,美军后续部队约1个营在坦克掩护下,向第8连阵地连续猛攻,均被击退。当美军发现第8连无防坦克火器后,遂以坦克冲到第8连阵地前百米处射击,其步兵在坦克掩护下,蜂拥而上,向第8连阵地猛扑。第8连勇敢、坚定、沉着,待美军进到几十米处,集中所有火器一齐开火,以白刃格斗又连续击退美军数次冲击。下午,美军为夺路南逃,遂集中所有炮火,对第8连阵地轰击半小时后,又以一个营发起了冲击。当美军接近第8连阵地时,第8连又

11、以突然、密集的火力,将其压制在半山腰,致使其伤亡惨重,被迫退回。第8连连续扫退美军多次冲击后,人员伤亡较大,弹药一也快打光了,但激战达7小时之久,始终未让美军前进一步。当晚,第113师为利用夜暗美军飞机、炮火威胁减小的时机,大量歼灭美军,扩大阵地,以利继续阻击美军,遂组织第338团主力及第337团第1营于16时开始,从东西两个方向,向鹰峰及其以西附近地域美军进行反击。当志愿军炮兵开始射击后,美军慑于被歼,仓惶向北逃走,被歼一部。至此,美军经三所里南逃的企图,被志愿军彻底粉碎。北援美军约1个营亦被第4,第9连击退,据守鳌上里与志愿军隔江对峙。2.主动转移兵力,抢占龙源里美军经三所里南逃企图被粉碎

12、后,即转向西北方向,寻路南逃。第113师首长根据当时情况,发现龙源里也是美军南逃退路,即不待上级指示,于28日18时主动令第337团向龙源里急进,抢占该地,截断其退路;令第339团第3营按原定计划向安州、肃川间前进,完成破路、炸桥任务;第338团第3营继续在三所里地区坚决阻其逃跑,主力于22时进到水洞站(第1营)、仁谷里(第2营)地区待机。29日4时许,第337团第1营进到龙源里以东葛岘与美军先头部队遭遇。第1连当即以2个排在火力掩护下向美军勇猛冲击;第3连第1排亦迅速插到龙源里东南公路上截击美军。美军遭突然打击即弃车溃逃。该营随即调整部署:以第1,第3连配置在葛岘南北地区,迅速构筑工事,抗击

13、南逃、北援美军;以第2连(4个班)为营预备队。此时,军侦察支队一也进到龙源里,即以1个连占领龙源里东北144.3高地,协同第1营组织抗击。8时,美军乘数百辆汽车和坦克企图经龙源里向南逃跑。第1营以集束手榴弹首先将其行军纵队的先头坦克炸坏,堵住了后面的车辆,并以密集火力向其猛烈射击。美军遭突然打击,异常混乱,后经短暂整顿,即以约1个营的兵力,在20余架飞机和大量炮兵、坦克的掩护下,向第1营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第1营顽强阻击,将其击退。10时许,第337团主力赶到后,以第2营接替了军侦察支队143.3高地的防御阵地。第3营进到芦田站以东地区,为团预备队。午后,不断有小股美军继续向南逃跑,均被击退

14、;由顺川北援的美军约1个营,企图接应南逃美军,向第3连第1排连续冲击数次,亦被阻止。当晚,为利用夜暗歼灭美军,第113师组织第337团及第338团第1营共4个营分四路向龙源里东北之岑溪里、瓦洞、青谷里和掘井站方向出击,但均未遇到美军。师当即令第337团第3营在龙源里以北青谷里地区,协同友邻阻击美军;其余各营均于30日3时返回原阵地,积极构筑工事,准备继续阻击美军。30日4时,美军第2师主力及美军第25师、土耳其旅、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已被志愿军主力三面包围于军隅里以南地区。“联合国军”在强大兵力压迫下,拼命夺路南逃。5时,美军第2师即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与北援之1个营相配合,在百余架飞机与

15、大量炮兵、坦克的支援下。连续向第337团1, 2营阵地猛扑,激战至9时,第337团第1营第1连第1排因伤亡过大,阵地被美军占领。第337团第1营遂以第3连1个排从右翼反击,将美军击退。美军向第337团第2营阵地的进攻也被击退。下午,美军在大量炮兵、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继续向第1, 2营阵地实施集团冲击。第3连第3排阵地被占领后,经反击又夺回。第2营第4连部分阵地也被占领。同时美军以坦克迂回到第2营阵地翼侧炮击团指挥所,使指挥中断。15时,第113师令第338团第1营由永洞站、掘井站向瓦洞、新仓站方向侧击美军,经反复冲杀,将其击退,俘虏90余名,缴汽车100余辆。在南逃美军向志愿军猛攻的同时,北

16、援之1个营,在数辆坦克配合下,向第3连第1排防守的葛岘南无名高地猛烈攻击。第3连1排只剩十余人,在第337团猛烈攻击下,阵地左翼被其占领,第2连即以两个班由左翼反击,将其击退。经一天的激战,南逃、北援的美军,相距虽不到1千米,但在志愿军顽强阻击下,始终不能会合。第113师鉴于第337团伤亡较大,弹药已尽,遂令第338团于黄昏后接替第337团防御。此时,志愿军主力已将被包围的“联合国军”分割压缩在数个狭小的地域内。第38军遂于17时配合友邻对其发起攻击。战至12月1日8时,“联合国军”在飞机掩护下,遗弃装备辎重,分散突围逃跑。第113师即配合军主力转人围歼、清剿,至19时,将其大部歼灭,战斗遂告

17、结束。三、作战特点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三所里、龙源里穿插迁回战斗,切断了“联合国军”南逃北援的要道,配合正面进攻部队,打乱了其部署,迫使其由进攻转为仓惶退却,有力地阻击了其南逃北援,对志愿军西线作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此次战斗,第113师共歼灭“联合国军”3000余名,缴获汽车500余辆,给其以有力打击。(一)果断大胆地实施穿插迂回美军是现代化装备,对后方交通线的依赖性较大,一旦其交通线被切断,必然陷人混乱和恐慌。所以,只要志愿军敢于大胆向其翼侧和后方实施穿插迂回,就能很快打乱其部署,为实施歼灭战创造有利条件。德川战斗后,第113师一夜急行军70余千米,迅速穿插迂回至美军后方,突然出现在三

18、所里、龙源里地区,截断了其南逃、北援的要道,迫使其全线溃乱,为主力分割围歼之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西线志愿军作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二)正确选择穿插迁回道路和目标此次穿插迂回路线,是利用志愿军已打开的战役缺口和美军第9军暴露的翼侧,沿安山洞、船街里、松洞直插后方交通要道三所里的。这条道路既隐蔽又便于运动,加上美军后方空虚,所以沿途未遇到大股美军的阻扰,使第113师迅速到达指定地区。这次穿插迂回的目标是选在“美军最感危害之点和薄弱之点”的三所里。该地位于美军第9军通往后方的主要交通干线上,是德川、熙川通往顺川两条公路的枢纽。同时,三所里附近地形非常有利,沿公路两侧均有连绵不断的高地,便于阻击美军。

19、第113师在三所里战斗中,之所以能坚守住阵地并堵住美军,良好的地形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突击的速度是达成战役突然性的基础 第113师这次急行军,是什么样的奇迹呢?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145华里(72.5公里),但沿途都是山路,显然实际距离远大于72公里。第113师强行军14小时,平均每小时攻击前进5.2公里,14个小时连续作战,在路上先后打垮南朝鲜第7师、土耳其旅、美25师、美骑1师、英29旅各一部,跨越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先敌5分钟到达指定地域。且不论沿途敌军阻击,单纯看每小时5.2公里,志愿军的速度也达到了每秒近2米。(四)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合理部署兵力第113师到达指定位置后,

20、立即根据地形和敌情,迅速选择、构筑了阻击和打援阵地。在选择阵地时他们注意两个阵地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不宜过近,否则一个阵地受到两面火力夹击,没有回旋余地,易形成被动。阵地选定后,立即争取时间,抢修工事,设置障碍。在构筑工事时,先构筑简单的掩体工事,以应战斗急需,情况许可时再逐步完善。第113师以少数兵力扼守前沿,加强火力,以多数兵力特别是预备力量疏散隐蔽地配置于纵深机动位置上,从而减少了伤亡,保持了持续战斗力,及时地支援了前沿战斗和适时地进行了反击。如30日下午,第337团4连部分阵地被占领后,师即以预备队第338团第l营从美军翼侧突然出击,将其打退,稳定了防御。(五)指挥灵活、顺畅、不间断担任

21、穿插迂回作战的部队到达美军纵深后,情况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指挥员要在上级总的意图下,灵活机动地指挥部队,保证指挥顺畅和不间断。此次战斗中,第113师首长在三所里南逃美军回撤后,发现龙源里也是其南逃的退路,即不待上级指示,主动令第337团迅速抢占龙源里地区。第337团先头刚到龙源里时,当即对刚从军隅里南逃至该处的美军一部实施截击和顽强阻击,彻底粉碎了其从龙源里逃跑的企图。为确保指挥联络顺畅和不间断,第113师以无线电台和报话机加入军的通信网和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信网,并广泛使用无线电信号通信,对保障及时指挥起了重要作用。四、几点启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让世人知道了一个新战法,那就是“瘫痪战”。

22、通过对敌C4ISR系统等关键节点的精确打击,破坏敌方的体系,最终使敌方整体或局部崩溃。其实,这也是我们解放军常用的战术,不同的是美军实施“瘫痪战”的手段是高科技,而我们则是通过穿插迂回的战术。一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作战方向。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战略性更强,战役的局部对战役全局乃至整个战争的影响更大。这就更加要求指挥要牢固树立战略意识,放眼全局,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作战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问题,出色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战争战役任务。二是牢固树立重点打击意识和灵活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好“打”与“走”的辩证关系,迷惑和调动敌人。我军未来战争战役必须依据战场实际,准确把握作战的重心,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不拘一格,以夺取和掌握作战的主动权。三是牢固树立“生命线”的地位作用。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是我军团结奋斗、克服困难、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因此,我军未来战争战役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全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