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13KB ,
资源ID:95013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013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童趣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童趣教案.docx

1、童趣教案.童趣教案【篇一:童趣示范教案 1】 示范教案一(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德育目标: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 教学方法 1.读议结合法。本为较为

2、浅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划分停顿入手指导学生诵读,正确划分朗读停顿,以理清句意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在反复诵读中疏通文理,体会童稚时的偶趣之情,揣摩文章的妙处。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课文中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 2.译述法。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儿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指导学生疏通文字,领会课文大意,然后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评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感知课文,梳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设计(一)(背景音乐:歌曲童年) 同学们,正如

3、歌中所唱的,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童年生活真的如阳光般灿烂。那时,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愉快,童真童趣,童言无忌,忆起时总是醇香醉人,有谁来讲讲记忆中象“过家家”“斗蛐蛐”这样的乐事,让我们大家共享你的稚真?(学生讲述)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闲情记趣中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清新率真的文字。(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要学的沈复的童趣就是一篇用简约生动的白描语言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 1.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清代乾隆年间人,工诗画

4、、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清代小说。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义,源自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慨叹。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三、译读梳理、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 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 投影:提示: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和现代汉语同源异流

5、,简洁、典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朗读时要特别注意停顿、语气、语调等。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情达意。 文言文同样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如疑问语气要读出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本文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首段中前三个分句是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宜缓缓来读,声音深沉些;句中句尾是说那时的行为和收获,可以略快,声音略高,并注意正确停顿,以表达对结构的理解:“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以下三段,分用三个四字词

6、于段末小结,语气要轻松些。朗读“?则?果然?”和“?作?果如?”两个判断句时,语调略微欢快。 四、理读积累,品析意趣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明“趣”在哪里。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发言。教师归纳一些代表性的发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有趣,趣在仔细观察,充满稚趣,也充满乐趣。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有趣,趣在想像丰富,稚态可掬。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趣在入神,趣在陶醉其间,趣在憨态,趣在童心,趣在天真。”2.学生边读边梳理、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1)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7、。 (2)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3)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4)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7)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学生分类寻找、整理,整理内容大致如下。 (1)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 鹤壑 向项 (2)义同字不同的字:察观视见唳鸣素白 (3)字同义不同的字: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神游其中(感受、想像) 时:余忆童稚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当作) 为: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

8、(把)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项为之强(代指“昂首视之”) (4)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藐小之物庞然大物 凹凸 (5)成语: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夏蚊成雷:夏夜里蚊群嗡嗡的叫声像闷雷。 (6)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7)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 “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 3.熟读文章,尝试背诵。 五、课堂小结 童趣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辞简约,韵味隽永。恰如俞平伯先生评论浮生六记说:“无酸语,赘语,道学语。”“奇文

9、共欣赏”这类小品文犹如香茗、佳酿,是宜悠然中读美文,品人生的。 六、布置作业 沈复观昆虫而写成此文,你在童年时也有这样回想起来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吗?请参照本文,从记忆的仓库中采撷一两朵童年生活的亮丽花瓣,写一个表现童心童趣的片断。【篇二:童趣教学设计】 5.童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2、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4、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培养学生在生 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2、理解怎样借助观察、

10、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 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2、 教法:跟读,朗读,讨论,背诵,体会。 3、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一、通过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观察一组有关儿童嬉戏的图片,儿童的这种游戏,已经超出事物本 身的乐趣,这种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我们称之为“物外之趣”。今天我们共同来体味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稚时代的这种乐趣。 2作者作品简介 沈复(1763?1822),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 苏州)人。工诗画、散文。 浮生六记一部自传体作品

11、。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 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3、简介文言文及其特点 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录音,要求

12、:认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o ) ma )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基础上准确把握句子的停顿。 小学时为了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习惯于一字一顿的读法;到了中学为 了理清句意层次,必须正确把握停顿。 请正确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蹲其身,使/与台齐。 (7)、见/二虫斗草间。 (8)、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教师示范第二节朗

13、读。学生体会怎样正确处理朗读的停顿节奏。4、在正音、正确划分节奏的基础上,全班齐读,力求读得流畅、自然。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理解词语的意思。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 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1)项为之强 (脖子) (2)果如鹤唳云端 (果然) (3)以丛草为林( 树林 ) (4)兴正浓 (兴趣 (5)方出神 ( 正 ) (6)驱之别院 ( 驱赶 ) 2、下列词语一直沿用到现在,有的已经化为成语,请解释下列词语的 意思。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

14、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3、疏通课文内容: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连最细微的事物也 看得一清二楚,每次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然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观看它们,脖子因此而变得僵硬。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 因此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 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凸

15、出来的土块当成丘陵,凹的部分当成山沟,想象着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感到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动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打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四、研读课文,品味童趣。 1、课文一共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鹤唳云端”。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 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16、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 把草、虫土砾拟作森林、野兽、丘壑。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 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 惩治虾蟆,为小虫抱不平。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 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

17、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 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五、四边互动,合作探究。1、多角度思考:“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癞蛤蟆“鞭数 十,驱之别院”,而不是将它处死? 参考答案 、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 、处置有度。 、不忍心。 2、作者是怎样获得物外之趣的? 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

18、展开联想与想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 法进行描写,并通过“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呀然惊恐”等语句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出了一种“物外之趣”。 3、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和感受?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 像,就能成为富有情趣的人。 六、话说童年,拓展延伸 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 长短不限。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童年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 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 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

19、见的箭; 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篇三:童趣教学设计与反思】 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 (第一单元第5课) 上栗镇第二中学何运丰 教材分析: 文言文语言简洁、典雅,基础是理解大意,由此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习解读文言文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疏通文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极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积极感悟并发现生活中的情趣,还要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教学目标: 1、翻译文言文,把握大意。 2、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积累文言词语。 3领会作者对童年时代观察的事物进行夸张描写

20、所具有的一种物外之趣。 4、在学习中带领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审美的情趣。鼓励学生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习解读文言文的方法。领会作者对童年时代观察的事物进行夸张描写所具有的一种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与探究相结合、译述法。 教学过程: 1.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掌握加点字 (2)解释下列成语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风声鹤唳:形容人在非

21、常恐慌的时候,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十分紧张害怕,疑神疑鬼。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3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项()为之强 作( )青云白鹤观( ) 果()如鹤唳云端 以丛草为( )林( ) 为()之怡然称快 兴( )正浓 方()出神 驱( )别院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变幻的,一些大人们看

22、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同学们,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奇思妙想,看着看着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中的趣事,可能会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或许还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沈复(1763一?)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 2.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认清字形读准

23、字音,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3.疏通文意 学生借助注释,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像,教师可以让每人讲一小节,也可以推选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解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教师参与到讨论和争议中去,然后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面对全体同学强调重点字词,如果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全班合力解决,必要时点拨深化。 4.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三、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蚊虫、

24、癞蛤蟆等物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可是作者却从中获得了许多超乎于事物本身的乐趣,作者是怎样获得这些乐趣的?请大家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视力好;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有观察的好习惯;想象、联想。) 2、积累文言词语。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成语) 五、延伸拓展。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一位有生活情趣的人,所以才能在儿时的生活中体会到如许多的乐趣,我们作为一个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日子,但只要我们像作者一样有一颗热爱生活得心灵,有一种善于观察的习惯,有一颗富于想象和联想的头脑,也可以把我们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的像花一样灿烂无比。让我们也做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

25、人吧! 板书设计: 童趣 (沈复) 仔细观察观蚊如鹤 想象联想神游山林物外之趣 鞭打虾蟆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 通过活动,学生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学生们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树立了信心,提高了积极性。活动中学生会积极地根据自己的实际和体验,不断调整自己。主体参与,调动积极性。效果可以说是水道渠成。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压力几乎为零,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会产生情感共鸣,一定会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学生收获是非常大的。今后的自信心会更强。教师也从中捕捉到学生真实的内心生活,对今后的教育工作也有帮助。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兴趣,顺利突破难点。本文是学生步入初中以后接触的

26、第一篇文言文,如何上好这节课,对今后的文言文教学非常关键。为了消除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心理,教学中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先图文结合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实现图文对接,用插图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然后再进行与第一段内容相仿的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把较难的第一自然段放在最后学习,有了三件趣事的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此时引导学生从事到理趣探究文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教学的难点得到轻松的突破。 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自带插图,利用课文自带的注释帮助学生突破文言文学习中的翻译课文关,使学生手头的现有资源教材得到充分合理应用。 三、授之以渔,实现学法引领。在教学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时候没有都由教师讲解,而是利用第二自然段进行了示范导读,通过学生举例演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发现,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方法、掌握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运用已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学法引领。 本课的教学存在的不足:虽然在课前安排了足够的时间预习,但在课堂上侧重了文意的探究,对文言诵读这个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薄弱,其实诵读法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这点上做的不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