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2 ,大小:968.40KB ,
资源ID:94937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93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通史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通史资料.docx

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通史资料世界现代史部分【通史综述】时间:1914年至今内涵:世界现代史是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基本矛盾:(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它经历了从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渗透相互交替,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冷战、缓和、竞争、共处的过程。(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等。(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如不结盟运动。(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如福利制度。(5)社会

2、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6)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矛盾。历史分期:(1)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时间:1914-1945年。阶段特征:十月革命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一战后到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2)二战后至今的世界:时间:1945-今阶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以美苏两极为主的世界格局形成,美

3、苏争霸,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安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新变化;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平竞争相互借鉴,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专题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概览】本专题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全面对抗;“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

4、、日本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力的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中、俄、欧、日、第三世界等多种力量的制约,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当前国际格局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通史坐标】第一讲:美苏争霸基准考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基础梳理 知识整合】1.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

5、加剧。(3)美苏实力均衡:二战改变了大国间力量对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注意: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二战后之所以出现两极格局,一是由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二是因为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二)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三)表现:(1)政治上:美国: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成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苏联: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经济上:美国: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苏联:1949年1月,苏

6、联、保加利亚等6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3)军事上:美国: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注意:(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公开干涉别国内政。(2)“冷战”并不是没有战争,在欧洲全方位对抗,在其它地区的局部热战同样是“冷战”的体现。(3)美国“冷战”的根本出发点是称霸世界(如右图)。2.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

7、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导致国际局势紧张:1950-1953年,美国参与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1962年,出现了古巴导弹危机。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3)积极影响: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多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学习借鉴,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面对两极对峙格局,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运动,并逐渐发展壮

8、大,第三世界崛起。注意:1冷战与“热战”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依然是大国争霸的工具。2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系格局,导致两大阵营尖锐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3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美苏战时合作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的敌人法西斯,战后对抗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1.美苏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关系(1)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华约的建立标

9、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如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壮大。(3)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实质、特点、影响(1)目的: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2)实质:美国要称霸全球。(3)特点:国家集团的对抗以美、苏的对立为标志,由此构成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两大国家集团的成员都是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作为政治基础,使两大国家集团分别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

10、会主义阵营的面目出现。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在亚洲则出现了与之相呼应的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4)影响: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和朝鲜);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分裂。在亚洲,“冷战”则表现为使朝鲜分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爆发,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不结盟运动中第三世界崛起。3.两极格局下的基本矛盾(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1、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倾向,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4)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4.全面认识两极格局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开展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二)消

12、极影响(1)政治上,严重恶化的国际关系,使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2)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5.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1)基本概念: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简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2)三者关系: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13、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6.“冷战”与“热战”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冷战”是一种体制,是美国对苏联建立的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对抗、军事上遏制的整套体制,但其活动不包括战争;“热战”是针对“冷战”中的“不包括战争”而言的,即“热战”是在“冷战”大环境下采取的军事行动。(2)联系:“热战”的目的仍是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它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一种扩大。7.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实质与作用(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14、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4)作用: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西欧市场,政治上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得到巩固。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8.用不同史观看冷战:史观

15、结论全球史观美苏之间的冷战以及由此形成的两极格局,延缓了全球化进程唯物史观冷战,就是除了战争行为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因此冷战给当时的两大阵营带来了一定的和平环境,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9.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国际影响、文教、外交、资源七个方面的实力。其中,经济和科技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第二讲: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基准考点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基础梳理 知识整合】20世纪60、70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美

16、苏在竞争中实力削弱,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发展。1.欧洲逐步走向联合(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丧失;外部因素:美苏的威胁;直接原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2)条件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经济联系也比较密切。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3)进程:.经济一体化方面: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

17、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注意:目标: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政治一体化方面: 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外交)1973年提出 “用一个声音说话”(外交)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立法)20世纪80年代防务合作(加快军事)2.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2)表现:(3)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

18、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80年代末,日本经济低迷,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3)外交政策的变化: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试图摆脱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3.东方巨龙的腾飞:(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至1966年之前,中国

19、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较大发展。(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200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体。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美赢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政策。(2)标志:1961年,在发起者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和埃及的纳赛尔的推动下,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3)主张: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

20、则,支持和维护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注意: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并不是其成员国真的不结盟,而是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2.不要误认为不结盟运动一成立便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其实把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始于20世纪70年代。【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1.新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1)两条线索:美苏实力的相对下降。欧洲、日本、中国等力量的

21、上升。(2)三大趋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相对衰落的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上升趋势。(3)四个特点:多极化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定势。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多极化在全球各个地区和领域中都有所发展。2.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

22、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3.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权的衰落内容链接点政治西欧、日本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霸权受到了苏联、西欧、日本的严重挑战,经济上与西欧、日本形成竞争局面,军事、科技上受到了苏联的挑战,迫使美国调整外交战略军事侵越战争失败外交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科技苏联航天技术的发展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四大力量(1)欧洲走向了联合,欧共体成立,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2)日本崛起,经济的发展使其

23、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3)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4)中国振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改革开放的进行,使中国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6.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阶段美国与西欧美国与日本战后初期西欧全面衰落,在政治、经济等问题上听命于美国美国独占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紧随美国冷战爆发后经济上扶植西欧,政治上、军事上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结束对日占领,扶植日本成为反共基地20世纪60、70年代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推行独立自主外交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实行全方位外交20世纪80年代后双方竞争加剧,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合作双方竞争扩大

24、,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分歧加剧基准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基础梳理 知识整合】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表现:a.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b.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2)苏联解体:原因:a.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弊端。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c.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尖锐。 d.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过程:a.1991年,八一九事件,使得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1991年12月21日,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影响:a.使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呈现缓和与紧

25、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b.造成东西方力量失衡,国际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发展中国家面临西方大国更大压力。c.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d.国际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尤其经济较量,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加速发展。2.鼎足之势话西方:(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单极世界”。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2001年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2003年伊拉克战争,推到萨达姆政权。(2)西欧:欧盟建立,欧元诞生,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步伐。3.俄罗斯实力增强:进入21世纪普京带领俄罗斯人民逐渐走出低

26、谷,实力有所增强。4.东方世界力量不断壮大:(1)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扩大,中国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2)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已成为政治大国,并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5.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世界存在着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注意:1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实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2.多极化是指

27、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至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1.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大增,但仍未取得世界霸主的地位,优势仍在英国。(2)“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出现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这是由战后美国、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均势造成的。(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认识 (1)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实行社会主义缺乏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

28、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2)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联模式。 (3)东欧剧变仅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3.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一)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2)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3)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9、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4)随着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二)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2)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4)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30、,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4.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其中,严重干扰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横行;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泛滥等。5.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

31、策。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6.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2)美苏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20世纪60年代解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