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2.37KB ,
资源ID:94895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895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1、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 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全市社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地管理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和中发 (1997)11 号文件、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以 及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及 2010 年远景目标纲 要,特编制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以处简称 “本规划”)。第二条 本规划编制原则:( 一 )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二 ) 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 ) 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重点

2、保证交通、能源、水利 建设和三峡移民迁建用地;( 四 )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五 ) 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恳整理耕地基本平衡。第三条 编制本规划的任务是: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 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 现状出发,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按照国家下达的 控制指标,合理确定各区、县 (市)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在全市范围 内调整好用地结构,协调各类用地矛盾,合理配置各项用地;制定 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和实施规划的措施。第四条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是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城 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相衔接。 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也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衔接。第五条 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即是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及土地 管理的法定依据,必须严格实施。任何单位不得突破规划确定的占 用耕地指标和随意改变规划的土地用途。第六条 本规划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实施。重庆市土地 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具体的实施管理。第七条 规划期限,以 1996 年为基期年, 2010年为规划年,2030 年为展望年。第二章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第八条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全市土地总面积 82339.33 平方公里 ( 折合 12350.9 万亩) ,其利 用现状是:( 一) 农用地 616

4、.34 万公顷 (9245.1 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74.85%。其中耕地 255.64 万公顷(3834.6 万亩) ,园地 16.26 万公 顷(243.97 万亩) ,林地 300.78 万公顷 (4511.7 万亩) ,牧草地 20.59 万公顷 (308.83 万亩,水面 23.07 万公顷(346.7 万亩),分 别为土地总面积的 31.05%、1.98%、36.53%、 2.5%和 2.97%。( 二) 建设用地 52.86 万公顷 (792.98 万亩 ) ,占土地面积的 6.42%。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43 万公顷 (644.94 万亩) ,交通用地 7.67 万公顷

5、(115.02 万亩) ,水利设施用地 2.2 万公顷 (33.02 万亩) , 分别为土地总面积的 5.22%、 0.93%、0.27%。( 三)未利用地 154.19 万公顷(2312.89 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 18.73%(其中难利用地占 76%)。第九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均土地数量少,耕地质量较差。全市 1996 年总人口为3022.77 万,人均土地仅为 0.273 公顷 (4.09 亩) ,为全国人均 0.78 公顷(11.7 亩)的 1/3 。人均耕地 0.084 公顷(1.27 亩) ,比全国人均 0.106 公顷(1.59 亩)少 0.02 公顷(0.3

6、2 亩) ;人均林地 0.1 公顷 (1.49 亩) ,比全国人均 0.187 公顷(2.8 亩)少 0.087 公顷(1.31 亩); 人均草地 0.007 公顷(0.1 亩) ,仅为全国人均草地 0.22(3.3 亩) 的 1/33 。主城区周边地区人均土地、耕地、林地低于全市人均水平。全市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 95.3%,15 度以上的坡耕地占 48.2%(25 度以上坡耕地占 16.1%)。在全市耕地总量中,有水源保证 和灌溉设施的为 36%,比全国平均低 4 个百分点。中低产田土达 60% 以上。( 二)耕地不断减少,用地矛盾突出。从 1991 年至 1996 年的 6 年间,全市共减

7、少耕地 4.59 万公顷 (68.87 万亩) ,平均每年减少 0.77 万公顷(11.5 万亩),同期开恳的耕地 0.88 万公顷 (13.22 万 亩) ,相抵后净减少 3.71 万公顷 (55.65 万亩) ,每年平均净减少 0.62 万公顷 (9.3 万亩) 。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的良田沃土减少较快。 在减少的耕地中,非农业建设占用 1.764 万公顷 (24.46 万亩),农 业建设占用 0.089 万公 顷(1.34 万 亩) ,农业结构调整占用 1.967 万公顷(29.51 万亩) ,灾毁耕地 0.77 万公顷(11.56 万亩) ,分别占 减少总数的 38.27%、1.95%、

8、 42.84%和 16.94%。( 三 ) 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占用耕地面积大。库区淹没耕地22.98 万亩,移民迁建用耕地 7.32 万亩,两项合计占用耕地 30.3 万亩。( 四 ) 土地利用不平衡,粗放量大。多年来,建设用地以外延拓 展为主,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少数地区利用不充分,经济效益差; 征而不用,闲置撂荒,重复建设,浪费土地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 用地实际利用水平和产出率低。林地和部分园地产出很少。( 五 ) 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地退化损毁严重。重庆属重危岩滑坡 地区,山地灾害频繁,损毁面积大。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 4.9 万平 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 59.7%。平均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

9、4864.83 吨。近些年来,虽加强治理,但治理面积未超过流失面积的 10%。 一些地区土地退化损毁有相当严重。( 六 ) 可开恳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匮乏,且分布相对集中。全市未 利用土地 154.19 万公顷(2312.89 万亩 ) ,可开恳为耕地的 3.29 万 公顷(49.36 万亩) ,占未利用土地的 2.1%。在可开恳为耕地利用地 中,有 1.61 万公顷(24.22 万亩) 集中分布在开发难度较大的黔江开 发区。第十条 土地利用潜力( 一) 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办:在全市利用土地中,除可开发为耕 地的外,有 33.67 万公顷(505 万亩) 可开恳为林地、园地和牧草地。( 二 ) 中低

10、产田土改造潜力:全市耕地中,高产移产田土、中产 田土、低产田土各占三分之一。只要加大投入,不断进行坡耕地的 水土流失治理和培肥,大力发展水利设施,改善排灌条件,可望把 三分之一左右的中产土建设成为疝产稳产地,三分之一左右的低产 地改造成为中产地,产量和经济效益将较大提高。( 三 ) 农田整理潜力:全市坡耕地面积大,占耕地总量的 95%以 上。其中大部分坡耕地,只要经过整治,改进耕作方法,可以提高 土地质量和产出率,还可增加耕地面积。( 四 ) 非农业建设用地改造潜力:目前全市旧城改造量大,用地 仍有潜力。农村居民点零星分散,占地面积偏大。全市农村居民点 用地 36.78 公顷(551.64 万

11、亩) ,人均用地 150.26 平方米 (含住宅周 围林盘地 ) 。可通过集中兴建农民新村,增加复耕面积。( 五 ) 废弃地开发潜力:全市有灾毁及其它废弃地约 2 万公顷 (30 万亩) ,可开发复恳。( 六 ) 三峡水库建成后重庆段水域利用潜力: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竣工后,将形成纵深 600 公里、面积达 10.87 万公顷、库容 393 亿 平方米的巨型带状水库。重庆市水面积达 9 万公顷,大面积的港汊 库湾和水面为发展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提供了良好水域资源,搞好 合理开发利用对促进库区经济发有重要作用。第十一条 跨世纪时期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的形势( 一 )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业重

12、镇,长江上游的经 济中心。幅员广阔,地形地貌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 ( 山地、丘陵 面积占 94%)。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 80%以上,且贫困面大,农村 贫困人口 300 多万,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十多个县均是国定贫困 县,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小城 镇建设等方面还很落后,需要加快建设以弥补欠帐。重庆承担了 85% 以上的三峡工程移民安置,任务特重,用地特多。( 二 ) 重庆直辖市的建立和三峡水库的建设,国家对重庆投入的 加大,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尤其是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将 推进全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至规划期末,全市经济、社会将有更大 发展,人口有所增加。据预测

13、,人口总数将达到 3229 万人,在规划 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 心,形成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综合经济实 力达到国内省市中等偏上水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适应这一新 的发展形势。( 三 ) 国家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三峡水库的建 成和库区移民迁建,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规划, 城市化发展水平将由 1996 年的 18.99%提高到 2000年的 28.5%,到 2010 年将提高到 37。30%。城市建设、工业交通的快速发展,将占 用大量土地,土

14、地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加强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更加 迫切。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方针第十二条 2010 年土地利用目标 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 (即 19972010年控制耕地减少 341 万亩, 其中建设占用 60 万亩,生态退耕 275万亩,灾毁 6 万亩; 1997 2010年土地整理开发增加耕地面积 62 万亩, 2010年保有耕地面积 3539 万亩)作为依据,制订的土地利用目标是:( 一)耕地保有是目标: 1996 年,有耕地 255.65 万公顷 (3834.71 万亩) ,规划期内 25 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 18.33 万

15、公 顷(275 万亩) ,三峡水库淹没耕地 15320公顷 (22.98 万亩) ,建设用 耕地 24680公顷(37.02 万亩) ,灾毁耕地 4000公顷(6 万亩) ,共减 少耕地 227333公顷(341 万亩 ) ,整理开发增加耕地 41333公顷(62 万亩) 。增减相抵,到 201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 237.05 万公顷 (3555.71 万亩) 。( 二 ) 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在规划期内,全市建设用地 ( 含农业建 设和非农业建设 )控制在 8 万公顷以内 (120 万亩) ,其中占用耕地 4 万公顷 (60 万亩) ,即国家下达给我市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 三 ) 土

16、地开发复恳整理增加耕地目标: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弥补建设占用的耕地,必须开发、复恳、整理增加耕地 41333 公顷(62 万亩) ,其中开发复垦增加耕地 17333公顷(26 万亩) ,整理增加 耕地 24000公顷(36 万亩) 。( 四 ) 退耕还林、还牧、建园目标:在规划期内, 25 度以上坡耕 地退耕 183333公顷(275 万亩 ) ,其中安排造林 13.33 万公顷 (200 万 亩),建果 园、茶园等 2万公顷(30 万亩) ,种草 30666.6 公顷(46 万亩)( 五 )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在规划期内,土地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加剧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土地资源得到有

17、效保护,逐步 建立一批城市污染治理设施;大力植树造林,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 全市森林覆盖率由 20.98%提高到 36%。做好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建 设工作。第十三条 2030 年土地利用展望2011年到 2030年间,将是重庆经济社会初步实现现代化的阶 段。这 20 年,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的需要 量将有较大增加,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矛盾更趋突出,仍需要在提 高耕地、园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同时,统筹安排各 业用地,继续控制耕地的减少,努力开垦未利用后备土地资源,做 到耕地占补平衡。按 1997年 2010年减少耕地和补充耕地数量保护 占补基本平衡的情况,预测 20

18、11年到 2030 年减少耕地和补充耕地 可在 4000046667公顷(60-70 万亩) 左右进行平衡。第十四条 土地利用方针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始终坚持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 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遵循以下方针:( 一 ) 把保护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特别要严格保护 基本农田,将质量好的农地优先用于粮油生产,严格控制非农业建 设占用农用地。( 二 ) 保证交通、能源、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防 建设、三峡移民迁建的必需用地。( 三 ) 坚持在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合理安 排各业用地。( 四 )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

19、, 做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十五条 土地利结构调整保持耕地占补基本平衡,扩大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 和水域用地;保证交通、能源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合理控制城镇 规模的过度膨胀;逐步缩小村镇用地规模;适度开发农用地后备资 源,大力进行复恳和土地整理。第十六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内容( 一) 耕地 保持建设用地占补基本平衡:严格控制耕地面积 的减少,努力补充耕地面积,保持建设占用与开发、复恳、整理增 加耕地持平。 1996年末,有耕地 255.65 万公顷 (3834.71 万亩),到 2010 年,建设占用 4 万公顷 (60 万亩) ,开

20、发、复恳、整理增加耕地 4.13 万公顷 (62 万亩) ,25 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建园 18.33 万公顷 (275 万亩),灾毁 4000 公顷 (6 万亩) 。规划期末,耕 地实有 237.05 万公顷 (3555.71 万亩) ,净减少 279 万亩,净减 7.3%( 二) 园地 适应增加:园地实行品种调整,发展名、特、优 水果,集约生产,不以增加面积为主要的发展方式。 1996 年末有园 地 16.26 万公顷(243.97 万亩),到 2010年,园地新增 2 万公顷(30 万亩) ,三峡水库淹没园地 0.496 万公顷 (7.414 万亩) 。规划期末, 实有园地面积

21、17.77 万公顷 (266.53 万亩),增加 1.504 万公顷 (22.56 万亩) ,净增 9%。( 三) 林业用地 大力发展:除保护和经营好现有林地,改造 疏林地、灌木林地,加速迹地更新外,大力发展林业用地。建设好 三峡库区及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林业重点治理工程,长江防护林, 长江生态林工程,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中德合作 造林工程等重点项目。 1996年末林地为 300.76 万公顷 (4511.41 万 亩),到 2010年,新增 53.3 万公顷(800 万亩) ,扣除三峡水库淹没 0.24 万公顷 (3.62 万亩)后,规划期末,全市实有林地面积 353.85 万公

22、顷(5307.79 万亩) ,净增 53.09 万公顷(796.38 万亩) ,净增 17.65%。( 四)牧草地 适当扩大: 1996 年末有牧草地 20.59 万公顷 (308.83 万亩) 。除对现有牧草地进行保护、改造、提高外,规划期 末增加牧草地 3.07 万公顷 (46 万亩),牧草地面积达到 23.66 万公 顷(354.83 万亩) ,净增 14.9%。( 五)建设用地 严格控制,保证重点。根据全市 “九五 ”计 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以及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规划期内,确定建 设用地总规模约为 8万公顷(120 万亩) ,平均每年为 2857公顷 (42857 亩) 。扣除

23、三峡库区淹没耕地 22.98 万亩后,建设占用耕地 指标为 37.02 万亩,年均 26443 亩。其安排是:1、三峡库区淹没耕地 15320公顷(229800 亩)。2、移民迁建占用耕地 3705公顷(55575 亩)。3、市级以上重点工程占用耕地: 5513公顷(82693 亩)。4、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包括主城区、 11个外围组团、 9 个地区 中心城市建设占用耕地 6709 公顷(100630 亩) 。其中主城区建设占 用耕地 35.3 平方公里 (53000 亩) ,外围组团建设占用耕地 922公顷 (13830 亩) ,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占用耕地 2253公顷(33800 亩)。5、农

24、业建设占用耕地: 3333公顷(50000 亩)。6、县域中心城和村镇建设 (含乡镇企业建设 )占用耕地: 5420 公顷(81300 亩) 。第十七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变化 规划期末,用地结构将有较大调整。农用地有较大增加 ( 其中, 林地增加较多,园地、牧草地有所增 2,耕地有所减少 ) ,建设用地 增加,未利用地减少。在全市土地中,农用地由 74.85%上升到 80.17%,增加 5.23 个百分点。其中耕地减少 2.26 个百分点,园地 增加 0.18 个百分眯,林地增加 6.45 个百分点,牧草地增加 0.37 个 百分点,水面增加 0.58 个百分点。建设用地由 6.42%上升到

25、7.19%, 增加 0.77 个百分点,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 0.34 个百分点, 交通用地增加 0.31 个百分点,水利设施用地增加 0.12 个百分点。 未利用地由 18.7%下降到 12.64%,下降 6.09 个百分点。第十八条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一 ) 三峡水库建设是国家特大型工程。库区淹没重庆辖区内的 耕地、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共计 28220公顷(42.33 万亩) ,其中耕 地 15320公顷 (22.98 万亩) ;移民迁建用地 1.11 万公顷 (16.67 万 亩)。( 二) 重点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重庆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 ”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

26、安排,规划期内,首先重点建设综 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结构合理,快速便 捷的综合运输网。在 2010年前建成万线 (达县至万州 ) 、渝怀线(重 庆至怀化) 、遂渝线(遂宁至重庆 )等铁路干线。万枝 (万县至枝城 )铁 路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公路建设重点是打通出口,增加干线, 形成环路,改善网络,提高等级。在 2010 年前基本形成全市的高等 公路体系。建成国道上海至成都 (重庆境内 ) 的主干线,建成国道主 干线重庆过境公路和国道 210 邻水界至双鹰桥等公路,改建完国道 319重庆境内路线。兴建的高速公路有渝长路、梁万路、长梁路、 渝黔路、渝达路、渝遂路,以及万州至苏

27、拉口、合川至武胜公路等。 港口建设以长江干线为主轴,以乌江、嘉陵江为次轴,以重庆、涪 陵、万州三个港口为枢纽,分步建设骨干客、货港,发展中小码头, 搞好与高等公路和铁路的衔接。按现代化国际空港标准,实施江北 机场二期扩建。做好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的前期工作,在 条件具备时动工建设。( 三 ) 确保能源建设用地。重点保证武隆县江口水电站、重庆市 境内石油天燃气工业等重点项目用地。( 四 ) 继续加强水利建设。规划建设荣昌高升桥水库、开县鲤鱼 塘水库等重点工程。( 五 ) 拟兴建一批环境治理、保护工作项目。拟建南岸区鸡冠石 污水处理厂、唐家沱污水处理厂、长生桥固废处理场及沿江一批中 小型污水

28、、垃圾处理场。目前已立项的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占用 耕地 4306.2 公顷(64593 亩) ,尚有一批正在申请立项的重点建设项 目未纳入本规划控制指标中。对石油、天燃气钻探等不确定性能源 建设项目,在其他重点建设项目预留指标中安排。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第十九条 根据土地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位置的固定性,以 及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建设途径、发展方向的相对一 致性,在保护乡镇行政界线的完整性基础上,全市划分为四个土地 利用地域区。第二十条 城市建设发展区 本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 江北区、北碚区和渝北区、巴南区的大部分或部分乡镇。土地面积 2574 平

29、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3.12%。 1996年全区总人口 419.69 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634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68.58 万人,占 40%。耕地面积 8.98 万公顷 (134.71 万亩) ,人平 0.02 公 顷(0.32 亩) 。区域内城乡交错,工矿企业集中,商业繁荣,交通方 便。本区的主要功能,是主城建设和城市拓展区。农业以蔬菜生产为主,粮食生产占较小比重,水果、花卉等也 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奶业、水产发展较快。本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 题:各行各业用地多,土地供需十分突出。本区土地利用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绿化面 积,实行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并举,尽可能

30、把坡坎、屋顶都利用, 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主城的开发强度,控制城市发规模,采取有效 措施,适度发展外围组团,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于主城的现状; 切实加强蔬菜基地和果园、鱼塘 (池) 等的保护;乡镇企业大力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节约用地;在合 理用地的原则下,尽量利用荒地增加林地、园地面积,把开发和加 强旅游景点建设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 破坏,调整城市大运量、重污染企业用地,增加城市污染治理设施 用地。本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控 制使用土地,不得随意扩大用地面积;已划定为基本农田和供林业 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服务设

31、施使用的,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交 通、水利、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应 经法定程序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上报国务院审批。第二十一条 三峡移民开发区 本区包括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 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涪陵区、武隆县、长寿县、巴南区、渝北 区等区县大部分或部分乡镇,幅员面积 12719.67 平方公里,占全市 总面积的 15.45%。其中耕地 50.22 万公 顷(753.35 万亩) ,人平 0.11 公顷 (1.72 亩) 。人口 438.02 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344 人。其中农业人口 355.67 万人,占总人口的 81%。三峡水库

32、建成后,本区内部分土地淹没,城镇、工矿企业和居 民的搬迁,农村移民安置占地增加,耕地将减少。国家对三峡库区 支持、移民迁建资金的投入、项目资金的引入和沿江市及集镇群的 建设,非农业建设用地将大量增加。本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地 表起伏大,自然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低产田土面积 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用地与非农业建设用地矛盾加剧。本区土地利用方向:搞好移民开发,安排好移民安置用地;大 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和改造低产园地;加紧江岸库坡的治理,防止库 容增大对两岸的冲刷侵蚀,防止因崩塌和水土流失而减少土地;发 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防止产业、产品结构新一轮趋同; 特别是要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旅游、观光农业、创汇农业的发 展;充分利用成库后的广阔水面发展渔业,严格限制浪费资源、污 染环境的工业用地。本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划:严格按照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安排好城镇建设、移民安置、乡镇企业发展用地;移民要适当外迁, 减轻土地压力,企业迁建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减轻占地和 污染;做好退耕还林工作,严禁任何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禁止发 展污染工业。第二十二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