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认识水学习目标: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学习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学习准备:1、分组材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1号杯:牛奶号杯:白醋号杯:糖水号杯:清水水管、不同形状的小
2、杯子、气球、水盆8个学习过程:一、猜谜语导入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请看: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是(水)2.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 “认识水”(板书课题)二、认识水: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忙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1学生讨论观察方法师:大家对1号杯意见比较统一(看颜色),对2号,3号,4号这三杯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
3、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分辨?小组讨论。2.学生交流观察方法:看、闻、尝、(摸)。(板书)提示:老师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对于不认识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知道为什么吗?(以免引起中毒)3.师:你是怎么闻的?(演示扇闻法)(确定2号杯为白醋)师演示“闻”的方法: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4.我们已经知道糖水和清水没有毒,可以尝(确定3号杯为糖水)。师演示 “尝”的方法:品尝时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5.小结:经过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水找出来了,同时也把水的特点找出来了,水有什么特点呢?: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
4、有味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是最好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但是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观察的顺序】三、探究水的另外两个特点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用看、闻、尝、摸的方法很快的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心里很佩服。水除了这四个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的特点吗?(生猜测:有形状、会流动。)师:水到底有没有形状,会不会流动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小组讨论实验方案。2.生交流验证的方法。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看看是否能验证水的这两个特点。小组长领取材料。3、生汇报探究结果。4、小结: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水会流动。(板书)。5、讲解:像水
5、这样没有固定形状,并且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像橡皮、木块这样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强调常温、常压是条件,因为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5知识扩展提问: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液体吗?学生交流。四、体会水资源匮乏对我们的影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师:水不但美丽,而且是生命之源,它孕育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但是可供人们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大家请看:(出示地球上水的分布图)地球上97%的水是海水和咸水湖中的水,只有3%是淡水,而淡水中还有许多不能被开采的深层地下水。水蒸气等还有地球南北两极冰山占了76%。(从
6、形态来看,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之分)。地球上的水虽然比较多,但是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7%左右。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我国的水资源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污染,淡水缺乏生: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小结:同学们有环保意识,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但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节约用水,“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大家请欣赏几幅与节水有关的图片)。五、 板书设计: 认识水观察方法:看闻尝摸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比较水的多少学习目标: 1、科学探究: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水的多少。进一步学会用科学
7、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学会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2、科学知识: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较简单的,认识毫升。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利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较出水多了多少。 学习过程: 1、引入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瓶水。三个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你知道吗?并简单说说理由。 自评:这种猜测实际上就是科学思维的培养,猜测的正确与否,需要用科学实验来证实。以此来引出这节课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创设各种探究情景,引导学生产
8、生问题而形成具体的探究任务来进行科学形象思维的训练。 2、进行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1)讨论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问:要比较这两个瓶子中哪个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观察行不行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并进行学生讨论交流。再汇报:你们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比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方法:倒入同样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数;用秤比重量) 自评:在科学思维的培养中,讨论是一种很直接、很有效的启迪方式。 (2)学生比较水的多少。 刚才我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都可以来比较水的多少,下面
9、就请大家自主选择一种办法来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时,老师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过程中不要将水倒出来,保证比较的准确度,把你们的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自评: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中,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很多灵感或习惯都是在点滴的记录中逐步培养的。 3、引导学生使用量筒比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们已经比较出来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么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可以怎样来描述呢?学生汇报。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2)认识和使用量筒。 现在我们来观察量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们在观察使用时
10、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 小结:量筒壁上有刻度,这刻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问:你们认为在读数据时,视线应怎样?出示:(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 讲述:很多同学一定想马上使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了,现在就请各小组用量筒分别测出三个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探究记录纸上。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自评:科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仪器,仪器的介入增加了验证的准确性,正确使用仪器有利于思维空间的拓展。 4、练习测量50毫升的水。 5、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
11、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在生活中,大多数液体的包装材料上都标有具体多少毫升的数据,请大家注意观察。小水轮学习目标1.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工具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水轮。2.能有意识地通过公平对比,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3.通过看图片和相关视频,了解人类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水有力量,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难点:在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公平对比学习准备:1.教师材料: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2.学生分组材料: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铝片4片、长
12、铅丝1根,水槽架子、漏斗2 粗细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学习过程 一、课件出示:1、组装小水轮。材料: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铝片4片、长铅丝1根。老师示范,学生观看。组装好后,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2、让小水轮转起来(1)你有办法让小水轮转起来吗?办法一:用嘴吹;办法二:用手拔(2)讨论:怎样让水轮转得更灵活动手试一试。用水的力量让小水轮转起来材料:水槽架子、漏斗2个、粗细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示范。(3)怎样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生1:我把漏斗拿高一点。生2:水加多一点;生3:水加快点。(4)你还有其他办法吗?(5)讨论:能不能用纸杯代替漏斗做这个实验?为什么
13、水塔总是造的高高的?二、动动脑筋你知道吗?人们可以借助水的力量做哪些事情?课件出示:引水灌溉农田、水力发电。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哪里有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捉空气活动,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2、通过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发展求异思维。通过交流,能认同他人合理的观点,体验分享的快乐。3、通过实验,知道一些物体中也有空气,初步建立用事实证明观点的意识,提升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学习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均为: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发展求异思维,体验分享的快乐。学习准备1、实验器材:塑料袋、水槽、水、抹布、泡泡液、棉签、牙签、羽毛、托盘、尺、瓶子、粉笔、辣椒。2、教学用具:板书、
14、板画贴、奖励贴、投影仪、ppt。学习过程活动一:尝试感觉空气存在的办法1.活动:把空气捉到袋子里。* 教师出示塑料袋,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快速完成举起袋子。提示学生捉到空气后旋转袋口防止空气漏出。2.交流:捉空气的具体地点。* 选择不同位置的学生来交流。3.小结: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板书。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感觉袋子中的空气。* 先请一位学生交流,明确任务:感觉到袋子中的空气。5.交流并演示:感觉空气存在的方法。* 请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将交流的方法用板画贴在黑板上,并写上学生的学号。6.小结:借助物体用不同感官感觉空气存在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办法进行归纳:用眼睛、耳
15、朵、皮肤感知。7.反思:自己原先想到了几种方法,通过交流又知道了什么方法,新方法是如何知道的。* 让学生数数黑板上贴着的办法。用手势表示自己原先想到的办法数。请一位学生交流自己原先的办法,全班学生指出这位学生现在知道的办法的分享者学号。活动二:探究一些物体中是否有空气1.观察物体并预想:这些物体中是否有空气。*出示尺、瓶子、辣椒、粉笔。让学生填写记录单预测栏,并交流预想的理由。根据学生交流移动板画。2.设计:证明自己观点的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使用操作方便,便于大家同时观察的方法,即放到水里看气泡。3.实验:观察物体中是否有空气。* 指导学生:为了分辨什么物品中有空气,必须一个实验完成后填好记
16、录单实验栏,再做下一个。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实验后清理桌面坐端正。4.交流:实验结果。*当学生出现争议时,强调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实验。5.小结:一些物体里也有空气。* 请学生交流实验后的发现。如:有些物体中空气,有的物体中没有空气;有空气的物体上都有孔;有的物体从表面上看好像没空气,其实也有空气藏匿其中。板书设计:空气在哪里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感觉空气存在的方法 有空气 没空气 辣椒 尺 瓶子 一些物体中也有空气 粉笔认识空气学习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多种角度来认识问题,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科学知识目标:建立气体的初步概念,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17、、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的逻辑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渗透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学习准备:杯子、塑料袋、土块、扇子、盛有水的水槽、粉笔、气球、吸管、细木棍、小打气筒、注射器等。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从讲台下“用力”抬上一个大玻璃杯,玻璃杯四周用纸围起来。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大玻璃杯里能放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教师也在里面放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你们能猜出里面放的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师
18、否定。预设:一年级的学生对玻璃杯里面的东西通常认为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师: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没猜对,那就向前面来“偷偷”地看一下,然后告诉大家?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看玻璃杯里面的物体。生:“空气”。预设:在生活中,学生对空气已有初步的了解,对空气的重要性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认识,所以会有个别学生会说出答案。教师缓缓去掉玻璃杯外面的纸,展示给全体学生。师:对,是空气,那同学们对空气又有哪些认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空气吧!(教师板书:认识空气)二、探究学习1、活动一:找空气师:大家能看到玻璃杯里面的东西吗?生:不能。师:是的,空气是看不到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就在我们周围
19、呢?下面,我们就利用身边的材料一起来把“躲藏”在我们身边的空气找出来,比一比到底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哪个组是我们班的冠军组。课件展示,教师宣布活动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在五分钟之内,比比看哪个小组能用最多的方法找到空气,或者证明周围有空气。(2)要充分调动我们的器官(眼、耳、鼻、舌、手等)等感受。(3)填写好记录表。用到的材料做法看到的现象用到的器官眼耳鼻舌手其他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帮助,赞扬活动积极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以及注意时间等问题。小组活动结束。小组代表汇报结果。(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
20、空气。(3)用吸管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4)用扇子扇风,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5)把粉笔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教师对冠军组颁发一张自制的奖状。教师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它对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2、活动二:比较空气和水师:说到对人类的重要的,那在上一单元中我们还学到了与我们的生活不能分离另一物质?你还记得是什么?生:水!师:对,水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体,动植物离不开它,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它,那谁能告诉大家水有哪些特征呢?生: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课件展示水的特征。师:同学们
21、说的非常正确,那么空气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用研究水的方法,一起来研究一下空气的特征,比较一下空气和水这两个人们的“好朋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吧!小组讨论,填写“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名称特征相同点不同点水空气小组活动结束,汇报结果。生:我们小组发现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生: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课堂小结师:谁能用语言完整的来描述一下空气的特征?生: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22、。三、课后拓展:师: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清洁、新鲜的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在空气正在受到伤害,(课件出示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大气已经受到了污染了,现在很多的地方下了酸雨,有粉尘颗粒在空中悬浮着,还造成了沙尘暴天气,空气有很多有毒的物质,出现了雾霾天气,对人体有很多的伤害,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学生自由发言。师:关于空气,我们了解的还很少,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大家就把想到的问题在课后通过调查、看书、上网、实验来探究。我们在下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为我们能呼吸到新鲜、清洁的空气而努力奋
23、斗!板书设计:12、认识空气水: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液体。空气: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小风车学习目标: 1.在学会用正方形纸制作风车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用多种有规则图形纸制作风车。 2.能感知风车的结构与风车转动产生的关系,理解风车转动的原理。学习准备: 1.各种形状的成品纸风车若干。 2.各种规则图形形状的彩纸若干。 3.辅助材料:吸管、橡皮泥、剪刀、胶水、大头针。 4.布置场地:风车展览会。学习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各类成品风车,教师玩风车,引发幼儿制作兴趣。2.观察风车,分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制作。 小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风车身上有些什么,
24、我们怎么称呼它们(风车叶、风车竿、风车的车轴)一起来说说看。 二、制作风车 1.以正方形纸制作的风车为例,师幼共同讨论、分析制作风车的方法。 2.学生尝试制作。 3.尝试用其他形状的纸制作风车,探索什么形状的纸比较适合做成风车。布置任务:一会儿请小朋友来做风车的小医生,请你动动脑筋:看为什么风车会转起来?而有的小朋友做的风车不会转动?什么形状纸做的风车会转动,为什么?然后把你发现的秘密悄悄的来告诉老师,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带上我们做的各类风车,出发!三、玩风车1.户外玩风车,教师巡回指导。2.师幼共同交流发现的情况。小朋友都玩得开不开心啊?(学生回答)教师请出几个玩得不开心的幼儿说说他们遇上了什
25、么问题。教师总结:风车要想转起来呀,首先它要用对称图形的纸做,这样才能使得风车的两边平衡,这样风吹来的时候两边受到风的力量一样大,就会转动起来了,然后如果你的风车是对称的,你还没有转起来,有可能就是制作风车的时候,小朋友将风叶剪线的部分剪得太到了,应该在中心点周围再空出些位置来,还有就是在固定风车的时候小朋友的大头针固定的太到了,应该把大头针再往外挪挪,让风叶显得鼓鼓的宽松点。四、思考想一想:小风车转起来说明了什么?五、拓展怎样能使风车转的更快呢?第三单元 形形色色的动物第1课 常见的动物(一)科学探究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
26、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能观察记录。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4、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学习重点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学习难点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
27、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学习准备: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学习过程:一、教学导入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2、我们认识哪些动物呢?二、学习新课(一)认识常见的动物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2、学生汇报。3、把你知道的常见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4、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5、教师小结。(二)猜动物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3、合作游戏。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出示后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说特征一个猜动物名称合作游戏,在规定时间
28、内哪一组猜的动物多。(三)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1、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进行研究,并确定好研究的题目。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选题。3、学生汇报,教师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 4、分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5、学生汇报,互相交流。6、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蚯蚓会唱歌,这是真的吗?古人的这种结论可信吗?板书设计: 常见的动物 1、认识常见的动物 2、猜动物 3、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第2课 观察身边的动物知识与技能1.感受研究身边动物的乐趣。2.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常见动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
29、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并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渗透环保教育。学习重点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学习难点让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常见动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习准备常见的哺乳动物与卵生动物的图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小动物朋友,这节课我们还要结识一些新朋友,它是谁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观察身边的动物的有关知识。(师板书课题)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二、讲授新课(一)观察身体特点1、观察猫师出示课件:关于猫的整体形态,猫喜欢吃什么,它们怎样吃食等图片。师:猫是一种常见的家养小动物,通过观察说说猫的身体有哪些特点?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身上长了些什么?是什么颜色?、猫吃什么食物?嘴是什么样的?它怎样走路?、小猫是从哪里来的?吃什么长大?(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3)师板书汇报内容。2、观察鸡师出示课件:关于鸡的整体形态,鸡喜欢吃什么,它们怎样吃食等图片。师:鸡是一种常见的家养小动物,通过观察说说鸡的身体有哪些特点?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鸡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身上长了些什么?是什么颜色?、鸡吃什么食物?嘴是什么样的?它怎样走路?、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吃什么长大?(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3)师板书汇报内容。(二)比较猫和鸡的异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