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50.38KB ,
资源ID:945349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534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单元试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单元试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习题.docx

1、第一单元试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习题高一历史必修一习题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唐太宗时期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水陆交通发达 B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 D海外各国向往中国2康熙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康熙帝为此设南书房,雍正帝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军机处。由此可见,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3下列不属于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特点的是( )A .集中相权 B .百官

2、权力分散 C .重文轻武 D .军事上内重外轻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在秦国形成了尚武精神,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促进了自然经济基本经济结构的形成。所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进步。A、 B、 C、 D、5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即设蜀郡,其下又设县。不久又设严道、青衣道 ,其管辖范围与今雅安大体相同。据此可判断,当时的雅安A已归属秦朝统治 B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C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D是西南经济中心之一 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

3、致中国古代政治A.中央集权 B.机构臃肿 C.高效清明 D.腐败严重7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生产关系产生8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9晋初刘毅在请罢中正除九品疏中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下列改变这一局面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10“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

4、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该材料讲述的是中国某个封建王朝制定地方行政制度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该封建王朝应该是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11关于分封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分封制与井田制联系的纽带是土地、人口和义务B.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宋、赵C.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D.春秋时的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分封制的崩溃12某业余作家撰写汉武帝传记,有个朝廷接待日本使者的情节,下列构思中有可能符合史实的是A在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西域都护的时候日本使者到来B朝廷史官根据太初历的时间记载倭人奉贡朝贺的史实C董仲

5、舒告诉日本使者要崇尚儒学并从中国引进佛教D日本使者离开时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给其国君13下表记录着某学者讲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部分教学内容。据此判断,该学者的讲授主题最有可能是时间史实背景魏晋指定地方官吏中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人才,送中央政府作为录用根据。地方割据,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隋朝选举权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国家统一;对人才的渴求;旧制度的落后与弊端日盛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专制皇权空前加强 C统一是历史发展主流 D科举制度的影响14藏文史籍萨家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忽必烈

6、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这表明忽必烈注意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八思巴是元朝中央政权的高级官吏西藏是元朝的一个行省西藏成为元朝管辖下的行政区之一 A B C D15如图,下面四幅图最能体现中国历史上皇权变化特征的是16我国夏、商、周早期的政治文明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王位世袭制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三代都采用宗法分封制 最高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 B C D 17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A B C D18历史纪年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发生于公元

7、前2世纪后期“太祖”作为朱元璋的年号可以用来纪年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A B C D19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即在) ,左才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才(在)”后空缺部分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皇帝20汉承秦制,但往往承其职而易其明。如汉代的“执金吾”,职能是“掌京师盗贼”,显然沿袭了秦代一职。划线处应填入的是A中尉 B将作少府 C御史大夫 D典客21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采取了一

8、系列措施。下列表述正确的有今西藏所在地区元朝时隶属宣政院管辖西周时镐京及楚、齐、鲁等封国元朝时隶属中书省直接管理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秦朝时巴郡地区元朝时隶属四川行省管理A B C D22“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23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

9、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24右图所示的是( )A秦朝的疆域B宋朝的疆域C元朝的疆域D明朝的疆域25北宋实行“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乱”的策略,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是A强化了皇权 B削弱了地方势力C防止了禁军将领权重 D缓和了阶级矛盾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26(28分)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

10、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27传国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

11、”、“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问题:(14分)(1)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4分)(2)魏、蜀、吴三国竭力想获得的“传国玺”象征什么?(2分)(3)唐太宗为什么要重新刻玺?与之相应

12、唐太宗又做了何种制度建设?(4分)(4)你能从传国玺流转的过程中提炼出中国古代政治哪一值得关注的主题?(4分)参考答案1B 【解析】国家的经济文化实力是外交的后盾,唐朝外交的频繁正是基于这一点。2C【解析】康熙帝的话明确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要求,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实行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政令统一的需要,排除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A【解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最明显的做法就是分割宰相的权力,从而皇帝得以总揽大权。4A【解析】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内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因为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变法的典型代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对秦统一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故有考查的必

13、要性,选项、分别从历史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评价,都正确,故选A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严道、青衣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之为道,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说明中国古代皇帝用增设职位的办法削弱宰相职权以达到使其相互制衡的效果,从而强化君主专制。结果造成机构臃肿。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

14、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做出正确解读的能力。西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制阶段,封建生产关系还没出现,封建制度也没有形成,A和D是错误的。C项是王族内的王位继承问题,B项是周与藩,也就是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因此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分封制8A【解析】试题分析:三省六部的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排除C;它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B、D也都可以入选,只是材料仅表达了A项的意思,解答本题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

15、省六部制三省之间的关系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请罢中正除九品疏”可知该制度是针对九品中正制度的。根据所学,九品中正制度造成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的实行改变了了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以考试成绩的来选拔官员。C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选官制度的演进10C【解析】试题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行省的划分使得题干材料中提到的“黄河、长江、洞庭、钱塘”等河流之险完全消解,有利于抑制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AB项都是依据自然环境进行划分行政单元的;D项是在元朝之后。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16、演变元朝行政体制。11B 【解析】此题以分封制立意,但同学们只要掌握了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这个史实,就不难作出正确判断。12B【解析】略1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依据“指定地方官吏中性行中正者”“选举权集中到中央”可知A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变化14B 【解析】西藏在元朝只是一个行政区,还没有设为行省,其隶属宣政院。采用排除法排除即可15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史上,皇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但是呈现出来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的趋势。故选B。其它各项与史实不符。考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点评

1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来看,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与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与此相关的削弱相权和地方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16D【解析】略1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禅让制是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启所破坏,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故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所以不合题意,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西周的政治制度18C【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的纪年方法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是先大的年数后小的年数,世纪的推算方法与公元后一样,是去

18、掉个位和十位之后的数加1为多少世纪,故正确;太祖不是年号而是庙号,故错误;按照民国纪年,1945年是民国三十四年,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己丑年,故错,所以应该选C。考点:史学常识纪年方法干支纪年与年号纪年。 19D【解析】试题分析: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全国军政大权都由皇帝裁决。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故选D。考点:皇帝制度点评: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独尊: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关键信息:职能是“掌京师盗贼”。从题干材料可知这一职位负责京师的

19、治安,故A项正确;BD项是九卿之一,但不负责京师治安,故BD项错误;C项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故C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制21D【解析】略2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代内阁不是国家法定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但并无实际决策权力,它的出现是皇权强化的象征,所以A B两项说法错误,明代内阁在宰相废除之后设置,内阁大臣权力虽大但地位不高,C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23B【解析】略24C【解析】此题考查古代疆域,据“大都”

20、、 “宣政院”、“行省”可判断出C。25B【解析】略26(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观点: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史实:汉代政治:中央设尚书令消弱相权;推恩令消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盐铁官营,打击了地方商贾势力。文化:设太学,郡学,推行儒

21、家思想。结果汉武帝时西汉最强大。(也可以唐代为例:政治: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科举制选拔了人材;经济:均田制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三教并行促进文化繁荣。结果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观点:僵化的制度导致王朝衰弱。史实:明清时期,政治: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军机处,强化皇权导致社会腐败;经济:重农抑商,实行国有专营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文化:推行僵化的八股取士,不利于科技的创新。总之,导致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依据图片中“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重

22、点抓住“加强中央集权”逐一分析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秦朝在郡县制下,官吏的任免均由中央决定,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可以以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或僵化的制度导致王朝衰弱诶观点,其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可以分别结合汉朝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需要做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要准确,言之

23、有理,围绕主题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县制、科举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尊儒制度【答案】(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完整的信息(4分)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2分)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行中央集权体制其他答案:仅复述、摘抄材料中的信息或回答与史实不符(0分)(2)水平1:回答与材料有关联性(2分)皇帝权力正统地位其他答案:回答与材料无关联或与史实不符(0分)(3)水平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解释(4分)为了巩固

24、统一的新政权,加强皇帝权威;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御玺数量过多,不再正宗,需要重建皇帝权力的象征;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其他答案:回答与材料无关或与史实不符(0分)(4)水平1:能从材料中提炼出相关的主题(4分)国家的分与合政治体制创新政权合法性问题水平2:仅能根据材料进行叙述(1分)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创新发展的特点,如唐重刻国玺其他答案:回答与材料、问题无关联性(0分) 【解析】试题分析:(1)六颗玉玺意味着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任命政府官员和任命四夷官员用不同的的御玺,说明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六颗御玺有不同的职能和用处,说明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实行中央集权体制。(2)御玺象征着皇帝权力,魏蜀吴都想取得正统地位。(3)唐太宗为了巩固统一的新政权,加强皇帝权威,重新刻制御玺,使御玺具有开创性;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招揽人才。(4)国家的分与合,在分裂时期,各个政权都想获得名正言顺的正统地位,解决政权合法性问题而且历史进程中制度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政治体制创新。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