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岩型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提纲硬岩型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提纲A.1 绪论A.1.1 目的任务简述勘查目的、任务和投资主体或项目主管部门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A.1.2 工作区位置、交通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拐点经纬度;说明矿床位于县级政府所在城市(镇)的方位和直距,矿床边界和面积(插图);说明经过或邻近矿床的(现有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及矿床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距离(直距、运距)。A.1.3 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概述矿床所在地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
2、说明矿床所在地的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雷电、雨季、冰冻期、冻土层深度和地质灾害情况等。简述区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和电网的距离;说明供水、供电满足程度及可供选择的方法和手段。A.1.4 以往工作评述简述矿床的发现经历,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按时间先后所开展的地质、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和科研等工作情况,投入的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勘查和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简述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情况、矿山开采后的资源/储量变化情况、累计采出量、已消耗和尚保有的资
3、源/储量及取得的地质认识。A.1.5 本次工作情况说明工作的起止年月、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简述矿床地质特征、资源/储量规模、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A.2 区域地质以1:50000 或1:250000 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说明勘查区的区域构造位置(插图),简述区域内与铀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等特征和分布以及其它矿产的种类和分布。A.3 矿床地质A.3.1 地质构造位置简述矿床的地质构造位置。A.3.2 地层叙述区内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岩相、厚度、产状、接触关系、古地理特征和分布;详细说明含矿地层特征及铀矿化与
4、沉积环境的关系等。A.3.3 岩浆岩叙述区内岩浆岩的种类、生成时代;岩体侵入期次划分、岩性与岩相特征、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岩体产状、形态、规模与演化特征。火山岩应叙述火山机构的特点、火山岩系时代、层序、岩性、岩相及喷发-沉积旋回。详细说明岩浆岩对铀矿的成矿或破坏的影响程度。A.3.4 构造叙述区内构造的性质、产状、规模、分布、生成顺序和相互关系等特征;详细说明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或破坏作用。A.3.5 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叙述区内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的种类、规模、强度和分布;详细说明与铀成矿有关的变质和蚀变特征。A.3.6 矿带、矿段叙述区内各矿带和矿段的划分、控制因素、产出特征、分布规律和其
5、它的主要地质特征。A.4 矿体(层)地质A.4.1 矿体(层)特征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或代表性矿体(层)的赋矿围岩、空间位置、形态、产状、品位、长度、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构造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等;矿体(层)多时,小矿矿体(层)特征可列表说明。A.4.2 矿石质量分别说明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益组分及伴生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和变化规律。A.4.3 矿石类型和品级简述
6、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分布范围;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的种类和划分依据;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A.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说明主要或代表性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的岩性、种类、数量;说明有益和有害组分含量、分布规律及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A.4.5 矿床成因及远景分析简述铀成矿作用、后生变化、控制因素、富集规律、找矿标志和矿床成因,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并进行远景分析。A.4.6 矿床内共生、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简述对矿床
7、范围内的共生、伴生矿产的综合勘查评价;说明其勘查的程度、规模以及矿体分布规律、矿石质量、资源/储量、综合利用的途径和经济意义等。A.5 物探、化探工作A.5.1 概述简述物探和化探工作的目的任务、工作方法、工作量、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及主要成果。A.5.2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晕)特征A.5.2.1 简述区内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晕)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化的关系。A.5.2.2 简述各种物探和化探方法确定的异常点(带)的推断解释、检查、验证结果及其与铀矿化关系。A.5.2.3 简述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水化学找矿成果;叙述各类岩石分布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放放射性元素的背景值、异常值、异常类型、形成条件
8、、分布规律、找矿标志、工程验证结果和评价意见。A.5.3 资源/储量估算中物探参数的确定与修正简述资源/储量估算中物探参数(矿石密度、湿度、铀镭平衡系数、射气系数、有效原子序数等)的测定、计算与修正。A.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A.6.1 水文地质A.6.1.1 说明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简述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的一般特征;简述井、泉出露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矿床最低排泄面标高。A.6.1.2 叙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的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叙述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发育带的分布、富水性、导水性及其与其它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叙述地表水、老窿水对矿
9、床充水的影响程度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A.6.1.3 叙述矿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矿坑最低开拓水平的涌水量,并对水量可靠性进行评述,推荐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矿坑涌水量。A.6.1.4 简述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等矿区供水水源的水质、水量,矿坑水的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如矿区内不存在可作为供水的水源地,则应提出供水方向,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A.6.2 工程地质A.6.2.1 叙述矿体(层)围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机械物理力学性质,各种软弱夹层的岩
10、性、厚度、分布;统计各类岩石的RQD 值,评述岩体的质量;论述矿床范围内,特别是对矿床开采、工业场地布置有影响的断裂(破碎带)的规模、产状、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评述岩体的稳定性;论述风化带深度和岩溶发育带的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自然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A.6.2.2 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建议。A.6.3 环境地质A.6.3.1 阐述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对矿区的稳定性作出评价;评述矿区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质灾
11、害和环境污染问题。A.6.3.2 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A.6.3.3 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建议。A.6.3.4 对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矿床的地温状况、恒温带深度、地温梯度及变化、高温区分布范围和分级、地温背景、热源及防治建议。A.6.3.5 叙述勘查前后对天然的与人为造成的放射性辐射环境的调查和评价结果,包括勘查前的天然辐射环境调查、勘查过程中的动态观测、勘查结束后全面系统的评价。调查评价对象为大气、地
12、表水、水系沉积物、地下水、土壤、岩石、生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以及环境的放射性辐射水平。计算评价矿区范围内公众中关键人群人均年接受的辐射有效剂量当量和集体有效剂量。划出对人体有危害的异常区,并提出避免或降低危害的建议和措施。A.7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A.7.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种类、方法、数量,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的代表性。A.7.2 试验各种、方法及结果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和采用的加工、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并叙述各种试验的结果。A.7.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作出矿石可选、冶性能
13、和工业利用性能的评价,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共生、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A.8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A.8.1 测绘工作及其质量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和实测精度、采用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地形测量的成图方法和质量;简述地质勘查工程的测量方法及质量。A.8.2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简述矿区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的测制方法及其精度。A.8.3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A.8.3.1 简述地面物探、化探工作,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A.8.3.2 说明勘查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物探编录的工作方法、工作质量、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作出质量评述;说明各种物探参数和系数的采集方法、位置、分
14、布、数量、计算结果,提出修正意见,并作出质量评述。A.8.3.3 对所投入的物探仪器的“三性”(准确性、稳定性、一致性)检查结果进行质量评述。A.8.3.4 说明放射性水化学找矿的方法、比例尺、地质解释、主要成果,并作出质量评述。A.8.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质量按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逐项简述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并进行质量评述。A.8.5 勘查工程及其质量A.8.5.1 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说明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A.8.5.2 说明槽、井
15、、坑、钻探工程的布置原则和规格;说明钻孔结构、岩(矿)心直径及其合理性,对钻孔孔斜和方位角测定所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孔深校正、岩(矿)心采取、钻孔封孔方法、封孔情况检查、孔口标记、钻探班报表填写、岩(矿)心管理工作、简易水文观测、水文地质孔的止水、抽水试验以及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进行质量评述。A.8.6 采样、分析测试工作及其质量A.8.6.1 说明采样方法、规格及确定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代表性。A.8.6.2 说明各种样品加工质量、理化分析、内外检情况并进行质量评述。A.9 资源/储量估算A.9.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说明有关工业指标的文件、文号,引述工业指标的内容。A.9.2 资
16、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从矿体层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并列出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A.9.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说明参与资源/储量估算各种参数的测定、计算方法及处理结果。A.9.4 特高品位的处理说明单工程及矿体(块段)中特高品位的处理方法和结果。A.9.5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根据矿体(层)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化规律等说明确定的矿体圈定、连接和推断原则。A.9.6 资源/储量分类根据矿体(层)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上的分布。A
17、.9.7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说明各种类型资源/储量的估算结果、总资源/储量及各类型资源/储量在矿床(段)总资源/储量中的比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插)表说明。A.9.8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抽取一定数量的块段用其它估算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评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程度。A.9.9 共生、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分别说明各种共生和伴生矿产的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分析样品数目,各类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参数及工业标准的选取依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A.9.10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简述其它
18、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A.10 矿床开发可行性研究矿床开发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下列内容:1)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2)概述矿床的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概述矿区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民居分布、工农业状况及其它外部条件;4)简要说明未来矿山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5)简要说明预计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6)论述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的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的选取;7)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8)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保护问题;9)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
19、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勘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A.11 结论结论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作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2)总结找矿标志及矿床成矿基本规律,作出远景评价;3)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4)评价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5)总结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6)提出对今后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建议。A.12 附图勘查地质报告中一般应包括下列图件:1)勘查工作区交通位置图(也可作为报告正文绪论部分的插图);2)矿区勘查工作程度图;3)区域地质图;4)矿区地形地质图(包括图切剖面地质图、地层综合柱状图、探矿工
20、程分布位置);5)矿区实际材料图;6)矿区测量控制网布设和控制点分布图;7)物探、化探实际材料图、成果图;8)槽、井、坑、钻探等勘查工程采样分布图;9)勘探线剖面图(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10)矿体(层)纵剖面图;11)缓倾斜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和矿层等厚线图;12)矿体(层)水平断面图或中段平面图;13)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纵投影图;14)钻孔柱状图;15)槽、井、坑探工程素描图;16)老硐(窿)分布图和新、老坑道联系图;17)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18)区域水文地质图;19)矿区水文地质图;20)矿区工程地质图;21)矿区环境地质图;22)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23)
2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剖面图;24)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25)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26)矿坑涌水量计算图;27)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位等水位图;28)矿体(层)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29)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30)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31)中段岩体稳定性预测图;32)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33)外剥离量计算及剥离比等值线图;34)地下水等温线图。A.13 附表勘查地质报告中一般应包括下列附表:1)测量成果表(包括控制测量、各种勘查工程测量和勘探线端点测量成果);2)采样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内外部检查分析、光谱分析、全
22、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等);3)岩、矿鉴定结果表;4)重砂分析结果表;5)物探和化探参数和系数的测定结果表、计算成果表;6)矿石、岩石物理参数性能测定结果表和力学试验成果表;7)各取样线、各工程、各块段及各矿体的平均品位、平均厚度、含矿系数计算表;8)资源/储量估算综合表;9)块段资源/储量表、矿体资源/储量表、矿床总资源/储量表(按含矿围岩岩性、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分列);10)主要含水层钻孔静止水位一览表;11)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12)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13)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14)气象资料综合表;15)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及含水层厚度统计
23、表;16)矿坑涌水量计算表;17)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18)水质分析成果表;19)地球物理测井结果表;20)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21)钻孔质量一览表。A.14 附件勘查地质报告中一般应包括下列附件:1)仪器计量检定证书;2)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3)可行研究或预可行研究报告;4)工业指标推荐报告;5)关于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6)勘查许可证(复印件);7)探矿权人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8)投资主体或上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9)投资主体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委托(预)可行性研究合同书、委托监理合同书;10)勘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资格证书(复印件)、项目监理报告;11)铀矿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对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文件;12)记录有矿床全部钻孔的坐标、测斜资料、样品化验分析数据和主要图件的光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