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况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本景区”)位于河南省某市西北23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得名神农山。神农山自然风光优美,珍稀物种遍布,一岭九峰,犹如巨龙横亘山巅,被地质专家形象地誉为“龙脊长城”。神农山文化底蕴厚重,这里是炎帝神农部落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山上古迹众多、香火鼎盛,是游客祈财、祈福和祈运的圣地。神
2、农山风景名胜区是某市龙头旅游企业。当前,神农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某市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机遇,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已在资源开发、产品设计、设施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严重问题,如旅游产业链条尚不完善,旅游综合功能的发挥还不到位,神农文化旅游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深入,缺乏大项目和拳头文化旅游产品的带动等。在此背景下,河南神农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南大学旅游规划研究院编制河南省某市神农文化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寄希望于对神农山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升级和优化,从而促进神农山乃至某市旅游经济
3、的发展。一、项目背景为适应某市旅游发展战略的需要,保证神农山景区(以下简称“本景区”)的科学发展和旅游开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及省、市各级政府的相关规定,编制河南省某市神农文化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二、项目范围规划地块位于神农山景区大门出口区域,毗邻神农山景区综合接待服务区,规划面积约1700亩。南北长约995米,东西宽约1100米。三、项目设计依据(一)国家相关旅游规划标准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旅游业卫生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生态
4、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试行)、村镇规划标准、旅游发展管理办法。(二)相关规划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某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5)、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河南省某市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规划及相关设计策划。(三)其他相关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
5、染防治法、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某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有关神农山景区的各项决议和规定。四、项目开发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本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环境、机遇及相关基础条件,根据多方面科学分析和旅游发展环境研究、旅游资源研究、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旅游市场的拓展研究,制订出科学、合理、符合本景区发展实际的规划。2、生态性原则由于本景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林中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良好,包括周边村落在内的生态环境相对原始,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强调把保护生态环境置于首位,所有建设均应在有利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和发展的前提下进行。3、可行性原则充分发掘和
6、利用本景区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市场规模,保证所有开发建设均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4、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到本景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保证近期目标切实可行的前提下,在本次规划中为景区未来的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空间。5、联动性原则构建主题鲜明的特色旅游板块。系统协调、统筹兼顾,进一步挖掘隐性旅游资源,协调旅游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建设某市以神农山为龙头带动其他景区联手营销、共同发展的旅游架构。6、差异化原则本规划要求在本景区内所有旅游开发建设活动均应在 “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在景区发展的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都要做到差异发展、
7、错位竞争。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一、项目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当今时代,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资本化与产业化,已经成为展示区域文化内涵与魅力、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当中,文化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助推旅游发展的核心内涵。在国家政策中,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其中,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
8、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神农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建设,使得神农文化与景区旅游的“联姻开发”找到了较好的市场契合点: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弥补了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短板“,为本景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另一方面神农山景区为园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客源支持。在园区,“文化”与“旅游”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二、项目的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能够极大地推动二者的发展,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以鼓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以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
9、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针。2011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继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之后,又一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由此可见,政
10、策的利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神农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需要的结果。项目建成后,神农文化产业园将成为焦作市的文化产业基地、创意旅游基地,并有希望成为河南省的西北区域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三、项目的建设是落实政府工作的需要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两大历史任务。2009年9月23日,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11年1月1日,国家旅游局以“文化旅游、和谐共赢”为主题,推出了中国文化旅游主题
11、年系列活动。2010年4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会见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时强调,“旅游业是河南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河南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河南省长郭庚茂在河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河南应“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由此可见,神农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正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旅游发展需求、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它的建设也将成为某市对中央和省委政府工作的落实。在此背景下,某市政府要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本景区也应该强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意识并树立发展文化
12、旅游产业的信心。四、项目的建设是相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中原文化历史悠久,位于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经济区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应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一系列政策举措显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着眼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因此,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应该解读意见的深刻内涵,将良好的文
13、化、资源优势炎帝神农与黄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转化为旅游和经济发展优势,力争通过神农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把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五、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加快我国由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国家旅游局于2008年正式提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在此后的各类型会议中也多次强调,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发展的全局性任务。 河南省有少林寺、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等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但相对国内其他旅游地区而言,整体竞争力并不
14、强。因此,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及其发展态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从国内外旅游发展及旅游业转型的实践来看,河南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业强省的华丽蜕变,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即确立一个正确的旅游产业发展及转型思路,以解决目前河南省旅游发展中出现的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旅游购物和娱乐薄弱、旅游产业机制不灵活、旅游企业整体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河南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内容、以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和组件河南旅游产业集群为目标,实现旅游业的又快又好发展。由此可见,神农文化产业园今后的旅游发展必须要将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指导方针,
15、并在此框架下积极探索创新旅游发展的模式,以期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创新旅游发展业态,努力提高本景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力和竞争力。六、项目的建设是某市产业结构调整及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某市作为传统的依托煤炭能源实现发展的城市,煤炭运销业是某市在20世纪的主导产业,然而随着其产业优势的减化、产业带动的弱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煤炭运销业已不能适应某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无烟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和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而且焦作市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煤炭城市向现代旅游城市的巨大转变。在此示范作用下,发展旅游业成为某市社会经
16、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将成为某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某市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着旅游产品开发粗放和缺乏内涵、缺少高品质的文化休闲场所、产业链条过短、品牌形象模糊等问题,即某市的旅游发展正被旅游产业需要转型升级的问题所困扰。神农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某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能够解决某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难题(产品结构亟需升级、市场结构有待调整等),还将满足外地旅游者和本地市民的双重游憩需求。因此可以说,项目的建设是某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七、项目的建设是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神
17、农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将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旅游发展需求、响应国家政策、落实政府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某市旅游产品的需要,因此神农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将是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神农旅游文化产业园,是以神农文化为元素,以上古文化创意旅游为核心,以神农山景区综合接待服务为主要功能、以高科技网游虚拟场景与现实对接为表现形式的,集网游、文化、旅游、会展、地产、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神农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是神农文化与神农山旅游开发的紧密结合,神农山的旅游发展将通过神农文化找到发展灵魂,神农文化将通过神农山的旅游发展找到市
18、场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神农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必将成为神农山深入发展的文化支点,从长远看,将成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品结构、塑造知名旅游形象的重要内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外地人全面了解神农文化的聚集地,成为某市的地标区域,成为河南省龙头旅游文化产业基地,其必将加快神农山风景名胜区跻身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景区的进程。第三章 项目的可行性一、区位条件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某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规划地块毗邻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主入口,与神农山景区综合接待服务区紧密相连,距离某市区也较近。由此可见,项目场地的区位优势明显。二、资源条件项目开发的资源条件较
19、好,这将体现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两个方面。自然资源方面:本景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良好,在此基础上拥有奇峰、秀水、植物生态群落等众多风景资源;文化资源方面:神农山景区是炎帝神农部落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景区内有大量具有深厚神农文化底蕴的景点和古迹,还有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的历史文化渊源(如神农传说等)。以上这些都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三、场地条件(开发条件)项目场地的空间条件较好。规划地块视野较为开阔,且土地平整,产品延伸空间大,地块现状为荒地,先期开发成本较低。规划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的原生性保存较好,具备打造精品项目的本底资源。四、交通条件本景区位于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
20、区核心区,通向规划地块区域的道路畅通、交通便捷。西侧有二广高速和仙神路、南面有焦枝铁路,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省级道路以及铁路的多方位覆盖形成了丰富而便捷的进入通道,有效地解决了景区的旅游可进入性问题,这将为本项目的开发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五、市场条件某市位于豫晋两省交界处,处在“郑州洛阳晋城焦作济源”两省五市城际圈的圆心地带,到达上述五市直线距离最远都在100公里左右。某市同时也是焦作市规划中的“晋焦郑洛旅游圈”的中心焦点。因此,某市处于河南省南太行旅游经济区核心地带的事实,将为本项目的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开拓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将成为神农山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先决条件。六、资金条件旅游的
21、开发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本景区已经成立了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文化开发公司,公司将以自有和筹措资金等方式来解决神农文化产业园建设当中的资金问题。因此可以说公司的大思路、大投入、大决心和大勇气,以及某市人们开放的投资观念,将成为本项目旅游开发的强大助推力和生命力。七、政策条件2011年4月25日,某市召开旅游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旅游项目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积极借鉴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围绕“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神农山景区”,积极谋划建设旅游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综合效益,打造景区新形象。2011年9月30日
22、,某市委书记陈敬如在调研神农山景区旅游线路开发及节前旅游安全工作时强调,要创新思路,明确定位,积极拓展景区旅游线路及相关景点开发,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AAAAA级景区。 由此可见,神农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得到了某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以及某市人民群众对于神农山旅游开发的热情期盼,这将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公众环境。第四章 项目地址及开发建设条件一、项目地址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某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它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基地,共有八大景区1
23、36个景点,景区占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规划地块位于神农山景区大门出口区域,毗邻神农山景区综合接待服务区,规划面积约1000亩。南北长约995米,东西宽约1100米。项目组通过实地勘察后发现:项目地块处于亚欧板块稳定地质层,属非地震带,不存在灾害地质,地质条件总体较好;项目地块位于神农山的主出入口必经区域,大部分为缓坡式平整地块和溪谷,地形的起伏变化较丰富;项目地块地势脉络清晰,地形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二、开发建设条件1、项目场地的空间条件较好。规划地块视野较为开阔,且土地平整,产品延伸空间大,地块现状为荒地,先期开发成本较低。规划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的原生性保存较好,具备
24、打造精品项目的本底资源。2、项目场地的区位优势明显。规划地块毗邻神农氏景区主入口,与神农山景区综合接待服务区紧密相连,距离某市区也较近。通向规划地块区域的道路畅通、交通便捷。3、项目文化资源条件较好。神农山景区是炎帝神农部落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景区内有大量具有深厚神农文化底蕴的景点和古迹,还有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的历史文化渊源,如神农传说等,这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4、项目品牌条件较好。神农山景区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对神农山景区具有良好的认知。三、项目制约因素1、区域大环境不太理想。河
25、南旅游景区已步入“群雄并起”的“战国旅游”时代,项目地周边相继开发的诸多景区将带来强大的客源分流压力。作为一个后发型的旅游目的地,园区项目面临着强大的区域性市场竞争。2、规划地块在空间方面也存在相对劣势。如规划区南部紧邻火车道,有严重的噪音干扰问题;神农山景区主入口改道后,规划区面临部分客源减少的危险;规划区内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尚处于空白状态。3、环境制约因素。规划地块内有一条河流贯穿南北而过,给项目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河水水流量小,流速较缓慢,几乎断流,致使项目地的水资源较为缺乏。4、市场劣势。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台山的品牌形象已在市场确立,给神农山景区造成目的地的形象遮蔽效应。主打
26、山水观光旅游牌的神农山,作为太行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处于云台山的阴影区内。但是,这个劣势是相对的,是可以改变、可以弥补的。第五章 神农山景区旅游资源分析一、旅游资源概况(一)风景资源种类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建筑、胜迹、风物等七中类,奇峰、云雾、植物生态群落、宗教建筑、摩崖石刻、地址遗迹等数十小类。按照种类统计,共有天景4个、地景58个、水景6个、生景20个、建筑41个、胜迹6个、风物2个。(二)风景资源总体特征1、风景资源具有较高的典型性与稀缺性,具有一定的丰富性与完整性;2、紫金顶、白松岭等核心景观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自然科学价
27、值和生态价值;3、高品位的景观在空间分布方面,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4、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结合紧密。如神农文化与神农峰、神农遍尝百草与百草洼、二仙与飞来石、魏华存的黄帝内经与遍山的中草药等等。二、旅游资源梳理、分析与评价(一)风景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五级标准,对风景区137个风景资源进行评价,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涵盖7主类、19亚类、45基本类型,其中,一级风景资源11个、二级风景资源37个、三级风景资源54个、四级风景资源33个、五级风景资源2个。具体详见下表。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制表主类亚类
28、基本类型资源单体等级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AAA 山丘型旅游地白松岭(景群)五级沐涧山月牙山大门山大雄山一级一级一级一级AAB 谷地型旅游地青龙谷二级沉积与构造ABC 节理景观棋盘格式节理羽状交错层理二级二级ABD 地层剖面沉积岩间断面二级ABG 生物化石点角石化石三级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A 凸峰紫金顶(景群)五级ACB 独峰卧虎峰四级始祖峰神农峰骆驼峰三级三级三级八仙峰虎头峰二级二级观景峰一级ACC 峰丛青龙谷合欢林临川山侧柏林黄坡黄栌林一级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七仙女龙首台四级四级舍身台待月台飞来石鱼脊岭风雨石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清歌台三皇台访贤台云阳台情人石补天石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29、商隐石龙虎石金伞峰伏羲峰女娲峰伯兆峰三皇峰淑女峰猴王台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ACF 岩壁与岩缝太平摩崖四级一线天三级ACG 峡谷段落白龙游谷四级云阳河谷仙神河障谷一级一级ACH 沟壑地桃花峪菊花岭山药沟地黄坡牛膝掌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王坡一级ACK 堆石洞锣鼓洞三级桃花洞二级ACL 岩石洞与岩穴穿云洞四级禅师隐真洞女娲洞二级二级自然变动遗迹ADA 重力堆积体紫红色页岩白云岩二级ADE 火山与熔岩花斑灰岩鲕粒灰岩二级水域风光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白龙游谷四级仙神河朝阳河云阳河一级一级一级天然湖泊与池沼BBC 潭池老君洼百草洼二级二级瀑布BCA 悬瀑沐涧山瀑布二级泉水与山涧BDA
30、冷泉 鸣玉泉三级青竹观泉真古寺泉二级二级生物景观树木CAA 林地红叶林三级CAB 丛树孔雀开屏峰墙列屏大松岭三级三级二级CAC 独树帝王松白鹤松四级四级五指松祝融松挥别松轻女松三级三级三级三级连根槐一级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DAA 日月星辰观察地神坛待月三级DAB 光环现象观察地日出金伞四级神农佛光三级遗址遗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C 废弃寺庙二仙庙四级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云阳寺真古寺沐涧寺临川寺清静宫青竹观三皇殿三级祖师殿太极殿玉帝殿二级FAK 景物观赏点五子登科三级天鸡啼晓群鲸戏水鬼路口一级一级一级单体活动场馆FBA 聚会接待厅堂(室)神农山庄游客接待中心一级一级FBB 祭拜场馆神农坛四级神农祠二级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A 佛塔小塔林三级FCC 楼阁紫金顶(景群)五级三清阁二级FCF 城(堡)云阳寨二级FCG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