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坪羌寨规划第一章 规划背景1.1 现状概述 羌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支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民族的交融,迁徙到四川省岷江流域山谷地区的羌族保留了最丰富的古老习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和本民族之间的械斗,也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羌族建筑逐渐形成了防御型堡垒型的形式,有完善的村落系统和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由于羌寨多建于地形较险要的地方,因此至今仍有数量较多的羌寨保持了固有的风貌,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桃坪羌寨则是其中最杰出的精品之一。 桃坪羌寨为保存较完好的碉堡式建筑,至今仍保留着羌民族传统的碉
2、堡式格局和居住生活的特色风貌。其主要特点是有高大的碉楼、堡垒性密集的石室建筑和严格规划的水网系统、道路系统。碉楼建于明代村寨形成时期,较古老的房屋也多建于明代或明末清初。随着自然发展建筑有所更替,但仍维持着完整的形态和建筑统一的特色。 桃坪羌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具有以浓郁的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很高的风景游赏价值,因此近年来知名度迅速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各方游客前往。1.2 现状存在问题 桃坪羌寨现状存在的问题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羌寨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开展风景游赏以后带来的问题。分述如下: 1.2.1 羌寨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 1. 随着近年来经济收入水平的明显改善
3、,一些居民迁出原有房屋另行盖房,导致旧房无人居住和修缮,其中部分已破坏、坍塌,成为废墟,其余也有严重破坏。 2. 川祖庙年久失修,木结构毁坏严重。 3. 居民基本保持原有状态,但原有生活条件明显不适应现有的居住水准,无上下水设施和卫生厕所,采光通风条件不好,结构墙体急待维修,一些构件和房间也已废弃。 4. 寨子的公共设施条件需要改善。原有水系由于水土流失造成雨天污染,已有部分家庭从水源处另行引管,排水对水系的污染日趋严重。厕所和牲畜圈共处现象普遍,卫生条件恶劣。巷道路面泥泞,很多石板路失修;照明条件差。 5. 新建房屋风格不协调。80年代以来在寨子西侧和南侧新建了一些民宅,部分家庭对室内和外墙
4、进行改建,但使用与村寨原有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化建筑材料和形式,造成对寨子整体形象的破坏。村外桥头处部分房屋也与村寨形象不协调。 6. 随着寨子人口的自然增长,特别是年轻人结婚要分室而立,而且对居住条件的需求是更加舒适、现代,在现状寨子范围内这个要求明显与文化保护的需要是矛盾的,而且这个矛盾还会越来越突出。 1.2.2 风景游赏活动带来的问题 1. 经营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寨子内的经营活动也逐渐增多。羌族特色的餐饮本是羌寨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却增加了生活污水量,对水系的污染日趋严重;而桃坪羌寨的水系是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严格
5、保护,这样餐饮类的经营活动就与桃坪羌寨的保护产生了矛盾。 2. 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变化 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想到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例如室内的装饰和现代化的设施,希望更舒适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但是这样发展的结果,势必会影响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原真性。 1.2.3 现状存在的核心问题 上述问题归结起来,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居民发展与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的矛盾。这个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越来越突出。1.3 规划背景 居民发展与桃坪羌寨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此前已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6、共同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理县桃坪乡桃坪羌寨保护规划。该规划主要针对桃坪羌寨的建筑群提出了详细的保护方案。目前,地方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年轻人新婚需要现代化条件的新的居室;而现状寨子内既无用地,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则是不允许的。周围有两处较近距离的用地,如何选择? 正是在此背景下,我院项目规划工程小组赴现场与有关部门共同进行了现场踏勘和研究,确定本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桃坪羌寨的居民社会调控以及其它关联性的问题。如果把上述四川省理县桃坪乡桃坪羌寨保护规划视作重在治表的话,那么本次规划则重在治里。两者结合,表里兼治,可以为桃坪羌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开创一个成功的典范
7、。第二章 相关因素分析2.1 居民的居住发展问题 寨子内的居民数量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对居住条件的追求也会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而越来越高,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建立居民外迁基地,满足发展需求。2.2 居民的经济发展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进入,居民的经济已从原来的农牧业向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农牧业为辅的方向发展,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也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目前的旅游服务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系统性、规范性。参考其它景区如九寨沟成功的经验,适合的方式建议为成立主要由居民参与的股份制的责任公司统一经营,取消个体经营。这样的方式既利于广大居民的利益,也能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8、。2.3 寨子的环境保护问题 寨子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是因为餐饮类经营活动带来的生活污水的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的越来越大的影响。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治根,即把餐饮类经营活动外迁,这样随着部分居民外迁,污水的排放量即可达到只减不增的态势,这样就为现状给排水系统的保护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2.4 桃坪羌寨的整体建设风貌的保持 桃坪羌寨的整体建设风貌的保持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进入寨子后的视线空间环境,这在前述四川省理县桃坪乡桃坪羌寨保护规划中已做了针对性的工作;二是从寨子外部的重要观景点远望整个桃坪羌寨及周围相关环境的整体视觉效果,这是本次规划考虑的方面。通过现场踏勘,我们考虑了五个重要观景点:其一是公路上
9、从成都方向转过弯后的地方,从这里往西观桃坪羌寨及山体、果园、杂谷脑河组成的相关环境;其二是公路上从理县县城方向过来的路上,从这里往东观桃坪羌寨及山体、果园、杂谷脑河组成的相关环境;其三是寨子入口处公路一侧往北观桃坪羌寨及周围环境;其四是在寨子北面的高处往南俯视桃坪羌寨及周围环境;其五是寨子南侧半山腰的台地上,从这里往北,桃坪羌寨建筑群、背靠的山体、两侧的果园、杂谷脑河谷层次分明,共同构成了一个人与自然相融的有机整体,同时也反映了羌寨选址的军事防御、生产生活需求方面的精心考虑,因此是桃坪羌寨的核心观景点。2.5 历史文化价值的延续性 羌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而历史文化则具有时间性,从形成开始,直
10、通未来。而不同时代的羌寨则是羌文化的直观表现体。因此能反映不同时代特征的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羌寨是羌文化价值保护的最重要的环节。桃坪羌寨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反映;而南面高山上的入达、佳山两个寨子则反映更古老时期的羌族历史文化;而现在桃坪羌寨居民外迁后形成新的羌寨则应反映21世纪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羌民族文化的特点,从而保持羌族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规划建议桃坪羌寨附近的现状未利用或建筑量少的河谷台地应予以保留,作为以后更新历史时期的羌寨建设用地,同时也作为现状居住在高山地带的居民的搬迁用地。第三章 外迁基地的选择3.1 外迁基地的基本条件 作为桃坪羌寨居民的外迁基地,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3.1.1 外迁基
11、地离桃坪羌寨的距离不能太远。 3.1.2 外迁基地的建设不能影响到桃坪羌寨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 3.1.3 外迁基地的可建设用地面积应满足桃坪羌寨青少年为主的居民的外迁需求,即应按户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安排。 3.1.4 外迁基地应同时作为桃坪羌寨的旅游基地,满足经营活动外迁的需要。 3.1.5 外迁基地的地形地貌条件应利于新的历史时期的羌寨的建设风貌的形成,并能恰当反映时代特征。3.2 可供选择的用地 经过现场踏勘,可供选择的用地为两处河谷台地:其一是桃坪羌寨东侧紧邻的地方,现为寨子居民的果园用地,面积约180亩;其二是寨子以西约1.5公里的裕丰岩,现为10多户居民的居住及果园、菜地,面积约15
12、0亩;寨子以东1公里多的地方也有零星台地,但面积太小,不便利用。3.3 用地比较 寨子东侧果园和裕丰岩两块用地从面积上来说,都能满足要求。从对桃坪羌寨整体景观形象是否有影响的角度来看,则裕丰岩不会带来影响。而寨子东侧果园作外迁基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是从南侧半山腰观景点远望,原有的近乎完美的画面将被破坏;二是从成都方向过来的转弯处的观景点远望,也有同样问题。因此,不宜用寨子东侧果园作外迁基地。 因此,裕丰岩就成了唯一选择。总的来看,裕丰岩能够满足前述要求。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合适的方式解决:一是1.5公里的距离,交通上如何解决;二是经营活动外迁后,有这么一段距离,如何让游客参与羌式餐饮、特色纪念
13、品选购、民族歌舞表演等民族风情活动,加深对羌族文化的了解。 交通上的解决方法是:沿杂谷脑河北岸修建4至5米宽的硬质路面,由电瓶车解决1.5公里的路程;既轻快便捷,也避免了与成阿公路的混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经营上的解决方法是:废除现桃坪羌寨入口,新入口设于裕丰岩。这样的有利方面是:其一,在保证桃坪羌寨的展示条件外,又增加了代表21世纪的新时期的裕丰岩羌寨这个新的景点,增加了游览信息量;其二,经营活动由股份公司统一进行,并且溶入新的裕丰岩羌寨之中,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其三,裕丰岩西杂谷脑河外侧,有面积较大的用地,能够满足旅游车辆的停放,而现状入口处的停车用地难以解决。第四章 桃坪景区结构分析4
14、.1 景区构成分析 桃坪景区是羌文化的集中展示景区,由桃坪羌寨、入达羌寨、佳山羌寨、木卡羌寨以及规划形成的裕丰岩羌寨五个主要景点组成。景区的旅游设施功能由裕丰岩羌寨旅游基地承担。 从景观序列来看,以时间为线索,从古至今分别是入达羌寨和佳山羌寨、木卡羌寨、桃坪羌寨、裕丰岩羌寨,它们也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羌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4.2 景区结构分析 桃坪景区,以桃坪羌寨作为景区的核心地带,以裕丰岩羌寨作为景区的旅游设施基地,以入达、佳山、木卡三个羌寨为重要景点,形成核心区加点状的景区结构。 桃坪羌寨裕丰岩羌寨(规划)是桃坪景区的主要内容。其中,桃坪羌寨建筑群、东西两侧的果园、相邻的杂谷脑河谷地段、寨子
15、北侧紧靠的山体共同构成桃坪羌寨景观区;而裕丰岩羌寨则形成反映21世纪时代特征的羌族聚居区和反映经济特征的经营活动内容设置区。桃坪羌寨和裕丰岩羌寨共同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历史文化风景游赏、旅游设施配置、居民居住等多功能的综合区域。 桃坪羌寨裕丰岩羌寨的外围紧邻的是六个观景点,即前述五个加上裕丰岩南侧山坡上的观景点(观新的裕丰岩羌寨)。 再外围则是地处高山上的入达、佳山两寨和位于裕丰岩以西约8公里的河谷地带的木卡羌寨。这三个寨子都具有较长的历史,应制定措施施以严格的保护,把羌文化完整地保护下去。第五章 裕丰岩用地综合现状分析5.1 区位关系 规划区位于成阿公路旁,杂谷脑河畔,东距桃坪古寨约1.5公
16、里,西距理县县城38公里。5.2 地形 本区地处岷江流域杂古脑河谷地带,周围高山环绕,峰峦重迭。规划区用地为河滩地,地形较为平坦。用地高程在14961485米之间,相对高差为11米,整个地势呈西高东低。5.3 现状用地及建设状况 用地多为果园和耕地,另有十余户农村居住用地。区内道路全为土路,对外靠两座索桥跨杂古脑河与成阿公路相连。另外,区内有一个加油站。5.4 用地评定 按照自然坡度、地形地貌特点,结合本区特点,规划区用地分析评定如下:5.4.1 一、二类建设用地:地形自然坡度025之间的用地,该类用地地形较为平坦,适宜建设,面积约11.09万m2,占总用地的43.3%。5.4.2 三类不可建
17、设用地:地形自然坡度25以上,地形起伏较大,不可作为建设用地,面积约8.84万m2,占总用地的34.5。5.4.3 其它用地:指河流水面,面积5.67万m2,占总用地的22.2%。 规划区总用地分析评定范围25.60万m2。第六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6.1 规划依据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6.1.2 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6.1.3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国家标准和规范 6.1.4 桃坪羌寨保护规划(2002年清华大学) 6.1.5 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 6.1.6 规划相关基础资料6.2 规划指导思想
18、 依托桃坪羌寨及其周边地域的风景名胜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羌族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在改善桃坪羌寨居住生活条件的同时,又能满足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需求,最终使桃坪羌寨的建筑群、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羌寨的生活传统得到保持和延续。6.3 规划原则6.3.1 古寨保护与新区建设、经济活动剥离的原则。使古羌寨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合理确定旅游业开发强度,以旅游业带动本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6.3.2 继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原则。在处理新区建筑与环境、空间与景观时,应保护和继承羌族历史和文化的特色,同时注重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融合,使羌族文化、地域特色转化为独特的新区
19、风貌和旅游资源优势。 6.3.3 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处理好保护自然环境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规划布局应集中、紧凑、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合理安排新区内的各类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第七章 规划区职能及规模7.1 职能 桃坪羌寨景区由桃坪羌赛、裕丰岩两片组成,本规划区为裕丰岩片区及职能如下: 7.1.1 桃坪羌寨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7.1.2 桃坪羌寨居民居住生活和经营活动安置区域,是现代的羌民新村。 7.1.3 桃坪羌寨的入口门户地带。 7.1.4 体验和了解羌族历史、文化、风俗、宗教的场所。7.2 规模 7.2.1 总用地规模:16.67万m2。
20、 7.2.2 建设用地规模:10.42万m2。 7.2.3 居住户数:120户。 7.2.4 开发强度:综合容积率0.3,总建筑面积按3万平方米控制。第八章 规划构思和用地布局规划8.1 规划构思 8.1.1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同时,羌族还具有独特而又神秘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环境,这些都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内容。本规划区地处羌族聚集区,规划应强调羌族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8.1.2 规划区以碉楼为大中心的空间布局。碉楼历史上的防御功能在羌文化中有很深的沉淀,它是人身安全的依托,高耸特殊的造型,处于村寨中心的地理位置,民居和各类用地围绕其展开布局。现在碉楼应突出其景
21、观性,而弱化其功能性。 8.1.3 村寨民居以水渠为中心的空间布局。以水渠为中心的空间是桃坪古羌寨的特色之一,规划在新区建设时,由杂古脑河引水入寨,围绕水渠布置民居、水磨房、廊桥、过街楼、绿化集中点、石板桥、石板路,形成村寨中多中心空间的布局。8.2 用地布局规划 8.2.1 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 “两轴一心”、“一个公共设施区”和“三个居住组团”的规划结构。 1. “两轴一心”: 两轴:羌文化景观轴和沿河绿化景观轴。 一心:保留规划区中心的苹果园,形成本区的绿心。 2. 一个公共设施区: 羌文化展示活动区 由游人中心、羌文化博物馆、羌民俗表演厅、旅游商品购物美食街、羌文化广场等组成。 3. 三
22、个居民组团 东、西、南三个相对独立的羌寨民居居住组团。 8.2.2 用地布局规划 1. 居住用地 主要布局在羌文化广场两侧,由东、西、南三个居住组团组成。为桃坪古羌寨居民的居住安置用地,共计120户,其中84户为桃坪寨的居民。在满足居民居住的同时,东、南居住组团的居民每户可开展一些为旅游服务的经营活动,如家庭旅馆、餐饮、羌家乐等形式。西居住组团规划为纯居住组团,不开展经营活动。用地面积3.89万m2,占总用地的23.3。 2. 公共设施用地 商业用地:布局在美文化广场东侧,主要安排本地居民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商品活动,如旅游商品、羌族土特产品的销售,形成一条有羌族特色的商业街。用地面积为0.32万
23、m2。 游人中心用地:布局在羌文化广场南边,布置一组具有羌族特色的建筑群,由游人中心、羌文化博物馆、碉楼群、羌民俗表演厅组成,是羌文化、历史、宗教的综合展示场所。用地面积0.53万m2。 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为0.85万m2,占总用地的5.1。 3. 道路广场用地 车行道分为7米、5米两级 步行道为2.5米一级 广场1处,为羌文化广场 具有休闲娱乐和景观展示双重功能。 社会停车场1处,布局在规划区西端,本区西端布局旅游观光车交通换乘中心。 道路广场总用地为2.29万m2,占总用地的13.8。 4. 公共绿地 分别布局在规划区中心、西端河岸和沿杂古脑河边。中心绿地由保留的原苹果园组成,西端河岸绿地
24、为保留的河滩杨树林,滨河绿地结合河岸整治新增设。用地面积3.47万m2,占总用地20.8。 5. 环境生态绿地 布局在规划区四周自然山体和河流两岸。第九章 建筑风格及景观控制规划9.1 建筑风格控制规划 9.1.1 居住建筑 以羌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布局。一般为三层,建筑材料用石片材叠砌,从底部至屋顶墙体有收分,女儿墙、窗口有白色装饰色带,顶部放置白石为神,局部出挑木质吊角楼。 9.1.2 公共建筑 采用羌式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布局相结合,外部建筑材料以羌族传统材料为主,内部空间应满足现代公共建筑要求。9.2 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9.2.1 广场景观 羌文化广场既是休闲娱乐广场,又是景观广场。广场
25、由大碉楼、羌式图腾柱、铺装地面、绿地、羌式廊桥、景观水渠组成,广场的景观规划重点注重羌文化氛围的塑造,同时在功能上又要满足文化娱乐活动的要求。 9.2.2 景观建筑 主要有碉楼、磨房、廊桥。碉楼采用传统工艺石砌碉和内收弧线的作法,成四角、六角形貌,高二十至三十米,是规划区内最高的建筑物和标志性建筑。 9.2.3 滨河景观 河岸采用生态河堤结合防洪设施的形式,在保留原生高大乔木的同时利用地方树种进行绿化配置。 9.2.4 绿化规划 规划区内的植物从树种选择到乔、灌、草的搭配比例以及所形成的室外环境风貌均应体现本地区固有的自然化、地方化特点。在树种选择方面,应以乡土树种进行环境美化;裕丰岩的西部,
26、应根据四季风向的特点,主要满足防风的功能需求(因为主导风向是沿河谷从西向东);沿杂谷脑河岸,则应主要满足坚固河岸的防护作用;其它地方则应根据羌寨的传统方式(比如大量种植果树)进行绿化种植。 9.2.5 其它控制 1. 规划要求本区的雕塑、小品、路面铺设、驳岸形式及植物配置等都应进行景观园林设计。 2. 沿杂谷脑河及规划区内主要道路严禁架空电力电讯线。 3. 严格控制桃坪羌寨317国道两侧居民建设,并进行两侧环境整治,形成环境优美的绿色通道。第十章 道路工程规划10.1 现状 裕丰岩内现状仅有数户民居,南面有一吊桥作为居民对外主要联系通道。国道317线从规划区西面、南面边缘通过。10.2 规划
27、10.2.1 平面 1. 规划区的对外交通完全依托国道317线。有关资料表明,该段国道公路将于近期实施“三改二”改造。基于桃坪羌寨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对地方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建设该段国道公路的规划设计应充分重视,为桃坪、裕丰岩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对外交通条件。 2. 规划区西面规划一座大桥,作为规划区对外主要车流出入口。南面吊桥仍保留,并按规定加固,作为居民对外步行出入口。 3. 规划区内道路呈自由式形状,中间主要道路宽7米,与桃坪羌寨相连。环形道路宽5米,为区内交通服务。 10.2.2 竖向 规划区内道路以中心广场为最高点,向四面下降,形成独具特色的倒锥形道路竖向结构。 10.2.3 交通
28、设施规划 在规划区西侧设大型停车场,西侧停车场面积7000平方米,东侧设观光车交通转乘站,面积1000平方米。 10.2.4 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长度 区内通车道路总长约1985米。 道路面积 区内通车道路面积11600平方米。 最大纵坡为4.5,最小为0.2。 停车场总面积7000平方米。 路沿石半径为615米。 观光车转乘站面积1000平方米。广场面积3300平方米。道路广场总用地22900平方米,占总用地13.8%。第十一章 用地竖向规划11.1 构思 本规划用地范围内地形十分平坦,中间有一约2米的陡坎。临水面自然河岸十分漂亮。 11.1.1 本规划用地竖向着重塑造羌民族民居环境用地,即不
29、分平台,原有平坦台地也适当人造坡度,原有坡地做一有计划调整,使整块用地与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 11.1.2 用地以中心广场处最高,用地坡度向四周下降,形成一倒锥形用地。11.2 主要指标 11.2.1 用地竖向规划用等高线表示改造后用地形状。 11.2.2 等高线等高距为0.2米。 11.2.3 由于需填筑成一定形状用地,故本地区填方量比挖方量要大,故需向外取土。 11.2.4 估算填方约为5385.2立方米,挖方约为775立方米,需外借土方4610.2立方米。第十二章 给排水工程12.1 给水工程 12.1.1 用水指标及用水量预测 根据规划区所在给水分区和用水习惯,确定本区用水标准为: 居
30、民综合生活用水标准:200升/人日; 民居接待床位用水标准:150升/床日; 宾馆接待床位用水标准:300升/床日。 综合以上各类用水,同时考虑部分其它用水和未预见用水量,计算得本规划区总用水量为300吨/日。 12.1.2 高峰时用水量 时变化系数取1.8,则高峰时用水量为6.25升/秒。 12.1.3 水源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本规划区用水由曾头给水站供给。 12.1.4 水压 根据规划区建筑层数及高度,确定本区供水压力0.2兆帕。 12.1.5 消防给水 根据本规划区用地规模,结合本规划区用地布局特点,确定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共用一套给水系统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按同一时间内1次火灾考虑,
31、消防延时为2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升/秒,故消防用水量为72立方米。 在给水管道上按间距120米设置消火栓,道路交叉口酌情增设。 12.1.6 管网布置 给水管由给水站接出后沿桃坪羌寨至本规划区的道路敷设进入规划区,沿区内主要道路敷设贯通整个规划区,在次要道路上敷设两根支管,形状枝状供水管网。12.2 排水工程 12.2.1 排水体制 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原则,该规划区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12.2.2 雨水工程 (1)暴雨强度公式 采用气候条件与规划区相似的天水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37.104+33.385LgP q= (t=mt2+t1) (t+18.431)1.131 设计重现期P=1年,集水时间t1=10分钟,径流系数=0.65。 (2)排水组织 规划区三面临水,一面靠山,雨水宜经组织后尽快排入杂谷脑河。雨水经组织排入河中。由于规划区背靠大山,故在规划区北边缘设置一条截洪沟,将山洪截流排入河中,以保证规划用地的安全。 (3)管网布置 由于本规划区为羌式建筑区,为使排水设施与羌寨格调融为一体,雨水采用道路明边沟排放,明沟尽量顺坡沿道路设置,与区内景观水体结合。 12.2.3 污水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