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37.20KB ,
资源ID:94269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269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厦门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厦门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docx

1、福建省厦门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202103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

2、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时期的社会伦理关系一般适用于同族和亲戚;春秋时期,社会伦理关系不仅适用于宗族和亲戚,在血缘人伦外还增添了异邦、异族的“道路之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A社会人员可自由流动 B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D国家的地域化治理2西汉时期,关于土地买卖的记载十分常见,达官贵人、豪强地主的土地大多由买卖而来,大商人和民间致富者所增加的土地更是由买卖而来的。据此可知,西汉时期A均田制遭到破坏 B中央集权日益弱化 C自耕农经济衰退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3隋代规定县丞和县尉“尽用他郡人”,又规定州县的主要属官“三年一

3、代,不得重任”;唐太宗时有“叔父兄弟不许同省为郎官”的惯例,唐朝规定父为宰相,子即不能为谏官。隋唐的这些规定旨在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保证政权运行稳定 C杜绝地方吏治腐败 D完善人事任免制度4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等著名书院。但到北宋仁宗末年,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削弱书院和县学,北宋前期较有影响力的书院全部消失。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理学官方地位确立 B书院脱离社会需要 C地方官学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表1所示为13751790年中国白银比价的变化。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白银比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表1时间(年)黄金(两)白银(两)13751

4、413851513971514131751481171573162017816281644110166217001101790115A政府赋役征银的推动 B商业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 C王朝更迭造成市场动荡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61893年,郑观应在谈到万国公法时指出,“公法者,万国之大和约也”,国内士人要理解并接受万国公法,就需要完成从把中国视为天下到视为万国之一国的转变。这反映出郑观应A注重政治制度变革 B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 C强调中体西用理论 D主张建立法治化国家720世纪初,御史萧丙炎指出:“各省办理地方自治乡绅中公正廉明之士,往往视为畏途,而劣监刁生,运动投票得为职员及议员与董事

5、者,转居多数。”多数劣监刁生,平日不谙自治章程,“逞其鱼肉乡民之故技,以之办理自治”。据此可知,当时的地方自治运动A促进了地方绅权急剧膨胀 B阻碍了城乡之间人才流动 C加速了清末统治秩序瓦解 D引发了地方士绅严重分化8图1所示为19041918年福建关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总额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的福建图1A对外贸易额呈下降的趋势 B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C政府对经济扶持力度不够 D受欧美列强的侵略加剧91940年,国民政府颁布抗敌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坊碑办法大纲,对人祀、公祭、管理等做出详细规定,明确各项人祀规则,以往烈士对象仅涉及“官兵”,新“办法大纲”则明确包括人民,删除

6、以往“剿赤”类条文。国民政府这些举措A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要求 B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旨在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D加强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10图2为1955年新中国的宣传画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该作品图2 A继承了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 C记录了三大改造的历史场景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1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提出要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在新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该文章被一些人指责为“砍旗”,但却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他赋予了这场讨论超越一般理论观点争论的意义。该讨论的意义在于 A破除了人们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纠缠 B标志着邓小平

7、理论体系走向成熟 C促进了人们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2古代雅典鼓励公民充当公共利益诉讼的起诉者,被告若被判有罪,受到罚款或财产充公的处罚,原告可以获得罚款的一部分作为奖励,这一举措旨在A强化对执政者的监督 B维护公民个人的正当利益 C培育公民的城邦意识 D打破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1315世纪,欧洲学者皮科认为上帝教导亚当:“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都被限制和约束在我们规定的法则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交与你一个自由意志,你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你本性的界限。”由此可知,皮科的这些言论反映了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B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C启蒙运动生而平等

8、的理念 D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削弱14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A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 B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 D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151933年,苏共中央全会和中央控制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国家“二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年均增长率目标是13%14%,而“一五”计划时期是20%21%。决定“主要强调的不是生产的数量增长,而是生产质量的改善和人均产出的增长”。这表明当时苏联A试图解决工业化

9、中的浪费问题 B已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较突出 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16图3所示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近期世界经济发展的统计及预测。由图可知图3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竞争优势 B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C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增强 D经济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格局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 表2为20世纪30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表2时间空间事件1931年9月18日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北平“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39年9月波兰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

10、开始。1940年8月中国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1941年6月22日苏联边境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1941年12月7日美国夏威夷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45月德国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9月2日东京湾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国战区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宏观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一条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

11、”“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对于如何实现“无讼”,孔子提出的是一套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为政在人的治理方案,总体上是以德去刑。汉代一些地方行政司法官吏,在社会治理中,综合运用礼教、政教对社会的指引作用及刑罚对犯罪的禁止功能,综合治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例如:秦彭“准礼训人,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东汉刘矩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 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愤怒)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等。 摘编自胡仁智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儒家化及其历史启示材料二 罗马法是

12、在古希腊自然法理念的感召下,经千余年的历史筛选而鼎立起来的传统私法文化之源。由于罗马法学家一开始就以自然法为指导,诠释着以市民法和万民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并亲历种种司法实践,在几个世纪中一贯以往。他们形成传统的诉讼指导、诉讼参与、撰写契据,解答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现实问题,更使他们的解答常常必须被审判者所接受,直接作为判案依据,这大大推动了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加之罗马版图的日益扩大,对外交往日愈频繁,国内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法律的确认和处理已是罗马国家不可替代的必然手段,因此,罗马民间才靠着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成了有史以来的“法制帝国”。 摘编自张蓉蓉等罗马私法自然法的法律表达(1)根据材料并结

13、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社会治理的发展,并作简要评析。(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古罗马与中国古代在社会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不同的原因。(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3 17001819年英国原棉进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时间1700年1720年1760年1780年1800年1819年总值13961968235968775601114974表4 17801830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时间1780年1790年1802年1810年1820年1830年总值3550616623697264505189519942253107941050

14、969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等图4 17201800年英国纺织业发明数量及专利总数(单位:项) 摘编自常悦、何朝安近代英国的技术专利制度从纺织技术的角度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三个图表中提取两条或三条具有逻辑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宋神宗上台后,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掀起了“熙宁兴学”改革运动,促进了北宋的教育改革。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就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教、养、取、任”四项纲领,为“熙宁兴学”奠定

15、基础。神宗年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在皇帝亲自干预下,用“三舍法”取士取代科举取士,学行卓优者可直接做官,还颁布了新的官方考试、讲经标准。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设立经议局,并亲自主持撰修三经义,即诗书周礼。熙宁六年(1073年),在太医院的基础上,又设置专门的医学,分为方脉科、针灸科、肠科等项目,培养专门人才。“熙宁兴学”期间,中央政府还在地方设置学官负责地方各级教育,规定地方官员不得干涉,普设学田,扩充地方学校经费来源,促进州县学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师克谦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熙宁兴学”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6、识,简析“熙宁兴学”对北宋教育发展的影响。(6分)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CBCDBCBABCCADAC1D【解析】西周时期,宗族色彩比较浓厚,形成了同姓、同宗、同族生活的格局,因此,社会伦理适用于亲戚和同族,春秋时期,人伦不再全是宗族和亲戚,在血缘人伦外还增添了异邦、异族,这表明以前同族生活的格局慢慢被邻里乡党的地理分布所取代,邻里乡党不仅有同宗同族之人,也有乡族和异邦之人,这反映出春秋时期国家的地域化治理,故选D项;材

17、料虽然可以反映当时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增强,但并不表明当时人员可以自由流动,故排除A项;社会伦理关系将异族纳入其中,并不表明宗法观念的淡化,故排除B项;儒家思想当时刚刚产生,影响力有限,故排除C项。2C【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西汉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这必然会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故选C项;均田制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排除A项;汉代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土地兼并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无关,故排除D项。3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唐籍贯和亲属关系任官回避制度,实行官吏避籍、避亲制度,有利于防止腐败滋生、结党营私和裙带依附等现象,保证政权运行稳定,故选B项;隋唐这些规

18、定主要是为了防止腐败现象滋生,故排除A项,材料中既有地方官员的回避信息,也有中央官员的回避信息,而C项表述只包括地方官员的回避,故排除C项;D项不是隋唐实行回避制度的主要目的,故排除D项。4C【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到北宋中期,以前有影响力的私人书院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地方官学,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地方官学的发展,故选C项;南宋时期,理学的官方地位才得以确立,故排除A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北宋政府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书院脱离社会需要,故排除B项;材料是说有影响力的私人书院消失,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D项。5D【解析】解读表格数据可知,13751790年中国白银比价呈

19、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中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当时西方尚未进行工业革命,中国手工业在中外贸易中占据优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导致白银比价下跌,故选D项;明朝赋役征银并不会导致白银比价下跌,故排除A项;明清主要税源仍然是农业税,故排除B项;1644年明朝灭亡,白银比价下跌较快,但清初,特别是1790年,白银比价进一步下跌,说明王朝更迭不是影响白银比价变动的主因,故排除C项。6B【解析】由材料可知,郑观应要求中国人接受万国公法,并且把中国视为万国中的一国,认为中国也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员,这就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故选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郑观应注重政治制度改革,故排除A项;材料也不能反

20、映出郑观应强调中体西用理论,故排除C项;万国公法是国际法,而不是国内法,故排除D项。7C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清末地方自治运动过程中,参与者多为品行低劣的士绅,他们不了解自治章程,往往借机压榨百姓,这会激化阶级矛盾,引发民众的不满,从而加速清廷统治秩序的瓦解,故选C项;地方绅权膨胀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出参与地方自治的士绅多是品行低劣者,不能体现城乡之间人才流动受阻,故排除B项;材料表明在地方自治过程中,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往往不愿意参与,而参与者大多是通过贿赂等不法手段获取议员或董事的,这反映了地方士绅的分化,但“引发”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8B【解析】解读图

21、中信息可知,1904年至1918年,福建关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故这一现象说明这一时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故选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福建关税收入在全国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并不表明福建对外贸易额呈下降趋势,故排除A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当时福建政府对经济扶持力度不够,故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9A【解析】新办法大纲“删除以往剿赤类条文”,将普通民众亦纳入范围,降低了人祀标准,这有利于激发国人的抗战精神,适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故选A项;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故排除B项;材料中新“办法大纲”明确

22、各项入祀规则,目的是激发国人的抗战精神,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控制或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故排除C、D两项。10B【解析】由材料可知,这幅宣传画宣扬的是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建设新风尚,故选B项;文人画强调个性的抒发,这幅宣传画与之不符,故排除A项;宣传画强调的是工业化建设,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改造,故排除C项;“双百”方针在1956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捧除D项。11C【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一些人指责为“砍旗”,说明其受到了“两个凡是一的影响,邓小平给予文章提出的实事求是原则以支持,使得讨论“超越一般理论观点争论”,反映了党内两条思想路线的分歧和较量,促进了思

23、想理论根本性、全局性的拨乱反正,故选C项;A项是南方谈话的影响,故排除A项;邓小平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南方谈话,故排除B项;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的是党的十五大,故排除D项。12C【解析】由材料可知,古代雅典鼓励公民积极维护城邦的利益,这是在培育公民的城邦主人公意识,故选C项;材料不能表明这项举措是针对执政者的,故捧除A项;这一举措是维护城邦公共利益,故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当时贵族垄断政治,故排除D项。13A【解析】由材料可知,皮科强调上帝在造人之时,就赋予了人自由意志,即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自由意志认识世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价值观,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故选A项;欧洲

24、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以后,而材料的时间却是15世纪,故排除B项;15世纪的欧洲尚未产生启蒙思想,启蒙运动尚未爆发,故排除C项;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是封建神权,而不是基督教,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14D【解析】材料强调美国民众“对君主的崇拜”逐渐根除,这反映出当时美国民众对君主制的否定,说明当时美国民众倡导“共和”,故选D项;平等意识强调的是民众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在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项;民主思想的内涵是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精英政治,故排除C项。15A【解析】根据材料“主要强调的不是生产的数量增长,而是生产质量的改善和人

25、均产出的增长”等信息可知,苏联要求改善生产质量和提高人均产出,这是回应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差、能耗大等突出问题,故选A项;当时苏联并未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B项,材料是针对“一五”期间工业化高速度和浪费问题而言的,未涉及国民经济比例问题,故排除C、D两项。16C【解析】由材料可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高于发达国家,这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增强,敏选C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虽然低于发展中国家,但是竞争优势依然存在,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可以反映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但不能表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重心已经转移,故排除B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

26、共4题,共52分。17(8分)示例1:认识: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2分)阐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历时14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时最长的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打破了日、德、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中国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出了巨大牺牲。(6分)示例2: 认识: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促进。(2分) 阐

27、释: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早和历时最长的战场,也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减轻了美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同时,中国也积极与反法西斯国家合作,如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等,这极大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反法西斯国家也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如盟国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二战后,美苏对日作战,也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6分)示例3: 认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阐释:略。(“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评分标准说明一等(86分)认识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表述精练阐释清楚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二等(53分)认识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表述

28、精练阐释基本清楚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三等(20分)认识不够整体、表述不够精练阐释不够清楚史实不够准确、史论结合【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注意设问的要求,设问是要求宏观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一条整体性的认识,并进行阐释,学生要从整体解读材料信息,可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以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上得出认识。18(20分)(1)发展:先秦时期,儒家德、礼、政、刑综合治理思想和“无讼”社会理想尚停留于思想层面;但在汉代为一些地方郡县官吏所推崇,并付诸社会实践;开创了地方治理儒家化的进程。(6分)评析:有利于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对

29、自己正当法律权利的追求,是造成中国古代司法道德化的重要历史因素。(4分)(2)不同之处:中国古代社会治理重视儒家伦理的调节作用,忽视法律的作用;古罗马重视法治,私法发达,注重以法律手段调节各种复杂的矛盾。(4分)原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关系相对简单,人们主要与自己家族和邻里乡亲打交道;儒家治理思想源远流长。(3分)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频繁;商业文明下,理性化的契约关系确立;古希腊自然法理念的影响,私法文化传统;适应罗马帝国扩张后社会治理的需要。(3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第(1)问关于先秦至汉代社会治理的变化,学生可根据材料中的“汉

30、代一些地方行政司法官吏,在社会治理中,综合运用礼教、政教对社会的指引作用及刑罚对犯罪的禁止功能,综合治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得出“先秦时期,儒家德、礼、政、刑综合治理思想和无讼社会理想尚停留于思想层面;但在汉代为一些地方郡县官吏所推崇,并付诸社会实践,开创了地方治理儒家化的进程”;关于评析这一变化,学生可进行知识的转移,从社会治理儒家化的角度分析其积极性和消极性。第(2)问关于古罗马与中国古代在社会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古代社会治理重视儒家伦理的调节作用,忽视法律的作用;古罗马重视法治,私法发达,注重以法律手段调节各种复杂的矛盾”,关于其产生不同的原因,学生可从经济角度和文化习俗等角度进行分析。19(12分)示例一: 信息:英国棉纺织业发明数量与英国原棉进口量。(2分) 论题:技术发明推动经济转型。(2分)阐释:18世纪以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