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0 ,大小:96.11KB ,
资源ID:94229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229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教综大纲内容版515最新版本.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教综大纲内容版515最新版本.docx

1、版教综大纲内容版515最新版本TKS2013版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一、 教育与教育学的概述(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相比,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它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

2、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3.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的起源包括: 生物起源说,神话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其中心理起源是最先提出来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心理起源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孟禄. 学校教育的产生: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我国在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痒序”周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制度也日趋完善,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大学、小学)和乡学(塾、痒、序、校)两类.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原始教育社

3、会的教育特点: a,教育的非独立性, b,教育的原始性, c,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教育的原始性主要是老一辈结合实际生活,通过耳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以及儿童在实践中耳濡目染的方式学习。)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 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 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累积,为学校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 文化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发展方面的原因。4.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历史

4、形态,即古代教育- 我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在商代,开始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职业。我国春秋时期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思想是儒家(仁)墨家(忍) 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在欧洲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合成“七艺”。在西方的僧侣教育,骑士教育,世俗教育等教育知识中,神学仍是主修课程.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同属于古代教育的范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教育

5、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分离.2 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3 基本组织教育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现代社会教育,其特点为:1 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 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3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特点1 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网络逐步建立,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外在动力

6、)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如何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实践活动。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学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昆体良的.中国古代的,朱熹的,韩愈的.其中是我国史上最好的一部教育专著,成书于战国末期.其二,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著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不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7、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相观而善,长善救施,禁于未发等是学记中千古传颂的教育格言.)在教育的创立阶段(1718世纪) 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发表了,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科学并列.夸美纽斯的,洛克的和卢梭的夸美纽斯的成稿于1632年,大体上确立了近代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轮廓,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在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的是教育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必考)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他还提

8、出了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二个基础,即:心理学基础、伦理学基础。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通常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代表。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在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其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为教学中心的倾向,主张以儿

9、童为中心,强调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实验教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提出形成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素质教育)为教育教学观.杜威的偶遇思想通常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表.教育无目的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教育学的分化和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第二次世纪大战以来,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教育学科如教育哲学、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教育交叉学科。我国的教育学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的。1901年,王国维翻译了立花铣三郎的,这是中国最早了解到的教育学.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0、-1924年廖世承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 学习苏联的教育学(1949-1957)(2) 教育学中国化(1958-1965)(3) 教育学语录话(1966-1976)(4) 教育学的逐步发展(1977年至今)3.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 研究对象大的普遍性、平凡性。 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2 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科学性。 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 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三)教师与教育学1.教育学的价值。1 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 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

11、解释教育问题.3 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2.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将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专业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和专题结合起来.把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结合起来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经济。(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

12、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其中,劳动者身上的以知识,技能,体力等形式体现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教育资本,它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2.教育与政治制度。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3 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3.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承功能、选择功能

13、、融合功能、创新功能。文化的作用主要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创造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泛指狭义的文化)“大学要引领社会”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一项新的社会文化功能。4.教育与社会人口。人口对教育的制约,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人口出生率和教育水平呈反比关系,教育是可以通过实施优生教育,改善人口的先天素质,实施出生后的教育,改善后天教育.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人口向城市流动,教育结构的合理化有助于人口职业结构趋向合理化.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14、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三、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几种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观。内发论,外铄论,实践主体论.内发论:如孟子讲“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柏拉图认为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内发论,而奧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就是内发论.外铄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体现了实践主体论.2.影响人

15、的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登于1869年在中说道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的.其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的决定一样.美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其三人都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代表观点:洛克的教育万能论提出了儿童犹如一块白板.即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称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16、主导作用,这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第一,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 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第四, 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儿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与动物的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教育要适应和遵循儿童发展的这些基本规律和特性

17、。顺序性与教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阶段性与教育: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性与教育: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所谓“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个别差异性与教育:同一年龄阶段的每个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除了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称之为个别差异。可分为外部差异与内部差异。在外部差异上由于遗传和生活条件的不同,身高体重体质

18、等都有不同。内部差异上,儿童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差异也很大。(格塞尔所做的孪生儿的爬梯比较试验(直立行走)就证明了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是和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本质区别。1.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教育目的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第一层次为教育方针,第二层次为教育目的,第三层次为培养目标,第四层次为各育目标,第五层次为单元教学目标,第六层次为每节课的目标。(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教育方针三个

19、组成部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答:广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狭义的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区别: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总的要求或共同的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不同层次、类型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联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以建筑师作比喻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答:广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狭义的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区别: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总的要求或共同的质

20、量标准。培养目标是不同层次、类型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联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2.教育目的的功能。1 导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2 调控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3 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总之,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4 激励功能(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不同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个人本位论:卢梭、帕克、马斯洛、爱伦凯、罗杰斯、孟子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孔子人格本位论: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小园国芳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杜威

21、伦理本位论:康德、赫尔巴特文化本位论:狄尔泰、斯普朗格、2.在确立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 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第二, 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表现出来。第三, 人既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又必然个性化。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1985年,中共中央遵义会议.1986年,.1993年,. 1995年,. 1999年,.2001年,2010年,.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基本精神):1 社会主义是我

22、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性质.2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4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由凯洛夫的 教育学 提出来的。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

23、)(四)教育目的与当代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与特征。1 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2 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3 对教育认识的深化。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区别)。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即教育目的的迥然相异. 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获得发展,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即这种教育只着眼于培养少数学习好的,有升学希望的学生.3.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4、要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政治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 道德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五、学生与教师(一)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第一,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第二,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第三, 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第四,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学生的地位。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其基本原则:儿童利益的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青少年享有的权利/儿童受教育权利: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权利. C,受尊重权利. D,安全的权利.3.当代学生的

25、特点。所谓当代学生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校学生。1 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2 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3 自我意识较强。价值观念呈多样化。4 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5 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6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儿童的积极与不良影响同时增多,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7 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二)教师l.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发生高度分化之后的产物。教师职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3.专门化阶段 4.专业化阶段。(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

26、上班开办 南洋公学 )(1681年, 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2.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传统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常规角色行为: a,父母的替代者.b,知识的传授者. c,学生的楷模. d,集体的领导. e,法官和裁判. f学生的朋友和知己.21世纪教师新角色/新时代教师的特征:a,学习的促进者. b,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 c,终生学习者. d,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f,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 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劳动方式的示范性. 劳动手段的创造性. 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教师劳动时空的广泛性. 个体性和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3.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素养

27、: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专业才能素养:教学技巧.,教学能力. 教研能力.专业精神素养:主要包括专业道德、专业情操、专业人格、专业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哪些?1 师范教育 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即专业化自我建构。(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4.教师专业发展。西方三位学者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师情境关注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八阶段:职前教育引导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与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司德菲的教师生

28、涯发展模式.:共五个阶段:预备生涯 专家生涯 退缩生涯 更新生涯 退出生涯教师的专业发展或专业成长主要依靠自我发展,自主发展,合作发展.波斯纳则提出 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先生摸索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成长的经历也证明,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最佳途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性。他还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教师的教学素养,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效率。一

29、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走不了太远的,只有充满理想、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才会成为卓越的教师,这是教师专业精神素养的核心内容。(三)师生关系1. 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作用:第一,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第二, 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三, 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2.(良好)师生关系的构成。1以实现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工作关系3.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关系3.师生关系的模式。 专制型(我国现用模式) 民主性(西方模式

30、) 放任型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教师教育水平和素质修养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著名的罗塔尔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师生关系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六、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文化传统。特征:a.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就教育年限c.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d.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e,接受终身教育思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