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6.33KB ,
资源ID:94187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187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1.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1.docx

1、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1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首先我们要发心,为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今后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我们闻法乃至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做这样一种发心。其实我们讲菩提心的教法,讲得再多,关键还在于要落实到实处。什么叫落实到实处呢?也就是要落实到我们心行上的一种训练。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子的,如果不通过实际训练,它就是一种知识,就像我们可以学习很多游泳的知识,各种各样游泳的方法,但就是不下水,那你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游泳知识都掌握了,但是跳到水里边去的时候,照样还是要淹死的。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不能落实到心行上的话,其道理也是这样。相反

2、可能有的人,他不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懂得一些具体的简单的操作,他每天都在做着都在用着,那么他一样会用得非常好,就像很多学游泳的人,有人指导一下,然后他每天去练习,他并不会讲很多道理,但他一样可以在水里游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所学的佛法,当它能够产生作用的时候,它必须要落实到实处,也就是要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上,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怎么训练啊?这个训练其实并不复杂,所有的训练它所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方面就是纠正错误,从我们的观念到我们的行为,我们都已经养成了许许多多错误的习惯,我们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打网球,打网球它有很规范的动作,这个规范的动作事实上并不是很复杂的,我们之所以

3、在练习打网球的过程中不能够一下子就进入这种正确的动作,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一直都难以从这个习惯的动作里摆脱出来。所以我们反复的练习正确的动作,事实上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在于纠正我们错误的习惯,其实我们难以在正确的动作上上手,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错误的习惯,所以这就要有一个教练,不断地在旁边教你,然后你再练,练的过程中,你很快就会进入一种错误的习惯,比如这个拍子怎么拿起来,这个姿势不对,然后又要教练不断给你纠正,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你可能要练上一千遍一万遍。那么一种正确习惯的形成,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正确的重复。我们可能知道很多正确的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没有力量,为什么没有力量?因为我们还不熟悉它,因为我们还不

4、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心行的一种力量,所以我们说熟能生巧,要熟悉,熟悉了就有力量。任何一种想法,任何一种行为的练习都是一样。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呢?修行其实也是这样,一个方面,就是转化我们错误的习惯,这个错误习惯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观念上的错误,还有一个方面呢?就是由这种错误的观念所养成的一种行为上的错误,我们通过学习教理,就是要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观念的过程中,事实上也在于要转化、改正、修正我们的错误观念;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把佛法所说的这样的一种正知见,就是正确的知见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上,比如说因果的观念、无常的观念、无我的观念、空的观念、人生是苦的观念,我

5、们需要把这些观念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中。我们通过学习佛法,转化我们的观念,事实上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过去我们总觉得学习教理是学习教理,修行是修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学习教理,通过对教理进行不断地正确地思维,在这个正确思维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行修什么呢?就是在修正我们的观念。修行,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我们的行为有三种,身体上的行为、语言上的行为、还有思想上的行为,所以叫身、语、意三业,那么我们在思维法义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一个修正我们观念的过程,当我们的观念被修正了,我们的心态也得到了调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所有不健康的情绪,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建立在错误

6、观念的基础上,就像说有的人会把钱、地位看得很重很重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很实在,所以他就会觉得有了这个他的内心就会很踏实,如果他能真正意识到这种外在的财富它的无常性、它的虚幻性,他能真正意识到人生真正价值不在这里,因为所有这些外在的东西对我们而言它都只是具有暂时的意义,而没有永久的意义,而我们人生真正这种最高价值的实践不是通过外在而获得,而是通过内在的生命的改善,如果他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对外在的执着自然也就会淡了,那么贪嗔痴它的力量也就减弱了,所以闻、思的过程,正思维,八正道是佛法修行的不二中道,那么在八正道的修行里边就有一种正思惟,正确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而且这是一种比较根

7、本上的修行,而佛法的止观、正见、契入空性都是建立在正思惟的基础上,所以在声闻乘的佛教中也讲到了,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就是正思维,法随法行,这是修行的一个常道,也就是修行的一条常规的道路,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学教理就不是修行,正确地学教理就是修行。那另外呢?我们一方面通过观念的转化,同时也通过正确观念的获得,我们获得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之后,最主要我们还要把它落实到心行上,就像我们讲的这个发心,菩提心的教法,我们首先要从知识上知道菩提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特征,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用心方法,我们需要在技术性上知道它的这种用心的方式,当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需要去重复。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内

8、心世界里边,我们在无尽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心理力量,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自我,我们的我执多大,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贪心有多大,想一想我们的嗔恨心有多大,想一想我们的我慢心有多大,想一想自己的嫉妒心有多大,想一想当我们烦恼的时候,那一种烦恼的力量,主宰我们的时候、支配我们的时候,我们那种不舒服的状态,那就是体现心的一种力量。其实左右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心念,就是我们的心态,我们的每一种心念不是天生的,它都是在我们无尽生命延续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起来的,我们不断地去训练贪心,我们不断地去训练嗔恨心,我们不断地去训练嫉妒心,我们不断地去训练虚荣心,我们不断地去训练贪吃的心、贪睡的心、贪色的心

9、、贪名的心,因为不同的训练,所以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形成了不同的众生,芸芸众生,种种差别,当然这种训练不是有意的训练,而是一种习惯性的积累,它已经达到任运的程度,当我们要贪的时候,看到一种好的东西就贪了,根本不要费劲;听到不喜欢的话,我们就很自然地就不喜欢,就讨厌、就嗔恨;想到自己的长处,就觉得飘飘然了,一点都不要费劲,为什么不要费劲呢?因为它已经习惯了。那么我们现在也要把这个菩提心训练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我们缘一切众生,看到每一个众生的时候,都自然地能够生起平等心,都自然地能够生起慈悲心。如果我们的心,我们发菩提心这种心,这种活动情况,也能跟我们生起贪心生起嗔恨心那么自然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心已经

10、接近佛菩萨了,所以我们说发心不只是一句口头,关键还在于训练,不训练,你不每天这样去做,我们就会有很多心。我们现在有很多心,看到不同的人我们会有不同的心,看到家里人,看到你尊敬的人,看到没有关系的人,看到你讨厌的人,看到对你有仇的人,看到对你有恩的人,看到你爱过的人,看到你恨过的人,你的心都不一样,想一想看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心灵世界是很复杂的,我们的心理因素是非常非常复杂,这叫什么心呢?这叫凡夫心。凡夫心种种差别,我们现在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训练一种心来代替这一切心,那么这一种心是什么心?就是慈悲心,就是菩提心。佛菩萨只有一种心就是慈悲、智慧,没有别的,而我们有很多心,所以我们的心,心念无常

11、,我们的心每天总是变化无常的,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开心,什么时候会痛苦,我们要痛苦的时候想不痛苦做不到,要开心的时候忘乎所以,每天这个心总是在七上八下的,那如果我们只有无限的慈悲心和无限的智慧,那么我们就会每天都活得很开心,因为真正能伤害我们的,我们能感觉到的就是我们的心,所以我们需要很清楚的是我们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训练自己的心,当我们把这样一种菩提心训练起来了,养成一种习惯,所谓训练事实上就是要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当它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你不要费太大的力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有的人有虚荣的习惯,有的人爱穿漂亮衣服的习惯,那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把这种发心,发菩提心把它

12、变成习惯,如果变成习惯了,那我们即使没有修行,即使在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功德也在无穷无尽地增长,尽虚空遍法界地增长,那个时候我们修行就省力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心行作为基础,我们做每件事情都与佛菩萨的功德相应,都与佛果功德相应,我们无论诵什么经,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就无量功德。反过来,我们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训练的话,我们即使每天在诵经,我们每天在念佛,我们每天在做很多善行,盖庙、弘法,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想着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只想着名呀利呀,因为我们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我们即使做了再多的好事,最终成就的还是凡夫心。你做了再多的好事,但并没有办法提高你的品格,并没有办法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你的生命素质

13、,所以我们想想很多人说我在念佛,可是我的烦恼为什么还很多呢?我的执着为什么还很多呢?我的牵挂为什么还很多呢?那么我们需要想一想的是,我们念佛的时候是用什么心去念,我们做善事的时候是用什么心在做,那么除了我们没有念佛以外,我们每天又是怎么用心,每天都在贪嗔痴里边,所以这样修行自然也就不容易用上去。所以修行的根本就是发心,所以我们学习佛法,首先我们要发心,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我们每天都要带着这样一种心来学,要养成一种习惯,不只是学习佛法,包括做别的事情,每做一件事情,像华严经的净行品里边,它就是帮助我们做这样一种训练,所以不在于懂的道理多少,关键我们领会了多少,我们能用的多少。当然如果作为我们想要

14、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要弘法,那我们还是要学习很多经教,当然从个人的修行来说,你也还是要有相应的知见、正见作为基础,我们现在佛教界存在的问题就是闻思这一块比较薄弱,教理不发达,所以盲修瞎练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正见也是很重要的。正见就是眼睛,如果没有正见就像没有眼睛,没有眼睛那是很危险的,盲修瞎练最后不知道会修到哪里去了。所以一个是发心,一个是闻思的见,从我们修学佛法上来说,这个是很根本的东西。我们预科三年的学习,我们对大家这种培养,我们是有计划的,也是有目标的,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个我们跟一般的佛学院也还是不一样,因为我们发现不论是汉传还是南传、藏传,整个佛法的体系,它还是有一些非常核心的东西,只是

15、佛法因为太博大精深了,很多人他不知道佛法最核心的一些内涵是什么。当然因为佛法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汉传佛教这个传统,也就是八大宗派,这个宗派佛教,当然我个人感觉,它也是有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性。那另外呢,中国佛教是到隋唐进入鼎盛,明清以来衰落,尤其又经过了文革的摧残,现在整个佛教界信仰比较混乱,所以很多人修学佛法多年,依然是无所适从,学不知道该怎么学,修也不知道该怎么修,修就是念佛或者打坐,那么对于念佛打坐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流行的说法,那么这些说法其实不少也还是有问题。当然其他语系的佛教也有其他语系佛教的问题,比如像藏传佛教,藏传佛法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佛教,它固然在修行上在道次第上有它的一些好东西

16、,但是非常复杂,一般的人事实上他是没有能力去接触这些很精髓的东西,所以现在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弘扬也是比较混乱,那些喇嘛活佛到汉地来的非常多,但是来的真正发心非常好的有素质的也并不是很多的。那我们汉地的这些人呢,对藏传佛教多数这些信众也还是盲目性的比较多,所追求的一些东西都是一些现实的功利,比如说帮忙预测一下,算命呵,看相呵,求财呵,发财呵、保佑呵,然后就是供养呵,所以总体上来说,整个佛教界的信仰现象也还是比较混乱。那么现在很多佛学院的教学走的也是一种学院的路线,什么叫学院的路线呢?中国佛教的教育自古以来有宗派的教学,什么叫宗派的教学呢?比如天台宗有天台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华严有华严的教学体系,禅

17、宗有禅宗的一套教学方法,净土宗有净土宗的教学方法,你看现在日本的寺庙还保存着,比如说唯识宗就有自己一套修行的功课,天台宗就有天台宗修行的功课,不像我们现在寺院,天下寺院一本经,念的都是一样的,因为中国的佛教从明清之后走向一种融合。那么早期中国佛教有宗派的教学,我们现在这种学院式的教育是从清末民初引进西方社会的学院式教育,最早从杨仁山办祗园精舍,后来陆续地各个寺院也开始办学。这个学院的办学基本上也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但是这种学院办学是不是很适合佛教界的这种培养人才呢?事实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在学院的办学是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一方面除了佛学以外还有大量的文化课程,另外佛学上学的也比较杂,开设的课

18、程多,涉及的面广,没有一个很核心的一个很明确的指导的思想,所以虽然说各地办学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学僧,但是真正成才的并不多,历年以来佛学院毕业的学生至少我看几千上万,全国有二三十所佛学院从八0年开始办学,但是现在出现在佛教界弘法的能写的能讲的其实并不多,真正走在外面弘法的这些法师没有几个。还有不少这些学僧通过佛学院的学习信仰淡化,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所以为什么有很多老和尚对佛学院不是很信任,特别像北方的一些道场,不太愿意把徒弟送到佛学院学习,这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很多佛学院出来的能说不能行,真正说也说不清楚。但我们这个研究所还是有所不同,我们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从教学、

19、弘法,包括我们现在在编的书戒幢佛学论丛杂志,我们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基于我们对佛教的核心内涵的理解,佛法的核心是什么?我们通过这里几年的学习,我们究竟要获得什么,成就什么?这个我们需要很明确,那么通过我多年对佛学的研究,自己修学的过程中参照的藏传、南传,我也逐步地发现佛法的核心的一些要素,也就是我在年初写过一篇文章汉传佛教的反思,我提出了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呢,第一个就是菩提心,第二个就是见,就是闻思的正见,或是叫空性见,或者唯识见,或者叫阿含的这种苦空无常见无我见,或者叫禅宗大圆满叫如来藏,如来藏的见,大圆满见,大手印见。第三就是止观,如何把这个见落实到心行上,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止观的

20、实践,止观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佛法之所以称为佛法它的主要的原因所在。如果说佛法的所有的这些知见,如果不能够落实到心行上,不能够落实到止观上,那么我们所学的佛法将会成为一种哲学,所以哲学界的研究跟佛教界的研究不同就在这里。我们就要从闻思走向修,而哲学界的研究,文化界的研究它仅仅作为一种知识的思考。我们的关键就是要把它落实到止观上,我们所有教理的学习终归都要把它落实到止观上,所以止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有教理的基础,又有一种技术性的东西。那么这种技术性的东西就是怎么用心,我们所学的教理落实到止观上之后,应该如何用心,在这个层面多多少少需要有老师的特别指导,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传承的问题,就是各

21、个宗派的修行都有自已的一些传承,传承就是一些用心的方法,这个是属于一种技术的层面,所以这是止观。然后就是一个道次第的问题,修学要有个次第的,我们说顿悟成佛固然是好,但是这个顿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像有人说吃饼,吃了七个才饱,他觉得那我就吃第七个就好了,干吗还要吃前面六个,吃前面六个不是浪费了。事实上吃到第七个饱是因为前面有六个的基础,所以顿悟还要有渐修,没有渐修、没有次第,没有天生的顿悟,所以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就像我们说所有的文学、哲学的创作灵感它都是来自于一个积累,一个不是搞文学的人,如果说没有一点文学的细胞,或者没有一点艺术的细胞,他不可能会有这种文学或者艺术的这种灵感和

22、智慧的火花,我们说像六祖慧能一听到金刚经在内心里边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震撼,很多人可能会很羡慕哦,可是为什么其他人听到金刚经就没有感觉呢?如果这个道理用金刚经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所以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因为有这样一个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在宿世种下了这种根机,所以听到金刚经才会有震撼。这个我们在弘法的过程中就非常明显,有的人你怎么跟他说也没有用,有的人即使你随便跟他一说,他好像有一种猛然醒悟的感觉。有的人学佛怎么学也不容易上路,有的人好像一学,你给他讲一些很简单的道理他就上路了,这是一个什么原因呢?这就是一个素质,一个善根的问题,那么这个善

23、根的深浅又是从哪里来的?善根的深浅也不是天生的,它也是一个积累,所以要有道次第,没有次第的话就会无从入手,尤其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那些根机特别好的人他无所谓,他随便哪里都可以入手,就像特别有本事的人,你有路也好没有路也好,他可以飞檐走壁,没有楼梯他也可以爬到屋顶上,可是如果对一般人来说呢,你给他楼梯搭不好,他爬到一半还会摔下来的,所以人跟人是不一样的,要看看自己。不同的法门它有不同的对应性,对应不同的众生的根机,那么这个次第,次第也是不可缺少。佛法的修行它还是需要有一个常规的次第,也就是大家都可以走的这样一条路,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走这条路,但是它需要有一种大众化的,因为毕竟多数人,芸芸众生,

24、多数都是大众化的比较多,我们就像说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思想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随大流生活,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随大流生活,所以还需要有一种比较常规的适合大家走的路,这个很重要,所以这是道次第。然后还有就是一个基础,就是戒律,戒律也很重要的,所有的修行都要以戒为基础,由戒生定,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戒也是无上菩提之本,但戒不是一切,它只是一个基础,过去我们有的人把这个学戒,夸张了戒律的作用,以为学戒就可以了生死了,就可以成佛了,这也是不对的,所以戒它只是一个基础。但菩提心是根本,正见是关键,其实我们成佛、修行,整个佛法的内涵不外乎就是这五大要素,任何一个宗派的修行它都不能离开这五大

25、要素。如果说这个宗派它这五大要素不完整的话,那么这个宗派要出问题的,这个宗派不容易修好的,甚至在修的过程中,这个宗派它就没有办法长期发展下去,它会衰落下去的。所以我们中国的传统宗派,有不少宗派它在弘扬中逐渐衰落,或者说有时候我们接触了一个宗派,在修行上觉得很困难修不起来,原因也是跟这个五大要素的缺乏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这个研究所课程的设置,我们基本上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按这五大要素,有重视知见方面的,有重视发心,菩提心、出离心,这是我们课程设置的一个重点。我们以后将会给大家讲入菩萨行论之类的,都是属于菩提心这一块的。那么见的这一块,它的力量也比较强的,还有止观、道次第、戒律,我们整个课程的设置,

26、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五大要素展开。那么我们现在要讲的这个道次第论,基本上是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五大要素的一部论典,所以道次第论的开设是我们研究所的教学,也是我们大家在学习佛法中的一个奠基之作,因为佛法太博大了,很多人学习了很多年总是不得要领,现在佛教界这种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是有一种迫不急待,所以我们研究所也想要快速地出人才,快速地培养人才,那么我们希望在短时间之内,大家对佛法最核心的东西就能够领会,就能够掌握,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其他的一些经论,这样我们就能在佛学的学习上研究上,对未来的弘法,你们都能够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所以这个道次第论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一部论典,这部论典是藏传佛教的着作,但不是密宗

27、,我们要搞清楚,它是藏传佛教,但不是属于密宗,它是属于显教的。宗大师着作里有二部非常重要的着作,一部就是菩提道次第略论,还有一部就是密宗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就是属于显教的一部对修行的纲要书,指导性的纲要书,还有一部就是密宗道次第,是属于密宗方面的。这一部菩提道次第略论在格鲁、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我们汉地有这部论典主要是在民国年间,当时汉地有一大批法师到西藏去求法,其中有法尊法师他翻译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因为这个菩提道次第论有四种意本,我说的意是同意的意不是翻译的译,有菩提道次第广论、有菩提道次第略论、还有菩提道次第摄颂,摄颂也就是极略论,那么还有三主要道,三主要道其实也就是把这

28、个道次第论的最核心的东西用偈颂的方式非常简练的写出来了,所以可见这部论是非常重要。因为宗大师为了能够让不同根机的人都能接受菩提道的教法,所以他最早写出广论之后,他觉得这个广论太广了,我读了我都比较懒得去读,二十六七卷,然后那里边旁征博引,对每一个问题从各种知见上去抉择,还有批判当时的各种说法,看起来确实比较繁琐,所以宗大师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写了略论,略论也就是把广论最核心的内容把它整理出来,所以这个略论是广论的略本,其实读略论跟读广论对道次第内涵的把握其实是一样的,那还有极略论就是摄颂,那就更简单了,一个比一个简单,当年法尊法师翻译的广论,还有翻译的摄颂,翻译的还有三主要道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

29、个略论,它是大勇法师所翻译的,大勇法师也是民国年间到藏地去求法的一个大德,也是太虚大师门下的,太虚大师为了学习藏传佛教,当年他就在四川这个地方成立了一个汉藏教理院,派了一些人到藏地求法,那么其中有法尊法师,有大勇法师,还有个叫观空法师,很多不止这几个,当年法尊法师翻译了广论出来之后,太虚大师他就非常赞叹,还专门为广论写了一篇序言,对这个广论非常赞叹,因为他觉得广论它的整个修行上的建构正好可以弥补我们汉传佛教的不足,所以太虚大师后来基本上也是按这个广论,他也写了一本叫做佛法概论之类的,他也是根据这种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也就是根据这种三士道的建构才写了一本佛法概论。另外印老他也写了一本

30、成佛之道,这个成佛之道我想他也是受到菩提道次第论的启发,所以成佛之道基本上也是根据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这样的一个建构。你看这个共字用的跟道次第论的三士道的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它是一样的,为什么要突出这个共字的重要性呢?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汉地的佛教过去存在小乘和大乘的一种对立,学大乘的人就是瞧不起小乘,瞧不起解脱道,轻视这个解脱道,有这样的一些毛病,所以实际我们现在汉传佛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就是我们学习的是大乘,但是我们的发心呢,其实我们多数人并没有领会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菩提心,但是很多人学大乘,事实上他发的是出离心不是菩提心,你看看那些念

31、佛的也好参禅的也好,都想着就是个人了生死,住山唯恐不深,很少想着要利益一切众生,这种心态、这种发心其实非常不好的。所以在发心上其实多数人都是想着个人解脱,这种发心去学大乘,那你是大乘还是小乘呢?如果按道次第论的标准来说那就是典型的小乘,因为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关键在于发心,你发的是出离心还是发的是菩提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行为上,真正能按大乘去修行的其实并不多,按这个解脱道去走也不多,其实人天乘能做得好的人也不是很多的。所以我们现在的佛教事实上就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可能不屑于人天乘的修行,我们不屑于声闻乘的修行,我们欣赏的大乘还不是一般的大乘,我们欣赏要圆顿,自顿自圆,顿悟成佛,不要次第,想

32、都不要想就成佛了,我们希望要追求这样一种大乘。但是最后事实上呢,根本就做不到,因为没有基础、没有次第。所以道次第论所提出的这种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它非常有针对意义,也就是说下士道、中士道它都是上士道的一个部分,它是跟上士道是共的、共同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学大乘,那你首先也还是要拥有这种下士道的一些这种理念、修行,还有就是要有中士道的这种出离心,要有下士道的这种念死无常,深信业果的基础,也需要有中士道的这种观三界是苦观轮回的本质是苦,然后对这个轮回发起猛烈的出离心,然后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你才有可能在心行上真正导入大乘,才有可能发起这种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如果没有下士道和中士道作为基础,你现在说发菩提心,可能就是自欺欺人,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你说发心那就是说说而已的,因为你对轮回本质是苦你没有切肤之痛,你对三宝的信心如果没有建立起来,那你对成佛就不会当做一回事,你对利益一切众生就不当做一回事,如果你深信因果没有建立起来,你可能一边在学佛一边可能干坏事照干不误,如果你对这个死和无常没有深刻的忆念的话,那你可能就是一方面你就会对这个生命你就不会很好去珍惜,不会好好地利用这个生命,所以所有的这些忆念它都是能够帮助我们来确立进入上士道,所以上士道它需要有下士道和中士道的这个基础。这种基础就能够把三士道的修行非常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有了下士道的基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